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中建  孔祥雷 《中外医疗》2011,30(33):96-96
目的研究探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通过采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和真空试管的分离效果、检测结果、标本存放效果等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结果应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分离效果较好,通过比较检测组分离的血清和对照组分离的血清,经过临床检验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分离胶采血试管与原管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分离胶试管能够为检验科提供质量较好的检测样本,适合工作量太大、自动化程度高、要求检测结果准确的多种临床检验,有利于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便了就诊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对临床血液检验中采用分离胶试管进行采血的相关特征.方法:在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这两年时间里抽取我院就医的进行过血液检测的临床患者病例120例.将其分为A、B两组(均为60例),A组采用分离胶采血试管进行采血;B组采用真空玻璃采血试管进行采血.两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其不同处.结果:A组检测效果更为理想,没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但两组检测指标中的UA、CRE、CO2CP、Glu四项指标但是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测指标中的UA、CRE、CO2CP、Glu四项指标相差比较大,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分离胶试管可以在临床血液检验对样品的质量进行更好的保障,使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更高,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高风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2595-2595
目的:对临床血液检验中采用分离胶试管进行采血的相关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就诊且进行过血液检测的临床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患者采用分离胶采血试管进行采血;B组患者采用真空玻璃采血试管进行采血。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异同点。结果:A组患者的血清检测效果与B组患者比较,效果更为理想,但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测指标中的UA、CRE、CO2CP、Glu四项指标相差比较大,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离胶试管可以在临床血液检验对样品的质量进行更好的保障,使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更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有着积极意义,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秋青  王爱玲  韩风杰 《吉林医学》2010,31(15):2245-2246
目的:探究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对比分析采用分离胶采血管与真空玻璃管对分离效果、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并对调查资料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分离胶血清检测取得的分离效果略好。与常法取得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较好的符合性。结论:血清分离胶试管能够为检验科提供较好品质的检测样本,使临床检验报告更精确,更有利于临床医生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封闭式真空采血快速分血试管已被许多实验室所采用,通过对它与一次性采血器(连试管)对血液分离血清效果及生化常规项目测定影响的比较,发现它更能满足临床生化检验的需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门诊病人(年龄15-60周岁),于两臂用含分离胶的封闭式真空采血管和一次性采血器(连试管)采双份静脉血各3ml,分别编检测组和对照组,观察血液凝固时间,分离血清作生化检验,排除溶血标本,共观察有效样本33对。1.2 采血器 “C.D.RICH牌”封闭式带离胶快速分血试管(成都瑞奇生物科技研究所研制,批号:99-05-08).一次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分析血清分离胶在常规的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4年1月1日~2014年1月31日间收治的80例血清检验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玻璃真空采血试管来采集和检验血清,实验组采用血清分离胶技术采集和检验血清。分析比较2组患者在26项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血液凝固时间及血清分离情况。结果:在26项血清生化指标中,大部分结果有可比性(P>0.05),但有5项结果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血液凝固时间较短,且血清得以有效分离。结论:血清分离胶技术在生化检验中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了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00名,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采血措施,两组患者血液样本均使用cobas 8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检验结果更具有准确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结论采血部位、采血时间以及送检时间均对检验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应控制好这些人为因素,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血清分离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分离胶对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采用血清分离胶真空管与普通真空管随机同时采集同一供血者(病人)的血液,观察其血液凝固时间和血清分离情况,并对两种方法分离的血清同时检测26项生化指标进行结果比较分析与评价。结果 血清分离胶真空管采集的血液凝固时间明显缩短,并能有效地将血球与血清隔离,其分离的血清清晰透明,无纤维蛋白凝块、血球及溶血;两种方法分离的血清26项生化指标中绝大多数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P〉0.05),有5项检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分离胶可用于非抗凝血检验标本的血清分离,但必须预先进行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判断其是否适合临床检验的质量要求,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间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52例)、B组(52例)和C组(52例),采集A组患者的末梢血作为血液样本,采集B组患者的静脉血作为血液样本,采集C组患者的动脉血作为血液样本,为这3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观察对比这3组患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与C组患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与B组患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相比较,Hb、Hct、RBC、WBC、PLT等检测结果均明显偏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CV值明显高于B组患者和C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末梢血的稳定性低于静脉血和动脉血。应用静脉采血的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中的相关问题,并结合血液检验指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分析其结果,探究不同方法在检测冠心病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观察,选取64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归为观察组,再选择我院进行血液检测的60例健康体检者,将其归为对照组。对于观察组患者而言,选择在住院期间所收集的静脉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在清早空腹时,进行静脉采血作为标本。结果:对比两组检查者血液中红细胞的分布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检查者血小板参数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液检测后可知,血小板参数以及血液中红细胞分布情况能够对患者的康复情况和预后情况进行准确断定;诊断患者的心肌是否受损时,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心肌钙蛋白数值的变化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研究的几种血液检测指标都能够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预后指导。  相似文献   

11.
李宁霞 《中外医疗》2014,(14):181-182
目的探究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正常者98例,均予以5mL的静脉血液采取,分别装进两个试管分成两组,予室温自然下分离及规范离心98例试管血液作对照组,予溶血且规范化离心分离的试管血液98例作研究组,分析两组血液检验后相关血液指标比较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液样本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CHOL)和钾离子(K+)检测值,比对照组高(P〈0.05);且研究组血液样本中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值,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血液标准中尿素氮(BUN)、血尿酸(UA)、肌酐(Cr)、葡萄糖(GLU)和甘油三酯(TG)的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样本发生溶血现象会造成血液生化相关检测多项指标显著变化,因此,血液检验中需严格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提取、存储和检验操作规范,进而有效提升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左学礼 《中外医疗》2012,31(17):173-174
目的对临床生化检验测试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名参试人员进行血常规检测(20名参试人员均自愿参与本次临床试验),将20名参试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首先按照正规临床生化检验标准.对每组患者的血常规进行检测;7d后,对照组仍按照正规临床生化检验标准进行生化检测,观察组按照指定检测标准进行生化检测.以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作为观测指标。将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测项中的红细胞数量进行统计,并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两组组内、组间的t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结果组间t检验:首次两组t检验的P值〉0.05,7d后两组检验结果的t检验〈0.05;组内t检验:观察组P〈0.05,对照组P〉0.05。结论生化检测前每一位检测者按照正规临床生化检验标准进行检测前准备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生化检验测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型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50例患者,中心静脉采血采用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进行(观察组),外周静脉采血采用一次性真空静脉采血器进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化验结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达98%,显著优于对照组(84%)(P<0.05);观察组化验结果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液标本行血培养证实样本中无菌生长;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显著优于对照组(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中的可行性作探讨。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生化检验患者80例纳为对象,每位患者采血6 m L,注入3 m L血液样本于肝素抗凝血浆试管中作为观察组,并注入3 m L血液样本于普通真空试管中作为对照组;将两组血液样本相关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血液样本中K~+、Cl~-、Mg~(2+)、Ga~(2+)及AST、Cr、Bum、ALT等指标数值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无差异,P0.05;但其Na~+、Glu的水平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急诊生化检验中应用肝素抗凝血浆的效果显著,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中应用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指标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健康体检者20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普通玻璃采血管采血(对照组,n =100)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血(观察组,n =100)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展开结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健康体检者经检测示 Glu高于对照组,CK、AMY 均低于对照组(P <0.05)。TP、K +、ALP、Ca2+指标水平对比无差异(P >0.05)。结论:临床检验中应用血清分离胶,可使血液稳定性增加,未对检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留置静脉导管采血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留置静脉导管采血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42例重症病人采用不同的采血方法进行采血,随机组为停止输液后即从留置管中抽血送检,处理组为停止输液后先抽出10ml血液,待20s后再抽血送检,对照组为非输液侧抽血送检并把三组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随机组的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或0.05),而处理组的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深静脉置管停止输液后抽出10ml的血液,待20s后再抽血送检这一采血方法是可行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择我院参加查体的人员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静脉血采集,对照组给予末梢血采集,比较两组采集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以及血小板(PLT)等参数的变化。其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采血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周秀芹 《大家健康》2016,(4):139-139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120例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末梢血采集法,实验组采用静脉血采集法,观察两组不同采血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常规检验中的 RBC、WBC、PLT、HB、HCT 检测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另外,两组患者血常规检验中 MCHC 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与末梢血采集法相比,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血采集法效果更好,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舒筋活络胶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针刀结合口服舒筋活络胶囊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根痛平颗粒治疗,并观察了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可见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红细胞变形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但观察组变化幅度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针刀结合舒筋活络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物质排出,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分离胶制备的血清对常规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200例,通过数字表抽取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体检者应用普通玻璃采血管采血后行血清制备,研究组则采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血后行血清制备,对两组标本制备后的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观察其测定结果。结果两组血液标本在采集后15min各项常规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采集后24h,TP、Ca2+与K+指标水平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GLU指标则高于对照组,AST、CK指标水平则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中采用分离胶制备的血清,能进一步提高血液稳定性,并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