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康》2007,(10)
登山运动员桑巴,在登山时,离正确的路线只差了半只脚的距离。但就是这半只脚,使他跌入冰川,陷入了死亡之谷。10天后他被意外获救。大家问桑巴,在死亡之地,他都想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死亡医生     
美国密歇根州有一位叫克沃尔基安的医生,他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先后帮助二十位病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位被称为“死亡医生”的病理学家,用他的死亡理论和实践,向强调法制,崇尚人权的美国政府提出了挑  相似文献   

3.
一则故事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有位科学家终于研究出克隆人的方法。他的技术非常精湛,以至于外人根本无法辨别真人跟克隆人。一天,科学家听说死亡天使要到人间来找他,他很害怕,就复制了12个无懈可击的克隆人。死亡天使看到13个一模一样的人,不知所措,只好无功而返。  相似文献   

4.
“安乐死”一词源自希腊文euthanasia,原意为“安逸死亡”、“快乐死亡”、“无痛苦死亡”。现指有意引致一个人的死亡作为提供他的医疗的一部分,有时也译为“无痛致死术”。  相似文献   

5.
《药物与人》2004,(2):9-9
什么叫爱?让接受的人心里感受到就叫爱。什么是幸福?幸福是在追求过程中所作的努力,而不是目标。死亡——没有一个人可以控制死亡! 每个人都会死,在他该死的时候。面对死亡给它一个位置,这样,我们才是一个人,一个谦虚、谦卑、完整的人。婚姻——婚姻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梦  相似文献   

6.
作者调查了1947——1980年美国4519名电池厂工人和2300名生产或冶炼铅作业工人,并作了死亡分析.结果表明电他厂工人死亡1636人,冶炼厂工人死亡579人,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归类,死因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位重点中学教师,当他拿到研究生院的入学通知书时,同时也接到了医院的病情诊断书——肝癌。这一消息不胫而走,令同仁震惊、惋惜、难过,这位老师的病已经到了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他将面对死亡。许多人说为什么不早期检查一下,为什么这么粗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作者2007年3月31日在凤凰卫视中文台“世纪大讲堂”所作的演讲速记稿整理而成,主旨是运用政治心理学的方法探讨毛泽东的死亡意识与他晚年所发动的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关系问题。认为毛泽东是一位时时与死亡对话,但又同时是一位时时挑战死亡焦虑的天才,正是这种对肉体死亡不畏惧的“幸存者”情结,使他产生了对精神永生的追求,于是试图通过频频发动政治运动来消除其晚年的政治焦虑。  相似文献   

9.
悉尼宣言     
死亡的确定世界医学会第22次会议采纳于1968年8月澳大利亚,悉尼。1、在大多数国家,死亡时间的确定将继续是医师的法律责任。通常,他可以用所有医师均知晓的经典的标准无需特別帮助地确定病人的死亡。2、然而近代的医学实践使得进一步  相似文献   

10.
有一名句说:“哀,莫大于心死”。 那个死囚被蒙上双眼且被告知将用刀切断静脉处死,实际上只用刀背划过其手臂,再用细管使温水从他手臂流入地下的盆中,死囚几分钟后竟真的挣扎而断气。是因为死亡的模式完全控制了他的大脑,死亡的信念导致心脏麻痹终止了生命。 一名晚期癌症妇女,经过多次手术未得到根  相似文献   

11.
《健康》2004,(4)
你知道吗?在美国,有一位名叫普赖斯的厨师,他曾被判入狱14年。服刑期间,有一技之长的他在监狱里为死刑犯们做过220道“最后的大餐”,现在,他写了一本书,记录下了这些鲜为人知的“死亡食谱”。  相似文献   

12.
潘家永 《长寿》2005,(8):59
我原来的丈夫离家出走多年,杳无音讯,我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向法院申请宣告其死亡。在法院宣告他死亡后,我和现在的丈夫结了婚,原夫的财产已被我和成家的子女分别继承。可谁料想,一个月前。已经“死亡”15年的他又出现了,要我这个已经60出头的老婆子回到他身边。前夫当年对我非常好,现在的丈夫对我也很好,因此在是否离开现在的丈夫而回到前夫身边这个问题上,我很难做出选择,也不知道法律有什么规定。  相似文献   

13.
[案例]南京有位张老师,患了结肠癌。在生病之初,他常常朝着坏的方向想。有一次看病,他挂的是54号,便由此联想到“54”不是“吾死”的谐音吗?学校送他入院治疗时,正巧是住在十四床,谐音“是死”,心想这下必死无疑了。那段时期,张老师的脑子里天天盘旋着的,都是些死亡啊、灵堂啊、骨灰啊……他陷入  相似文献   

14.
《肉品卫生》2005,(11):42-42
越南传媒报道,当地首次有人感染H3N0禽流感死亡,死者是一名43岁男子,来自越南北部城市海防,他11月1日发病入院,在翌日因为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病发前曾到南部吃过禽肉,院方最初以为他感染H5N1病毒,但经检验后,证实是危险性较低的H3N0。越南首次有人染H3N0禽流感死亡  相似文献   

15.
小宋是县委机关的干部,单位好,收入稳定,妻子贤慧恋家,儿子也听话可爱。在别人的眼里,他应是满足与幸福的,然而,他对生活的体验,却是无边的痛苦。刚满30岁的他,已经自杀过5次,虽然次次都被先进的现代医学技术把他从死亡中抢回,但他却不感谢亲人和医生,为自己连选择死亡的权力都没有而更加痛苦。直到5年前,他结婚生子后,深感做丈夫、做父系的责任,才再没有自杀过,但自杀的念头却一直缠绕着他,很想很想早日解脱自己。死不能死,  相似文献   

16.
李开复曾任职苹果公司,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之后转战谷歌,2009年离职创办创新工场,这些不同的角色让他的人生富有传奇色彩.但是,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转折.52岁生日前不久,他被医生宣判得了第四期淋巴癌,不得不放下热爱的工作,回到台湾接受治疗,被迫补修“死亡学分”.这段不在他人生计划里的“假期”,意外地让他的生命有了深刻的回旋,除了身体有待修补,他的心灵也神奇般得到了滋养.在治疗的17个月后,李开复病愈归来.在新近出版的《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一书中,李开复回顾了自己在病中的所思所想.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肺炎是婴儿的主要死亡原因,占<5岁小儿死亡总数的1/3~1/4,早期、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降低肺炎患儿病死率的主要手段,笔者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莫西林/舒巴坦作对照研究,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12月入住本院呼吸内  相似文献   

18.
欧美名酒威士忌的商标是一个长寿老人托马斯·伯尔,他活了152岁9个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想见这位传奇老人,派人将他请到皇宫。这改变了托马斯·伯尔的生活习惯和规律,不到一周他就死亡。对老年人来说,生活有规律,拨准生物钟更加重要,起床、大便、吃饭、活动、午休、喝水、锻炼、睡眠要定时安排,形成条件反射,对取得健康长寿的好处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19.
正1.中医在抗"非典"中发挥的神奇作用2002年底"非典"传播到我国,国医大师、广东省中医药大学博士导师邓铁涛教授(1916年10月~2019年1月10日)和他的弟子们用中医药疗法,开创了防治"非典"奇迹:零死亡、零转院、零感染、零后遗症。邓铁涛所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收治了76名患者,全都服用中医药,无1例死亡,  相似文献   

20.
认识死亡     
死亡意味着什么死亡的重要意义:宣告一个人的死亡,意味着医生或其他人可以合法地撤除对其所施用的一切抢救治疗措施;意味着可以对其尸体进行火化或安葬;意味着对其尸体可以进行医学的或法医学的解剖;意味着对其本人一切刑事、民事责任的解除,而不论他生前有多么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