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对56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进行免疫表型测定时发现,8例(14.2%)AML细胞除表达髓系抗原外伴有淋系抗原表达(Ly ̄+AML),48例AML细胞不伴有淋系抗原表达(Ly ̄-AML)。Ly ̄+AML组于初诊时肝、脾肿大较Ly ̄-AML组常见,外周白细胞数较Ly ̄-AML组高。8例Ly ̄+AML中仅2例完全缓解(CR),到达CR天数多于Ly ̄-AML组。笔者认为Ly ̄+AML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应根据AML免疫表型特点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分型特点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成人AML患者98例,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全部病例给予常规方案化疗,化疗1个疗程后观察其缓解情况.结果:98例AML主要表达CD33 (94.9%),CD13 (85.7%),MPO(73.5%),CD117(62.2%),某些免疫表型与FAB分类具有相关性,包括MPO主要表达于M2、M3、M4,单核细胞相关抗原CD14主要表达于M4和M5,干、祖细胞抗原CD34和HLA-DR多表达于M1、M5、M2,M3中未见HLA DR的表达,CD34的表达也极低(4.8%).98例AML患者中,37例(37.8%)伴有淋系抗原表达,最常见为CD7 (20.4%),经化疗1个疗程后CD7+AML完全缓解(CR)率(45.0%)低于CD7 AML(非M3)CR率(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检测对AML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CD7+的AML化疗后CR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对16例伴淋系抗原阳性表达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ly AML)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研究发现,与无淋系抗原阳性表达的AML(ly-AML)有所不同。ly AML的发病率为165%,其中T系10例.B系2例,T、B混合4例。14例有染色体异常,以t(8;21)多见。ly AML对常规化疗反应差,加用对ALL的化疗药物对缓解有帮助,但CR率、CR期及生存期较ly-AML低,预后差,多死于颅内出血及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4.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伴有淋系抗原表达及其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6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进行免疫表型测定时发现,8例(14.2%)AML细胞除表达髓系抗原外伴有淋系抗原表达(LY^+AML),48例AML细胞不伴有淋系抗原表达(Ly^-AML)。Ly^+AML组于初诊时肝、脾肿大较Ly^-AML组常见,外周白细胞数较Ly^-AML组高。8例Ly^+AML中仅2例完全缓解(CR),到达CR天数多于Ly^-AML组。笔者认为Ly^+AML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IL)免疫表型的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2例初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①32例AIL中T淋巴细胞性ALL(T—AIL)5例(15.6%)。B淋巴细胞性ALL(B-ALL)20例(62.5%),ALL型(L1)13例(40.6%),ALL2型(12)15例(46.9),ALL3型(L3)4例(12.5%);②32例ALL中1例符合急性混合性白血病(HAL)的诊断标准(3.1%),16例(50%)为髓系阳性的ALL(my^ ALL),4例(12.5%)为纯髓系抗原表达,其中表达单一抗原的最多的为68.8%(11例),CD13阳性率最多为59.4%(19例),CD33为25%(8例),CD15为12.5%(4例),CD14为0;B-ALL中My阳性率为55%(11/20),T—AIL中阳性率60%(3/5),无明显差异;L1中My阳性率为46.2%(6例),L2中ALL阳性率为73.3%(11例),L3中ALL阳性率为75%(3例),12中ALL阳性率明显高于L1。结论AIL中髓系抗原的表达与白血病形态学分型和免疫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患者的异常免疫表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初诊的38例AML患者进行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结果 AML患者髓系特异性抗原表达阳性率高低依次为:CD33、CD13、cMPO、CD117、CD11b;部分患者异常表达淋巴系抗原,表达率高低依次为CD19、cCD79a、CD7等。CD19+、CD7+患者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低于CD19-、CD7-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表达非特异性早期抗原CD34、HLA-DR、CD38,CD34+患者CR率与CD34-患者CR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患者CR率与CD56-患者CR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33、CD13、cMPO、CD117为髓系常见且敏感的抗原。伴有CD19、CD7表达的患者,化疗后完全缓解率低于阴性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分型的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208例AML患者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检测。结果:①表达率最高的AML抗原为CD33(99.5%)、CD117(98.6%)、CD123(97.6%)、CD13(92.3%)及MPO(90.9%)。②伴淋系抗原表达者以CD7(47.1%)最高,其次为:CD2(13.9%)、CD4(13.5%)及CD19(4.3%)。③AML微分化型(M0)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表达2个以上的髓系抗原,AML其他各型均能表达3个以上的髓系抗原;CD19仅表达于急性粒细胞自血病部分分化型M2b型(M2b);CD2和CD9仅表达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CD4和CD14仅表达于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结论:①CD33、CD117、CD123、CD13及MPO为髓系最敏感的抗原。②CD2、CD4、CD9、CD14及CD19在AML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CML-BC)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采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和四色流式细胞术对58例成人CML-BC及同期420例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58例CML-BC中。CML-AML占77.6%,CML-ALL占13.8%,CML-MAL(混合性白血病)占5.2%;AL中,AML占66.2%。ALL占32.9%,MAL占1.0%。CML-AML中,CD7及CD34表达高于AML;CML-BC和CML-AML中CD7与CD34共阳性表达分别高于AL和AML(P〈0.05)。276例AML中,纯型占62.3%,变异型占37.7%;130例ALL中,纯型占44.6%,变异型占55.4%;42例CML-AML中。纯型占59.5%,变异型占40.5%;8例CML-ALL中,纯型与变异型各占50.0%。结论CML-BC中干祖细胞阶段的抗原较AL高表达,变异型CML-BC与AL比例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表型特点.方法用一组相关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技术间接免疫荧光法对85例儿童ALL进行免疫分型.结果 T系ALL占28.2%,B系ALL占61 2%,T/B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AMLL)8.2%,其中髓系抗原表达率21.2%.各组L1、L2比率、染色体异常及治疗完全缓解(CR)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ALL中CD3平均阳性率较CD2、CD7低(P<0.01,P<0.05),B-ALL中CD22阳性率明显低于CD10、CD19(P<0.01).结论 ALL免疫分型与FAB分型、染色体核型变化无相关性系列特异性单抗CD3、CD22在诊断T-ALL、B-ALL中起决定作用;ALL髓系抗原阳性与治疗CR率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分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145例AML患者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检测。结果: 145例AML患者中MPO、CD13、HLA-DR、CD33、CD34表达率分别为93.1%、90.3%、77.2%、71.7%、70.3%。CD14仅表达于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4)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ML伴淋系抗原表达者以CD7(34.5%)最为多见,其中以预后较差的M5型表达率为最高,其次为CD19(10.3%),且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中表达率最高。CD2仅表达于部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共发现2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同时有淋系和髓系抗原表达。结论: MPO、CD13、CD33为髓系最敏感的抗原,CD7、CD19、CD2淋系抗原在AML诊断及预后判断上有重要指导意义,FCM免疫分型对白血病的准确分型诊断,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Ara- C)联合氟达拉滨(Flu)组成的改良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改良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AML患者14例,其中原发难治性AML 8例,复发难治性AML 6例。具体方案为氟达拉滨(Flu)30mg/(m^2·d),静脉滴注,d1-5;阿糖胞苷(Ara- C)1g/(m^2·d),静脉滴注,d1-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CSF)5μg/(kg·d),皮下注射,d0-5。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14例患者中7例获得完全缓解(CR),CR率50%;2例部分缓解(PR),PR率14.3%;5例未缓解(NR);总有效率(CR+PR)为64.3%。无一例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改良FLAG方案是治疗难治性AML的有效方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疗效满意,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5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非M3型)22例(治疗组),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2个疗程,并与同期20例(对照组)应用DA方案进行联合化疗的患者作比较。比较两组的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31.82%,有效率为59.09%;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30.00%,有效率为65.0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脑和急性白血病胞质(Brain and acute leukemia cytoplasmic,BAALC)蛋白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半定量检测BAALC蛋白在58例AML患者(初诊24例、完全缓解28例和复发6例)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s)的表达水平。15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以及AML细胞系KG1a和HL-60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KG1a和HL-60细胞BAALC均为阳性高表达,非恶性血液病对照者BAALC表达均为阴性。BAALC阳性率在AML初诊组(83.3%)与复发组(100%)均高于完全缓解(CR)组(7.1%)和阴性对照组(0)(P〈0.001);AML初诊组和复发组的BAALC蛋白相对含量明显高于CR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且CR组和阴性对照组之间BAALC表达阳性率和相对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ALC蛋自在AML中表达水平异常增高,提示BAALC可能与AM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既往以细胞毒药物为主的化疗方案是治疗的基本骨架,但已难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近年来,深度测序技术的发展和靶向药物的应用开启了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的大门,也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带来了巨大的进步。随着研究的深入,靶向药物耐药、联合治疗毒性叠加、缺乏有效靶点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为治疗策略选择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深入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开发和合理使用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将有望进一步提高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推动其进入个体化精准治疗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及治疗情况,以期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7例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危险因素和治疗情况等,并与同期85例非老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发生院内感染22例(81.5%),高于同期非老年组(56例,65.9%)。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多见(15例,68.2%)。危险因素为白细胞减少、化疗和合并症。单纯抗生素治疗有效率33.3%,抗生素加辅助治疗有效率61.1%,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68.2%。结论: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于同期非老年组。抗生素加辅助治疗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与骨髓缓解有关。 相似文献
18.
急性髓性白血病诱导化疗效果的早期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6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在HOAP方案第一疗程化疗第6天骨髓象作前瞻性观察。发现此时限骨髓白血病原始细胞百分率<40%并骨髓白血病原始细胞降低指数>50的病例完全缓解(CR)率达80.6%(25/31例),以上指标一项或二项不符合者仅11.1%(3/27例)病例CR(P<0.001)。表明本法可较早地预测HOAP方案治疗AML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吡柔比星应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08年2月~2011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13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6),两组患者均给予TA化疗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柔比星20 mg/(m2.d),而观察组患者给予吡柔比星40 mg/(m2.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9.3%、92.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9.8%、8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未缓解率为19.3%,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的吡柔比星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但是也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权衡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9):44-47+51+封三
目的分析抑制素β-A(INHB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索及预测INHBA在AML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连续收治的AML患者骨髓标本120例及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健康成人骨髓标本15例,采用细胞免疫组化、Western Blot、qRT-PCR等方法检测INHBA在AML不同细胞系及AML患者与正常成人中的表达水平;利用STRING数据库及KEGG富集分析构建INHBA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预测其功能。结果 INHBA在AML细胞系(Kasumi-1、KG-1及THP-1)中均有表达;qRT-PCR验证了INHBA在AML中的表达水平均值高于正常对照(0.718 vs 0.3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蛋白质网络互作分析显示,与INHBA互作得分在0.90以上的17个蛋白,从高到低分别为FSTL3、ACVR2A、ACVR2B、ACVR1B、ACVR1C、ACVR1、ACVRL1、INHA、ENG、SMAD2、SMAD3、INHBB、SMAD4、IGSF1、FSHB、CGA、FKBP1A;KEGG富集分析显示,INHBA及其互作蛋白主要功能富集于TGF-β信号通路与BMP/Smad信号通路。结论 INHBA在AML中高表达,可能通过调控TGF-β与BMP/Smad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