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在真菌性鼻窦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表现、CT特征及术中所见。结果 CT征象:病变的窦腔内为不均匀的密度增高影,其中17例病变窦腔内呈不规则点状或片状钙化影,5例上颌窦内壁骨质吸收破坏,上颌窦口扩大11例,上颌窦骨壁增生硬化16例。CT诊断鼻窦炎27例,其中真菌性鼻窦炎23例,上颌窦占位性病变3例。结论 窦腔内散在点状、片状钙化的软组织充填是真菌性鼻窦炎CT诊断的主要征象。CT在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真菌性鼻窦炎CT表现。结果:真菌性鼻窦炎主要CT表现有:病变多发生于一侧,以上颌窦最多见,同时累及其他鼻窦;病变鼻窦内呈现软组织刚块影,内可见点状、结节状钙化;部分窦腔增大,骨壁破坏。结论:CT对诊断真菌性鼻窦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误诊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误诊原因。方法:对首诊误诊的18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多以鼻塞、脓涕、头痛、涕中带血为主要症状,好发于一侧鼻窦,鼻窦CT扫描显示病变的鼻窦腔内密度增高影,14例窦腔内有钙化影,4例窦腔内没有钙化影。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愈。结论: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临床表现可不典型,易与慢性鼻窦炎相混淆,临床医生应重视此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点及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的应用。方法:对11例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的分析。结果:真菌性鼻窦炎特性为鼻窦CT显示窦腔内不均匀高密度钙化斑,病理检查可见真菌菌丝;内镜手术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鼻窦内镜手术是该病的首选方法;CT扫描和病理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病变特点、手术方法及鼻内窥镜术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福州市二医院2008~2011年收治的3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病变窦腔予以开放并清除窦腔内真菌块及脓液,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应用鼻内窥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创伤小,效果好,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单纯上颌窦CaldWell-Lue氏手术18例,单纯鼻内镜手术2例,上颌窦根治术+经上颌窦刮筛术3例,鼻内镜下鼻内和鼻外双径路鼻窦病变清除术1例。结果24例术前鼻窦CT检查均有典型的真菌性鼻窦炎的影像学特征;术后的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一致,23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均未见复发;1例术后2个月症状复发,经再次手术后随访12个月症状消失。结论鼻窦CT检查有助于真菌性鼻窦炎的早期诊断;根据病变的范围及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建立鼻窦持久通畅的引流是获得术后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鼻内镜手术治疗、影像学诊断及其与鼻腔解剖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35例经病理学确诊的真菌性鼻窦炎的术前诊断、术中所见和治疗结果。结果 CT扫描或鼻内镜检查显示35例患者鼻腔均有不同程度的解剖异常或病变及窦腔内病灶;全部病例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真菌病变(曲霉菌)。临床分型均属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随访1~3年,一期治愈34例(97%)。结论鼻腔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及病变与真菌性鼻窦炎关系密切;鼻窦CT扫描结合鼻内镜检查是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重要方法;鼻内镜手术清除病灶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鼻内窦镜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手术方法、疗效及适应症。方法 对我科近期经鼻内窦镜治疗同时施行Caldwell-Luc手术的21例真菌性鼻窦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术后21例症状均消失,2-3个月后经鼻内窥镜检查,窦腔内上皮化,窦口引流通畅,随访6个月-5年,21例均治愈,无1例复发。结论 经鼻内窥镜处理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保持窗口引流通畅是预防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处理筛窦,蝶窦病变时,内窥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对严重上颌窦真菌病仍不能替代Caldwell-Luc手术。  相似文献   

9.
真菌性鼻窦炎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手术方法、疗效及适应症。方法:对我科近期经鼻内窥镜治疗或同时施行Caldwell-Luc手术的21例真菌性鼻窦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1例手术后原症状均消失,术后2-3个月鼻内窥镜检查,窦腔内上皮化,窦口引流通畅,随访6个月-5年,21例均治愈,无1例复发。结论:经鼻内窥镜处理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保持窦口引流通畅是预防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处理筛窦、蝶窦病变时,内窥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对严重上颌窦真菌病它仍不能替代Caldwell-Luc手术,术后鼻内窥镜下清理术腔,要巩固疗效、促使早日痊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43例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实施手术,鼻内窥镜下采用Messerklinger术。结果 4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行定期随诊,随诊期时间为6~24个月,随诊中患者中鼻道、上颌窦口通畅,鼻腔黏膜恢复正常,窦腔中均未发现真菌团块,亦无异常分泌物;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没有复发病例。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损伤小,可以有效清除真菌团块及病变黏膜,解除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阻塞,充分改善窦腔通气及引流,促进愈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定期检查换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手术方法,根据不同病变范围采用相应的手术径路。临床上达到一次完成。方法分析1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鼻内镜及CT检查,拟定不同的手术径路,彻底清除鼻腔鼻窦病灶,充分开放鼻窦并定期行鼻内窥镜检查。结果随访6个月~3年,治愈15例,失访1例,复发2例。复发病例经鼻内窥镜换药,双氧水冲洗窦腔后治愈。结论鼻内窥镜联合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病变清除彻底,引流通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胡洪义  刘钧  郑世信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7):712-713,716
目的 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与上颌窦根治术(RMA)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对36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采用RMA(11例)和FESS(25例)治疗,分析其手术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4例复发,其中RMA组复发3例(27.3%);FESS组复发1例(4%),效果优于RMA组,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手术治疗是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主要治疗方法,FESS是一种有效、微创的首选治疗手段,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鼻内镜手术对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3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行手术治疗.6例单纯筛窦病变采取鼻内镜Messerklinger术式;14例单纯蝶窦病变采取鼻内镜手术;单纯上颌窦病变中11例采取Caldwell-Luc手术,18例采取鼻内镜手术,13例采取两者联合手术.结果:本组随访0.5-4年.除11例上颌窦病变采取单纯Caldwell-Luc术式者3例术后复发,余采用鼻内镜进路或两者联合进路的病例术后未见复发,治愈60例,治愈率95.2%.结论:鼻内镜手术能较好处理筛窦、蝶窦真菌病,对上颌窦真菌病根据病变情况酌情采取鼻内镜或与Caldwell-Luc联合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及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真菌性鼻窦炎的X光片、CT表现。结果10例中,单侧上颌窦受累8例,1例为双侧病变,1例为先单侧后双侧。8例表现为窦腔内软组织增生影,其中5例在增生影内见斑片状或沙粒状钙化。4例见部分窦壁破坏、吸收,4例增生影内见空气影。结论该病具有较特征的CT表现,大多数病人可明确诊断。CT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真菌性慢性鼻-鼻窦炎发病率逐年增高,但是其发病因素未明,窦口鼻道复合体堵塞对其发病的作用研究结果迥异,本研究的目的 为探究窦口鼻道复合体堵塞对真菌球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 选取60例真菌球性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根据窦口鼻道复合体是否堵塞将真菌球性鼻-鼻窦炎分为伴有堵塞和不伴有堵塞两组,分析...  相似文献   

16.
董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2):2904-2904
我院于2002—11—20收住真菌性鼻窦炎引起海绵窦综合征患者1例,护理体会如下。 1病历摘要 女,54岁。因右额部疼痛,伴恶心、呕吐9d,右眼睑下垂2d入院。既往有糖尿病、肝硬化病史各3a。查体:T37.3℃,P62次/min,BP106/65mmHg,  相似文献   

17.
张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7):1691-169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术后效果。方法对46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取鼻内镜下治疗,术后鼻内镜随访3个月~2 a。结果术后患者鼻塞、流涕、鼻内异味等症状消失,复查鼻内镜鼻腔通气良好,窦口开放好,窦腔内无脓性分泌物及霉菌斑块残留,46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鼻内镜治疗非侵袭型鼻窦炎方法彻底、可靠、不易复发,易于随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05年5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58例,在鼻内窥镜引导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8例因术前拟诊为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采用内窥镜下柯-陆手术。58例患者术后均未行抗真菌治疗。结果 55例治愈。按要求随访不少于6个月,除了1例失访,其余患者原有症状均消失,未见复发。结论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基本术式是鼻内窥镜术,该术式可以彻底清除病灶,纠正鼻腔结构异常,保证鼻窦通气引流。术后是否进行抗真菌治疗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真菌性鼻-鼻窦炎是鼻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抗肿瘤药物或广谱抗生素及放疗患者。真菌性鼻-鼻窦炎从病理学角度分为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和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非侵袭型者又依据其不同病理改变分为真菌球和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侵袭型者则分为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和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随着鼻内镜技术成熟与发展,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真菌性鼻  相似文献   

20.
真菌性鼻窦炎随着人们保健意识、鼻科医生重视,CT检查普及,发病率逐年上升,占各类慢性鼻一鼻窦炎6%~13%。2003--2010年作者共采用鼻内镜技术治愈真菌性鼻窦炎14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