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魏萍 《工企医刊》2004,17(3):9-10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经头CT证实的脑梗死患者436例继发癫痫发作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叶病变15例:基底节区4例;腔隙性脑梗死1例;梗死2周内继发癫痫发作16例;2周后继发癫痫4例.需长期服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中风患者继发癫痫的发病率及发病时间。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自2002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中风患者2346人次,给予按脑梗死及脑出血分类,并分别计算继发癫痫的人数及初次发作痫性发作的时间,给予统计分析。结果在2346人次中风患者中,脑梗死继发癫痫者479人次,且有87%发生在发病2周后,脑出血继发癫痫者167人次,其中有63%发生在发病2周内。结论在卒中患者中,脑梗死继发癫痫的人数较脑出血继发癫痫的人数多,且脑梗死继发癫痫多发生在发病2周后,脑出血继发的癫痫多发生在发病2周内,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中37例出现影像学异常,异常率为80%。癫痫发作类型:全身性强直一阵挛发作19例(41.3%)、单纯部分性发作6例(13.04%)、复杂部分性发作7例(15.22%)、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8例(17.39%)、持续状态6例(13.04%)。脑电图表现:呈边缘脑电图4例(8.7%)、轻度异常8例(17.39%)、中度异常20例(43.48%)、重度异常14例(30.43%)、首次脑电图检测出现癫痫波(尖波、棘波、棘一慢波综合)14例(30.43%)。结论:病毒性脑炎易继发癫痫,MRI提示额、颞叶、皮层、海马等部位受累以及EEG提示中、重度异常与癫痫明确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发作类型及部位进行分析,以探讨脑血管病与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8例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发作类型及部位。结果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为4.63%(48/1 037)。脑出血组较脑梗死组高(P0.05),早发性较迟发性高,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多见(58.33%),皮质病变继发癫痫者明显高于皮质下病变(P0.05),药物治疗效果良好。结论继发癫痫多见于脑血管病初期,其发生与脑血管病的发生类型、病灶部位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217例脑梗死患者中84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发生率为6.9%(84/1217),男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以早发型多见,占59.5%(50/84),最常见的发作类型为部分性发作,占75.0%(63/84),梗死病灶部位在皮质者占73.8%(62/84).84例患者除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外,应用丙戊酸钠34例,卡马西平42例,苯妥英钠3例,5例因反复发作而联合用药,5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2例因病情严重死亡,其余患者常规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癫痫发作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症状,以早发型多见,发作类型多为部分性发作,梗死病灶位于皮质者继发性癫痫发生率高.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多数药物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分析脑卒中继发癫痫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要点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2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痫疾病患者共计4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以上患者的相关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妥泰对患者进行抗癫痫治疗。研究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强直阵挛发作患者、以及部分性发展继发全身发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结果41例患者脑卒中继发癫痫疾病患者中,共有32例患者达到临床治疗有效的效果,总有效率为78.05%。41例患者当中,15患者为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33%(11/15)、8例患者为强直阵挛发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6/8)、18例患者为部分『生发展继发全身发展,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15/18)。各类型癫痫发作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的发生方面,不同类型继发癫痫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激发癫痫疾病病情危重,且发作次数相对反复。临床治疗过程当中,推荐在对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认识的基础之上,采取基于药物治疗的保守治疗方案。妥泰应用的临床效果突出。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加以进步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45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继发性癫痫患者的发作时间、发作类型、癫痫与卒中部位的关系、脑电图特征及治疗结局。结果早发性癫痫30例,占66.7%;迟发性癫痫15例,占33.3%。单纯部分性发作15例、复杂部分性发作7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0例、癫痫持续状态3例。病变部位多位于脑皮质,包括额叶13例、颞叶6例、顶叶4例、顶枕叶3例、顶颞叶3例、基底节16例。23例接受脑电图检查,正常12例、异常11例(包括广泛性异常伴尖棘波7例、棘慢波4例)。给予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对症控制癫痫后,随访1年,22例患者癫痫得到控制,3例需要长期用药控制癫痫发作。结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早发性癫痫为主,病变部位多位于脑皮质;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控制癫痫发作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836例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3d内行脑电图检查,对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75例继发癫痫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8.97%,男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为主,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变部位在皮质的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较高。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变部位(皮质/皮质下)有明显相关性,而与性别及脑卒中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脑卒中后癫痫多数单药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梗死灶部位与恢复期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相互关系。方法: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120例CT或MRI明确梗死灶的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精神状况调查,并与正常人群对照,研究卒中后精神障碍发生的概率和梗死灶的数量及所在部位的关系。结果:脑梗死后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大大增加。结论:梗死灶的数量与梗死后的精神障碍发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动态脑电图在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方法:以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诊治的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观察组),以同期进行检查的50例脑梗死无癫痫患者作为参照对象(对照组),两组人员均实施动态脑电图监测,比较两组人员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动态脑电图监测异常率、动态脑电图检查结果与梗死部位比较,在观察组中,存有异常患者44例(88.00%),其中,39例(78.00%)为痫样放电,5例(10.00%)为非特异性异常放电;在对照组中,存有异常患者5例(10.00%),其中,2例(4.00%)为痫样放电,3例(6.00%)为非特异性异常放电,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脑叶皮质区与深部白质区的有癫痫样波、无癫痫样波发生率分别为64.00%(32例)、2.00%(1例)、34.00%(17例)、10.00%(5例);对照组脑叶皮质区与深部白质区的有癫痫样波、无癫痫样波发生率分别为4.00%(2例)、32.00%(16例)、0(0例)、84.00%(42例)。由此可见,脑梗死发生部位不同,激发癫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并发非痉挛发作(NCS)及NCS持续状态(NCSE)的发生情况及临床规律。方法 对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病程第1周内做3~4次脑电图检查,对首次发现有NCS及重症脑梗死患者重点监测,延长描记时间。结果 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异常脑电图78例(60.0%),并发NCS42例(32.3%),其中17例为NCSE(13.1%)。并发NCS患者梗死部位在脑叶35例,皮层下7例。本组重症脑梗死患者56例,并发NCS27例,其中11例为NCSE。NCS及NCSE均在急性脑梗死病程第1天检出。结论 NCS及NCSE可通过脑电图监测实时反映出来,NCS和NCSE的发生与脑梗死病情轻重及梗死部位有关,重症脑梗死及脑叶梗死患者发生率高,疾病早期并发NCS及NCSE发生率较高,越早行脑电图监测,发现NCS及NCSE几率就越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进展性卒中(SIP)与牛津郡脑梗死分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及差别。方法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牛津郡分型,分别检测LDL—C、FIB、hs—CRP水平,并做统计学分析。并统计各型急性脑梗死中进展性卒中发生例数。结果(1)腔隙性脑梗死与后循环脑梗死,后循环脑梗死与部分前循环脑梗死,部分前循环脑梗死与完全前循环梗死患者组间LDL—C、FIB、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80急性脑梗死中进展性卒中22例,发生率27.5%,其中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19.2%,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26.3%,部分前循环脑梗死28.6%,完全前循环脑梗死42.8%。结论进展性卒中与牛津郡各型脑梗死、LDL—C、FIB、hs—CRP水平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与无症状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有、无抑郁状态的老年人无症状性脑梗死进行对照研究。结果60例呈抑郁状态的老年人中有35例经颅脑MRI证实有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率为58.33%。60例无抑郁状态的老年人发生梗死灶者15例,发生率为25.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与无症状性脑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的类型与部位的关系及预后。方法对527例经CT证实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生率为8.7%,男性〉女性。早期发作(67.3%)较迟发性发作(32.6%)的发病率为高。发作类型以强直阵挛性发作最多(52.1%),局限性运动性发作次之(36.9%),病灶部位以脑皮质、脑叶发病率高(65.2%)。早期发作者发作次数较少的短期应用抗癫痫药物疗效较好,其癫痫发作机制,认为早期多由于脑水肿和脑代谢异常,晚期多由于癫痫灶所致。结论癫痫发作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其病变影响皮质是重要的致痫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后早期继发癫痫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在2012年11月到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5倒,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48倒,对照组47侧患者。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进行治疗,比较临康复发率。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出院后随访一年,试验组癫痫复发率为10.4%,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7.7%。试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不仅可以让患者厦其窑属满意还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癫痫的蔓发率(P<0.05)。所以说优质护理能提高脑梗死并发早期继发性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其生活能力和质量,降低这些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魏新敏 《现代保健》2009,(18):12-13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特点。方法对680例老年脑卒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癫痫发生率为10.58%,以部分性发作为主,年龄、性别与脑卒中后癫痫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病灶部位及卒中类型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癫痫是老年卒中的最常见症状,病灶在脑叶者癫痫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40例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和40例对照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估,并分析梗死灶数量、位置等不同因素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25%)显著高于对照组(5%,P〈0.05);皮质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高于皮质下梗死(P〈0.05);多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高于单病灶患者(P〈0.05)。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可能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皮质及多发病灶患者更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迟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脑梗死后迟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迟发性癫痫发作距脑梗死时间最短3周,最长24个月;全身强直-阵挛发作14例;14例为累及大脑皮层的脑梗死;脑电图表现为背景活动30~50μV、7~8 Hz、慢波频率为主,混有较多局灶性不规则θ、δ波.结论 脑梗死后迟发性癫痫主要发生在脑梗死后4~12个月,主要发生于累及大脑皮层的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最常见,脑电图改变主要是局灶性θ、δ波,单一药物治疗能使脑梗死后迟发性癫痫患者的癫痫发怍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19.
陈多会 《现代保健》2011,(1):163-164
目的 分析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对70例无症状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无症状性脑梗死好发于40~80岁。结论临床上无特异性神经系统定位特征,病灶直径一般在o.2~1.2cm,腔隙性梗死60例(85.7%),大病灶梗死10例(14.3%),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心房纤颤占65例(92.9%),上述病均为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立体定向微创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对癫痫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76例急性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立体定向微创治疗,对照组予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年内癫痫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3年内共有4例患者发生癫痫,发病率为10%;对照组有10例发生癫痫,发病率为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立体定向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恢复陕,简便易行,术后癫痫发生率相对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