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B超诊断肝硬化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属常见病,早期肝硬化或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常易漏诊或误诊。B超检查简单、经济,对肝硬化的诊断有很大帮助。本组病例讨论的重点是,B超诊断肝硬化的标准问题。1 材料和方法 病人系我院住院患者,在资料完整的128例中,男96例,女32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38.1岁。全部经肝  相似文献   

2.
3.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终末期,早期诊断肝硬化对指导治疗、防止疾病进展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新型超声技术已成为早期诊断肝硬化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超声弹性成像、三维超声、超声造影等技术在肝硬化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为临床早期诊断肝硬化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超声积分法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探讨早期肝硬化的影像学特征。102例慢性肝炎患者行B超、CT检查及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将超声、CT图象特征同病理组织学标准进行对照分析。随纤维化分期的加重,综合肝实质回声、肝表面、肝脏边缘、肝静脉、脾脏面积等5项参数的超声总积分值逐渐升高。以超声总积分大于l0分为界值,诊断肝硬化的敏感性为86.1%,特异性为95.5%。肝脏CT图象的形态学观察诊断肝硬化患者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48.5%。综合多项超声参数而成的超声总积分对诊断早期肝硬化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T诊断早期肝硬化虽然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已成为全球肝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可能是我国"不明"原因肝硬化的重要病因。介绍了NAFLD的进展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不同于HBV或HCV相关肝硬化,进一步明确NAFLD进展的诱因及临床特征,寻找有效的早期无创诊断方法,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酒精性脂肪肝与肝硬化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经病理诊断的酒精性脂肪肝(AF)10例,酒精性肝硬化(AC)15例B超检查结果显示AF肝肿大,并有近场密集,远场衰减。AC示典型肝硬化表现。提出下列4点,有助于诊断AF与AC。①有明确嗜酒者,酒量>100g/d,5年以上;②AF者GGT明显升高,AC轻度增高或正常;③B超结合病史有助于诊断AF及AC;④B超并可用于随访,AF戒酒后可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根据这些表现,作者认为B超是诊断AF与AC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如何对慢性乙型肝炎伴早期肝硬化者进行早期诊断,方法:选取经肝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伴早期肝硬化(早期(LC)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病史及体征,芊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以及B超检查,并以同期随机抽取的80例单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作对照。结果:早期LC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较重,某些体征(如蜘蛛痣、肝掌和肝病面容等)、血清总胆红素(TBil)、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单纯慢性乙肝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早期LC组的血清透明质酸(HA)、C3氨基端肽(PⅢP)和板层素(LN)水平显著高于CHB组;此外,早期LC组的B超异常声像图(如肝内光点增粗、分布欠均匀、脾肿大和门静脉增宽等)明显高于CHB组,然而,两组之间HBsAg滴度高低和HBeAg阳性率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视体格检查,肝功能化验和血清HA、PⅢP、LN以及B超声像图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早期LC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检查及直视下肝活检对非典型肝硬化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是常见病,其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但不典型者的诊断比较困难,此时进行腹腔镜检查及直视下肝活检可以达到确诊目的。自1980年至1997年6月我院对81例非典型肝硬化行腹腔镜检查,现分析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本组81例均为住院患者,男67例,女14例,男女之比为4.8∶1。年龄23~65岁,其中≥40岁者60例,占74.1%;而<40岁者仅21例,占25.9%。应用日本MachidaFLA-8冷光源纤维腹腔镜检查,大部分病例作直视下肝活检证实诊断。本组术前准备及切口等,同一般腹腔镜检术。观察与肝活检…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与肝活检组织学检查诊断肝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腔镜检查诊断肝硬化是通过腹腔镜下观察到肝脏表面弥漫分布小结节和肝脏质地变硬 ,以及腹腔镜直视下取肝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来确定[1] 。然而由于肝硬化时肝脏病变是不均匀的 ,因此活检标本的误差常导致组织学检查的假阴性结果。我们分析了腹腔镜检查所见肝脏表面的特征性表现与腹腔镜直视下肝活检组织学检查对肝硬化诊断的准确性。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 :1997年 6月~ 2 0 0 1年 11月经临床确诊并在我科接受腹腔镜检查的肝硬化患者 32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7例 ,年龄 31~ 4 8岁。病因主要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2 2例 (6 8.8% )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临床简便易行的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99mTc-LDLSPECT显像及彩色多普勒B超对25例病人进行了血管显像及血管检查。结果 静脉注射^99mTc-LDL,24h动脉粥样硬化灶显示良好,25例病人中有19例可见到沿血管走行的放射性异常聚集区,共检出病变部位47个,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及两维超声检查,共检出病变部位30个。结论 ^99mTc-LDLSPECT显像及彩色多  相似文献   

11.
努力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胰腺癌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美英等西方国家,近30年其患病率增加了3倍,日本自60年代以后饮食习惯逐渐西化,患病率增加了4倍。我国城市胰腺癌患病率30余年来也大幅度上升,据上海市区恶性肿瘤患病率统计,1995年胰腺癌男、女性患病率已分别达...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异常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引起胆囊壁的变化十分常见但少有报道。本文对肝硬化患者的胆系B超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胆囊壁异常的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1.1 168例肝硬化患者系1996年6月~1999年6月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男122例(72.6%),女46例(37.4%),年龄29~81岁。肝硬化诊断符合全国肝炎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原发病因:肝炎后肝硬化120例(714%),酒精性肝硬化33例(196%),病因不明性肝硬化15例(89%)。肝功能按ChildPugh分级:A级35例(20.8%),B级82例(48.8%),C级51例(30.4%)。所有病例均排除胆石症、胆道感染和胰、心、肾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法治疗早期肝硬化患者彩色B超下肝脏的改善情况。[方法]160例确诊为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给予保肝降酶和抗病毒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疏肝健脾化瘀法中药治疗,对照组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采用双盲法原则,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彩色B超下肝脏的相关变化及治疗结束后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后肝脏的表面形态、肝实质硬化结节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脾肿大的改善情况,二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门静脉主干直径和脾脏厚度的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P<0.01;而对脾静脉直径的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对门静脉主干改善情况,治疗结束后,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B超下肝脏相关病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如何早期诊断肝硬化及对肝硬化进行分期并进行有效病情评估,在临床工作中尤为重要。介绍了肝脏穿刺病理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在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以及肝脏储备功能评估、并发症评估和预后评估的研究进展。指出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必将大力提高无创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并深入完善疾病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早期诊断1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7-06云南大理学院临床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确诊的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15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总结其诊断依据和诊断方法.结果:15例早期原发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仅有2例有皮肤瘙痒和轻度黄疸,其余13例无任何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以ALP、GGT增高为突出表现,病程越长ALP、GGT增高越明显.AMAF阳性对早期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特异性高,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结论: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缺乏临床表现,ALP、GGT增高和AMA阳性是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主要表现和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疾病容易进展为肝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经证实,腹膜炎的延迟诊断是其高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但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种灵敏、快速和准确的方法来早期诊断该疾病。因此,如何更好地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做出早期诊断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重点介绍了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和早期诊断方法,以期为临床实践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18.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hPC Ⅲ)、厂型胶原(CⅣ)对肝纤维化判断较好;核医学测定心/肝(N/L)比值换算门静脉压较方便;我们试图探讨两者的关系,报告如下。 1.对象:正常对照(20例)和肝病患者(49例)平均年龄36.5岁,性别和年龄具有可比性。患者分为肝炎、早期肝硬化和肝硬化3组;肝炎和肝硬化按199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早期肝硬化是指临床上无门一体分流和肝硬化症状,H/L比值高于肝炎,达不到肝硬化的患者,进行归纳分析,结合《病毒性肝炎防…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及曲张程度的早期诊断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乙肝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胃镜、B超、血液检验等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检查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食管静脉曲张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148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合并或无门脉高压者)进行电子胃镜、腹部B超、血液检验,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测量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及脾脏长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这些指标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结果 食管静脉曲张发生率为61%,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伴胃底静脉曲张比例越高;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不同,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及脾脏长径之间存在差异。血小板记数、脾脏长径、血小板记数/脾脏长径、Child—Pugh分级在合并有食管静脉曲张与未合并食管静脉曲张两组中存在明显差异。多因素分析发现,血小板记数/脾脏长径指数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密切相关,独立性强。结论 门静脉主十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可为判断门静脉高压提供参考,综合上述3点并结合胃镜检查结果可较准确判断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及程度;血小板记数/脾脏长径指数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新的脂肪肝诊断方法,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对术前B超检查诊断为脂肪肝的63例患者的肝脏通过电视腹腔镜进行观察,并对肝脏进行图像采集,然后在脏肝表面切取小块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将病理结果检查与腹腔镜下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诊断脂肪肝与病理诊断脂肪肝符合率达90.48%。认为电视腹腔镜可作为诊断脂肪肝的一种新的、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