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E-cadherin/catenin复合体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E-cadherin/catenin复合体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RT-PCR和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E-Cadherin、β-catenin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综合分析其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结果: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蛋白正常表达率分别为29.6%和25.9%,E-Cadher/n蛋白与mRNA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β-catenin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E-Cadherin、β-catenin蛋白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呈负相关(P〈0.05)。高分化病例两者共同阳性率低于低分化病例(P〈0.05)。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E-Cadhefin、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的原因可能不同。E-Cadherin、β-catenin同时测定对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PTEN和P2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TEN和P2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PTEN和P27的表达情况、并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相比较。结果29例PTEN表达阳性,阳性率46.77%,且膀胱癌分化越差,临床分期越高,PTEN表达率越低。27例P27表达阳性,阳性率43.55%,膀胱癌分化越差,临床分期越高,表达率越低。在正常组织中PTEN和P27的表达率分别是100%和95.65%。结论PTEN和P27表达失常在膀胱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监测膀胱移行细胞癌发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李乐山  王化修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715-1716,1795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和β-caten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膀胱黏膜和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D105标记的MVD及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10例正常膀胱黏膜和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D105标记的MVD值分别为1.78±1.28和19.22±10.16:β-catenin蛋白在Ⅰ、Ⅱ、Ⅲ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0.00%(10/20)、80.9%(17/21)、100.00%(11,11),膀胱移行细胞癌浸润组中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率(90.6%,29/32)显著高于表浅组(45.0%,9/20);β-catenin异常表达的癌组织中MVD值显著高于正常表达者。结论MVD是影响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因素之一,β-catenin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微血管形成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Zhang YH  Xie D  Luo JH  Chen W  Chen LW  Xu QC  Liu GY  Ma HB  Lin WQ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8):2710-2713
目的探讨p21-激活激酶1(PAK1)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和TUNEL方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PAK1基因在100例膀胱移型细胞癌和30例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全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均呈PAK1蛋白阴性或低水平的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中,有58%出现PAK1蛋白的过度表达;而且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和瘤体大小均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其中78%分化差(G3级)和73%瘤体直径≥3cm的膀胱癌出现PAK1蛋白过度表达,其过度表达率明显高于分化较好(G1/G2级)(47%)和瘤体直径〈3cm(50%)的肿瘤。另外,PAK1蛋白表达与本组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细胞凋亡指数负相关(P〈0.05)。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AK1蛋白表达上调可能部分地通过其抗细胞凋亡效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AK1过度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组织学表型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估该肿瘤恶性程度的分子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海文  宋涛 《中原医刊》2011,(5):40-41,45
目的探讨张力蛋白同源物磷酸脂酶基因(PTEN)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1例食管鳞癌组织、3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TEN蛋白及MMP-7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与MMP-7蛋白的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在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PTEN蛋白在正常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93.3%(56/60)、73.3%(22/30)、54.1%(33/61),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MP-7蛋白在癌组织及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织,分别为42.6%(26/61)、33.3%(10/30)、18.3%(11/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蛋白与MMP-7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PTEN蛋白和MMP-7在食管癌的浸润、转移及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TEN蛋白及MMP-7的联合检测有望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TE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2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PTEN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膀胱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0%(24/60),明显低于正常膀胱组织100.0%(20/20),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其表达水平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差异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TEN蛋白表达的缺失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及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PTEN蛋白表达水平有助于膀胱癌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MP-9在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分析14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MMP-9的表达,并与30例病理证实为正常膀胱组织进行比较。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包处理。结果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中MMP-9主要表达在癌细胞胞浆,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72.6%)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23.3%)(P〈0.01);不同分期的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MP-9在T2-T4期肿瘤中的表达(86.8%)显著高于T1期(70.5%)和Ta期(47.1%)(P〈0.05或P〈0.01),而且在T1期的表达也高于Ta期(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的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MP-9在低分化膀胱移行细胞癌组中的表达(92.3%)明显高于中分化组(74.2%)及高分化组(53.3%),在中分化组的表达亦高于高分化组(均P〈0.05);MMP-9表达阴性的患者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MMP-9表达阳性者(P〈0.05)。结论MMP-9的表达随着膀肮移行细胞癌临床分期的升高、组织分化的降低而明显增加,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环氧化酶-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①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②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标本COX-2蛋白的表达。③结果正常膀胱黏膜COX-2呈阴性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G1、G2、G3级和Tis~T1、T2~T4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0%、61.02%、93.75%和44.83%、90.91%,COX-2的阳性率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TCCB中差异有极显著性(x^2=13.96,P〈0.01),在不同临床分期的TCCB中差异有极显著性(x^2=20.70,P〈0.01),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COX-2阳性率分别为82.50%和45.00%,差异有极显著性(x^2=15.35,P〈0.01)。④结论COX-2阳性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浸润及复发关系密切,COX-2可以作为判定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及复发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和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的表达和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6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MMP-2、MMP-9和CD147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CD147和MMP-2、MMP-9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MMP-2、MMP-9和CD14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100%、95.8%、95.8%,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均〈0.05);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临床预后无显著相关(P〉0.05);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CD147与MMP-2、MMP-9多同时表达,呈现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4、0.853(P〈0.001)。结论:MMP-2、MMP-9、CD14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MMP-2和MMP-9的分泌增加可能与CD147的诱导促进作用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Skp2及PTE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在68例膀胱癌中Skp2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膀胱癌组织中Skp2阳性率(44.1%)显著高于膀胱正常黏膜组织(11.8%)(P〈0.05),而PTEN则相反;Skp2与PTEN蛋白表达成负相关(P〈0.05)。结论 Skp2蛋白表达增高与膀胱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相关,且与PTEN成负相关;联合检测Skp2、PTEN可作为判定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24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3例膀胱肿瘤、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CD2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D24蛋白主要表达于膀胱恶性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和胞浆中,其阳性例数为27例,阳性率为62.8%,在正常膀胱组织中1例阳性表达,阳性率10%。在43例膀胱肿瘤石蜡标本中,CD24表达强度与肿瘤分级和分期有关,恶性程度高的肿瘤阳性表达高于恶性程度低的肿瘤,浸润性癌也高于非浸润性癌(P〈0.05)。结论①CD24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②CD24高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化和浸润性进展密切相关。③CD24高表达可能成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间隙连接蛋白26(connexin26,Cx26)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不同分化程度的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0例非肿瘤膀胱上皮组织的石蜡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Cx26蛋白的表达。结果Cx26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膜,10例非肿瘤膀胱组织中Cx26蛋白均呈阳性表达(阳性率100%),而在40例不同分化程度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x26的阳性表达率为27.50%,而且细胞质中也有少量表达,其中G1期、G2期、G3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11%、30.00%、36.36%;T1期、T2期、T3、T4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57%、18.75%、37.50%和50.00%。进一步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与非肿瘤膀胱上皮组织相比间隙连接蛋白26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显著下调p〈0.001,但未发现Cx26的表达与膀胱癌的临床分期及细胞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Cx26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显著下调,Cx26蛋白的下调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x26蛋白可作为一种有用的肿瘤标记物,并可应用于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Zhang YH  Xie D  Luo JH  Chen W  Chen LW  Xu QC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6):2556-2559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FGF3)基因的表达与扩增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和荧光原位杂交方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FGF3在10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30例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与扩增情况,结合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全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均呈FGF3蛋白阴性反应;在89例有效检测的膀胱移行细胞癌中,有20例(22%)出现FGF3阳性表达,而且明显多见于分化程度低(G3级)、浸润中晚期(T2-4期)或瘤体直径≥3cm的肿瘤(均P〈0.05)。本组FISH检测发现,在63例有效膀胱移行细胞癌中,有10例(16%)被检测到FGF3基因扩增,而且与肿瘤的大小和临床分期均有显著的相关性(均P〈0.05)。另外,10例FGF3基因扩增的膀胱癌均呈FGF3蛋白阳性表达;而剩下的53例无FGF3扩增的肿瘤中,只有3例(6%)出现FGF3蛋白阳性反应。结论FGF3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上调与该肿瘤的恶性临床病理学表型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部分肿瘤的恶性发展进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FGF3基因扩增是其编码的FGF3蛋白表达上调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蛋白P53在不同人群、临床类型、病理分级的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ncer,BTCC)中的表达,及其与影响膀胱肿瘤的预后因素(肿瘤数目、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等)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P—gP、Bcl-2、p53在100例随访3年的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同时以30例肾移植手术受者或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正常膀胱组织作对照。结果 p53在正常组织、初发性膀胱癌、复发性膀胱癌中的表达分别为6.7%、36.9%、71.4%。p53的表达在复发组高于初发组(P〈0.05)。p53的表达率随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逐渐增高(P〈0.05),p53基因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总体复发率为46.2%。p53的表达水平均与无复发生存率及复发间隔时间密切相关(P〈0.05)。结论:(1)检测P53可能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预测复发有意义;(2)P53的高表达可以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分化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组织中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8例食管癌,15例非典型增生食管上皮和53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感染和HPV16/18E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8例食管癌中,HPV DNA阳性率为67.6%(46/68)。在正常食管黏膜、非典型增生上皮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16/18E6的阳性率分别为9.4%(5/53)、40.0%(6/15)和61.2%(42/68),癌组织中HPV16/18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上皮和正常食管黏膜(P〈0.05),非典型增生上皮中HPV16/18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亦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P〈0.05)。结论HPV16/18型感染可能在某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抑癌因子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大肠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大肠癌患者PTEN和VEGF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大肠癌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5.8%(22/48),明显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1);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2.9%(35/48),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阳性率(P〈0.01);PTEN和VEGF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PTEN低表达和VEGF高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1),而与年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PTEN和VEGF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联合检测FFEN和VEGF蛋白的表达,对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TEN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缺失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均为阳性,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6.77%(29/62).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PTEN蛋白表达减少,Ⅰ级与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临床分期的增高,PTEN蛋白表达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基因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TEN蛋白异常表达可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PTEN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PTEN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探讨PTEN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食管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5.0%,显著低于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94.4%的阳性率,统计学分析表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TEN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其在食管癌高、中、低分化组的阳性率逐渐降低,分别为88.9%、69.6%、36.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癌组织浸润程度的加深而明显降低(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PTEN蛋白表达的降低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PTEN蛋白表达的检测有望成为食管癌辅助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谷化平  尚培中 《现代医学》2006,34(3):180-182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组织中P63和PTEN基因蛋白与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正常食管粘膜及65例ESC组织中P63和PTEN蛋白表达,分析P63和PTEN表达与ES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ESC中,P63和PTE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2%(40/6.5)和58.5%(38/65),在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P63和PTEN阳性率分别为30.0%(6/20)和100.0%(20/20),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63高表达和PTEN低表达均与肿瘤分化、浸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P〈0.05)。P63表达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χ^2:4.01,P〈0.05)。结论 P63和PTEN异常表达与ESC的病理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ESC转移潜能、评估ESC患者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nla,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9例膀胱TCC石蜡切片和18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进行COX-2蛋白检测。对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级及侵袭性间的相关性与TCC分级及侵袭性进行分析。结果 COX-2蛋白在膀胱TCC中表达率为63.2%,正常膀胱黏膜无表达(P〈0.01)。低分级TCC阳性率36.4‰高分级为92.8%(P〈0.05)。表浅TCC阳性表达率38.9%,浸润TCC为77.4%(P〈0.05)。结论 COX-2在高分级和侵袭性膀胱TCC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上升,可能会成为膀胱肿瘤患者恶性度和判断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并有可能成为治疗人类TCC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