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本组对70例ICU病人早期进行经鼻胃管补给营养予,介绍补给方法,观察及护理.结果 通过早期的鼻饲营养明显降低了因营养不足导致ICU焦虑性溃疡,肌肉无力,感染及延长通气期的发生.对后续康复大有帮助.结论 对ICU营养护理患者早期施行鼻饲营养,能尽早增进ICU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病人的抵抗力,促进病人的恢复.香港屯门医院对鼻饲营养补给设立相关的指引,相较国内更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重型脑外伤病人鼻饲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病房2016年8月—2018年8月接收的90例重型脑外伤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二组护理效果。结果:循证护理后,循证组的鼻饲并发症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4.44%、22.22%,对照组为20.00%、48.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P=0.008)。结论:对重型脑外伤病人在鼻饲喂养期间给予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鼻饲并发症发生,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
早期肠内营养对脑卒中病人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脑卒中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按照给病人进食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入院后12~48小时后给予鼻饲;对照组入院5天后给予鼻饲;两组除了鼻饲时间不同外,其余按照脑血管病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15天的营养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入院后15天,对照组血清白蛋白(ALB)(39.53±3.87 g/L)、前白蛋白(PAB)(0.31±0.04 g/L)和总淋巴细胞计数(TLC)(1.71±0.35)×109/L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率分别为11%、6%和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ICU病人常需通过鼻饲肠内营养液的方法为机体提供营养,保持胃肠黏膜细胞及其功能的完整,促进机体恢复。但如果护理不当,易引起腹泻、胃—食管反流等一系列并发症,达不到鼻饲目的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按以下方法护理能有效减少腹泻的发生,防止胃—食管反流。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由于伤后病人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颅脑损伤后的能量高消耗,所以胃肠内营养是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重要的营养补给途径,但由于各种原因,由鼻饲而引起的并发症却加重患者的病情,阻碍其康复进程,由此由胃肠内营养引起的各种潜在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护士应掌握科学的鼻饲方法,预防鼻饲饮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球麻痹后早期鼻饲营养的可行性和有益性.方法 分析2010年7月~2012年8月急性球麻痹患者118例,随机分组对急性球麻痹实施早期鼻饲营养支持(鼻饲组,60例)和末梢静脉营养(对照组,58例)的对照研究.分析两种不同营养方式对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体重(WT)、臂肌围(AMC)的影响.结果 鼻饲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体重、臂肌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0 d,鼻饲组的ALB、PA,WT均高于对照组,鼻饲组男性的AM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球麻痹后早期给予鼻饲营养明显优于末梢静脉营养组,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脑卒中并发症如发热是临床常见并发症还有消化道出血呕吐呃逆尿路感染,卒中后抑郁的减少及预后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重症颅脑损伤昏迷病人常不能正常进食,鼻饲营养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直接向肠道内提供营养不仅满足了机体对营养的需求,而且维护了肠道的正常功能,促进病人的痊愈。本文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鼻饲时置管的时机、种类、方法、鼻饲液的选择和并发症预防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力鼻饲法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8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以常规方法插入胃管,根据病情需要用同一种配方奶喂养,观察组采用重力鼻饲喂养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喂养方法.比较2组患儿在喂养相关指标、喂养相关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胃肠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呼吸暂停、腹胀、呕吐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力鼻饲法较常规鼻饲可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奶量的增加,有利于出生体重恢复,缩短达全胃肠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喂养相关并发症,促进体重增长,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赵强 《黑龙江医学》2006,30(7):534-534
目的探讨持续滴注的鼻饲方法作为重症颅脑外伤后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GCS评分4~8分的脑损伤病人92例作前瞻性研究。实验组于早期(伤后48 h)在静脉营养补充不足前提下,持续滴注鼻饲要素膳,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伤后6 d鼻饲流质。结果GCS评分5分以上的病人,能较好的耐受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方法。实验组的氮平衡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意识恢复快,生存质量也显著改善。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早期实施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静脉营养,配合有利于为病人提供足够的营养底物,对维护肠道结构和功能,促进营养状态和预后恢复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滴注鼻饲肠内营养对维持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GCS评分4-8分的颅脑损伤病人72例试验组,于早期(伤后48h)持续滴注鼻饲肠内营养,静脉营养补充不足;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伤后6d鼻饲流质。结果 GCS评分5分以上病人能较好耐受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方法,试验组胃肠道功能障碍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颅脑损伤早期可安全的实施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方法,配合静脉营养。有利于为病人提供足够的营养底物,对维持胃肠道结构和功能,促进营养状态和预后恢复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1.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重症者常行鼻饲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轻症者可自行进食,但常因吞咽时误吸造成吸入性肺炎,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为了促进脑卒中病人的吞咽功能恢复,我科对20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早期鼻饲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持续滴注的鼻饲方法作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早期(发病后48~72h)持续滴注鼻饲要素膳综合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1例(实验组,GCS评分4~8分)与按传统方法发病后7~8d鼻饲流质综合治疗的同类患者51例(对照组)比较。结果:GCS评分5分以上的病人能较好地耐守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方法。实验组血清白蛋白、体重等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胃肠道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临床疗效也显著改善。结论: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可安全地用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早期,且对维护胃肠道结构和功能,促进营养状态和预后恢复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3.
重度脑损伤早期鼻饲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多因昏迷而不能自行进食,该类病人早期的营养配合有利于病人神志恢复,并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近几年来,我们筛选了一些病人行早期鼻饲、肠内营养,经过临床实践,早期肠内营养(EN)作为严重创伤的治疗手段逐渐被重视.我们对42例重症脑损伤病人采用持续滴注鼻饲要素膳的方法作为早期肠内营养手段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寻找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鼻饲并发症的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7分)伤后或术后鼻饲情况,观察各种原因引起的并发症,以胃肠道症状、代谢并发症、机械性并发症为主。早期积极合理的营养支持不仅能够增加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能量和氮摄入量,促进蛋白质合成,恢复氮平衡,而且可以降低感染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论证自制匀浆食谱在神经外科鼻饲病人的可行性,为临床提供一种更科学、营养更全面充足的鼻饲食谱,满足病人的机体需要。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病例54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实验组给予匀浆食谱鼻饲,对照组给予传统混合奶配方鼻饲。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制匀浆鼻饲食谱使各项血常规检验指标明显提升,上臂围、肱三头肌皮皱厚度增加,腹痛、腹胀、呕吐、腹泻等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自制鼻饲匀浆食谱明显优于传统鼻饲食谱。  相似文献   

16.
曹建芬  v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307-1309
老年脑梗死病人病后可有较长的意识障碍期,因吞咽障碍等原因不能自行正常进食,实施经鼻胃管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促进康复的重要措施,但会出现一些相应的并发症。以我科住院因脑梗死致卧床而给予鼻饲饮食的老年病人为对象,对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护理  相似文献   

17.
施宪孟  樊海英  杜若水 《中外医疗》2010,29(16):78-78,80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肠内营养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对20例食管癌术后并发症患者进行空肠造瘘管或鼻饲管肠内营养治疗,护理,病情观察。结果 20例食管癌术后并发症患者进行空肠造瘘管或鼻饲管肠内营养治疗改善了全身情况,改善了生活质量和存活率。讨论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并可有效保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机体康复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减少住院天数,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8.
预防鼻饲饮食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肠内营养的优越性日渐显著,鼻饲饮食已较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如颅脑损伤昏迷的病人、吞咽困难的病人、失去咀嚼能力的病人等。国外报道,鼻饲也是增加厌食症病人体重,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有效且安全的方法。但鼻饲饮食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不容忽视,护士应掌握科学的鼻饲方法,预防鼻饲饮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方法 和意义,以促进病人的早期康复.方法 对42例胃肠术后病人术中留置复尔凯(flocare)螺旋型鼻肠管,术后早期给肠内营养(EN),对照组39例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TPN).结果 两组病人前白蛋白、术后第7d、第12d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刀口均早期愈合.结论 胃肠术后早期营养切实可行、安全可靠,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于伤后24~48h留置鼻胃管并开始鼻饲能全力;对照组于受伤24~48h后先给予静脉营养,1周后改为胃肠内营养.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血生化指标,记录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后,治疗组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溃疡出血、腹泻及电解质失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有助于增强患者体力,并能促进神经系统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