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晴晴文静、乖巧,是一个非常讨人喜爱的孩子。一天,她正起劲地玩着新买的玩具火车,突然,只听她大喊:到站了,他妈的,你们这帮兔崽子赶快下车呀!忽听女儿说出这样的脏话,晴晴的父母一时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2.
热线回放 刘女士:我的孩子今年10岁,上小学四年级,最近一段时间说话老带脏字,甚至爱装“老大”,有一次在公园里他和小伙伴们玩,我听到好几次他对着小伙伴们发火说脏话.回到家里还会和我们也时不时的夹着 脏话,好像已经成为了习惯.作为家长,我现在真不知道该怎样引导他.  相似文献   

3.
前段时间有一些家长向我反映,他们的孩子自从升入中学后越来越开始"臭美"起来了.有一位家长说,她女儿今年13岁,刚读初中一年级,却偷偷买了口红、眼影,经常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学着明星的样子化妆,前几天甚至要求烫头发、扎耳洞.  相似文献   

4.
林怡 《时尚育儿》2013,(5):132-133
如果父母总是追求完美,总以强势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无疑会带给孩子压力,使其变得自卑,失去个性,缺乏探索精神,退缩封闭,带来诸多问题。相反,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并掌握"示弱"的智慧,则可能带来更多正能量,为孩子自我成长提供滋养。强势,未必能教育出强大的孩子完美心态,是导致家长强势的重要诱因。作为家长,我们期望孩子各方面发展良好,为他拥有美好幸福的未来打好基础。正是基于这样的期望,加上现今大多数家庭都是只生一个,孩子自然成为家庭的重心。不少家长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旨在让孩子变得更完美,更富有竞争力。这样的社会环境催生出一大批强势型家长。  相似文献   

5.
姜艳 《时尚育儿》2012,(6):140-141
宝贝,爸爸带你去看电影。乖女儿,妈妈为你买条新裙子。要不,我们去吃大餐?……又逢六一,不少70后、80后的父母都在煞费苦心地想着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但有调查显示,就算你带上孩子看电影、逛公园、买新衣也不能让他感受到六一的独特意义,之前司空见惯的庆祝方式已经很难让他感觉六一有什么奇特之处。下面我们就会告诉你,在2012年的六一如何发挥你的想象力,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奇特、充满创意还能给他留下难忘印象的儿童节。  相似文献   

6.
孙东 《健康生活》2011,(7):60-61
"幼儿园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好玩的、发泄天性的地方,学那么多东西有什么用?""背唐诗、学数学?那是老师该做的事情,家长的任务就是陪孩子尽情玩耍。"这种"放养"做法代表了一部分精英型家长的观点。他们觉得,  相似文献   

7.
随着性早熟、少女坠胎等现象的日益增多,对于那些身体快速发育却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他们究竟该怎么办?怎样看待性、情感和自己的身体?在中国的现有国情下,我们应该如何让孩子们更加自信地度过危机四伏的青春期呢?  相似文献   

8.
映雪 《家庭育儿》2008,(8):42-42
儿子是家里的心肝宝贝,全家人对他疼爱有加。尤其是爷爷奶奶,生怕他在幼儿园受到别的小朋友欺负,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别人打你,你就打别人!"久而久  相似文献   

9.
邹文 《健康博览》2011,(9):32-33
许多父母碰到这样的孩子都很无奈,孩子窝在家里看电视,小小年纪就成了"四只眼":担心孩子整天赖在沙发或凳子上,缺少锻炼和运动量,成了肥胖的代言人:忧心足不出户使孩子缺少必要的人际交往,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变成一个"闷葫芦"。那孩子为什么喜欢  相似文献   

10.
蕊红  师羽绘图 《健康》2012,(6):40-41
与所有的家长一样,作为母亲,我也希望自己的女儿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从女儿上幼儿园起,我就不断给女儿报各种各样的班:钢琴班、舞蹈班、英语强化班、绘画班等,只要是对女儿有用的,我都会不惜财力给她报,企望她多学  相似文献   

11.
12.
孙睛 《健康博览》2013,(7):46-47
难解的烦心事林先生坐在我的面前,愁容满面,因为他不明白为何自己初一的孩子会如此地性亢奋。三个月前,在儿子洗完澡走出卫生间的那一刻,林先生发现儿子长大成人了。看到儿子长大了,父亲当然很高兴。为了做个开明的父亲,他还主动与儿子沟通,  相似文献   

13.
《儿童与健康》2009,(8):57-57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往往变得特别爱提问,问题的内容几乎会涉及到生活中的所有方面。有时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教师和家长也很难用几句话回答清楚,有时甚至会使教师和家长心烦。那么应该怎样对待这种情况呢?  相似文献   

14.
好动是许多小孩子的天性,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然而孩子的一些奇怪和频繁的重复性动作,如咬指甲或手指、眨眼、皱眉、做怪相、张嘴、嗤鼻、呲牙、舔舌、咽部发出特殊的声音、摇头、点头、耸肩、手或臂抽动、抓手、握拳等  相似文献   

15.
近日,由AC尼尔森进行的一项全球性调研发现:在中国,1/3的孩子每天户外活动少于一小时,1/4的孩子每周户外活动次数少于或等于一次。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任弘副教授说,探索户外对孩子来说,是把他们推向极限、发现潜力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汪某因家人寄钱晚了,在上海浦东机场对前来接机的母亲连捅九刀致母重伤,刺母事件刺伤了千千万万父母和儿女的心。一段时间以来,类似案件频频曝光,这是家庭的悲剧,更是我们社会的悲剧。它折射出的是孝道传承的断代,更反映出我们孝亲教育  相似文献   

17.
《时尚育儿》2012,(10):16
《时尚育儿》杂志·包子老师优客李骥2012年8月1日14:00-15:30访谈简介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的评价就是孩子的全世界。不论是否学过催眠暗示,我们都在不经意之间给孩子各式各样的暗示,而孩子也接受某些暗示并且付诸实施。不久前《时尚育儿》杂志社携手前"优客李林"乐队创作人、现儿童发展及情绪教育领域的杰出教育研究者李骥,和大家一起面对面,共同探讨"你正在‘催眠’你的孩子"话题。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学会用爱和包容来理解孩子情绪上的需求,用积极暗示来转化孩子成长的情绪。  相似文献   

18.
6岁的安安十分野蛮,一边踢着妈妈一边说:踢死你;8岁的娇阳当上班干部以后变得越来越焦虑,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11岁的浩然迷恋上了上网,被爸爸认为身上有8大毛病;16岁的小雨爱上了同班的正辰,整天魂不守舍不思学习……面对孩子的种种不是,家长其实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把孩子逼成你的敌人,二是另找出路。  相似文献   

19.
孩子不高兴的表现五花八门:哭泣、扔东西、打人、发脾气……还有一些孩子一不高兴就会躺到地上,引来一群人围观,那场景必定让孩子的父母极为难堪。小小的孩子,怎么会如此刁蛮任性?这样下去,脾气会越来越坏吧,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呢?  相似文献   

20.
“幼小衔接”的问题,也就是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过渡教育问题。如果家里有一个将要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才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