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外伤所致肋骨骨折的X线检查方法,提高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胸外伤致肋骨骨折患者临床和X检查资料。结果单发肋骨骨折24例,多发肋骨骨折52例,合并气胸、血胸15例。肋骨骨折主要的X线征象是骨折线与断端的变形。不完全肋骨骨折表现为肋骨边缘局部骨皮质连续性中断。结论肋骨骨折因其走行特殊,普通胸部正位片往往会漏诊,加以患侧左右斜位及透视下患处切线位片,能明显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最佳显示摄影技术,以提高肋骨骨折X线诊断准确性。方法肋骨后前位、肋骨后前斜位和肋骨前后斜位双550角组合摄影。结果18例病例中,常见肋骨骨折一次明确诊断14例,少见肋骨骨折4例诊断正确。结论应用肋骨三位像组合技术摄影检查与CR图像后处理功能结合使用,更加有效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俞传安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5):1117-1118
目的探讨超声在肋骨及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胸部创伤患者中37例肋骨骨折及5例肋软骨骨折的超声影像与X线特征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肋骨骨折37例,肋软骨骨折5例,阳性率100%。X线诊断肋骨骨折33例,阳性率89.19%,肋软骨未显像。结论超声诊断肋骨及肋软骨骨折有着独特的优点,与X线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洪春扣 《吉林医学》2011,32(26):5492-5492
<正>肋骨与肋软骨骨折是胸部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性损伤,为满足临床早期治疗和及时的司法鉴定需要,肋骨骨折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以往X线平片是检查骨折的常规方法,但对走行有曲度的肋骨曲面或肋软骨骨折征象显示有难度,以致造  相似文献   

5.
吴建忠 《吉林医学》2013,(25):5120-5121
目的:探讨肋骨点片在诊断肋骨隐匿性骨折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胸部外伤患者在常规摄正斜位后,在胃肠机透视下观察肋骨情况,并做点片,并随访观察可疑骨折病例。结果:肋骨点片,不仅大大提高了肋骨骨折的检出率,而且其图像直观地显示了肋骨骨折的部位及数目,为临床及司法鉴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结论:肋骨点片以其明显的优势,可靠的诊断结果,较好地解决肋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膈下肋骨X线摄影技术的改进,以提高膈下肋骨骨折的X线诊断准确性。方法:观察和分析膈下肋骨骨折52例,将膈下肋骨分为3等份,外1/3段用患侧小角度前后斜位摄影,中、内1/3段采用对侧反向大角度后前斜位摄影,并对摄影技术改进前后进行对比。结果:52例膈下肋骨骨折病例中,采用常规正斜位片有36例明确诊断,13例为疑似病例,未见骨折者3例。改进摄影技术后13例疑似病例中,11例明确诊断有骨折;3例未见异常病例中,有2例明确显示骨折;其余3例经双层螺旋CT扫描图像重建后示明确骨折。结论:膈下肋骨骨折X线摄影技术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其诊断准确性,降低了漏诊和误诊率,尤其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体位X线摄影对于提高肋骨诊断率的应用。方法:选择10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胸部外伤采用多体位胸部X线摄影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单独采用正位片时,骨折的发现占65.2%,正位片未发现,在斜位、切线位和透视下点片发现骨折分别为21.0%、5.1%、8.7%。结论:采用多体位X线摄影可以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胸部外伤患者应用肋骨CT扫描三维重建的意义。方法:对77例胸部外伤后肋骨骨折患者行胸部X线片检查和多层螺旋CT轴位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结果:胸部X线片与肋骨CT扫描及三维重建方法分别诊断肋骨骨折86处和156处。结论:螺旋CT扫描可用于外伤性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并对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肋骨及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16层螺旋CT机按照常规扫描条件对45例胸部外伤伴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病例扫描和薄层重建.于EBW工作站上采用VR、SSD、MIP和MPR(包括曲面重建)技术进行肋骨及肋软骨重建,并与X线胸片(CR/DR)和常规轴位CT图像对照.结果 在16层螺旋CT重建后发现的82处肋骨及15处肋软骨骨折中,X线平片仅发现肋骨骨折57/82处(69.5%),肋软骨骨折0处;常规轴位CT发现肋骨骨折67/82处(81.7%),肋软骨骨折4/15处(26.7%).结论 16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胸片及常规胸部轴位CT扫描,尤其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将是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肋骨固定钉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至2006年9月,我科对经胸部X线片和(或)胸部CT肋骨三维重建检查确诊的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施行肋骨固定钉内固定术,术后患者呼吸痛明显减轻,胸廓畸形恢复,呼吸功能明显改善。表明肋骨固定钉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治疗中操作简便,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X线摄片技术因素对肋骨外伤性骨折检出率的相关影响,提高对肋骨骨折的X线诊断准确率。方法分析850例胸部外伤致肋骨骨折行常规X线摄片检查,DR-PACS系统及CT三维重建检查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不同体位X线摄片方法 ,对肋骨骨折检出率的敏感性。结果肋骨骨折发生于右胸者521例,左侧329例,膈上肋骨骨折724例,膈下肋骨骨折126例,共检出肋骨骨折987处。常规X线摄片初诊检出肋骨骨折734例,漏诊116例,漏检率13.7%,多角度倾斜位改良法X线摄片检出肋骨骨折842例,检出率99.1%。结论常规X线摄片方法对检出肋骨骨折存在一定局限性,改进摄片体位和角度结合DR-PACS及多相位技术,CT三维重建检查可明显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所有大、中型医院和大部份小型医院都具有普通X线检查(透视、摄片)的设备。胸部外伤患者常出现肋骨骨折。由于肋骨的解剖特点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相互重叠,会发生肋骨骨折的漏诊。为了减少甚至避兔肋骨骨折的漏诊,对于临床拟诊的同一肋骨不同部位和不同部位肋骨的骨折,作者总结其普通X线检查方法,供我国放射技术医学界的投照技术人员参考。1 同一肋骨不同部位骨折的摄片检查方法 前肋骨折摄胸部后前位片,后肋骨折摄胸部前后位片;腋中线部位肋弓骨折摄45°胸部后前斜位片,腋前线部位肋弓骨折摄30°胸部后前斜位片,腋前线至腋中线部位助弓骨折摄30°~45°胸部后前斜位片(骨折部位越靠前角度越小),腋后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多体位X线摄影对肋骨骨折诊断的影响,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自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本所进修医院共收治100例胸部外伤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用多体位X线摄影进行诊断,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所有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同时结合临床病理学知识,对肋骨诊断准确率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正位片检查发现64例患者存在90处骨折,占比64.29%。通过斜位片检查发现20例患者存在30处骨折,占比21.43%。通过切线位中点片检查发现6例患者存在8处骨折,占比5.71%。通过透视下转动体位中点片检查发现10例患者存在12处骨折,占比8.57%。结论在诊断肋骨骨折中采用多体位X线摄影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扫描对肋骨微细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常规X线平片显示阴性的病例,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采用薄层重建,常规采用骨算法重建、层厚1mm的横断面图像,然后调入3D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8例DR X线摄影均未见明显肋骨骨折,多层螺旋CT检出81处骨折,其中,多发骨折40例,单发骨折8例。结论:多层螺旋CT显示肋骨微细骨折优于数字化X线摄影,可作为肋骨微细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肋骨外伤性骨折在X线急诊检查中是比较常见的,肋骨的骨折临床上主要以X线平片检查为主要诊断依据。而X线平片清楚与否主要取决于投照的优劣,进一步来讲就是肋骨能否在片子上完整而清晰地显示,而现今我们所掌握和运用的几种肋骨投照方法,对一些单纯性隐蔽性的肋骨骨折的显示有很大困难,特别是肋弓部的显示,重叠影像是最大的困难。这几种肋骨投照方法始终不能完整清晰地显示肋骨形态。笔者10余年的工作中,通过一定数量的实际操作和验证,总结出一种肋骨投照的特殊方法:肋骨倾斜前后(后前)位。即在原来肋骨前后(后前)位的基础上让患者身体向健侧倾斜、侧弯,这种体位对于单侧膈上的肋骨显示完整而清晰,有效地避免肋骨间及心膈间的重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X线平片检查未发现明确肋骨骨折,而临床高度可疑的56例胸部创伤患者,均行胸部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技术成像处理,观察肋骨骨折情况.结果 胸部螺旋CT扫描56例胸创伤患者中有49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肋骨骨折,共71处,其中8处肋软骨骨折,63处肋骨骨折.结论 胸部螺旋CT扫描能够发现平片难以发现的肋骨隐匿性骨折,三维重建图像能较直观地显示骨折部位及对位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在正住、双斜位、正斜位片组的确诊率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了近几年中由GEVR-500mA高频X光摄片机所摄经CR影像处理的100例肋骨骨折病例。结果肋骨斜位片组的肋骨骨折较肋骨正位片组的发现率高,而正位+双斜位片组的肋骨骨折较单一体位片组的发现率有明显提高。结论在诊断肋骨骨折中,应在常规肋骨正位片的基础上加摄肋骨双斜位片,以提高肋骨骨折的准确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体位投照X线平片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我院收治的64例确诊为肋骨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影像资料,观察多体位投照X线平片检查的影响学特征。结果:本组64例肋骨骨折共发现75处骨折,其中正位片发现骨折43例(49处),占总例数的67.2%,加摄斜位及切线位片后发现骨折61例(68处),占总例数的95.3%。结论:胸部正位片、斜位片加切线位片联合应用可多方位观察肋骨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值得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在正住、双斜位、正斜位片组的确诊率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了近几年中由GEVR-500mA高频X光摄片机所摄经CR影像处理的100例肋骨骨折病例。结果肋骨斜位片组的肋骨骨折较肋骨正位片组的发现率高,而正位+双斜位片组的肋骨骨折较单一体位片组的发现率有明显提高。结论在诊断肋骨骨折中,应在常规肋骨正位片的基础上加摄肋骨双斜位片,以提高肋骨骨折的准确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20.
在胸部创伤中 ,肋骨骨折最常见 ,其中大部分骨折有后前位胸片就能满足诊断需要 ,部分弓部无移位的骨折及前端部骨折则需用肋骨特殊体位投照才能显示。而肋骨前端的骨折 ,由于其与背侧组织重叠多、结构中松质骨多、成像密度低等因素 ,极易漏诊。为了提高诊断率 ,减少病员痛苦 ,使病人早期得到治疗 ,我们在工作中 ,根据肋骨的解剖行径 ,在肋骨展开投照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并反复实践 ,探索出一种我们称之为肋骨双斜位投照法。此位置能充分暴露肋骨 ,弥补正位片的不足 ,减少肋骨骨折的漏诊。现就投照方法作一介绍 ,供同道们参考。投 照 方 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