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用ELISA法测定了154份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者血清的抗-HAV IgM,HBsAg,抗-HCV,结果表明,抗-HAV IgM,HBsAg,抗-HCV的阳性率分别为7.8%,14.3%,3.2%;抗-HAV IgM阳性率随ALT值的升高而增加,男女HBsAg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HBV,HCV混合感染发生率为0.6%,提示ALT升高者中存在着甲,乙,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以乙肝病毒感染为主,不同型肝炎病毒存在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在肝脏疾病中的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乙型肝炎病毒患者63例;丙型肝炎病毒患者32例;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者(各类肝炎病毒感染指标均阴性,但ALT或AST升高〉46U/L)55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IIF)检测各组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并分析各组检出率。结果 ANA、AMA、SMA的检出率分别为正常对照组5.0%、0.0%、0.0%:乙型肝炎组15.8%、9.5%、3.2%:丙型肝炎组,34.4%、21.9%、12.5%;不明原因肝功异常组,47.3%、11.0%、12.7%。经X^2检验除乙型肝炎组的AMA和SNA外,其他各病例组3项抗体检出率均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自身抗体的检测在慢性肝病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能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美能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肝功能异常:ALT、AST、TBIL升高,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阳性、HBeAg阳性、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随机分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为美能针加苦参碱针各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美能针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后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肝功能恢复ALT、AST两组无明显差异,血总胆红素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HBeAg、HBV—DNA阴转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美能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测定的意义。方法选择经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139例男性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96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的SF、脚及GGT,分析并比较两组的SF、脚及GGT异常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SF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SF与ALT、GGT的异常率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F测定可以与ALT、GGT一起作为脂肪肝实验室检查的选择项目。建议把脂肪肝作为SF升高的临床疾病解释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HCV合并HIV感染者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HCV合并HIV感染患者62例,随机均分为2组(n=31)。对照组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治疗组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分析所有观察对象治疗有效性。结果 2组观察对象经临床治疗,其ALT复常率与对照组观察对象无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12-48周临床治疗,治疗组ALT复常率大大提高,且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观察对象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V合并HIV感染观察对象接受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效果,且有助于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婴儿肝炎综合征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婴儿肝炎综合征中的病因学地位,方法:52例以黄疸,肝肿大和血清转氨酶(ALT)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为观察组,50例无黄疸,肝肿大和ALT升高的肺炎,败血症和腹泻病患儿为对照组,测定血清HCMV-IgG,IgM(ELISA法)和HCMV-DNA(PCR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IgG,IgM和DNA的阳性率都高于对照组,分别是:IgG73%和50%(P<0.05),IgM40%和4%(P<0.001),DNA44%和24%。结论:HCMV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重要致病因子,HCMV肝炎约占婴儿肝炎综合征的40%左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佛山市顺德区海洛因依赖者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及肝功能状况,了解吸毒人群经血传播疾病的危险因素,为这组人群的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酶联免疫法实施吸附实验,对611例海洛因的依赖者HBs Ag与抗-HCV血清标志物进行分别的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丙氨酸基转移酶(ALT)进行检测。结果 611例海洛因依赖者的HBs Ag阳性率为19.01%、抗-HCV阳性率为74.12%、ALT异常率为35.25%。结论吸毒是HBV、HCV感染的重要高危险因素,同时还会导致肝功能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8.
蒋冬香  陈刚 《华夏医学》2006,19(6):1119-1120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HBVDNA水平及ALT。根据血清标记物不同阳性情况分为3组I组为HBsAg( )、HBeAg( )、抗-HBc阴性或阳性,共148例;组为HBsAg( )、抗-HBe( )、抗-HBc( ),共127例;组为抗-HBc( )、HBsAg阴性或阳性,共20例,分别占全部病例的50.2%,43.0%,6.8%。分析以上3种情况与血清中HBVDNA水平及ALT间关系。结果各组HBVDNA检出阳性率组为99.3%(147例),组为45.7%(58例),组为15.0%(3例),各组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ALT异常增高率I组56.1%(83例),组18.1%(23例),组ALT无异常,I组与组之间ALT异常增高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在HBVDNA阳性患者血清中I组与组之间ALT异常增高率分别为56.5%、39.7%,它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eAg阳性血清中HBVDNA的水平较高,但病毒在中度复制时ALT异常增高率较高;HBeAg阴性血清中HBVDNA的水平低于HBeAg阳性血清,但HBVDNA的水平越高,则ALT异常增高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乙肝病毒核心抗体IgM(HBc-IgM)及其他血清病毒标志物(HBsAb、HBcAb、HBeAg、HBeAb)不同阳性结果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检测1056例HBsAg阳性者血清病毒标志物和ALT,依据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情况的不同分为A、B、C、D共4组。计算各组ALT>40 U/L的例数及其百分率。结果:ALT异常增高的例数及其百分率分别为A组174例(76.7%),B组105例(55.3%),C组22例(21.4%),D组123例(23.2%),A、B组分别与C、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同时检测抗HBc-IgM及各项血清学病毒标志物对了解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和指导治疗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病毒RNA含量与抗-HCV及ALT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文思  李刚  曹红 《广东医学》2006,27(7):977-979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与抗丙肝病毒抗体(抗-HC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方法 83份确诊为丙肝的住院患者样本作观察组,95份健康体检人群样本作对照组,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FQ-RT-PCR)检测这两组样本的HCV RNA含量,并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ALT水平。结果 观察组HCV RNA含量高于80copy/ml者67份,抗-HCV阳性者64份.经进一步相关性分析,两者有很好的相关性(r=0.587,P=0.002);83份病例中有58份ALT异常,其异常率随HCV RNA含量的升高而增加。经统计学分析,ALT异常例数和正常例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ALT水平和HCV RNA含量无相关性(r=0.175,P=0.095);而ALT异常率与HCV RNA含量呈正相关(r=0.903,P=0.036)。结论 HCV RNA含量与抗-HCV同时检测可提高临床对丙型肝炎的诊断。HCV RNA是反映HCV复制的可靠指标,结合ALT的结果可帮助临床了解HCV在体内的复制状况及肝脏的炎症状态。FQ-RT-PCR法检测HCV RNA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自身抗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该中心检验科45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自身抗体检测,比较两组血清自身抗体检测结果,观察组血清自身抗体阳性患者、阴性患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水平,以及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自身抗体阳性与肝功能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总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及抗Ro-52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自身抗体阳性患者ALT、AST、TBiL水平均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自身抗体阳性与肝功能ALT、AST、TBiL水平呈正相关(r>0,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病相关抗体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sAg、抗HBc阳性)53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抗HCV阳性)83例;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者(各类肝炎病毒感染指标均阴性,但ALT或AST升高〉40IU/L)86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各组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体、抗肝肾微粒体抗体I型(LKM-1)、抗肝细胞浆抗体1型(LC-1)、抗线粒体抗体Ⅱ型(AMA-M2),并分析各组阳性率。[结果]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中,ANA、AMA、SMA的阳性率分别为正常对照组6.7%、0.0%、0.0%;乙型肝炎组39.6%、1.8%、3.8%;丙型肝炎组,53.0%、15.7%、20.5%;不明原因肝功异常组,53.5%、12.8%、17.4%。经x^2检验除乙型肝炎组的AMA和SMA外,其他各病例组3项抗体阳性率均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免疫印迹法检测中,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体阳性1例,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3例,抗肝细胞浆抗体1型(LC-1)1例,抗线粒体抗体Ⅱ型(AMA-M2)5例。[结论]肝病相关抗体的检测在慢性肝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FQ-PCR法观察丙肝病毒RNA载量、抗-HCV、ALT异常之间相关性.方法 整群选择该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收治95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抗-HCV抗体、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计算HCV-RNA阳性率、抗-HCV阳性率、ALT异常率.结果 95例患者中HCV-RNA阳性率为64.2%(61/95),抗-HCV阳性率为69.5%(66/95).抗-HCV阳性率随HCV-RNA载量的增加而升高,二者呈正相关.95例患者中ALT异常率为50.5%(48/95),且异常率随HCV-RNA载量的增加而升高,二者呈正相关.结论 FQ-PCR法在丙型肝炎检测中的应用显示HCV-RNA载量与抗-HCV及ALT浓度之间均有明显相关,可作为重要检测手段应用于该病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我院431例各类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丁型肝炎病毒(HDV)标志物的检测及分析。结果显示:乙型肝炎患者中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为4.6(20/431);20例丁型肝炎患者其血清标志物HD-Ag、抗-HD-IgM及抗-HD的检出率分别为60.0%、70.0%及15.0%;乙肝与丁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者其乙肝复制指标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单一乙肝感染者(P<0.05)。  相似文献   

15.
公立平  王义  李勇 《中国热带医学》2009,9(4):666-666,773
目的观察HBsAg与HBe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状况。方法选择HBsAg和HBeAg阴性、其他HBV血清标志物阳性孕妇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同期HBV血清标志物全部阴性孕妇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套式PCR方法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HBV—DNA。结果观察组32例新生儿中,血清HBV—DNA阳性4例,阳性率12.5%(4/32),PBMC中HBV—DNA阳性8例,阳性率25%(8/32),其中血清与PBMC均阳性1例,宫内感染率34.3%(11/32)。对照组21例新生儿血清HBV—DNA和PBMC中HBV—DNA均为阴性。结论HBsAg及HBeAg阴性而其他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的孕妇也可能发生HBV的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定量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FQ—RT—PCR)检测239例抗-HCV阳性者的HCVRNA定量,同时检测ALT水平。结果239例中,150例(62.8%)HCV RNA定量高于80拷贝/ml;133例ALT异常,其异常率随HCV RNA定量的升高而增加。ALT异常例数与正常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水平与HCVRNA定量无相关性(r=0.524,P〉0.05),而ALT异常率与HCV RNA定量呈正相关(r=0.955,P〈0.05)。结论HCV RNA是反映HCV复制的可靠指标,结合ALT结果可帮助了解HCV在体内复制状况。  相似文献   

17.
张慧 《中原医刊》2011,(6):113-114
目的 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30(sCD30)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包括43例乙型肝炎,19例丙型肝炎,23例戊型肝炎)血清中sCD30的水平,同时采用日立7600生化仪检测血清中ALT的水平.另取30例ALT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作为乙型肝炎对照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sCD30和AL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LT水平升高的乙型肝炎患者较ALT正常的HBV携带者血清中sCD30水平明显升高.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sCD30水平均与ALT呈正相关.结论 病毒性肝炎存在Th2型细胞的活化,血清sCD30水平可以作为肝炎活动性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前母血清标志物假阳性与围产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进行产前母血清筛查结果为异常(阳性)的218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2187例产妇中,有1924例产妇自愿接受产前介入性诊断。经过产前介入性诊断,这1924例产妇中有189例产妇的产前介入诊断结果为阴性,即其进行产前母血清筛查的结果为假阳性(假阳性率为9.82%)。我们对这189例产妇血清标志物异常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将这189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30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我们对两组产妇在围产期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在这189例产前母血清筛查结果为假阳性的产妇中,有仅uE3(血游离雌三醇)出现异常者111例(58.73%),仅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出现异常者20例(10.58%),仅AFP(甲胎蛋白)出现异常者17例(8.99%),uE3和β-hCG同时出现异常者13例(6.88%),β-hCG和AFP同时出现异常者16例(8.47%),三项指标同时出现异常者12例(6.34%)。观察组产妇在围产期内出现子痫前期、早产、前置胎盘和生出低体重儿的几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前母血清标志物假阳性与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产科医生要对进行产前血清标志物筛查结果为假阳性的产妇进行严密的观察,以预防其在围产期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邯郸地区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不同结果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值的关系。方法对邯郸市2009年3月-2010年2月参加无偿献血的20847名献血者的血样进行抗-HCV和ALT值检测,使用SPSS13.0软件对抗~HCV阳性者与阴性献血者ALT异常升高的人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847名献血者中抗-HCV阳性者127例,其中23例ALT值〉40EU/L;抗-HCV阴性的献血者20720名,其中2019名ALT值〉40EU/L。经统计学处理,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99,P〈0.05)。结论无偿献血抗-HCV阳性者ALT值异常人数明显高于抗-HCV阴性者,检测献血者ALT值有助于判断献血者血液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417例乙型肝炎病毒复制阳性患者的肝损伤、乙肝标志物(HBV Markers.HBVM)和外周血HBV DNA水平及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符合情况。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阳性的417例患者的ALT、乙肝标志物(5项)和HBV D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HBV DNA阳性者中,性别间ALT各组例数比例不同,但在ALT≥2ULN组.性别间ALT例数相同,而HBV DNA拷贝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各组的HBeAg阴、阳性分布无差异.ALT各组HBV DNA拷贝数随ALT升高而升高。乙肝标志物组的13、145、15组的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符合率是一致的.135组高于其他三组,且13、135组HBV DNA拷贝数无差异,高于其他两组。结论监测ALT、乙肝标志物和HBV DNA,有助于了解本地区HBV感染情况,节约医疗资源,及时治疗,延缓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