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手术配合。方法:选择某医院在非体外循环即心脏不停跳下行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54例,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应用心脏表面固定器、冠脉内分流器行不停跳搭桥术,术中控制血压、心率的变化,保证有效循环血量,充分利用局部心肌固定器及冠状动脉塞子,使吻合口局部心肌处于相对静止和冠状动脉吻合处于无血状态。结果:54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及手术意外的发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无1例死亡,术后8~15天均痊愈出院。结论:护士术前访视病人、充分准备,熟悉手术步骤,配合技术娴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影响人类健康和长寿的主要疾病。据有关调查,我国城市居民疾病死亡的原因中,占首位的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一些冠心病患需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来治疗。冠脉搭桥术现在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特别是“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为很多病情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辅助下全胸腔镜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动物为14条犬,均分为两组,心脏停跳组(A组),心脏不停跳组(B组);所有动物均在体外循环辅助下采用胸壁打孔全胸腔镜进行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操作。结果两组实验动物均经胸壁打孔全胸腔镜下完成多支冠状动脉的搭桥手术,B组搭桥吻合口漏血和狭窄的发生率(36.7%,24.5%)明显高于A组(14.3%,10.2%),两组血管桥的漏血和狭窄主要发生在血管桥的远端。结论胸壁打孔全胸腔镜下可以完成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操作。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时实施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效果比心脏停跳时较差,这和胸腔镜下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311例6个月~3岁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微创切口不停跳外科治疗婴幼儿先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将311例3岁以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1组190例,采用微创切口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手术,2组121例,取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胸液引流量、住院天数。结果:微创、心脏不停跳组病人术后低心排发生率较停跳组低、胸液引流量较胸骨正中切口停跳组少(P<0.05),并且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停跳组短(P<0.05)。结论:微创切口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方法不但在婴幼儿心肌保护、改善术后心功能等方面优势明显,而且切口隐蔽,创伤小,是1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技术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对105例室间隔缺损患者施行直视修补术.结果 本组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术中发现右冠状动脉气栓2例,经对症处理后顺利停机.术后7~10 d痊愈出院.随访时间5个月至2年,胸部X线片示肺血流量减少,心影缩小,无残余分流.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安全可行,适用于多数室间隔缺损患者,避免了主动脉阻断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能有效防止残余漏和传导系统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5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经验.方法 本组58例,28例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30例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12.6±29.2)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63.6±21.3)min.两支病变7例,3支病变41例,左主干病变10例;合并左室室壁瘤12例.共计行冠状动脉搭桥157支,平均3.6支/人.结果 58例均治愈,围手术期精神异常3例,术侧下肢肿胀活动受限10例.术后随访1个月~6年,症状完全缓解56例,症状明显改善2例.结论 合理掌握手术适应症、恰当的围术期处理、熟练的外科手术技巧、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方法、围术期处理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年7月~2009年7月,128例冠心病患者接受OPCABG,占同期冠心病手术的32%。平均年龄61.7岁,左室射血分数24%~70%。平均搭桥2.4根。结果本组手术死亡4例,死亡率3.1%。术后8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6.3%。ICU时间平均2.1天。术后平均随访38个月,心绞痛消失率90.0%。结论 OPCABG是安全、可行的,尤其适用于体外循环高危患者,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以及预后干预措施,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我院200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6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术32例,冠状动脉搭桥1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5例,大血管手术3例,先心病矫治术2例)术后发生胃肠道并发症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胃粘膜保护机制削弱、损伤因素作用增强及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三方面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转归中的作用,总结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综合干预措施。结果 1例原有消化溃疡病史,因大量出血,死于休克;其余5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对55例患者进行为期12013年10月收治的56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术32例,冠状动脉搭桥1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5例,大血管手术3例,先心病矫治术2例)术后发生胃肠道并发症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胃粘膜保护机制削弱、损伤因素作用增强及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三方面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转归中的作用,总结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综合干预措施。结果 1例原有消化溃疡病史,因大量出血,死于休克;其余5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对55例患者进行为期15年的随访,均无复发和死亡情况。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病死率高,对术前有胃肠道病史、术前心功能差等高危患者术前可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术后对并发症早期诊断、早期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生率,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术中麻醉管理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20例冠心病患者、于诱导前、切皮前、前降支吻合、右冠状动脉吻合、回旋支吻合、手术结束时,观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心脏操作时、吻合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吻合回旋支时平均动脉压(MAP)、SV、CI显著下降.结论 冠心病患者均能安全渡过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只有在搭回旋支时,血压,SV,CI易下降.MAP、SV、CI均下降而心率、中心静脉压上升.  相似文献   

10.
心内直视术监护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5年1月~1997年7月共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35例,其中5例采用新方法——不主动降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现将监护体会报告如下。1 循环系统的监护1.1 心率及心律的观察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心肌保护好,不用心脏复跳,病人清醒快,血液动力学稳定。本组无严重心律失常及低心排现象,但在术后1小时~3小时内出现一过性心率增快,成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停跳房缺体外循环手术的特点。方法362例单纯房缺患者,在浅低温体外循环、阻断上下腔静脉以及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对房缺病人,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心肌损伤轻,优于常规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12.
刘平  刘勇 《大众健康》2005,(6):23-23
你能想像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怎样做冠状动脉搭桥术吗,这种高难度的技术在医学称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去年一年主任医师宋先忠就成功地为60多位患者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实施了冠状动脉措桥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外科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1997年11月至2004年5月,210例CAD病人接受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平均年龄63.1岁.合并瓣膜病变8例,合并室壁瘤10例.OPCAB实施率(即OPCAB占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百分比)为92.6%.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0.56±0.17.6例急诊手术,其中2例术前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28例在常规体外循环下手术;182例应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技术,术中改为体外循环4例.其中5例全动脉化、2例全静脉化旁路移植术.结果平均每例远端吻合口2.95.2例左前胸部小切口单支病变旁路移植术,其余均为正中切口,多支病变的CABG手术.死亡1例(0.45%).结论OPCAB手术安全可行,早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OPCAB具备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5例冠状动脉畸形患者中冠状动脉瘘11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4例.合并风湿性心瓣膜病1例,法洛四联症1例.非体外循环下手术6例,其中5例行孤立瘘支动脉结扎术,1例行冠状动脉切线缝扎术;体外循环下经心腔修补内瘘口手术4例;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切开冠状动脉修补外瘘口1例;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异常起源于左肺动脉行回旋支左肺动脉开口处结扎术1例,左锁骨下动脉与左冠状动脉吻合、肺动脉端开口处结扎术1例,左冠状动脉主干移植术2例,合并的心脏疾病均同时纠治.结果 1例因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余14例术后心悸、胸闷、心脏杂音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 冠状动脉畸形一旦确诊,应及时采用适宜的矫治技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手术护理配合操作体会。方法:将75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用心脏固定器、灌状动脉内分流栓、吹雾器等装置使冠状动脉血管无血流的状态下进行血管吻合。结果:全组75例手术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需要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种复杂、高难度的手术、器械护士要非常熟悉手术步骤,主动、及时、准确的传递器械、更好的协助医生完成手术,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OPCAB)与传统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CCAB),在围手术期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情况。方法2005年5~12月,对91例OPCAB和93例CCAB的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多道心电图(ECG)连续进行检测和标准化分析心电图;并在不同的时间段检测肌钙蛋白(cTnI)水平。结果OPCAB在围手术期对患者所造成缺血性心肌损伤及左室传导时间延长发生率明显低于CCAB(P〈0.05);前者在围手术期内对cTni不同时间段的测定,其结果不形成缺血性的改变的一组病人,CCAB组的cTnI最高峰值高于OPCAB组,前者相当于后者的3倍;而形成暂时性缺血性心肌损伤及心肌梗死这2组病人,CCAB组的患者cTnI的最高峰值分别高于OPCAB组。结论在CCAB比OPCAB,患者在缺血性心肌损伤方面的风险性要高。  相似文献   

17.
曹旭  解强  闻霞  井明  李萌  白雪涛  江宏伟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0):1404-1405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外科治疗的效果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和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自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共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43例,与同期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08例的术前、术后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前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非体外循环组围手术期病死率低(2.80%),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短[(7.1±2.2)h],输血量少[(422.7±238.4)ml],术后住院时间短[(9.5±1.1)d].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种合理、可行、安全、有效的冠心病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外科治疗的效果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和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自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共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43例,与同期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08例的术前、术后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前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非体外循环组围手术期病死率低(2.80%),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短[(7.1±2.2)h],输血量少[(422.7±238.4)ml],术后住院时间短[(9.5±1.1)d].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种合理、可行、安全、有效的冠心病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手术配合。方法:选择非体外循环行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共11例,术中控制血压、心率的变化,保证有效环血量,充分利用局部心肌固定器及血管夹,使吻合口局部心肌处于相对静止和冠状动脉处于无血态。结果:1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均获成功,无一例死亡,术后8~10天均痊愈出院。结论:护士熟悉手术步骤配合技术娴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尹慧群 《现代保健》2008,(31):104-105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冠状动脉搭桥术已成为治疗此类病人的主要手段,而非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即在病人跳动的心脏表面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与传统的CABG相比,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特别适合高龄、危重、不能耐受体外循环的冠心病病人。我院2000年~2005年施行OPCABG 32例,为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护理水平,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