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与鼻窦炎的关系。【方法】观察58例鼻咽癌放疗前后的鼻窦MRI的改变,并对鼻窦炎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疗前鼻窦炎的发生率为55.2%,放疗后窦炎发生率为87.9%,其中放疗前无鼻窦炎放疗后92.3%患有鼻窦炎。【结论】鼻咽癌患的鼻窦炎的发生率较高,且其发生率与肿瘤的T分期有关,放疗可使鼻窦炎的发病增高。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MRI观察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与鼻窦炎的关系。【方法】观察58例鼻咽癌放疗前后的鼻窦MRI的改变,并对鼻窦炎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疗前鼻窦炎的发生率为55.2%,放疗后窦炎发生率为87.9%,其中放疗前无鼻窦炎者放疗后92.3%患有鼻窦炎。【结论】鼻咽癌患者的鼻窦炎的发生率较高,且其发生率与肿瘤的T分期有关,放疗可使鼻窦炎的发病增高。  相似文献   

3.
戴如立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108-108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早期使用小剂量罗红霉素减少鼻窦炎发生的临床分析。方法:随机将110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放疗后定期鼻内镜清理鼻腔、鼻咽及2%盐水洗鼻;治疗组给予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16周并定期鼻内镜清理鼻腔、鼻咽及2%盐水洗鼻。结果:随诊6~9个月,对照组发生鼻窦炎37例(67.3%),治疗组发生鼻窦炎18例(32.7%),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在定期鼻内镜清理鼻腔、鼻咽及2%盐水洗鼻的基础上早期应用小剂量罗红霉素能明显减少鼻窦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阿奇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并发鼻窦炎的28例患者,口服阿奇霉素,0.25g/d,疗程6个月。通过VAS评分与Lund—Mackay鼻窦CT影像评分系统评估疗效。结果患者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VAS评分及CT影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结束后3个月与治疗结束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临床总有效率达85.7%。结论小剂量阿奇霉素长期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49例青少年鼻咽癌患者的放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1990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30岁以下的鼻咽癌患者49例,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5~30岁(平均23.2岁)。全部病例均予常规外照射,原发灶及颈部转移淋巴结区剂量44~70Gy/5~8周,颈部预防剂量30~44Gy/3~5周。结果 平均随访84个月(14~152个月),总5年生存率为59.2%。T1-2与T3-4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4.1%和40.9%(P〈0.025),N0-1与N2-3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1.3%和48.5%(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青少年鼻咽癌放疗效果较好,T和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放射治疗前后鼻窦炎的CT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与鼻窦炎的关系。方法:对127例鼻咽癌放疗前、后病人的鼻咽CT进行观察,并对鼻窦炎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疗前鼻窦炎发病率为49%,放疗后鼻窦炎发病率为86%,其中放疗前无鼻窦炎者放疗后72%患有鼻窦炎。放疗后6个月至1年是发生鼻窦炎的高峰期。结论:鼻咽癌患者的鼻窦炎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病与肿瘤的T分期、肿瘤的发生部位等因素有关。放疗可便鼻窦炎的发病率增加,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Ⅱ-Ⅳa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结细胞亚群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01—01—2008—06—30,本院病理确诊的Ⅱ-Ⅳa期鼻咽癌患者70例,治疗前抽取患者外周血检测患者T淋巴结细胞亚群改变,Ⅱ期患者行常规鼻咽癌根治性放疗,Ⅲ-Ⅳa期患者行常规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及DDP同期化疗。结果:70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全程放疗及同期化疗。同期化疗方案为DDP210mg/7周,所有患者近期完全缓解率100%,随访2a,共2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9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3+、CD4^+、CD8^+改变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CD4^+/CD8^+与预后有明显相关性(P〈0.05),CD4^+/CD8^+下降的患者,更易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Ⅱ—Ⅳa期鼻咽癌患者,CD4^+/CD8^+与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Ⅲ、Ⅳ。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同期化疗加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将100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治疗后疗效分析结果、5年内远处转移发生率及1、3、5年无瘤生存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3个月,疗效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鼻咽肿瘤达到CR者分别为46例和43例,PR分别为4例和7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淋巴结达到CR者分别为47例和39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分别为3例和1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5年内远处转移发生率分别为24%和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65%、45%,对照组分别为80%、53%、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同期化疗加辅助化疗提高了Ⅲ、IVa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降低了远处转移率,提高了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紫杉醇化疗同期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进入治疗组,患者先行常规两野对穿照射剂量至50Gy后,再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同时给予紫杉醇20mg/m^2,每周1次,至放疗结束。另配对选取30例单纯放疗者为对照组,放疗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放疗结束后3个月,CT检查鼻咽癌局部病灶CR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6.7%(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的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紫杉醇化疗同期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可以明显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对老年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保护作用及腮腺功能变化与剂量、体积的关系。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对调强放疗组12例与常规放疗组20例老年鼻咽癌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3~6个月观察口干症状发生情况,测定腮腺分泌功能及pH值,并结合腮腺受照剂量、体积进行分析。结果:调强组和常规组放疗结束时及放疗后3~6个月的腮腺分泌功能减少率分别为75%、66.67%和100%、100%,2级以上口干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41.7%、33.33%和9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在保证鼻咽肿瘤剂量的同时,减少腮腺照射体积及其剂量,有助于保护老年患者的腮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放化综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5例Ⅲ-ⅣA期鼻咽癌行诱导化疗配合放疗加辅助化疗(放化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单纯放疗的47例Ⅲ-ⅣA期鼻咽癌作为对照(单放组)。结果放化组和单放组5年生存率各为53.3%、42.6%;鼻咽局控率各为88.9%、80.9%;颈部局控率各为86.7%、72.3%;远处转移发生率各为22.2%、34.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N2期放化组和单放组5年生存率各为66.7%、38.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急性放疗反应和晚期放射损伤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综合治疗未明显提高Ⅲ-ⅣA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但提高了其中N2期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窦炎临床干预时机的体会。方法:通过观察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初与放射治疗末临床干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0例鼻咽癌患者中,40例放射治疗初临床干预鼻窦炎发生率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为12.5%、30%、10%。40例放射治疗末临床干预鼻窦炎发生率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为35%、72.5%、12.5%。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初与放射治疗末临床干预,鼻窦炎3个月、6个月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窦炎发生率较高,发病高峰于放射治疗后6个月~1年,放射治疗初临床干预较放射治疗末临床干预鼻窦炎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新辅助化疗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急性放射反应。方法:将同期收治的43例经病理确诊且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3)和对照组(n=20)。研究组先按FP方案(5-Fu DDP)行1周期新辅助化疗,然后行放疗。放疗又分两个阶段,首先设面颈联合野加下颈切线野,行常规分割放疗,照射36.0-40.0Gy后缩野,而后改用面颈分野,研究组行加速超分割放疗,每次1.4-1.6Gy,每日2次,间隔时间≥6小时,鼻咽部总剂量照射至68.0-70.0Gy;对照组仅行常规分割放疗,鼻咽部总剂量照射至68.0-70.0Gy。放疗结束后1月,两组再行3-4周期辅助化疗,方案同前。结果;研究组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较对照组重(P<0.05),而皮肤和血液学急性放射反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结束时CT检查显示两组鼻咽部和颈部肿瘤的完全消退率分别为78.26%和65.00%,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放疗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鼻咽癌和颈部肿瘤的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5.65%比70.00%及95.65%比7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结束后6个月,两组中、晚期(Ⅲ期+ⅣA+B期)病例肿瘤的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2.31%和5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新辅助化疗后加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能提高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适合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其急性放射反应患者也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放疗加诱导化疗治疗鼻癌的疗效。方法同期12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组,放疗联合诱导化疗60例(放化组)与同期单纯放疗方案治疗60例(单放组)疗效比较。结果放化组有效率(CR+PR)为86.7%,单放组有效率(CR+PR)为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比较:放化组为71.2%,单放组为50.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加诱导化疗方案治疗鼻咽癌比单纯放疗方案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CD105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3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2~3月,随访中出现复发转移及2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中CD105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初治鼻咽癌患者放疗前血清CD10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放疗前比较放疗后血清CD105水平明显降低(P〈0.01);临床III+IVa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前血清CD10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鼻咽癌患者放疗前血清CD105水平在T、N及临床各分期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随访中出现复发转移患者其治疗前、后血清CD105水平均较未出现复发转移患者低(P〈0.01、P〈0.05),放疗前CD105水平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N分期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且N分期为N2+N3的患者其发生复发转移的危险性是N分期为N0+N1患者的8.975倍.结论血清CD105水平可以作为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一个新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硒卡拉胶胶囊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辅助疗效。方法108例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硒卡组(头颈部癌40例,其他恶性肿瘤14例)和对照组(头颈部癌38例,其他恶性肿瘤16例),两组放疗剂量和实施相同,硒卡组患者放疗同时服用硒卡拉胶胶囊。放疗结束及放疗后2个月对患者急性放疗反应、免疫指标、疗效及全身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放疗后患者Kamofsl(y评分变化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硒卡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尸〈0.05);带瘤患者肿瘤消退情况:硒卡组CR率为64.7%,高于对照组的50%,但总有效率(CR+PR)统计学未见显著差异;放疗后自细胞低下:硒卡组发生率9.3%,对照组31.5%(组间P〈0.05);免疫指标化验结果:硒卡组患者血NK细胞比例上升,T3和T4细胞比例上升。结论硒卡拉胶胶囊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有减轻放疗毒副作用和良好免疫调节功能,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恶性肿瘤治疗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7.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能手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57例,分别采用单纯放疗、单纯化疗、放疗+化疗及化疗+放疗+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所有病例卡氏评分均在60分以上,并经病理及细胞学诊断,其中18例行开胸探查术。结果:化疗+放疗+化疗组Ⅳ级急性造血系统毒性发生率为47.6%,与单纯放疗组、单纯化疗组、放疗+化疗组(39.7%)比,P值分别为,P〈0.01,P〈0.01、P〈0.05。化疗+放疗+化疗组Ⅲ级和Ⅲ级以上食道炎的发生率为39.7%,与其他3组(依次为17.9%,1.6%,36.5%)比较分别是P〈0.05,P〈0.01,P〉0.05o化疗+放疗+化疗组Ⅲa、Ⅲb期1年生存率分别为71.4%,58.6%,高于其他组(P〈0.05),化疗+放疗+化疗组Ⅳ期1年生存率为25%,高于其他组,但P〉0.05,化疗+放疗+化疗组各期2、3年生存率与其他3组比有提高的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可选择先诱导化疗2周期,再行局部放疗,放疗后再巩固化疗4周期的治疗的方法,与其他3组比能提高近期疗效,特别是Ⅲ8、Ⅲb期的患者,但并未提高远期疗效,且毒性明显加大。最佳的治疗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鼻咽癌治疗临床效果,探讨进一步提高鼻咽癌治疗疗效的途径。方法对2005—2008年在我科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208例鼻咽癌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均接受6MV—X线、9~12MeV电子线照射,剂量范围64~80Gy。其中149例患者配合化疗,化疗方案均采用5-FU+DDP,化疗周期2~6周期。结果全组患者1年、3年总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90.8%、87.7%和79.3%、62.1%。Ⅲ、Ⅳ期患者中同步放化疗组的2年生存率为87.2%,明显高于单纯根治性放疗组的76.9%(P〈0.05)。急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61.2%,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1%。结论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疗效确切,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同步放化疗能明显提高晚期鼻咽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放疗加化疗治疗高危远转移鼻咽癌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化疗在高危远转移鼻咽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6年3月-1998年6月,84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单放组)和放疗加化疗组(综合组),每组42例,单放组采用加速器6MV-X线加9-12MeV电子线照射, 鼻咽中平面剂量70-80Gy,颈部根治剂量65-75Gy,颈部预防剂量50Gy,综合组除接受上述处理外还接受顺铂(DDP)加5氟脲嘧啶(5-FU)加亚叶酸钙(CF)化疗4周期,第1周期化疗在放疗前1周进行,第2,3,4周期化疗分别在放疗结束后0周,4周,8周进行,结果:3年生存率,3年局部控制率,近期肿瘤消退率综合组分别为73.8%,69%,85.7%,单放组分别为52.4%,45.2%,66.7%,综合组高于单放组,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远处转移率综合组为23.8%,单放组为47.6%,以单放组为高,出现远处转移的平均时间综合组为20.4个月,单放组为7.9个月,综合组出现得较迟,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两组病例均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放射性脑病综合组出现2例,单放组1例,严重张口困难综合组1例,单放组0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DP+-FU+CF能提高高危远转移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局控率,肿瘤近期消退率,能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率,延长远处转移的时间,而不增加毒副反应及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影响鼻咽癌放疗听觉诱发电位改变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鼻咽癌(NPC)病人放疗后听觉诱发电位改变的原因,方法:48例鼻咽癌病人在放疗前、放疗中(鼻咽癌DT40-48Gy)、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检测。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发析BAEP改变原因。结果:鼻咽癌放疗后12个月内BAEP总异常率为64.6%(31/48),放疗中(鼻咽癌DT40-48Gy),放疗结束以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异常率分别为16.7%(8/48),29.85(14/47),25.05(12/48),52.2%(24/46),52.3%(23/44)。年龄≤35岁,36-50岁,>50岁分别为25%(1/4),56.0%(14/25),84.2%(16/19),差异有显著性(P=0.03)。两耳前野组异常率为53.1%(17/32)。面颈联合野组者87.5%(14/16),后者明显比前者高,差异有显著性(P=0.02)。脑干(前缘)受量45-51Gy者BAEP异常率为58.6%(17/29),52-61Gy者为73.75(14/19),两者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29)。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BAEP改变的有照射面积,年龄。结论:鼻咽癌放疗后BAEP改变与年龄,照射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