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书伟  王劲 《黑龙江医学》2021,45(15):1608-1609
目的:分析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3年11月—2017年10月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69例,其中34例行常规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为对照组,另35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术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胆管通畅时间、手术前后胆红素水平[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存期.结果:观察组胆管通畅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两组DBIL、TBIL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71%(9/35)较对照组的58.82%(20/34)低(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明显较对照组长(P<0.05).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可延长胆道通畅时间,促进肝功能改善,减少术后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2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及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术(PTIBS)或结合局部动脉化疗术,所有患者均经B超、CT或MRI明确诊断,并确定梗阻部位.结果 23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置入外引流管及支架置入术.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均明显下降.术后23例患者黄疸消退满意;16例黄疸消退,置入内支架术后4周在DSA下行局部灌注化疗术.结论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外引流加内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方法,结合局部动脉灌注化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张宝南  魏治鹏 《海南医学》2010,21(16):50-51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透视下行PTCD术并行胆道支架植入术。结果胆道穿刺成功率为100%,穿刺右叶胆管19例,穿刺左叶胆管12例,左右胆管均穿刺9例,胆道支架植入28例,其中有5例行2次支架植入术,引流管留置时间最短7d,最长达10个月。术后每日胆汁引流量在100-700ml,术后2周胆红素平均下降75.4μmol/L。其中有31例患者胆红素下降至80μmol/L以下,有32例患者自觉症状有缓解。结论 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有效、简便、可重复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分析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对6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均采取PTCD术治疗,先行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后行导丝通过狭窄段如不能越过狭窄段,则放置外引流管;如能越过狭窄段,则置入内外引流管作内外引流或置入金属支架做内引流.结果 外引流组16例,置入外引流管18根;内引流组8例,置入支架10个;内外引流组36例,置入内外引流管37根.术后1周总胆红素从术前的(500.6±210.1)μmol/L降至(228.2±147.5)μmol/L,谷丙转氨酶明显下降(P<0.001).随访53例,平均随访6.1个月,10例仍存活,随访期内32例(53%)总胆红素降至正常范围.结论 PTCD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可明显缓解黄疸,改善肝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在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后二次手术植入自膨式胆道支架.结果:4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均在X线引导下经皮穿刺胆道成功后植入内外引流管,引流(1~2)周后植入胆道支架.支架植入后患者全身症状明显改善,血清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明显下降.结论:胆道支架植入术是良好的降低黄疸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梗阻部位合理选择支架的植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经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PTCD)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8年3月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85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55例患者采用经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形式治疗,对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AIL、TBIL、AST、DBIL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症状,且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周兆海 《中国病案》2008,9(4):42-43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53例,均采用B超引导的PTCD术治疗,术后常规X线下胆道造影。结果PTCD术穿刺一次成功41例,2次成功12例,无失败,无显著并发症发生。51例黄疸明显减轻,食欲体重增加,2例黄疸增加,术后最长生存期2年。结论PTCD是一种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简便、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及研究改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到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胆道梗阻患者的资料,对其行PTCD术放置胆道引流管,通过肝脏穿刺的次数、穿刺的时间、内引流及支架植入的例数、引流的有效时间等来观察通过改良PTCD与常规PTCD术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及转氨酶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均有所下降,改良PTCD术优于常规PTCD术(x2=61.4876,P0.05)。结论:改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简单、实用、安全,有效的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PTC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及引流术(PTC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男15例,女7例)行PTC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胆管癌9例、胆囊癌4例、肝癌及肝转移癌6例、胰头癌3例。结果21例患者成功实施PTCD,其中3例行胆道内支架置入,1例患者PTCD未成功。全组技术成功率95.5%,术后患者黄疸、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并发症有胆道少量出血、发热、肝区疼痛,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PTCD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继昌  杨晨  权晖 《中外医疗》2012,31(20):32-33
目的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经脾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421例恶性肿瘤导致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ERCP与PTCD联合术。观察术后临床效果。结果 421例患者在进行联合术后血清总胆红素以及血清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手术效果非常明显。结论 PTCD与ERCP联合术是目前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SA介入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内支架治疗高危胆道恶性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胆道恶性梗阻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DSA介入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内支架进行治疗,比较术前与术后患者的血清胆红素等指标,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5例患者一次性穿刺及支架置入成功,成功率为100.00%。试验室检验结果表明术后7 d、14 d与术前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发生胆道感染2例(5.71%),急性胰腺炎3例(8.57%),支架脱落移位1例(2.86%),无胆汁性腹膜炎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DSA介入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内支架治疗高危胆道恶性梗阻可显著缓解黄疸症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较单纯超声定位模式具有穿刺准确的优势,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内镜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对接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不宜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 12例临床资料.结果 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成功11例,1例胆道支架置入失败,重置PTCD管永久外引流.结论 经内镜与PTCD对接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因十二指肠镜逆行插管的困难与失败,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PTCD与ERCP对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接胆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方法对8例恶性肿瘤导致的梗阻性黄疸ERCP治疗失败患者,超声引导下PTCD成功后,经引流管进入导丝,与ERCP对接后,行胆道支架植入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7例获得成功。其中采取右侧肝管穿刺5例,左侧肝管2例;一次性对接成功6例,分次进行1例;植入金属内支架5例,塑料内支架2例。7例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患者3天后查血胆红素均明显下降。结论PTCD与ERCP对接术在梗阻性黄疸ERCP不成功时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术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和引流术 (PTCD)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变化的价值 ,选择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TAE)的最佳时机。方法 :13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 ,测定其PTCD术后第 1~ 3周血清总胆红素 (TB)值 ,并与术前测定值作比较。结果 :PTCD术后第 1~ 3周TB均下降 ,第 2周下降最显著。结论 :PTCD术后第 2周是进行TAE术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CD)在恶性肿瘤所致阻塞性黄疸中的临床价值及操作方法。方法:恶性肿瘤所致阻塞性黄疸31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结果:1次穿刺成功率为90.3%,2次穿刺成功率100%。患者症状减轻,1周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明显。结论:超声引导下PTCD操作方便、安全、成功率高、疗效明确,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介入治疗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比较各种引流方法及有无后续治疗,生存期有无差别。方法对60例行PTC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胆管癌20例,胆囊癌8例,肝癌8例,肝转移癌7例,胰头癌17例。结果 60例患者成功实施PTCD。术后患者黄疸、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较术前显著下降。胆道支架组平均生存时间较单纯胆道外引流组平均生存时间延长。行后续治疗组[行动脉插管化疗灌注(TACE)或栓塞术(TAI)]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PTCD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例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的变化,评价疗效。计量资料用t检验。结果:介入治疗成功率为100%。治疗后2周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明显(P<0.05)。术后并发症7例,给予相应治疗后症状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TCD术治疗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可有效缓解黄疸症状,患者耐受性良好,为后续抗肿瘤治疗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考察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护理疗效,归纳并探究治疗前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胆外科2008年4月—2014年3月行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3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护理。 结果 34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全部成功,黄疸5 d内退净6例,黄疸2周内退净18例,2周内黄疸明显减轻7例。皮肤、巩膜黄染及皮肤瘙痒症状3~7 d消失,大小便颜色2~5 d恢复正常;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5例,经4~7 d应用生长抑素后治愈;局限性胆汁性腹膜炎4例,重新放置PTCD引流管后症状消失;引流管脱出2例,经及时处理后好转出院;夹管带管出院1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穿孔、腹膜炎等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论 PTCD结合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效果良好、创伤小;合理、有效、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促进手术成功及为良好预后提供重要保证。系统的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及切实有效的措施可为支架植入患者的恢复提供重要保障。同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及总结经验,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并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田维 《吉林医学》2010,31(28):4987-4987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患者60例。结果:细针侧入路的经皮肝胆道造影(PTC),其中一次成功56例,二次成功4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一次成功52例,二次成功8例。结论:术前做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的40例患者,手术死亡率为零,并且术后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恢复顺利。未做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的恶性黄疸的患者,总手术死亡率为18.8%。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外引流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方法 ]回顾性总结用介入性经皮肝穿胆道外引流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 16例的临床资料 ,观察术前术后血清胆红素变化 ,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结果 ]16例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均 1次性成功 ,术后 1~ 2周 ,总胆红素平均下降 112 87μmol/L ,直接胆红素平均下降 6 6 4 2 μmol/L ,并发症有引流管出血、脱落、阻塞、胆汁外漏、发烧和感染性休克等 .[结论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近期疗效满意 ,对不宜行外科手术的阻塞性黄疸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预防和控制并发症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