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雄激素阻断联合放射性核素89锶(89Sr)治疗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通过37例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行全雄激素阻断后联合放射性核素89Sr的治疗,观察骨转移灶变化、止痛效果、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变化,不良反应。结果37例患者经治疗后骨显像显示骨转移灶可见异常浓聚灶消退18例,占48.6%;骨转移灶可见异常浓聚灶变浅10例,占27.1%,总有效为28例,占75.7%;止痛效果:显著有效15例,占40.5%,部分有效18例,占48.6%,总有效33例,占89.1%;37例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0~4.00ng/mL8例,占21.6%,4.00~10.00ng/mL 14例,占37.8%;不良反应少。结论全雄激素阻断联合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对骨转移灶有消除、抑制生长作用,不良反应少,止痛效果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全身骨显像,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测定及患者骨疼痛度评估,对二氯化89锶(89Sr)治疗前列腺癌(Pca)骨转移进行评价.方法:选择Pca患者SPECT全身骨显像示Pca多发性骨转移者40例,测定血清PSA水平,给予其骨疼痛度评估后行89Sr注射液静注,3个月后重新行骨显像,并测定血清PSA水平和评估骨疼痛度.结果:Pca多发性骨转移患者89Sr治疗后骨转移病灶数、明显减低(P<0.05),血清PSA水平明显降低(P<0.05),患者骨疼痛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SPECT骨显像联合PSA血清学检测是89Sr治疗Pca骨转移及骨疼痛评价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吴波 《海南医学》2010,21(10):17-18,12
目的评价89Sr治疗前列腺癌伴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前列腺癌骨转移伴骨痛的30例患者,入院后行双侧睾丸切除术+89Sr治疗。89Sr采取静脉给药,剂量1.48-2.22MBq(40-60μCi)/kg。随访分析临床疗效。结果骨转移性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0.0%,36.7%的患者完全缓解;骨痛缓解开始出现时间3-18d,平均10d;骨痛缓解维持时间3-11个月,平均6个月;部分患者治疗1周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有所下降。白细胞平均约降低20.8%,血小板平均约降低29.1%。3个月时血象可基本恢复正常。6个月后随访21例骨显像,治疗后42.9%(9例)骨转移灶数目较治疗前明显减少,38.1%(8例)稳定,19.0%(4例)加重,出现新的骨转移灶。结论 89Sr治疗能有效抑制骨转移,缓解骨痛,改善生存质量,不良反应轻,是前列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一种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评价氯化锶[89Sr]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疼痛的疗效。方法对11例骨转移瘤患者静脉注射89Sr4mci。结果治疗后骨痛消失或缓解10例,有效率为90.9%,以前列腺癌、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瘤止痛效果最理想,有效率均达100%,肺癌为54.5%。肠癌本组病例中1例有效,1例无效。部分病例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对症治疗即可恢复正常,对心、肝、肾功能几乎没有影响。结论用89Sr治疗转移性骨肿瘤,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89锶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89锶(^89 Sr)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36例确诊为前列腺癌且有多个部位骨转移病灶并伴有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例,给予^89 Sr联合内分泌疗法,对照组17例,单纯采用内分泌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级数和骨转移灶数目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 后两组患者疼痛级数和骨转移病灶数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89 Sr联合内分泌疗法不仅能有效缓解前列腺癌骨转移性疼痛,而且可破坏骨转移病灶,使之缩小或消退,疗效优于单纯内分泌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89锶(89Sr)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确诊为前列腺癌且具有骨转移病灶并伴有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89Sr联合内分泌治疗组42例,单纯采用内分泌治疗组26例,观察治疗后两组的止痛疗效、骨转移灶变化、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级数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疼痛级数较单纯内分泌组显著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骨转移病灶治疗有效率较单纯内分泌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89Sr联合内分泌疗法能迅速有效地缓解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使骨转移病灶缩小或消失,副作用小,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内分泌疗法。  相似文献   

7.
89Sr内照射治疗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止痛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安康  汤青松 《广西医学》2008,30(12):1909-1910
恶性肿瘤特别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患者,骨转移发生率较高.而一旦发生骨转移,控制骨痛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是骨疼痛.在广泛性骨转移癌出现严重骨疼痛时,那些通常使用的治疗手段即止痛药物、激素、化疗和外照射治疗都不够理想,且均可出现严重副作用或治疗失效[1].而应用89Sr内照射治疗,利用放射性核素的辐射生物效应,可起到更加广泛和持久的镇痛作用.我院2000年12月至2007年3月,使用89Sr治疗62例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取得了良好的止痛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89SrCl2联合云克治疗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 69例前列腺癌骨转移伴骨痛患者,89SrCl2静脉一次性给药,剂量按2.22~2.96MBq/kg计算,用量148~185MBq.89SrCl2治疗后7d给予云克治疗,按2.6MBq/kg标准注射云克.(1)随访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疼痛发作频率,各赋予量化值并获疼痛评分.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疼痛频率的比较采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疼痛评分的比较采用t检验.(2)根据治疗前后骨显像显示的病灶大小或数目的 变化,对病灶疗效进行分级.(3)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其治疗前后变化采用t检验.(4)治疗前后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变化采用t检验.结果 (1)治疗后6个月内,疼痛程度缓解的患者占71.O%(49/69).其中消失率为23.2%(16/69),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32例疼痛发作次数减少,减少率81.1%(56/69).其中15例疼痛不再发作,发作频率明显降低(p<0.01).治疗前患者疼痛评分7.4±3.6,治疗后5.2±3.1,降低明显(P<0.001).(2)治疗后病灶消退8例,缩小或变浅16例,总有效率为34.8%;病灶无变化14例,增大21例,出现新病灶10例.(3)治疗前PSA平均(85.6±20.4)ng/ml,治疗后3个月平均为(46.9±12.8)ng/ml,下降显著(P<0.01).(4)白细胞及血小板在注射后1周开始降低,治疗后1个月降至最低,自细胞降低幅度约27.6%,血小板降低18.3%,3个月时血象正常率为89.8%(62/69).结论 89SrCl2联合云克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止痛效果好,毒副作用轻微,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陈宗万  陈艳才  王平 《四川医学》2007,28(5):515-516
目的观察89Sr内照射治疗中重度骨转移疼痛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6年4月未接受任何放疗的32例骨转移疼痛患者进行1~3次89Sr内照射治疗,剂量111~148MBq(3~4mci),一次性静脉注射。结果89Sr内照射治疗中重度骨转移疼痛缓解率81.25%,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89Sr内照射治疗骨转移所致中重度疼痛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氯化89锶 (89Sr)治疗对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89Sr内照射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 ,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血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以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 :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疼痛缓解组T细胞亚群改善 ,NK细胞活性上升 ,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 ;疼痛未缓解组 ,其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89Sr治疗骨转移瘤可一定程度的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化^89锶(^89Sr)治疗对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89Sr内照射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血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以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疼痛缓解组T细胞亚群改善,NK细胞活性上升,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疼痛未缓解组,其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89Sr治疗骨转移瘤可一定程度的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89Sr对癌症骨转移止痛疗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89Sr(strontium-89)对癌症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对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84例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癌症伴骨转移疼痛病人做1~3次^89Sr内照射治疗。肘静脉给药剂量为111~185MBg,骨转移灶经骨显像、X线摄片、CT或MRI确诊。结果 治疗有效率76.2%,其中完全缓解46.4%,部分缓解29.8%。无效23.8%。前列腺癌治疗有效率为88.9%,乳腺癌治疗有效率为83.9%,肺癌治疗有效率为58.3%,其他癌症治疗有效率为50.0%,前列腺癌、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止痛效果明显。^89Sr毒副反应轻微,仅有13.1%(11/84)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WBC、Plt、Hb下降。结论 ^89Sr静脉注射是癌症骨转移疼痛的有效治疗手段、副反应小、使用安全、可重复用药。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索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对6 0例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进行全身骨显像探测及分析骨转移灶,并同时进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放射免疫测定。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骨转移灶的状态根据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①减少或消失;②保持稳定状态;③出现或增多,常伴有相应的血清PSA变化。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可直观地监测骨转移灶的变化,可协同血清PSA共同作为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放射性核素^89Sr时多发骨转移癌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 180例患者在排除使用放射性核素治疗禁忌证的情况下静脉给予。SrC12注射液148MBq进行治疗,部分患者重复治疗1~4次。通过分析治疗前后的疼痛分级及疼痛程度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接受治疗的180例患者中疼痛完全缓解66例,部分缓解90例,总有效率为86.7%(156/180)。轻度缓解16例,无效8例,疗效不满意率(轻度缓解者及无效者均视为疗效不满意)13.3%(24/180)。结论 用^89Sr治疗多发骨转移癌可以减轻大多数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一种有效且比较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125例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组89例,非骨转移组36例)进行99mTc-MDP骨显像,对PSA、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与数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71.20%,骨转移最常见部位为脊柱167个(32.50%)和骨盆155个(30.16%)。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的PSA均值分别是(87.99±21.01)μg/L和(24.67±8.33)μg/L,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PSA水平与骨转移有密切关系,PSA的均值升高,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率增加。结论: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率较高,全身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的诊断有价值,应作为前列腺癌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分析内分泌治疗在与89SrCl2联合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127例确诊前列腺癌骨转移伴有疼痛且接受过睾丸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被分为3组:其中A组的70例患者接受了内分泌联合89SrCl2治疗;B组的35例只接受了89锶治疗;C组的22例患者只接受了内分泌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VAS评分、骨转移灶的变化情况、PSA变化情况.结果 各组之间在治疗前的VAS评分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B组疼痛较治疗前减轻明显(P<0.05),C组疼痛缓解不明显(P>0.05); A组与B组间的疼痛缓解程度无差异(P>0.05),而A、B组与C组之间有差异(P<0.05).骨扫描显示骨转移灶好转率A组效果较B、C组好(P<0.05),B组与C组无差异(P>0.05).PSA减低幅度,A组与C组减低不明显(P〉0.05),B组减低程度要大于A、C组 (P<0.05).结论 单独利用89SrCl2或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不能同时有效的控制疼痛和骨转移灶的发展.同时配合两种治疗可提高疼痛缓解效果并能更好的治疗骨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内分泌治疗在与89SrCl2联合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127例确诊前列腺癌骨转移伴有疼痛且接受过睾丸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被分为3组:其中A组的70例患者接受了内分泌联合89SrCl2治疗;B组的35例只接受了89锶治疗;C组的22例患者只接受了内分泌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VAS评分、骨转移灶的变化情况、PSA变化情况.结果各组之间在治疗前的VAS评分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B组疼痛较治疗前减轻明显(P<0.05),C组疼痛缓解不明显(P>0.05);A组与B组间的疼痛缓解程度无差异(P>0.05),而A、B组与C组之间有差异(P<0.05).骨扫描显示骨转移灶好转率A组效果较B、C组好(P<0.05),B组与C组无差异(P>0.05).PSA减低幅度,A组与C组减低不明显(P〉0.05),B组减低程度要大于A、C组(P<0.05).结论单独利用89SrCl2或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不能同时有效的控制疼痛和骨转移灶的发展.同时配合两种治疗可提高疼痛缓解效果并能更好的治疗骨转移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89锶(^89Srel2)内照射治疗转移性骨痛的疗效及其与不同原发癌的关系。方法对^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证实不同原发肿瘤多发性骨转移骨痛患者93例。使用^89Srcl2治疗后.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程度及骨转移灶改善情况,评价其对不同原发肿瘤骨转移灶及转移性骨痛的治疗价值。结果93例中70例疼痛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总缓解率为75.3%。其中完全缓解(疼痛基本消失)10例,占10.8%;部分缓解(疼痛明显减轻,能正常活动)41例,占44.1%;轻度缓解(疼痛有所减轻,但仍不能正常活动)19例.占20.4%。无效(疼痛加重)23例。占24.7%。结论^89Srel2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转移性骨痛的治疗制剂。其对骨转移病灶也有治疗效应。止痛效果以前列腺癌和乳腺癌骨转移所致骨痛的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19.
^89Sr联合“云克”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  胡玲  熊延新  阎涛 《当代医学》2010,16(15):136-137
目的评价^89Sr与"云克"联合应用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各种骨转移132例,随机分组治疗,第一组42例患者仅静脉注射^89Sr,3~4mCi;第二组50例患者^89Sr联合"云克"治疗,^89Sr用量不变,并与静脉注射^89Sr后的第5d开始用"云克"连续5d;第三组40例患者静脉滴注博宁,10d一疗程。结果第一组镇痛有效率为71.4%,疼痛缓解持续时间平均14±2周。第二组联合用药组镇痛有效率达88%,疼痛缓解持续时间平均18±2.5周。第三组镇痛有效率42.5%,疼痛缓解持续时间平均2周。3组疗效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论"博宁"、89Sr单独使用还是与‘云克’联合用药都是治疗多发骨转移的有效止痛方法,相比之下,联合用药可明显提高镇痛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89Sr核素内照射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8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癌(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鼻咽癌,消化道癌,肺癌等),用^89SrCl 150MBq静脉注射治疗,根据疼痛缓解的程度,活动量,止痛药的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骨痛完全缓痛占47.6%(39/82),部分缓解29.3%(24/82),无效23.1%(19/82),^89Sr治疗后第1个月仅有轻微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结果显示^89Sr核素内照射治疗有效率依次为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鼻咽癌,消化道癌和其他癌,结论:^89Sr治疗骨转移癌有明显疗效。可改善患生活质量,无明显骨髓抑制,可重复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