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对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和肺小动脉重构的作用。方法 6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肺动脉高压组、辛伐他汀组、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用药组。野百合碱(60 mg/kg)皮下注射后第1 d至第28 d,分别给予辛伐他汀(2 mg/kg)、阿司匹林(1 mg/kg)或两药联合每日1次灌胃。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以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比值作为评价右心室肥厚的指标(RVHI)。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并计算动脉管壁直径%以评价肺血管重构严重程度。ELISA方法测定肺组织匀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肺动脉高压组比较,辛伐他汀、阿司匹林均可显著降低mPAP(34.1±8.4)mm Hg、(38.3±7.1)mm Hg比(48.4±7.8)mm Hg],抑制肺小动脉管壁增厚(P〈0.05)。与单药组比较,联合用药对mPAP、RVHI和肺小动脉重构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并且联合药物进一步降低了肺组织IL-6水平和肺动脉周围炎症评分(P〈0.05)。结论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对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的干预作用优于单药,其机制可能与两药的协同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元(Dio)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T 组和 Dio 组,每组10只。MCT 组和 Dio 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Dio 组每天给予 Dio 80mg/kg 灌胃,对照组和 MCT 组给予相同量溶剂灌胃。待药物干预满4周后,分别测量各组干预后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占管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MCT 组的 mPAP、RVHI、WT%、WA%及 NF-κB 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 Dio 组;经薯蓣皂苷元干预后,mPAP、RVHI、WT%、WA%及 NF-κB 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薯蓣皂苷元能够缓解 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NF-κB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杨勇  吕进泉  赵文生 《重庆医学》2012,41(30):3186-3187,3191,3241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对野百合碱(MCT)诱发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肺血管重构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MCT诱发肺动脉高压模型组(M组)、水飞蓟素治疗组(S组),每组8只。28d后,右心导管法测量各组右心室收缩压(RVSP),称量法计算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HE染色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肺血管重构,TUNEL法检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RT-PCR法行肺组织Fas mRNA半定量检测。结果与M组比较,S组RVSP、RVHI、α-SMA表达均降低(P<0.01),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稍升高,肺组织Fas 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水飞蓟素对野百合碱诱发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小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CD1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野百合碱模型组、野百合碱+尼可地尔治疗组,每组6只,后2组给予野百合碱(400 mg/kg)皮下注射,每周1次,连续8周,制备肺动脉高压模型,治疗组每日给予尼可地尔(10.5 mg/kg)灌胃。8周后通过直接经膈肌右心室穿刺法测定右心室收缩压;称重法计算右心肥厚指数;HE染色观察右室心肌细胞形态;弹力纤维染色测定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免疫组化检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并计算肺小动脉肌化程度。结果:尼可地尔(10.5 mg/kg)能显著降低野百合碱诱导的小鼠右心室收缩压升高(P<0.01)和右心肥厚(P<0.05),减轻肺小动脉中膜增厚(P<0.01),抑制肺小动脉完全肌化(P<0.01),减轻右心心肌细胞损伤。结论:尼可地尔能通过抑制肺血管重构减轻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其可能是一种能有效防治肺动脉高压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野百合碱致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和肺小动脉重构的作用,以及对肺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52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辛伐他汀对照组、肺动脉高压模型组、辛伐他汀治疗组和血红素加氧酶抑制剂(ZnPP)组。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收缩压(RVSP)。以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的质量比(RVHI)作为评价右心室肥厚的指标。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并计算动脉管壁面积百分比和动脉管壁直径百分比以评价肺血管重构严重程度。免疫组化方法观察HO-1在大鼠肺组织中表达部位,通过免疫印迹法半定量测定肺组织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治疗组mPAP、RVHI显著降低[(35.63±5.10)mm Hg比(65.78±15.51)mm Hg,0.33±0.05比0.53±0.06,P〈0.05]。辛伐他汀治疗减轻了肺血管重构,动脉管壁面积百分比和动脉管壁直径百分比分别为(50.78±9.03)%和(43.75±4.23)%,较模型组明显降低[(65.92±7.19)%,(52.00±5.35)%]。免疫组化显示在肺动脉高压模型组,HO-1主要在肺泡巨噬细胞中呈阳性表达。在辛伐他汀治疗组,HO-1表达明显增高,尤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呈强阳性表达。HO-1的抑制剂ZnPP部分抑制辛伐他汀对PH大鼠的作用,其mPAP为(52.88±17.45)mm Hg,动脉管壁面积%为(50.78±9.03)%,动脉管壁直径百分比为(52.00±5.35)百分比。结论辛伐他汀减轻野百合碱诱导大鼠的肺动脉高压,抑制肺血管重构改变,其作用机制与增加HO-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在瑞舒伐他汀钙干预大鼠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组(M组)和瑞舒伐他汀钙组(R组),M组和R组给予野百合碱皮下注射,R组同时给予10 mg/(kg·d)瑞舒伐他汀钙灌胃,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重量比RV/(LV+S)、肺组织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野百合碱可以上调MCP-1表达,诱导mPAP升高,提高RV/(LV+S),瑞舒伐他汀钙可以下调MCP-1表达,降低mPAP,降低RV/(LV+S)。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可能通过下调MCP-1改善大鼠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7.
TIE2受体基因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IE2受体蛋白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野百合碱诱导的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免疫组化观察肺动脉构型重建及细胞凋亡,应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肺动脉TIE2mRNA表达。结果:野百合碱大鼠肺动脉压明显升高,免疫组化观察到肺血管重构及内皮细胞层Caspase-3蛋白表达,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TIE2mRNA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中,肺血管重构,内皮细胞损伤凋亡可能与肺血管TIE2受体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左肺切除、颈静脉注射脱氢野百合碱、左肺切除联合颈静脉注射脱氢野百合碱三种方法构建肺动脉高压(PAH)小鼠模型的差异和肺血管重构的特点,寻找与临床发病机制接近的PAH动物模型,为深入研究重度PAH的发病机制提供良好的模型基础。  方法  取59只C57BL/6雄性小鼠(10~12周,24~30 g),随机分为对照组(n=9)、左肺切除组(PE组,n=15)、颈静脉注射脱氢野百合碱组(MCTP组,n=15)和左肺切除联合颈静脉注射脱氢野百合碱组(P+M组,n=20),通过检测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肺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WT%)、非肌性肺动脉肌化程度、新生内膜形成情况和血管阻塞评分(VOS)评价造模效果及肺血管重构的特点。  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P+M组的RVSP、RV/LV+S、WT%、小肺动脉肌化程度均增加(P<0.01);MCTP组表现为轻度的RVSP升高、右心室肥厚、中膜增厚和小肺动脉肌化程度增加(P<0.05);PE组上述指标并无明显改变(P>0.05)。②P+M组腺泡内肺动脉可观察到新生内膜形成导致管腔明显狭窄,VOS为(1.25±0.80)分(P<0.001),MCTP组和PE组均未观察到新生内膜形成,VOS为0分(P>0.05)。  结论  左肺切除联合颈静脉注射脱氢野百合碱可诱导小鼠形成重度PAH,该模型能较好模拟临床重度PAH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即新生内膜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防治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MCT组(M组)L-Arg/MCT组(L组),每组10只。C组不做处理,M组和L组大鼠腹腔注射野百合碱诱导PH模型;此后L组连续每天腹腔注射L-Arg 3周;C组和M组连续每天腹腔注射与L-Arg等量的生理盐水3周。3周后用右心导管法测定右心室收缩压来间接反映肺动脉压力,然后取大鼠肺动脉通过张力仪检测各组肺动脉血管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的改变。结果:与C组相比,M组肺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受到抑制,腹腔注射L-Arg可以改善肺高压大鼠肺动脉血管的舒张功能。结论:L-Arg可能通过恢复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动脉血管舒张功能降低了肺动脉压的继续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野百合碱诱导形成的肺动脉高压大鼠心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腹腔注射野百合碱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饲养3周,观察记录大鼠一般情况,处死大鼠并测量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 PAP)、右心肥厚指数RV/(LV+S),观察肺血管、心肌细胞形态学改变,测量心肌细胞平均直径(AD)及心肌细胞核密度(MND),计算支气管和肺泡伴行的肺中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核密度(SMC)、中膜厚度(PAMT)、肺中小动脉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以及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随着时间延长一般情况明显变差,m PAP和RV/(LV+S)明显升高(P0.05);光镜下可见心肌细胞肥大明显,结构紊乱,肺中小动脉管腔狭窄明显,中膜增厚,组织间隙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增生且排列杂乱;电镜观察可见中小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增多,细胞核形态不规则,细胞器及胞浆内空泡增多,两组SMC、PAMT、WT%、WA%、AD、MN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野百合碱诱导大鼠形成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重构,其成因可能与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丛状增生、平滑肌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大量增生引起血管腔严重狭窄甚至闭塞,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增生等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野百合碱模型组(MCT组)和紫杉醇脂质体组(治疗组),每组各10只;MCT组和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1%MCT溶液造模,造模第21天起,治疗组大鼠予尾静脉注射紫杉醇脂质体,正常组和MCT组大鼠予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3d注射1次,35d后测定各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RVSP)和右心室肥厚指数(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RVHI);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并检测肺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血管壁面积指数、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水平。结果 MCT组大鼠的RVSP、RVHI、肺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血管壁面积指数、PCNA及α–SM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大鼠的RVSP、RVHI、肺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血管壁面积指数、PCNA及α–SMA表达均显著低于MCT组(P<0.05)。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可降低MCT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动脉压力,缓解肺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野百合碱复合单肺切除所致肺血管重建中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 =2 5 ) :(M +P)组左肺切除术后1周皮下注射野百合碱6 0mg/kg ;对照组假手术处理。于手术前0周,手术后14 ,2 1,2 8,35d再次开胸经右心室置入导管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 ,检测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V/ (LV +S) ]比值。肺小动脉阻塞评分法检测肺血管内膜增厚程度。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肺肌型小动脉中膜厚度占血管外径百分比(WT % )。RT 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动脉eNOS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 +P)组mPAP、RV/ (LV +S)、WT %和肺小动脉阻塞分数明显升高(P <0 .0 1) ,肺组织eNOSmRNA表达在注射野百合碱左肺切除后14 ,2 1,2 8,35d明显降低并呈时间依赖性(P <0 .0 1)。左肺切除后5周,(M +P)组肺血管eNOS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eNOSmRNA表达水平与肺高压程度、RV/ (LV +S)、WT %改变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 <0 .0 1)。 结论 eNOS表达下调可能在野百合碱复合单肺切除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建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粉防己碱对大鼠肺动脉高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亓峰  吴乃石 《黑龙江医学》2010,34(10):737-741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左全肺切除及腹腔注射野百合碱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应用粉防己碱灌胃干预治疗组。测定大鼠血液中NO的含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右心指数;光镜下,观察肺小动脉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肺动脉压力降低,血液NO含量增高,右心指数降低。结论粉防己碱能够逆转大鼠肺血管重建,降低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早期干预对野百合碱致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血管病变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2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辛伐他汀对照组、PH模型组和辛伐他汀干预PH组,每组8只.PH模型组和辛伐他汀干预PH组大鼠皮下注射野百合碱80μg/g;2个对照组大鼠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辛伐他汀干预PH组和辛伐他汀对照组大鼠自注射野百合碱或生理盐水当日开始以辛伐他汀2μg/g每日1次灌胃,连续21 d.实验第21天测定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取肺组织观察肺小动脉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记录炎性评分,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肺小动脉壁面积/管面积比值和管壁厚/管外径比值,评价肺血管重构的严重程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肺组织匀桨自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 PH模型组、辛伐他汀干预PH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mPAP分别为(34±9)、(23 ±7)、(20 ±4)mm as(1mm Hg=0.133 kPa);肺小动脉周围炎性评分为(3.40±0.65)、(2.19±0.81)、(0.82 ±0.01)分;肺小动脉壁面积管面积比值为(0.560 ±0.086)、(0.442 ±0.061)、(0.408 ±0.049),管壁厚/管外径比值为(0.368±0.055)、(0.325 ±0.045)、(0.302 ±01035);肺组织匀浆中IL-6为(765±179)、(264±127)、(59±26)pg/ml,TNF-α为(447 ±86)、(179±91)、(38±11)pg/ml,MCP-1为(4428±757)、(697±211)、(32 ±7)pg/ml.辛伐他汀干预PH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PH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 辛伐他汀可延缓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PH形成和肺血管重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辛伐他汀抑制肺小动脉周围炎症和肺组织前炎性因子IL-6、TNF-α及MCP-1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抗氧化损伤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野百合碱组、白藜芦醇组、伐地那非组。对照组给予2 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其余三组同时给予野百合碱腹腔注射造成肺动脉高压模型,正常饲养21 d。而后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处理21 d后测量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右心肥厚指数RV/(LV+S),处死动物,留取左肺组织,比色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表达。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其余三组mPAP、RV/(LV+S)显著增高(P<0.05);同野百合碱组相比,白藜芦醇组、伐地那非组mPAP、RV/(LV+S)显著下降(P<0.05)。同野百合碱组相比,白藜芦醇、伐地那非治疗后能够明显降低大鼠肺组织MDA含量(P<0.05),增加SOD、GSH、CAT的含量(P<0.05)。结论大鼠肺动脉高压造模后予白藜芦醇处理,可有效减轻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对肺动脉高压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有一定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丹参酮IIA治疗野百合碱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PAH)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0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20只/组):模型组(MCT)、丹参酮IIA组(TIIA)、丹参酮IIA+PI3K抑制剂组(TP)、PI3K抑制剂组(PI)、对照组。除对照组颈背部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剩余大鼠均颈背部注射野百合碱(MCT)诱导肺动脉高压模型。2周后,丹参酮IIA组腹腔注射丹参酮IIA10 mg/kg进行治疗,丹参酮IIA+PI3K抑制剂组注射丹参酮IIA10 mg/kg+PI3K抑制剂1 mg/kg,PI3K抑制剂组注射PI3K抑制剂1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均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2周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实验和α-SMA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评估大鼠肺血管形态;Western blot实验评估大鼠肺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磷酸化水平;ELISA法测定eNOS、NO水平。结果 HE染色实验和α-SMA免疫荧光染色证实丹参酮IIA能有效抑制PAH大鼠肺血管中膜厚度和血管肌化水平(P<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丹参酮IIA能够显著提高PAH大鼠肺组织中PI3K、Akt和eNOS蛋白的磷酸化水平;ELISA 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eNOS、NO水平降低(P<0.01)。结论 丹参酮IIA能够通过介导PI3K/Akt-eNOS信号通路改善野百合碱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7.
林伟  王毅  吴昊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2):96-97,118
目的拟建立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并观察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在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Sprague—Dawley,SD)大鼠中的表达。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15只和野百合碱组(MCT)15只,MCT组一次性颈背部皮下注射MCT(60mg/kg),NC组皮下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饲养3周后分别测定两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之后处死大鼠,测定右心室游离壁(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LV+S)的重量比,同时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浆中UⅡ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细小动脉UⅡ蛋白的表达。结果MCT组大鼠MPAP、RV/LV+S显著高于NC组(P〈0.01),MCT组大鼠血浆中UⅡ的含量显著高于NC组(P〈0.01);免疫组化显示随着肺动脉分支下移,UⅡ的水平越来越高(P〈0.05和P〈0.01)。结论通过野百合碱诱导大鼠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是一种较为经济方便的方法,UⅡ在肺动脉高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重构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T组、MCT+雷米普利组.后两组颈部注射MCT60mg/kg后,用雷米普利灌胃4周.对照组颈部注射生理盐水后,用生理盐水灌胃4周.测定大鼠的右室收缩压(RVSP)和心室重量变化,测定肺小动脉管壁厚度(WT)占动脉外径(ED)的百分比(WT%)及管壁面积(WA)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采用免疫组化比较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actin)及增殖细胞核抗(PCNA)的阳性表达.结果MC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VSP、右心室(RV)/左心室加室间隔(LV+S)、RV/体重(BW)、(LV+S)/BW、WT%、WA%、PCNA阳性率显著升高,MCT+雷米普利组上述指标低于MCT组.MC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α-actin染色IOD值显著降低,而MCT+雷米普利组与MCT组相比α-actin染色IOD值显著升高.结论在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模型中,雷米普利抑制肺血管平滑肌细胞由收缩表型向合成表型转化,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减缓肺血管重构进程.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5,(8):946-947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大鼠体内循环微颗粒(MPs)对肺动脉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以进一步阐述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C组,n=6)、MCT模型组(M组,n=6),M组大鼠按照50mg/kg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模型,C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与M组等量乙醇生理盐水混合液;常规喂养20d后行右室插管测定大鼠右室收缩压(RVSP),而后采用腹主动脉采血法取血并提取MPs,将提取的MPs刺激大鼠肺动脉,观察MPs对大鼠肺动脉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C组来源的MPs对肺动脉血管舒张功能无影响,M组来源的MPs部分抑制肺动脉的舒张功能。结论:肺动脉高压大鼠体内的循环MPs通过抑制肺动脉舒张进而加重肺动脉高压的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肺血流并野百合碱注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造瘘联合野百合碱注射制作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4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安慰剂组、辛伐他汀A组[1 mg/(kg·d)]、辛伐他汀B组[2 mg/(kg·d)]和正常对照组.造瘘术后第37d各组分别测量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和右心室肥厚程度[RV/(LV S)],观察肺小动脉血管厚度,比较无肌性动脉肌化程度,比较血清总胆固醇(CHOL)浓度.结果 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安慰剂组大鼠的mPAP[(24.6±3.2) vs (13.9±1.4) mmHg,1 mmHg=0.133 kPa]、RV/(LV S)[(0.456±0.071) vs (0.245±0.026)]升高(P<0.05),肺小动脉血管厚度增加[(28.64±5.95)% vs (9.36±2.24)%,P<0.05],无肌性血管肌化百分比增加[(66.25±9.32)% vs (17.67±3.62)%,P<0.05)].辛伐他汀治疗减轻了安慰剂组各项指标的增加(P<0.05).各组间血清CHOL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抑制大鼠肺小血管重构,减轻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提示辛伐他汀可能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具有一定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