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emberton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eruberton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方法]应用Pemlberton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共21例(24髋).手术时平均年龄为9岁7个月(7~13岁6个月).术中根据股骨头脱位高度、前倾角和颈干角联合行股骨短缩截骨、去旋转截骨和近端内翻截骨术.[结果]术后平均随访5年5个月(4~10年),有18髋达到McKay临床功能评价的优或者良;所有髋关节的髋臼指数(或者Sharp角)、CE角和头臼指数均得到明显改善,平均值恢复到正常范围;18髋的X线片评价达到Severin影像学评价的Ⅰ~Ⅱ级.新出现和在原基础上加重的髋关节活动受限9例,髋父节半脱位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例,髋关节骨关节炎3例.[结论]Pembenon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大部分可以得到一个临床功能优良、中心复位或包含良好的髋关节,同时需要注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股骨颈前倾角增大及矫正度数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例均行Salter骨盆截骨术,股骨颈前倾角>45°同时行股骨旋转截骨术;股骨颈前倾角≤45°不行股骨旋转截骨术.[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24~48个月,平均34个月,股骨颈前倾角在31°~45°者有3例出现轻度内旋步态.[结论]小儿先天性髋脱位除了讲究头臼匹配、合适的髋臼前倾角和外展角以及关节囊紧缩外,对如何矫正增大的股骨颈前倾角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一种Chiari截骨、植骨加盖螺钉固定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髋臼发育不良.[方法]从1982年10月~2001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共有63髋(56例患者)因髋臼发育不良而行Chiari截骨、植骨加盖螺钉固定术.患者年龄为8~42岁,平均20.7岁.术前X线片显示Wiberg CE角平均4°,髋臼覆盖率平均60%,Sharp角平均51°,髋臼角平均为27°,除2例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半脱位(Shenton线不连续).[结果]37髋(32例患者)有6个月~8年的随访结果,平均45个月,其中30髋疼痛明显改善,术后X线片显示Wiberg CE角平均44°,Sharp角平均37°,髋臼角平均12°.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76.3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9分.术后并发症包括2髋骨块被吸收.[结论]Chiari截骨、植骨加盖螺钉固定术较适合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髋臼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4.
骨盆内移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2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骨盆内移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的疗效。方法:先天性髋脱位28例,男10例,女18例;年龄6~13岁,平均8.9岁;左侧9例,右侧19例。均为外上方脱位。X线检查:股骨头髋臼比例不协调,髋臼浅,股骨头大,髋臼指数大于50°。均采用骨盆内移截骨术。结果:术后获得2~12年的随访,平均5年3个月。患者髋部疼痛、活动度及跛行均有明显改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晚期发生半脱位1例,根据先天性髋脱位疗效评定标准:优14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结论:Ch 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THRA)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继发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采用THRA治疗25位(26髋)DDH患者,女18例,男7例;年龄30~59岁,平均48岁.根据Hartofilakidis分型,半脱位22髋,低位脱位4髋.临床随访主要采用Harris评分,影像学测量指标包括CE角、Sharp角/臼杯外展角、股骨颈干角/柄干角、髋关节旋转中心、偏心距比值、髋臼假体覆盖率,记录髋臼假体周围透亮线及骨溶解,检测手术前后股骨颈及股骨近端的骨密度.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5年(3~5年),截至随访终点无翻修或影像学松动病例,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6.1±6.57)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2.1±2.59)分,优良率100%.臼杯外展角平均为41.6°±5.5°,柄干角平均为146.4°±3.2°,髋关节旋转中心位置平均下移3.9 mm,内移12.7 mm,宿主骨对臼杯的平均覆盖率为94.4%±4.2%.1髋宿主骨与臼杯界面在Deice 2区出现透亮线,宿主骨与股骨假体柄界面无1例出现透亮线.Gruen 1~6区术后6个月骨密度比率降低,术后6~36个月骨密度比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术后6个月时股骨颈外上区、股骨颈内下区和Gruen 7区骨密度比率已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36个月时上述三区的骨密度比率均高于术前.结论 THRA治疗半脱位型及低位脱位型DDH继发骨关节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THRA术后股骨近端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存和恢复.  相似文献   

6.
术前不牵引用组合性手术治疗年长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术前不牵引用组合性手术治疗年长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8例CDH,男9例,女19例,双髋脱位4例,共32个髋关节.年龄7~13岁,平均9.8岁.术前股骨头上移1.2~5.0cm,平均3.1cm,髋臼指数38~62°,平均46°.应用组合性手术方法,术中先松解股内收肌,再取Smith-Peterson切口,充分剥离松解髂骨内外板肌肉,"Z"形延长腰大肌,其中股骨必须短缩、旋转截骨,先用组合式外固定器固定截骨断端,盐水冲洗髋臼,将股骨头复位,这样可以方便测量、矫正和调整股骨上段的角度,保留前倾角20°,颈干角130°左右,股骨截骨端再上钢板固定,但外固定仍保留.髋臼顶强力造盖,关节囊"7"形切开和正确关闭,术后患肢持续牵引4~6周,早期活动髋关节.[结果]术后随访2~6a5个月,平均3.8a,优14髋,良9髋,可7髋,差2髋,优良率71.9%.[结论]术前不牵引手术治疗年长儿CDH,正确选择手术指证,应用组合性手术,术后持续牵引下早期活动髋关节,可获得较好效果.年长儿CDH复位手术后,亦为中年后需施行全髋关节置换者创造近似正常的解剖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维CT辅助下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个体化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年龄7~13岁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进行三维CT辅助下个体化手术治疗,根据三维CT测量数据选择具体截骨方式,应用三维CT测定数据及Mackay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随访2~7年,平均5.2年.McKay髋关节评定结果:优15髋(42.9%)、良16髋(45.7%)、差4髋(11.4%),优良率88.6%.无感染或骨不连.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1例.术前髋臼角为26.1°~40.2°,平均32°;术前髋臼覆盖股骨头百分比-10%~55%,平均-0.5%:术后髋臼角为15.5°~25.0°,平均19.5°;术后髋臼覆盖股骨头百分比98%~112%,平均104%.[结论]三维CT辅助下个体化手术治疗对于大龄DDH的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Pemberton手术加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应用Pemberton手术加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从而进一步降低术后关节僵硬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方法自1987年2月~1998年2月,用Pemberton手术加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7~14岁)先天性髋脱位58例76髋,随访2~11年,平均5年2个月。辅助手段包括1术前充分牵引;2术后应用中立位外展木板鞋加尼龙套皮牵引制动;3髋关节早活动,晚负重;4术后被动活动髋关节加主动功能锻炼。结果髋关节屈曲小于90°者6髋,占7.9%。按照Salter提出的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58例76髋中股骨头坏死29髋,占38.2%,明显降低了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术后髋关节僵硬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结论Pemberton手术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的首选术式,辅助手段较好地克服了髋脱位术后出现的股骨头坏死与髋关节僵硬两大难题,并降低了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Pemberton手术加短缩截骨治疗大龄发育性髋脱位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Pemberton截骨术加股骨近端粗隆下短缩旋转截骨为主多种辅助手段一期手术治疗大龄发育性髋脱位,评估术后髋脱位股骨头坏死和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方法]自2002年6月~2006年12月用Pemberton截骨术加股骨粗隆下短缩旋转截骨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7~14岁)发育性髋脱位149例,随访到101例(136髋),随访1年2个月~5年6个月,平均2年7个月.辅助手段包括:(1)术中髂腰机及内收肌切断;(2)单髋人字石膏制动;(3)术后4~6周拆石膏住院CPM活动髋关节加主动功能锻炼;(4)髋关节早活动晚负重.[结果]术后髋关节脱位16髋,占11.76%.按照Salter提出的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136髋中股骨头坏死38髋占27.94%.髋关节屈曲少于90°者31髋占22.79%.[结论]Pemberton髋臼周围截骨结合股骨粗隆下短缩截骨一期手术治疗大龄发育性髋脱位,疗效可靠,降低了术后再脱位、股骨头坏死率及髋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Pemberton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经验,强调联合化及个体化原则.[方法]选择1996年2月~2007年4月期间3~10岁CDH患儿26例,计28髋,均行Pemberton截骨术辅以广泛软组织松解、股骨上段矫形截骨等联合手术治疗,测定并对比其术前、术后AI角、CE角、髋臼的深度等指标,并以Severin影像学及Mckay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加以评价.[结果]本组26例均得到随访,平均43个月. 根据Severin影像学评价标准,优64.3%,良28.6%,可7.1%,而根据McKay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优50.0%,良35.8%,可7.1%,差7.1%.总体上影像学评价优于临床疗效.[结论]Pemberton截骨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安全、有效的,联合化是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必须强调治疗的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11.
Pemberton手术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应用Pemberton手术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从而降低术后髋关节脱位、僵硬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方法 自 1989年 8月 - 1999年 8月 ,用Pemberton手术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 (7~ 14岁 )先天性髋脱位 4 6例 (5 8髋 ) ,随访 2~ 9年 ,平均 5年 3个月。辅助手段包括 :①髂腰肌及内收肌切断 ,股骨髁上骨牵引 ;②股骨粗隆下旋转加短缩截骨 ;③单髋人字石膏制动 ;④髋关节早活动 ,晚负重 ;⑤术后被动活动髋关节加主动功能锻炼。结果 髋关节完全复位率10 0 % ,髋关节屈曲小于 90°者 4髋 ,占 6 9% ,按Salter提出的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 4 6例 (5 8髋 )中 ,股骨头坏死 6髋 ,占 10 3% ,明显降低了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术后髋关节僵硬、股骨头坏死率。结论 Pemberton手术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疗效确切 ,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12.
带缝匠肌髂骨块造盖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应用带缝匠肌髂骨块造盖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的疗效。方法22例中7例采用单纯髋臼造盖术,其余均行关节囊切开复位,股骨粗隆下短缩截骨,纠正过大的股骨颈前倾角,髋臼造盖术。年龄7~13岁,平均9.2岁。结果术后经6个月~8年,平均5a的随访,按Mckay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6.5%,按Severin的X线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1%。结论带缝匠肌髂骨块髋臼造盖,可稳定和维持髋臼顶部弧形截骨的位置,提高髋臼有效宽度,恢复髋臼指数及正常CE角,使髋关节获得同心圆复位。  相似文献   

13.
联合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如何提高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CDH)的治愈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997年 5月~ 2 0 0 0年 10月我院应用髋臼成形术 +股骨转子下截骨术联合治疗大龄CDH 13例 ,获得较好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13例 14髋 ,均为完全脱位。男 2例 ,女 11例 ,年龄 6~ 14岁。单侧 12例 ,双侧 1例。髋臼角 40°~ 6 0° ,前倾角 40°~ 90° ,颈干角140°~ 16 0°。1.2 手术方法 经髋关节前外侧入路 ,清理髋臼、剥离关节囊至髋臼前上缘。根据前倾角、颈干角的大小及脱位的程度 ,于股骨转子下短缩、旋转、内翻截骨 ,然后用 4~ 6孔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髋表面置换术(resurfacing arthroplasty of the hip,RSAH)术后发生股骨颈狭窄的非手术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髋表面置换术的患者53例(61髋),男31例,女22例;年龄26 ~ 54岁,平均45.3岁;体重指数(RMI)为20.4~37.8,平均为27.4.按病因学分类:股骨头坏死22例(26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13例(15髋),骨性关节炎10例(12髋)和创伤性关节炎8例(8髋).观察术后股骨颈狭窄发生情况并分组,股骨颈狭窄率≥5%纳入研究组,<5%列入对照组.对可能导致股骨颈狭窄的17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将37例(43髋)狭窄率>0%且<5%和未狭窄的病例纳入对照组;将16例(18髋)狭窄率≥5%的病例,纳入研究组.在研究组中,2例在术后1年于股骨头杯柄周围1、3区出现透光线;1例于术后2年出现假体松动、移位.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患髋疾病、颈干角、头颈比、股骨头囊肿大小及股骨假体柄固定方式6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髋疾病、颈干角、头颈比为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髋关节原发病的诊断、头颈比、颈干角是全髋表面置换术术后股骨颈狭窄发生的非手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龄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08-01—2013-12采取股骨头切开复位+股骨近端内翻缩短去旋转截骨+带缝匠肌瓣的髂骨骨块植骨增大髋臼包容、并使股骨头骨骺发育最佳的位置作为负重点治疗大龄儿童DDH 9例(10髋)。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10个月~5年。末次随访时根据Mckay标准评定临床疗效:优4例,良3例(4髋),可1例,差1例。X线片检查:髋臼指数术后下降至16°~28°,平均24°;颈干角110°~145°,平均132°;股骨颈前倾角15°~45°,平均28°。经过最长5年的随访,髋关节屈曲90°者4髋,其中45°1髋;无股骨头全脱位者,半脱位3髋;股骨头坏死1髋,占10%。结论根据大龄儿童DDH的特点,选择本术式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推迟骨关节炎的发生,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CDH)的治疗较为棘手。自2001年8月至2006年2月,本科应用组合性手术治疗经筛选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9例9个髋关节,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39例(43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行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术后的基本资料。其中男7例,女32例;右髋7例,左髋28例,双髋4例。脱位程度按照Tonnis分级:Ⅰ度1髋,Ⅱ度11髋,Ⅲ度17髋,Ⅳ度14髋。测量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CE角(center-edge angle,CEA)和髋关节活动度,并在末次随访时,分别按Severin影像学评级标准和Mckay功能评级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5.5个月。[结果]本组病例中,术后1髋出现半脱位,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末次随访时,AI平均22.6°,CEA平均29.1°,均较术前获得明显改善(P<0.05);患侧髋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按Severin标准评级,优良率为95.4%;按Mckay标准评级,优良率为93.0%;Severin标准影像学评级与Mckay标准功能评级间存在正相关,r=0.73(P<0.05)。[结论]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术后,脱位的股骨头能获得稳定的中心性复位,头臼包容改善并逐渐趋于正常。术后中短期的影像学改变与临床疗效具有一致性,影像学改变越满意,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  相似文献   

18.
外固定器治疗儿童胫骨慢性骨髓炎后骨缺损和肢体短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外固定器行骨段转移术治疗儿童胫骨慢性骨髓炎造成的骨缺损和肢体短缩的疗效及经验,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1994年1月~2010年1月采用外固定器治疗的26例儿童胫骨慢性骨髓炎造成的骨缺损和肢体短缩行骨段转移术.男15例,女11例,年龄8~17岁,平均11.6岁,术前患肢平均骨缺损长度4.8 cm,肢体短缩差值平均5.3 cm.[结果]全部病人均获随访.术后随访平均116个月,平均外固定指数48.0 d/cm.延长范围5.8~15.1 cm(平均10.3 cm),骨不连接愈合时间平均6.6个月(4~ 13个月).骨愈合率100%,所有患者肢体长度差异得到纠正.[结论]骨外固定器行骨段转移术是治疗儿童伴有肢体短缩的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是儿童常见先天性疾病,目前仍有许多CDH患者就医较晚,如何提高这些大龄CDH的治愈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院自1997年5月至2000年10月应用髋臼成形术+股骨粗隆下截骨术联合治疗此病13例,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13例14髋,均为完全脱位。男2例,女11例,单侧12例,双侧1例。年龄6~14岁,平均9.6岁。髋臼指数40度~60度,前倾角40度~90度,颈干角140度~160度。 二、手术方法 经髋关节前外侧入路,常规切断内收肌、髂腰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外展截骨术治疗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后髋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1—2016-12采用股骨近端外展截骨术治疗的11例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后髋内翻畸形,术前均行髋关节X线片及CT检查,测量患髋颈干角及前倾角。结果 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2~8)年。10例术后颈干角110°,平均126°;1例术后颈干角为103°。8例术后前倾角为10°~15°,平均13.5°;3例术后前倾角为5°~10°,平均8°。术后患肢短缩0.2~2.4 cm,平均1.1 cm。术后下肢短缩畸形获得不同程度矫正,其中4例患肢短缩1 cm,5例患肢短缩1~2 cm,2例患肢短缩2 cm。术后患肢短缩在2 cm以内患者步态于术后1年内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术后6~12个月所有患者髋部疼痛症状较术前不同程度缓解。结论股骨近端外展截骨术治疗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后髋内翻畸形可明显改善股骨颈干角、股骨近端旋转及下肢短缩畸形,能有效缓解患髋疼痛症状,改善患者步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