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研究整理五输穴,并综合归纳了凡种同名经五输穴的配穴规律,以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同经相应取穴法是在祖国针灸医学“巨刺、缪刺、远道刺”等理论的基础上,在尚古愚老先生多年临床经验实践中,精心切磋、研究而整理出的一种针刺方法。本疗法在“左右”、“上下”对应或解剖形态相似或相近的部位取穴,并强调针治时“宁失穴,勿失经”的原则进行治疗。本疗法适应症包括急性扭挫伤、神经炎、急性炎症等各种内脏疼痛病症。临床实践证明,本取穴法是简单、迅速,行之有效的一种取穴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法是以开穴八法与同名经五输穴 (病穴 )相配合应用的针刺法。例如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例一 :如甲戌时 ,先开八法的后溪穴与申脉穴主客相应 ,以治脉浮、喘嗽、酒淅寒热、脐右有动气、按之牢痛等肺经症候。假如兼见心下满 ,加刺少商穴而和隐白穴相应 ;如兼见身热 ,加刺鱼际穴而和大都穴相应 ;兼见体重节痛 ,加刺太渊穴而和太白穴相应 ;兼见喘咳寒热 ,加刺经渠穴而和商丘穴相应 ;兼见逆气而泄 ,加刺尺泽穴而和阴陵泉相应等。”其举例次序为井、荥、俞、经、合穴。“例二 :如乙酉日乙酉时 ,…  相似文献   

4.
浅论“同经相应取穴法”蔡玉萍,刘嘉聪(江苏通州市中医院针灸科226300)关键词同经相应取穴法,缪刺“同经相应取穴法”是已故山西名医尚古愚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独特疗法。它以患部的压痛或自觉疼痛最剧处作为对应标志,取患部交叉对称的同经相应穴或部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挖掘整理了古人治疗瘘症的独特疗法,揭示了其应用方法的详细所在。  相似文献   

6.
十二经对冲取穴法,是以十二地支对冲、对化理论为指导,依据人体经络、脏腑生理规律与病理变化总结出来的一套针灸取穴方法,是对十二经纳支理论的一种创新,在临床治疗中亦屡建奇效。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的感觉,主要位于胸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疼痛消失。目前关于其病因、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现介绍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最新进展,希望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提供一些补充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魏福良以辨病为纲,辨别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特征,确立疾病诊断;以辨经为络,明晰经络归属;以辨证为法,将颈椎病分为风寒湿邪阻络、气血瘀滞经脉、气血两虚夹瘀、气阴两虚夹瘀、脾肾阳虚夹瘀、肝肾气血亏虚、痰湿凝阻经络诸型。辨病、辨经、辨证结合取穴治疗颈椎病可辨清病位所在、脏腑归属、经络定位、证候区别,使针灸操作应用更规范,选取穴位更精准,补泻方法更明晰,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刺法结合循经取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30例,予围刺法结合循经取穴治疗,14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愈8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见表2。结论围刺法结合循经取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运用同经相应取穴法针刺治疗扭挫伤31例临床观察雷毅兰州铁路局洛门疗养院(741308)扭伤是临床常见疾病,一般治疗方法是应用药物,按摩等治疗方法,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疗效欠佳,治疗时间较长,并且患者疼痛消失慢,往往留有后遗症状,笔者在临床中应用同经...  相似文献   

11.
1厥阴病篇之所以存在诸多争议,大致有以下几条原因:缺乏明确性,56条原文中只有4条冠以"厥阴病",其余诸条均未冠"厥阴病"三字;存在复杂性,所列证候繁多,涉及到寒热错杂、厥热胜复、呕哕吐利以及诸种厥证,内容庞杂,主线不明;明显差异性,厥阴病篇中证候大实大寒证,寒热两极,差异巨大。2厥阴病证候分类必须反映本经所属经络、脏腑的基本生理、病理特征;必须反映本经所属阴阳气化、气机的生理、病理特征;必须反映本经标本中气从化的规律;必须照顾到本经及所属脏腑与邻经及所属脏腑的关系。3依照六经病症候划分和归类的原则,结合厥阴经所处位置、所连脏腑以及气化特性,来确定厥阴病的证候分类,大致有厥热胜复证、寒热错杂证、四肢厥逆证、呕吐哕利证四类。  相似文献   

12.
13.
应用灵龟八法取穴治愈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龟八法又称“奇经纳卦法” ,它是运用古代哲学《易经》的八卦九官学说 ,结合人体奇经八脉的气血会合规律 ,取其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经穴即八脉交会穴 ,配合八卦 ,然后按照日时干支的推演数字变化 ,对照八卦数字取穴的一种针刺方法。换句话讲 ,灵龟八法是一种按日按时按卦取穴行针的方法。灵龟八法所用之八穴 ,通于八脉 ,而奇经八脉又交叉贯串于十二经脉之间 ,具有加强经脉联系、调节正经气血的重大作用 ,同时八脉之间还有会合关系。八穴又属正经穴位 ,所以八穴不但能治八脉的病症 ,而且还能治十二经的病症 ,其治病的范围很广。灵龟八法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头体针配合取穴、阴阳经交替取穴、巨刺法3种针刺疗法单一、二联或三联运用治疗中风的疗效.方法 根据随机原则将240例中风患者分为头体针配合取穴治疗组(第1组);第1组基础上加用阴阳经交替取穴治疗组(第2组);第2组基础上加用巨刺法治疗组(第3组),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3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1、第2、第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6.12±7.20、14.11±7.11、13.12±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第2、第3组有效率分别为85.00%、90.00%、96.25%,第3组有效率高于第1组(P<0.05),较第2组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体针配合、阴阳经交替取穴及巨刺法三联应用治疗中风方法简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2):134-137
目的 观察“经痹点”理论下火龙罐循经取穴疗法改善寒湿痹阻型腰痛病患者疼痛情况和腰腿部活动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 年2 月至2020 年1 月我院推拿科诊断治疗的90 例寒湿痹阻型腰痛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推拿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火罐治疗,治疗组给予火龙罐循经取穴治疗,每日1 次,5 d 为1 个疗程,两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疼痛数字评分法(NR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为(2.39±0.64)分,低于对照组(4.26±1.01)分和治疗前(6.23±1.44)分,差异均有统计有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24.76±3.27)分,均高于对照组(18.94±2.87)分和治疗前(12.81±2.17)分,差异均有统计有意义(P<0.05)。结论 基于经痹点理论采用火龙罐循经取穴疗法能明显改善寒湿痹阻型腰痛病患者的疼痛及腰腿部活动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同经相应取穴针刺止痛法对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同经相应取穴针刺法对治疗46例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46例,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针刺不良反应,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显效24例,占52.2%;有效18例,占39.1%;无效4例,占8.7%,总有效率91.3%,结论同经相应取穴针刺法对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明显,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花费低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又称多灶性脱髓鞘性运动神经病。是近年被认识的一种少见的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非对称性肢体无力,以远端受累为主,电生理特征是在运动神经上存在持续性多灶性传导阻滞,而感觉神经没有或只有很轻的受累。  相似文献   

18.
肯尼迪病(Kennedy’s disease ,KD )又称脊髓延髓肌肉萎缩症(spinal and bulbar muscular atro-phy ,SBM A ),1968年首次报道,1991年其分子学特点被发现。KD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慢性进行性近端肢体和延髓无力,腱反射减退,肌肉萎缩,肌束颤动广泛存在,以面肌显著,此外还可出现姿势性震颤以及男性乳房发育等非神经症状。许多病人血清肌酸激酶(CK)、丙氨酸转氨酶(ALT )水平升高,血脂异常,糖耐量异常,雄激素不敏感[1-2]。现将一例经基因检测确诊的KD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4岁。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左侧肢体无力,以“急性脑血,管病”入院。近14年中有过2次排尿后晕厥史,余病史无特殊记载。查体:一切生命征如常,意识清,表情淡漠,眼底正常,左中枢性面瘫,有须抵抗,左半身感觉迟钝,左上肢肌力皿~F",左下肢W"Babinski 25征阳性。CT扫描:右颖顶部脑内出血,破入侧脑室。(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60ml)入院后,行右颖顶部钻颅、  相似文献   

20.
分经养胎法治疗胎前病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前病即妊娠病,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临床常见恶阻、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子肿等。分经养胎之法见于《诸病源候论》、《千金方》、《脉经》和《徐之才逐月养胎方》。按分经养胎之理,妊娠期间每月有不同的脏腑经络妊养。如养胎经脉气血亏虚,可致阴阳失调。胎居母胞,与母同秉一气血而生。可运用分经养胎法治疗,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