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任脉起于中极之里(子宫),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循腹胸正中线,上至喉咙,为阴脉之海也。一会阴部位:在两阴之间,即男子当肛门与阴囊之间,女子当肛门大阴唇之后联合之间的会阴部。取穴法:俗以直接探取法取之。(挨穴法) 相似文献
7.
四十一魄户部位:在背部第三行线上,第三胸椎棘状突起之下外方约四指横径部(分寸法见附分)。取穴法:正坐而取之(取端身正坐式)平第一行线之身柱、与第二行线之肺俞。明堂曰“宛宛中”。主治症:气管之炎、喘息,肺炎,肺结核,上膊部,肩胛部之神经痉攀,呕吐,肋膜炎,肺气肿,背肌疼痛。刺灸:针三分至五分,灸五壮至七壮。聚英曰:“铜人针五分得气即泻,宜久留。针经曰:日灸七壮至百壮,素注灸五壮。”甲乙曰:“刺入三分灸五壮。”解剖:第三、第四胸椎横突起间之外方。肌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全身要穴古人常把全身穴位,选择几个主要的,编成歌诀。作为掌握全身主要经穴的治疗方法。如马丹阳天星十二诀,只用12个穴位,也有用8个经穴的八会法,最典型的是四门总诀,4个穴位治疗的效果很大: 肚腹三里求,腰背委中留,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歌诀,简诀一类,就是古人将治疗的经验作简单的总结。现在综合各家和个人常用的要穴如下: ①百会②大椎③合谷④三里⑤三阴交⑥肺俞⑦肾俞⑧中腕⑨关元⑩肩禺(11)曲池(12)委中(13)环跳(14)膏肓(15)阳陵泉。 相似文献
13.
14.
筆者在应用“三陰交”经穴時,發現除古今文献上所載该經穴主治的各种疾病以外,对於高血压与失眠症也有特效,尤其是妇女更年期高血压与神经衰弱失眠症的功效較为顯著。手術是採用輕微刺激或小炷艾灸法,能收到一定的療效,但有个别患者,在連續治療十次以上,有引起大便不暢的弊病,是值得注意的。現在我们再來重新温習一下“三陰交”的部位。“三陰交”足太陰脾經经穴。部位:除千金聖惠方明堂灸经记載为內踝上八寸外,其他古今文献上的记載,多是内踝上三寸。現在筆者所定“三陰交”的部位是在下肢小腿的內側,內踝正中心之直上三寸,適在脛骨之后緣,也就是現代绝大多數針灸同道所应用的部位。 相似文献
15.
尿瀦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祖国医学称为“癃閉”。素問“宣明五气論”:“膀胱不利为閉;不約为遗尿。”医宗金鑑:“膀胱热結为癃閉。”其症小便不通,胀滿不舒,甚则片刻难安。根据內经“标本論”:“小大不利,治其标,”必须首先使之小便通利,才可使其他症狀,趋向好轉或全癒,西医用导尿方法,虽能使小便从导尿管而出;但連续导尿,患者很感痛苦,有时亦不能使人滿意。考之古今針灸文献,有很多治疗本病的記載。如“甲乙经”:“胞轉不得溺,关元主之”;“針灸大成”:“小便不通:阴谷,阴陵泉”;針灸集成“内景篇”:“小便癃閉:阴陵泉”;“中国針灸学”:“膀胱压縮肌麻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