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对成年大白鼠隔-斜带(S-DB)复合体中,含小白蛋白(PV)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学进行了研究,并与含胆碱乙酚化酶(ChAT)神经元的观察进行了比较。含PV神经元主要位于内侧隔核(MS)、斜带垂直支(vDB)和斜带水平支(hDB)。PV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形状和大小在S-DB复合体的各个核区或同一核区都不相同,表明这些神经元具有多样的形态学特征。在整个S-DB复合体中,含PV和含ChAT神经元的比例,各占PV和ChAT阳性反应细胞总数的47/和53/,在MS、vDB和hDB中,PV免疫反应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38%、54%和59.5%,其余为含ChAT的胆碱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2.
董新文 《解剖学报》1994,25(1):6-12,T001
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对成年大白鼠隔-斜带(S-DB)复合体中,含小白蛋白(PV)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学进行了研究,并与含胆碱乙酰化酶(ChAT)神经元的观察进行了比较。含PV神经元主要位于内侧隔核(MS)、斜带垂直支(vDB)和斜带水平支(hDB)。PV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形状和大小在S-DB复合体的各个核区或同一核区都不相同,表明这些神经元具有多样的形态学特征。在整个S-DB复合体中,含PV和含C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Gq蛋白介导血管活性多肽对vSMCDNA合成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硫代修饰的Gαq/11亚基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Gαq/11AS-ODNs),以6μmol/L的浓度加入含10-7mol·L-1ET-1刺激无血清DMEM培养基中体外培养vSMC。用3H-TdR掺入法测定vSMCDNA合成、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vSMCPCNA蛋白表达。结果:Gαq/11AS-ODNs可明显抑制vSMCDNA的合成,在12h,24h时抑制率分别为842%和853%;Gαq/11AS-ODNs亦明显降低vSMCPCNA蛋白的表达。而相同浓度的正义Gαq/11ODNs只呈现少量抑制作用。结论:本实验提示Gαq/11AS-ODNs有可能进一步应用于由血管活性多肽刺激引起的vSMC增生性疾病如经皮冠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用使君子酸(QA)损毁SD大鼠左侧Meynert基底大细胞核,制成老年性痴呆症(AD)模型,将同种鼠胚基底前脑制成的细胞悬液不加神经营养因子和分别加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及BDNF+NGF者植入AD模型鼠额,顶叶皮质,隔日通过脑室灌注入工脑脊液和相应神经营养因子共7次,移植后4个月,取脑切片作Nissl染色,NADPH-d和NADPH-d+AChE组化染色,计数移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对AD模型鼠脑植入胚基底前脑后行为改善和移植区胚胆碱能神经元发育生长的影响。方法用使君子酸损毁SD大鼠基底大细胞核制成AD模型,分成BDNF、NGF、BDNF+NGF及单纯移植对照4组。在额、顶叶皮质植入同种胚基底前脑细胞悬液,前3组含相应神经营养因子,移植后每2d向侧脑室灌注相应神经营养因子共7次。移植后1、2.5和4个月时行避暗回避试验和跳台试验,最后脑切片经AChE组织化学、ChAT和LNGFR免疫组织化学等染色,对移植区中的神经元及纤维作定量分析和图像处理。结果移植后应用神经营养因子的动物较对照组行为改善明显迅速,BDNF+NGF组行为改善又较BDNF组或NGF组明显。形态学证实,应用神经营养因子动物移植区中AChE阳性神经元数、16900μm2网格中AChE阳性纤维交点数及AChE阳性神经元面积均优于对照组,BDNF+NGF组的结果又好于BDNF组或NGF组。结论BDNF与NGF一样能促进植入胚基底前脑的AD模型鼠行为改善和移植区胚胆碱能神经元的发育生长,BDNF和NGF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一种因子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郭甫坤  吴曙光 《现代免疫学》2000,20(6):350-352,355
为研究IL-1R相关激酶1(IRAK-1)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L3-激酶)在IL-1诱导NF-κB活化中,本文采用Lipofectin介导反义IRAK-1寡核茜酸或反义PI3-激素寡核苷酸转染HEpG2细胞后,用Westem杂交检测IRAN-1和PI3-激素表达水平,以Sandwich ELISA法检测NF-κB的活化。结果表明,①反义IRAK-1寡核苷酸和反义PI3-激酶寡核苷酸分别抑制IR  相似文献   

7.
用使君子酸(QA)损毁SD 大鼠左侧M eynert基底大细胞核,制成老年性痴呆症(AD)模型。将同种鼠胚基底前脑制成的细胞悬液不加神经营养因子和分别加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及BDNF+ NGF者植入AD 模型鼠额、顶叶皮质,隔日通过脑室灌注人工脑脊液和相应神经营养因子共7 次。移植后4 个月,取脑切片作Nissl染色、NADPH d和NADPH d+ AChE 组化染色,计数移植区中NOS阳性神经元数及其纤维在16900 μm 2 网格中的交点数,并用MIAS 300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移植区中NOS阳性神经元的细胞面积进行处理。结果显示:给予神经营养因子的动物,移植区中的NOS阳性神经元数、NOS阳性纤维交点数和NOS阳性神经元的细胞面积等形态学指标均较不给予神经营养因子的对照组为佳,而在应用神经营养因子的各组中又以BDNF+ NGF组为优,提示BDNF、NGF能促进移植区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发育生长,BDNF与NGF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本文对BDNF和NGF促进移植区中NOS阳性神经元发育生长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应用HLA-DRB,DQB1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方法,鉴定81例IDDM患者,7个家系和84例正常对照汉族人群的DRB基因多态性及IDDM的HLA-DR-DQ基因单体型。结果表明:(1)IDDM患者DRB1*03,DRB1*09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频率分别为8.64%v.s3.0%和28.4%v.s16.1(P〈0.05)。(2)患者中DRB1-DRB3/DRB1-DRB4基因型频率  相似文献   

9.
应用HLA-DRB,DQB1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方法,鉴定81例IDDM患者,7个家系和84例正常对照汉族人群的DRB基因多态性及IDDM的HLA-DR-DQ基因单体型。结果表明:(1)IDDM患者DRB1*03,DRB1*09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频率分别为8.64%v.s3.0%和28.4%v.s16.1(P<0.05)。(2)患者中DRB1-DRB3/DRB1-DRB4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19.8%v.s6.7%(P<0.05)。(3)首次证明DRB1*12等位基因与中国人IDDM正相关。上述结果提示不同种族HLA-DR型别分布的差异,可能是不同种族人群IDDM发病率变化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小管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激活对大鼠残余肾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研究5/6肾大部切除大鼠肾小管间质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B)标记性抗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免疫组化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8周龄,200-250g)随机分成两组:1.假手术(sham,n=5)m,;2,SXn 组(n=5)。  相似文献   

11.
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基底前脑NOS及Nestin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雌激素替代对去卵巢大鼠基底前脑一氧化氮合酶(NOS)及巢蛋白(Nestin)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将2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去势24 h雌激素替代组、去势2周雌激素替代组、去势植物油替代组及假手术组。用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基底前脑的内侧隔核(MS)、斜角带垂直支(vDB)及水平支(hDB)的NOS和Nestin阳性神经元数的变化。结果 去势行植物油替代可使MS、vDB的NOS阳性神经元数明显下降(P<0.01);去势24 h或2周行雌激素替代均可使以上亚区的NOS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升高至正常水平(P<0.01)。去势行植物油替代或雌激素替代对hDB的:Nestin阳性神经元数的影响趋势与NOS阳性神经元的相似(P<0.01),但对MS及vDB的Nestin阳性神经元数影响不大(P>0.05)。结论 去卵巢行雌激素替代可选择性地使基底前脑不同亚区NOS、Nestin阳性神经元数升高,这可能与雌激素高调了NOS和Nest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雄性大鼠去势后基底前脑NOS及Nestin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睾丸源性雄激素对基底前脑一氧化氮合酶 (NOS)及巢蛋白 (Nestin)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为阐明基底前脑的功能提供资料。方法 将 16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对照组 ,2周后用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基底前脑的内侧隔核 (MS)、斜角带垂直支 (vDB)及水平支 (hDB)的NOS和Nestin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数目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 ,去势组大鼠MS、vDB的NOS阳性神经元数分别明显升高了 37 2 %和 2 9 1% (P <0 0 5 ) ;而且去势组大鼠MS、vDB的Nestin阳性神经元数升高更明显 ,分别达 6 8 2 %和 5 6 9% (P <0 0 5 ) ,但去势组大鼠hDB的NOS和Nestin阳性神经元数均升高不明显 (P >0 0 5 )。去势组与对照组大鼠的NOS和Nestin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均相似。结论 雄性大鼠去势后可选择性地使基底前脑各亚区的NOS、Nestin阳性神经元数升高 ,但不影响神经元的形态 ,这可能与神经元的表达摆脱了睾丸源性雄激素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成年雌雄大鼠基底前脑nestin阳性神经元的性别差异及其意义,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正常成年雌雄SD大鼠及去势2周和4周的雌雄SD大鼠基底前脑的内侧隔核(MS)、斜角带垂直支(vDB)及斜角带水平支(hDB)的nestin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正常雌雄大鼠MS、vDB及hDB的nestin阳性神经元数十分接近(P>0.05);而去睾丸2周大鼠组MS、vDB、hDB的nestin阳性神经元数则明显高于去卵巢2周大鼠组(P<0.05,P<0.01);去睾丸4周大鼠组vDB、hDB的nestin阳性神经元数依然明显高于去卵巢4周大鼠组(P<0.05),但两组MS间的nestin阳性神经元数差别不大(P>0.05);各组大鼠的nestin阳性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均相似。以上结果表明,正常成年雌雄大鼠基底前脑的nestin阳性神经元数不存在性别差异,无论去势与否,nestin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始终不存在性别差异;而去势后nestin阳性神经元数却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提示基底前脑nestin阳性神经元的性别差异不仅与雌激素和雄激素在雌雄个体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密切相关,而且还可能是促使学习记忆出现性别差异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鼠基底前脑巢蛋白(Nest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纤维投射。方法采用荧光素逆行追踪技术显示基底前脑投射至海马和额皮质的荧光素标记神经元,结合Nes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荧光素和Nestin双标细胞分别占荧光素标记神经元和Nestin免疫反应阳性(Nestin-IR)神经元的比例。结果荧光素注射至海马后,双标细胞在同侧内侧隔核(MS)、斜角带垂直支(vDB)和斜角带水平支(hDB)占Nestin阳性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28.5%、19.6%和18.1%;占荧光素标记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25.3%、29%和23.8%,并且,在注射点的对侧也发现有双标细胞存在。荧光素注射至额皮质后,双标细胞在同侧MS、vDB和hDB占Nestin阳性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16.6%、8.7%和9.3%;占荧光素标记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11.3%、3.5%和5.6%,注射点对侧未发现有双标细胞存在。结论大鼠基底前脑的Nestin-IR神经元发出纤维投射至海马和额皮质,Nestin-IR神经元至海马为双侧投射,而至额皮质为单侧投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鉴定巢蛋白(Nestin)在成年大鼠基底前脑的表达。方法应用小鼠抗大鼠Nestin单克隆抗体(Rat401)对成年大鼠基底前脑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和Westen-blot检测。结果Nest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广泛分布于成年大鼠基底前脑的隔-斜角带(MS-DBB)复合体,基底前脑MS-DBB复合体的内侧隔核(MS)、斜角带垂直支(vDB)和斜角带水平支(hDB)分别有一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40000的单一蛋白带。结论成年大鼠基底前脑MS、vDB和hDB均存在Nestin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大鼠基底前脑巢蛋白(nestin)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纤维投射。方法 先用荧光素逆行追踪法显示基底前脑内投射至海马的荧光素标记神经元,观察摄片后再进行nes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荧光照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照片,辨认荧光素和nestin双标神经元。结果 在基底前脑注射侧的内侧隔核(MS)和斜角带核的垂直支(vDB)和水平支(hDB)均存在荧光素标记细胞,其中一部分为nestin免疫阳性。在MS、vDB和hDB,双标细胞占逆行标记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1.3%、25%和20.6%;占nestin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6.6%、15.7%和16.3%。结论 大鼠基底前脑的nestin免疫阳性神经元发出神经纤维向海马投射。提示在基底前脑有一个平行于隔-海马胆碱能投射和GABA能投射的第3条通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雄激素替代对去睾丸大鼠基底前脑一氧化氮合酶 (NOS)及巢蛋白 (Nestin)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将 2 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去势 2 4h雄激素替代组、去势 2w雄激素替代组、去势 2 4h芝麻油替代组及假手术组。用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基底前脑NOS和Nestin阳性神经元变化。结果 去势芝麻油替代组内侧隔核 (MS)、斜角带垂直支 (vDB)NOS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多于假手术组 (P <0 .0 5 ) ;去势 2 4h或 2w行雄激素替代MS和vDBNOS阳性神经元数少于假手术组水平 (P <0 .0 5、P <0 .0 1) ,但去势芝麻油替代或雄激素替代对斜角带水平支 (hDB)的NOS阳性神经元数影响不大 (P >0 .0 5 )。去势芝麻油替代或雄激素替代 ,Nestin阳性神经数的变化趋势与NOS阳性神经元的相似。结论 去睾丸行雄激素替代 ,可选择性地使基底前脑的NOS、Nestin阳性神经元数明显下降 ,但与替代的时程关系不大 ,提示雄激素可能通过其受体下调NOS和Nest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基底前脑巢蛋白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来源,为进一步研究巢蛋白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功能及利用巢蛋白表达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提供基础。方法用免疫荧光法研究巢蛋白免疫阳性神经元与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阳性细胞的关系、用免疫组化法研究巢蛋白免疫阳性神经元与双皮质素阳性神经元的关系。结果EdU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海马齿状回及侧脑室的室管膜及室管膜下区的细胞,在内侧隔核、斜角带核等区域无明显的EdU阳性细胞,巢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与EdU阳性细胞无共定位表现。双皮质素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海马齿状回及侧脑室的室管膜及室管膜下区的细胞,巢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与双皮质素阳性神经元之间无双标。结论基底前脑巢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不是一种新生的神经元,可能是成熟胆碱能神经元的一种功能状态。可能是巢蛋白表达赋予了胆碱能神经元特殊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成年大鼠基底前脑存在一个Nestin免疫阳性神经元簇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目的 观察Nestin免疫活性在成年大鼠基底前脑中的表达和分布 ,并探讨其与胆碱能神经元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成年大鼠基底前脑的切片进行nestin免疫组化染色及其与ChAT ,NADPH d双标染色。结果 在成年大鼠基底前脑的隔斜角带复合体有一个连续的nestin免疫阳性细胞带 ,胞体较大 ,梭形或多极形 ,有 2~ 4个突起。双标染色显示 ,Nestin阳性神经元与ChAT ,NADPH d阳性神经元间杂分布 ,大多数不呈交叉反应 ,只有少数 ,约 10 %呈双标染色。结论 成年大鼠基底前脑存在一个有别于胆碱能神经元的nestin免疫阳性神经元簇 ,其化学属性和生物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基底前脑Nestin-IR神经元是否表达神经激肽B(NKB),探讨基底前脑Nestin-IR神经元的递质属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方法,观察10只SD大鼠基底前脑的Nestin-IR神经元是否表达NKB。结果Nestin-IR神经元和NKB-IR神经元间杂分布于隔-斜角带(MS-DBB)复合体,两者数量相当。双标神经元在内侧隔核(MS)、斜角带垂直支(vDB)和斜角带水平支(hDB)占Nestin-IR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31.5%(27.2%~35.5%)、17.2%(12.9%~22.1%)和23.3%(18.7%~27.4%),占NKB-IR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13.1%(9.8%~16.6%)、15.7%(11.2%~20.3%)和32.9%(26.5%~40.1%)。结论成年大鼠基底前脑部分Nestin-IR神经元表达NK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