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移植肾动脉狭窄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发病情况、相关因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10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出现血压升高及肾功能损害、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并经动脉造影证实为移植肾动脉狭窄思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为2.1%,其中7例有急性排斥反应病史。行球囊扩张术9例、支架置入术1例,除1例治疗无效外,其余思考术后高血压均有改善,血肌酐下降。单纯行球囊扩张术的9例病人中,2例出现再狭窄,行支架置入术后肾功能改善。结论移植肾动脉狭窄与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筛查,移植肾动脉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介入治疗为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动态观测肾移植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对112例肾移植手术病例进行术前术后检测。重点观察肾移植术后第3、7天、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内移植肾形态结构、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结果112例肾移植病例中,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时发现手术并发症37例,其中急性排斥反应8例,髂动脉与肾动脉吻合口处肾动脉狭窄6例;肾盂积水15例;肾周积液8例。结论应用超声动态观察肾移植术前、术后肾内血流灌注情况,以各项指标进行临床评估,有助于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并有效地指导治疗,对于提高肾移植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动态观测肾移植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对112例肾移植手术病例进行术前术后检测。重点观察肾移植术后第3、7天、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内移植肾形态结构、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结果112例肾移植病例中,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时发现手术并发症37例,其中急性排斥反应8例,髂动脉与肾动脉吻合口处肾动脉狭窄6例;肾盂积水15例;肾周积液8例。结论应用超声动态观察肾移植术前、术后肾内血流灌注情况,以各项指标进行临床评估,有助于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并有效地指导治疗,对于提高肾移植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动态观测肾移植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对112例肾移植手术病例进行术前术后检测。重点观察肾移植术后第3、7天、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内移植肾形态结构、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结果112例肾移植病例中,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时发现手术并发症37例,其中急性排斥反应8例,髂动脉与肾动脉吻合口处肾动脉狭窄6例;肾盂积水15例;肾周积液8例。结论应用超声动态观察肾移植术前、术后肾内血流灌注情况,以各项指标进行临床评估,有助于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并有效地指导治疗,对于提高肾移植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由急性排斥导致移植肾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并经动脉造影证实为移植肾动脉狭窄并同时经移植肾穿刺病理证实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3例肾移植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 3例患者造影证实移植肾动脉狭窄未予球囊扩张或支架治疗,给予抗排斥治疗,3例患者治疗均取得成功,患者血压和肌酐均较前明显下降,随访B超无狭窄表现.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移植肾动脉狭窄的筛查和治疗后随访,移植肾动脉造影是其诊断的金标准,急性排斥是引起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原因之一,明确动脉狭窄原因为急性排斥后抗排斥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在肾移植术后监测中的图像特征和临床价值。方法28例肾移植患者进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同时测定移植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膀胱放射性计数与肾脏放射性计数比值(B/K值),定性和定量分析肾移植术后的影像特征。结果12例肾移植术后肾血流灌注及功能良好,GFR值为(51.5±6.3)ml/min,B/K均〉3。6例急性排斥反应肾血流灌注受损程度重于功能相,GFR值为(33.4±5.7)ml/min,B/K均〈1。7例慢性排斥反应肾血流灌注和功能相均同时受损,GFR值为(27.5±2.1)ml/min,B/K均〈1。1例超急性排斥反应表现为放射性空白区。2例肾小管坏死肾血流灌注损伤轻于功能相。所有影像表现与临床或病理结果相吻合。结论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可快速且定量评价移植肾的血流和功能,早期初步鉴别排斥反应的类别且具有无创、简单、重复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尸体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可能发病原因。方法对尸体肾移植术后18例TRAS患者与未发生TRAS的566受者有可能影响TRAS发生的多个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TRAS患者的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非TRAS者(66.67% vs5.48% , P<0.01);(2)发生与未发生TRAS的受者在术前透析方式、糖尿病发病、供肾冷缺血时间、供肾动脉数、供肾侧、供肾动脉吻合方式、术后免疫诱导用药、术后口服免疫维持治疗、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发病时血脂等诸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肾移植术后TRAS的发生与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移植肾动脉狭窄危险因素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5年术后经移植肾动脉造影确诊为TRAS的26例肾移植术后病人临床资料。分层随机抽样选择52例目前移植肾存活、血压及移植肾功能均稳定、无血管及尿路并发症的非TRAS病人作为对照,2组病例在手术时间、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血型相配、群体反应性抗体、HLA配型、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等条件相匹配,比较两组冷缺血时间、急性排斥、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和动脉吻合方式等可能事件同TRAS的发生相关性。结果 TRAS组中发生急性排斥15例(57.7%);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7例(26.9%),两者均高于对照组(P〈0.05)。冷缺血时间和动脉吻合方式对TRAS无影响(P〉0.05)。结论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动脉狭窄与急性排斥及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有关,而与冷缺血时间及动脉吻合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移植肾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47例肾移植患者进行检查。结果:正常移植肾33例、急性排异者5例、慢性排异者7例、肾动脉狭窄者2例,正常移植肾与急性排异者和慢性排异者之间阻力指数(RI)以及搏动指数(P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能客观反映移植肾大小、形态、结构及肾动脉血流灌注情况,可早期诊断肾移植术后并发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抗肾内动脉痉挛在肾移植术中供肾不明原因缺血时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抗肾内动脉痉挛(IRAS)在肾移植术中供肾不明原因缺血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抗IRAS在31例肾移植术中供肾不明原因缺血时应用的效果。结果 29例肾缺血完全消失,证实缺血由IRAS引起,术后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其中23例已随访1年以上,移植肾1、2、3、4年有功能存活率分别为91.3%、78.3%、65.2%、65.2%;治疗无效无效切除肾脏2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超急性排斥。结论 在肾移植术中供肾出现不明原因缺血时采用抗IRAS措施,对其中的IRAS病例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研究超急性排斥反应及对策,建立异种胰腺移植模型。方法以豚鼠和大鼠为供受者,用袖套法吻合静脉建立异种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结果共行 42次手术,成功 38例,均有内分泌功能,移植有效率为 100%。结论本模型具有操作简单,冷缺血及腹主动脉阻断时间短,不易形成血栓及吻合口漏等优点,为一较实用的研究异种胰腺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供肾质量的因素与术后移植肾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87例移植供肾缺血时间、活检组织的光镜表现结合移植后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移植术后跟踪3年,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28例,其中5例(17.8%)有供肾组织有不良改变;慢性排斥反应13例,其中6例(46.1%)有供肾组织有不良改变。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冷缺血时间、肾小管损伤是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冷缺血时间、肾小球硬化是慢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与慢性移植病的发生可能相关。结论 提高供肾质量和减少上述的危险因素,对减少肾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供肾质量和移植肾急慢性排斥反应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供肾质量的因素与术后移植肾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方法观察87例移植供肾缺血时间、活检组织的光镜表现结合移植后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移植术后跟踪3年.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28例,其中5例(17.8%)有供肾组织有不良改变;慢性排斥反应13例,其中6例(46.1%)有供肾组织有不良改变。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冷缺血时间、肾小管损伤是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冷缺血时间、肾小球硬化是慢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与慢性移植病的发生可能相关。结论提高供肾质量和减少上述的危险因素.对减少肾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14例亲属肾移植的经验,探讨活体供肾的临床效果。方法13例为血缘亲属供肾,1例为非血缘亲属供肾,血型相同,淋巴毒试验阴性,4例HLA配型中,全配1例,单配体相同3例。4例取供者右肾,10例取供者左肾,13例经开放手术取肾,1例经腹腔镜取肾。术后采用环孢素、霉酚酸酯或硫唑嘌呤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供者术后1周出院,随访1个月-1年肾功能正常。受者14例中13例至今存活,肾功能良好,1例肾失功。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经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冲击治疗逆转。2例发生肾功延迟恢复,分别于1周及3周肾功能恢复正常,其余12例术后3天肾功能正常,无外科并发症。结论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组织配型好,缺血时间短,排斥反应发生率低,免疫抑制剂用量少。  相似文献   

15.
尸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动脉狭窄发病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causes of transplant renal artery stenosis (TRAS) in cadaveric transplant recipients. METHOD: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multiple factors that may contribute to TRAS (including the patients' age, presence of diabetes, cold ischemic time, acute rejection episode,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serum cholesterol, LDL cholesterol, pre-operative dialysis, number of donor renal arteries, which side of donor kidney, type of surgical anastomosis, different protocols of inductive and maintenance drug therapy) in 18 recipients with transplant renal artery stenosis after cadveric renal transplantation from Jan. 2000 to Dec. 2001 in comparison with another 566 non-TRAS recipients who underwent the transplantat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RESULTS: There was a higher incidence of acute rejection in the TRAS group than non-TRAS group (66.67% vs 5.48%, P<0.01),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ed between TRAS and non-TRAS cases in terms of the pre-operative dialysis, presence of diabetes, cold ischemic time, number of donor renal arteries, whith side of donor kidney, type of surgical anastomosis, different protocols of inductive and maintenance drug therapy,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s and serum and LDL cholesterols. 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TRAS in cadaveric allografts is associated with acute graft rejection episode, sugges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eatment of acute graft rejec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TRAS.  相似文献   

16.
对13例肾移植病人采用~(99m)Tc-DTPA进行移植肾功能的动态显像。结果表明,3例无阳性症状者显示正常。1例超急性排异示移植肾无血管灌注相,术后病理证实肾坏死。3例急性排异除血管灌注相延缓外,放射性活度低于髂动脉,功能相及膀胱放射性出现时间均延缓,经抗排异治疗其功能是可逆的。6例慢性排异示血管灌注相时放射性分布不均,活度低于髂动脉,膀胱放射性出现时间延缓,说明部分肾单位已受损伤。提示~(99m)Tc-DTPA肾功能动态显像对监测移植肾排异反应的状况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亲属活体肾移植资料,总结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经验。方法:158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中除7例为夫妻间供肾外其余为血缘亲属供肾。供、受者HLA有5个抗原错配者2例,4个抗原错配5例,3个抗原错配88例,2个抗原错配50例,1个抗原错配12例,无抗原错配1例。158例供者均经开放手术取肾。35例取供者右肾,123例取左肾,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或普乐可复(FK506)、霉酚酸酯(MMF)及强的松(Pred)免疫抑制治疗。结果:所有158例供者均健康存活,6个月和1年时血肌酐正常。受者健康存活最长者至2008年6月已达10年, 1年带肾健康存活率95.5%,5例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其中4例2~5周肾功能恢复正常。死亡5例,其中1例术后发生DGF,透析期间死亡,另4例术后3~5月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术中切除移植肾脏,行第2次尸体肾移植。5例在移植后1月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16%,其中4例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后逆转,另1例合并CsA肾中毒,治疗无效,恢复透析治疗。3例1年半至3年半发生慢性排斥,移植肾丧失功能。8例发生肺部感染,4例治愈。结论:活体肾移植由于术前准备充分、组织相容程度高、供肾质量好等优点,使DGF和急性排斥反应等发生率低,人肾存活率高。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同样要重视DGF的预防,排斥反应的防治,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和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防治。加强对活体家属供者的规范选择和全面的健康评估、加强长期随访对保证减少供者伤、使供者健康存活、正常生活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