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研究从三维图像法获得的三维图像上测量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小管外口的宽度,26个正常耳(年龄14~67岁,平均39.7岁)39个慢性中耳炎耳(年龄11~70岁,平均44.1岁)和36个梅尼埃病耳(年龄20~65岁,平均44.7岁)  相似文献   

2.
利用螺旋CT三维图像对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小管外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小管外口,研究其宽度的大小与该病发生的内在联系。方法 分别观察比较梅尼埃病患者和正常受试者。对颞骨岩部范围进行容积扫描,采用后颅窝内面观、表面法进行三维重建。在三维方向上旋转切割后图像,直接测量前庭小管外口最大直径。结果 所有受试者三维图像上前庭小管外口均显示清晰,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小管外口宽度与正常耳组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单侧梅尼埃病患者病耳与非病耳前庭小管外口宽度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前庭小管发育不良为梅尼埃病的病理解剖学基础,并且常常累及双耳。  相似文献   

3.
利用CT三维图象重建进行测量,对各年龄组正常耳和病耳的前庭导水管外口宽度进行了测量,并作了生长动态研究。正常耳前庭导水管外四宽度是6.41土2.00mm,慢性中耳炎是5.00土1.77mm,梅尼埃病是3.73土1.49mm,年轻受试者前庭导水管外口较小,随着年龄的19g4ta18H4An增加,外口趋向增大,而到成人以后不再增加。正常儿童外四是5.59土1.42mm,正常成人是6.79土2.12mm,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患有慢性中耳炎的儿童平均外口宽度是6.05土1.slmm,两者之间亦无明显差异。由以上结果看出正常儿童和中耳炎患者导管外口稍小于正常成人。…  相似文献   

4.
前庭导水管周围的影像学改变与梅尼埃病的关系有不同看法。为研究岩骨发育情况与梅尼埃病之间的 关系,用高分辨CT对79例患者进行了颞骨横轴位扫描,其中双侧梅尼埃病13例,单侧梅尼埃病38例,慢性中耳炎作为对照组25例,在CT片上测量以下四组距离:①后半规管至岩骨后面(P-P);②后半规管至外半规管(P-L);③前庭至岩骨后面(V-P);④后半规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MD)患者前庭小管(vestibular aqueduct,VA)及其周围骨质发育情况,探讨MD的病理解剖学基础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实验分为两组,正常耳组和MD组。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颞骨螺旋CT扫描。采用后颅窝内面观、表面法进行三维重建,仅保留颞骨岩部后面及乳突内面,其他骨质切掉,在三维方向上旋转切割后的图像,使前庭小管外口最为清晰,直接测量其宽度的最大径;在围绕外半规管的横向轴位二维重建图像上,选择显示外半规管及后半规管后外侧断面最清晰的层面,直接测量后半规管断面中心到颞骨岩部后面的最短距离,并在所有显示迷路的层面上观察迷路后有无气房。结果:所有研究对象VA外口均显示清晰,MD组(37耳)VA外口宽度为3.91±1.17mm,正常耳组(60耳)VA外口宽度为6.62±1.69mm,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检验P.<0.01=;MD组P-P值为2.16±1.02mm,正常耳组P-P值为3.41±1.51mm,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检验P<0.01=;MD组有迷路后气化者占13.5%,正常耳组占73.3%,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检验  相似文献   

6.
作者测量了142例慢性脓性中耳炎患者,年龄在20~50岁之间;男性97人,女性45人;慢性卡他型中耳炎28人,慢性脓性中耳炎56人,中耳粘膜肉芽型22人,胆脂瘤型14人,肉芽-胆脂瘤型22人。献血员100人,年龄为18~20岁,作为对照。采用正常标准:IgG 108mg/ml,IgA 107mg/ml,IgM 120mg/ml。关于各型中耳炎免疫球蛋白测定结果如下:慢性卡他性中耳炎IgA含量是109.5±7.5,化脓性中耳炎是109.0±5.76,均比献血员(98.0±3.5)增高,其他型中耳炎是低的。测量IgM含量,除卡他性中耳炎外(101.0±9.2)全部患者均降低,尤其是胆脂瘤型(67.3±13.0)及脓性中耳炎(79.3±5.4)  相似文献   

7.
三维图像上颌窦口面积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和窦口引流通畅的上颌窦炎症患者上颌窦口、筛漏斗外口面积 ,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 经过螺旋CT冠状位扫描或轴位扫描的原始数据被传输到SunUltra 10Aw 3 1工作站上 ,然后利用Navigator软件行仿真内镜成像 ,调节CT仿真内镜阈值 ,观察窦口 鼻道复合体(ostium meatuscomplex ,OMC)等解剖结构 ,测量像素面积。在相同物距、视角等条件下 ,测量某一线段在三维图像和二维图像上的像素比 ,计算出面积。对正常组数值与炎症组数值进行比较。结果 鼻甲、鼻道和窦口 鼻道复合体等结构在仿真内镜下能更好地被显示 ,正常组上颌窦口的面积为 (16 45± 1 2 1)mm2 ,炎症组上颌窦口面积为 (18 2 8± 2 12 )mm2 。正常组筛漏斗外口面积为 (15 0 7± 0 78)mm2 ,炎症组筛漏斗外口为 (17 19± 1 5 9)mm2 。结论 正常组与炎症组上颌窦自然口面积无显著性差异 ,而筛漏斗外口面积差异有显著性 ,提示筛漏斗外口的增大可能是窦口非阻塞性上颌窦炎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8.
岩骨迷路后CT影像形态及其与梅尼埃病因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0块防腐人体颞骨标本行横位及岩骨轴位CT扫描,岩骨轴位影像显示迷路后形态较横位影像佳,横位影像能如实反映迷路后形态。分析54名耳部正常者及20名梅尼埃病患者横位CT影像,岩骨迷路后有气房者则其对应之乳突多为高度气化型,其迷路后厚度也较大,但二者与前庭导水管(VA)的显示无确切的关系。两侧岩骨迷路后气化、厚度及VA形态基本对称。耳部正常组中迷路后有气房者占33.3%,迷路后厚度为10.93±2.41mm,VA显示者占63.0%。梅尼埃病组中则分别为13.8%,8.73±2.11mm及44.8%。CT检查的临床意义尚须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95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largevestibularaqueductsyndrome,LVAS)的发病、遗传和听觉损失情况 ,探讨LVAS之前庭水管外口宽度与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 回溯性搜集 1 992~ 2 0 0 2年 ,95例 (1 90耳 )双侧LVAS的病史 ,听力和前庭功能检查 ,用每例LVAS颞骨CT片的标尺 ,测量前庭水管外口的宽度。结果  95例 (1 90耳 )LVAS中 ,男 65例 ,女 30例 ,男女比为 2 2∶1。有家族史者 1 2例(1 2 6 % )。平均就诊年龄 7 6岁 ,年龄范围从 1 2~ 39岁。本组绝大多数误诊 ,因轻度外伤而致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2 1例 (2 2 % ) ;上呼吸道感染致聋 1 3例 (1 3 6 % ) ,误诊为突发性聋 9例 (9 5 % ) ;拟诊氨基糖甙类中毒 5例 (5 3 % )。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1 72耳 ,占 92 4%。 77例 (1 54耳 )前庭水管外口宽度( x±s)为 (7 5± 1 2 )mm ,听力损失与外口宽度不成比例。听力损害可能与富含蛋白的内淋巴从内淋巴囊倒流于耳蜗和前庭有关。结论 LVAS是独立的疾病 ,具有波动性及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诊断依靠颞骨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MRI)。若听力波动后能改善可保守治疗 ,若明显听力下降 ,影响学习 ,可考虑采用耳蜗植入术  相似文献   

10.
对迷路后前庭神经切断(RLVN)无效的或不能站立行走的严重眩晕患者可采用颅中窝前庭神经切断术(MFVN)。作者于1985~1990年间对RLVN失败的11例患者,进行了颅中窝进路的前庭神经切断术,女性8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47.4岁,梅尼埃病引起的眩晕8例,慢性中耳炎伴有内淋巴积水症状2例,镫骨手术失败1例。接受MFVN以前的病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选择无先天性畸形及耳部疾患迹象两性成人颞骨200个,在显微镜下研究前庭窗小窝(FFV)解剖学之特征,并精确测量之。FFV 位于鼓岬后上之部位,其形态多为卵圆形(97%),前后径(长度)平均为3.4±2.2mm(2.5~6mm),上下径(宽度)平均为2.7±0.4mm(1.5~3.5mm)。3%FFV 几乎是圆形的,其直径约为3.5mm。其深度(自小窝上缘处测量)平均为1.2±0.9mm(0.5~3.0mm)。通常 FFV 较浅(68%),深度约1mm,偶有大于1mm 者(32%)。FFV 的长度与宽度呈正相关(r=0.1818,p<0.05),其深度与其直  相似文献   

12.
Valvassori和Clemis 1978年命名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本文报导17例(33耳)系未合并其它内耳畸形的,均经X线矢状面断层及轴位高分辨CT检查,测试总脚与外口间中点直径超过2mm者(正常0.4~1.0mm),双耳16例,单耳1例。其前庭导水管(VA)直径达2~6mm,临床表现为双耳渐进性感音性聋。6例生后即表现耳聋;8例5岁前发现耳聋;1例8岁  相似文献   

13.
报告20例前庭神经切断术(VNS)后,用冷热试验(CT)、旋转试验(RT)和体态描记图(PG),对前庭眼反射(VOR)和体位平衡恢复情况进行研究。男8例,女12例。年龄21~65岁。单侧梅尼埃病14例,双侧1例(经注射链霉素一耳治疗成功);良性阵发性眩晕2例;前庭神经炎2例和外淋巴瘘1例。用迷路后或乙状窦径路经颅后窝VNS。CT、RT和PG在术前、术后7天内(SD_7)和2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77例行鼓室开放术证实为外淋巴瘘的病例,从中选择16例类似典型的梅尼埃病作对比研究,以提供鉴别诊断。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3~73岁,平均41.7岁;外淋巴瘘部位:圆窗11例,卵圆窗4例,窗前裂1例;右耳7例,左耳9例。其中10例术前曾诊断梅尼埃病。对照组的年龄、性别相同,观察最少1年。结果:病史与梅尼埃病相似,但多有特殊的发病经过;纯音听力检查两者无差异,但进行性低频听力损失数日后出现高度耳聋为外淋巴瘘特有的现象;温度刺激检查,外淋巴瘘多显示正常范围或眼震的优势偏向(DP),梅尼埃病则多为半规管轻瘫(CP),二者有明显差异(P<0.001);外淋巴瘘及梅尼埃病均有向健侧的水平旋转混合性眼震,但  相似文献   

15.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1)了解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病史、误诊和遗传情况;(2)进行听功能调查,并对听力损失进行分级;(3)单独前庭水管扩大颞骨CT表现及外口宽度测定;(4)听力损失程度与外口径大小之关系.材料和方法回溯过去10年间,100例(男65,女35)LVAS和60例对照组之颞骨CT扫描,确定LVAS之CT诊断标准,并在轴位CT扫描上测前庭水管外口宽度.对病人进行系统听功能检查,按WHO国际听力伤残标准进行分度.分析听力损失与水管口径大小之关系.结果 100例中99例为双侧,1例为单侧前庭水管扩大,听力下降发生于童年早期,平均发病年龄为3.9岁.有直系和旁系家庭史者7例,因轻微头部外伤听力下降22例,因感冒致聋13例,诊断为突聋9例,误诊为耳毒性聋5例,因过度用力致聋1例.LVAS前庭水管外口宽度平均为7.53 1.2mm,回归统计分析,听力损失程度与外口大小无相关性.对照组30%外口不显影,显影者口径均小于2mm.结论具有波动和进行性感音神经聋的LVAS是一独立的临床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确诊依靠CT检查,目前以预防外伤等保守处理及配助听器是主要治疗方法,因内淋巴囊减压和阻塞术术后听力恶化已被放弃.若听力明显下降,影响入学学习,可考虑耳蜗移植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观察已确诊的病程较长梅尼埃病患者对侧耳听力变化,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对101例接受过鼓室内庆大霉素灌注治疗的功能失用的单侧梅尼埃病患者进行至少2年的随访。首诊至最后一次听力测定的时间为12±7(2~45)年,首次至最后一次听力测定的时间是5±3(2~15)年。分析对侧耳梅尼埃病和听力变化的发生率。结果与其它报道相比,本研究双耳梅尼埃病的发生率相当低(5%),对侧耳孤立的低频听力下降率为16%(0·25kHz和0·5kHz的平均听阈在25dB以上),首诊至对侧耳出现听力变化的时间自0~26年不等。根据作者的经验,功能失用且病程较长的梅尼埃病患者出…  相似文献   

17.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感受器有一定影响。以前的实验研究曾发现化脓性中耳炎的耳蜗和前庭感受器的超微结构都有改变。认为是由于中耳与内耳间的血管连系,或是毒素经迷路两窗进入内耳所致。本文用两组实验动物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条件下观察声音如何影响耳蜗与前庭感受器。试验组(3只兔和4只豚鼠),对照组(3只兔和3只豚鼠),都将一侧鼓膜穿孔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试验组动物用4KHz、100dB的声音刺激6小时,每日一次共五次。观察6个月,瞬间断头打开鼓室除去脓性分泌物,见迷路外侧壁完好无缺,谨有血管充血。从感染到处死期间未发现动物有前庭紊乱。对照组不受声音刺激。取出膜迷路的椭圆囊、球囊、壶腹和2~3块螺旋器,电镜下观察。结果试验组耳蜗与前庭超微结构都有改变。耳蜗以底转外毛细胞变  相似文献   

18.
极少有人报告妊娠期梅尼埃病的过程,该作者报告了一例妊娠前、中及妊娠以后梅尼埃病的临床过程并讨论了妊娠对梅尼埃病可能的影响及妊娠期梅尼埃病的治疗。该例为28岁女性,有典型的左耳梅尼埃病的症状体征,当早期妊娠时期眩晕发作增加至每月10次,其时血清渗透压明显低于正常,为268~275mosm/kg。妊娠继续进行并顺产一男婴,血清渗透压正常化则眩晕发作频次减少。随访7年中,非妊娠期眩晕发作平均每月0.8±1.7次,而妊娠期内发作平均每月则为3.0±2.8次,后者在统计学上明显高于前者。妊娠期间眩晕发作的治疗采用低盐饮食(5g/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听小骨“杠杆”层面在慢性中耳炎所致听骨链中断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证实均有听骨链中断的慢性中耳炎患者的高分辨率CT图像,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方法 重建听小骨“杠杆”层面,对照组观察听骨链的结构及整体形态,病变组...  相似文献   

20.
儿童梅尼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梅尼埃病一般认为主要以中年人发病为主,在儿童(≤15岁)中发病率均较低。本文关注儿童梅尼埃病的发病情况,研究儿童梅尼埃病的临床特征。方法观察眩晕诊疗中心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共计586例梅尼埃病患者中儿童(≤15岁)梅尼埃病的发病情况,对这些患者进行纯音测听、耳蜗电图、冷热试验及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结果本组梅尼埃病发病最早为3岁。儿童期首发的梅尼埃病占全部梅尼埃病患者的1.71%(10/586)。4例首发为典型梅尼埃病症状(耳蜗症状和前庭症状均具备),占40%(4/10);以耳蜗症状首发的占30%(3/10);以旋转性眩晕或倾倒感为首发者分别占20%(2/10)及10%(1/10)。儿童梅尼埃病听力图有两种类型——低频下降型和平坦型: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共7例占70%(7/10);3例为平坦型曲线,占30%(3/10)。前庭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或异常与病程无关。耳蜗电图的阳性率较高,达50%(5/10)。首发为倾倒感的患者,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异常。头痛和运动病是儿童梅尼埃病的一个常见主诉。结论儿童梅尼埃病的主要首发症状依次为典型梅尼埃病表现、耳蜗症状、单纯的眩晕或倾倒感。听力图多为低频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