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一类肾小球疾患,以中西医结合诊治不仅能使患者病情稳定,而且能延缓其进入肾功能衰竭的时间,肾穿刺是IgA肾病诊断和判断病情预后的重要手段,及时治疗、合理用药能有效控制病情,IgA肾病的研究必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多元分析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gA肾病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一组以反复发作性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在过去10a里,发现至少有20%~30%的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是肾脏病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近20a来在肾小球疾病中研究IgA肾病领域最活跃,其发病机制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中医辨证论治和中西医辨病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IgA肾病临床病理与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指肾小球系膜区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本病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约30%~40%将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目前IgA肾病辨证分型同病理研究主要涉及的方面有:临床症状与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证型与免疫病理,中医证型与病理分级(分型),中医临床症状与病理等。现将近年来该病的辨证分型与病理关系研究概述于下:  相似文献   

4.
IgA肾病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IgA肾病的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施治及西医治疗不同阶段的中医药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通过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合治疗,可以减少尿蛋白,降低复发,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并且减轻西药应用中的许多毒副作用。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相融,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成为蚣肾病治疗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5.
IgA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汪东丽 《河南中医》2004,24(5):52-53
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我国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以血尿为主,可伴蛋白尿。近年来肾脏病学界一致认为IgA肾病是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殊的治疗手段。笔者根据临床所见及文献报道,认为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本病确有一定的优势,能缓解IgA肾病的病情,延缓其肾功能恶化的进展,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杜雨茂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gA肾病是一免疫病理学诊断名称。文章总结了杜雨茂教授从中医角度对IgA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辨证用药的经验。经多年临床观察运用本治法及经验治疗IgA肾病Ⅰ至Ⅴ级均有肯定疗效,对并发肾功能不全者亦有改善。  相似文献   

7.
IgA肾病是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尿,伴或不伴有蛋白尿,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与黏膜免疫有关。目前现代医学治疗主要通过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衰竭以延缓病情进展,而中医多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对IgA肾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本文基于黏膜免疫与"从咽论治"关系论述IgA肾病,并探讨IgA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  相似文献   

8.
IgA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gA肾病为一免疫病理诊断名称,是指一组不伴系统疾病,在肾小球系膜区有大量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颗粒样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以血尿为主.西医对本病治疗主要是减轻因IgA沉积引起的免疫炎症反应,因而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措施.中医采用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在IgA肾病的治疗上显示了优势和特色.现将中医药治疗IgA肾病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概述近年来中西医治疗IgA肾病的研究进展。方法:运用对临床文献搜集、整理和归纳的方法研究近年来中西医对IgA肾病的治疗概况。结果:西医多采用激素、免疫抑制荆治疗;中医多用疏风清热、补益脾肾等方法辨证论治。西医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和发展;中医的辨证施治可防治相关并发症,有效减少西医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IgA肾病运用西医及中医辨证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IgA肾病中医证型与病理关系研究——附112例临床资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gA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它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亚洲是它的多发地区之一。最初人们认为本病是一个良性病程.但长期的观察发现约20%的IgA肾病患者经20年临床演变后将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得到了医家广泛的认可.而将中医治疗规范化、找出辨证施治的规律对于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观察了我院收治的IgA肾病患者112例.将他们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进行肾活检明确其病理分型.以期进一步分析中医证型与肾活检病理之间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Ig A肾病五型辨证与肾脏病理的相关性,探索Ig A肾病中医微观辨证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Ig A肾病患者373例,收集患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及辨证分型、肾病理资料,分析比较Ig A肾病五型辨证与肾脏病理的相关性。结果:373例原发性Ig A肾病患者常见证候是肾虚证、肾虚证+瘀痹证、单独瘀痹证、单独风湿证、风湿证+瘀痹证和肝风证+风湿证6种。免疫荧光提示单独风湿证、风湿证+肝风证均和C1q沉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Katafuchi评分可作为Ig A肾病五型辨证的微观辨证参数,积分高低可以反映病机的演变与发展。含有风湿证的Ig A肾病牛津分型积分高,提示肾脏病理活动性大,病情易进展迅速。结论:Ig A肾病五型辨证分型与免疫荧光C1q沉积、Katafuchi评分及牛津分型等大部分肾脏病理指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IgA肾病的理想方案,为不同的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通过查看中西医相关资料及临床观察,了解IgA肾病发病机制、治疗方案,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IgA肾病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西医尚无根治方法,中医药对IgA肾病的疗效肯定,中医多采用辨证论治或专方专药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IgA肾病的理想方案,取中西医治疗该病之长,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西药、中药或中西药合用,为不同的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但是这种方案的实施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中医辨证分型和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循证医学证据尚显不足,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IgA肾病在光镜下的病理表现(Lee氏分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已做肾活检,经免疫荧光病理检查确诊为IgA肾病的46例住院患者,记录每个患者的光镜病理表现,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IgA肾病病理表现和中医辨证相关(P<0.01)。肾脏病理表现采用Lee氏分级法,其中Lee氏Ⅰ级、Lee氏Ⅱ级中医证型多为热毒内扰和(或)湿热壅滞;Lee氏Ⅲ级、Ⅳ级中医证型多为脉络瘀阻和(或)虚实夹杂;Lee氏Ⅴ级中医证型为虚实夹杂,因例数少而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A肾病的病理表现与中医的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微观变化与中医辨证结合拓展了中西医结合诊治IgA肾病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功能正常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确诊为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以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的基础上,通过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口服中药汤剂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9例,基本缓解8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完全缓解3例,基本缓解4例,好转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6.67%。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RBC计数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P<0.01),而在减少尿RBC计数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在减轻临床症状、减少血尿、蛋白尿,减轻激素副作用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循证医学与中医学关系及设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嘉珍 《新中医》2003,35(3):5-6
循证医学主要研究内容是提供证据和应用证据,其与中医相同之处是重视证据,重视整体观。中医辩证是通过四诊收集证据,将诊查结果作为辩证、立法、用药的依据。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寻求证据,应用证据。前者用于诊断、后者注重对诊断和治疗结果的分析评价。中医重视整体观,重视从局部与整体有机的联系上分析疾病的病机变化。治疗上重视人体整体 功能状态的调整和改善。而循证医学也具有整体观,突破以往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倡导临床措施和医疗决策以病人为中心。为促进循证中医药学的发展,建议制作中医药的系统评价;进行循证中医药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组织评价方法研究小组;建立中医临床评价研究资料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主要预后指标的关系进行调查,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中心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016例IgA肾病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探索IgA肾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 出现概率在10%以上的中医症状包括阴虚、气虚、阳虚、湿热及血瘀症状;其中气阴两虚证最多(41.4%),脾肾阳虚证最少(8.1%);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肺气虚证患者比例下降,而脾肾阳虚证患者比例上升;兼证中湿热(31.6%)和血瘀(28.9%)最为常见。脾肺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证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低于脾肾阳虚证(P〈0.05);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证血压水平显著低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P〈0.05)。结论 气虚、阴虚是IgA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证型与尿蛋白、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预后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陈波  周晓峰  华震雷 《中医药学刊》2010,(11):2460-2462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论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本院近年来在西医疗法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疗的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并用同期46例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二组之间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通过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对比,表明辨证分型加西医治疗的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疗DN均有与西医治疗不同的独特疗效,与西医疗法结合可增强西医治疗的疗效,具有广泛的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egsin基因C2093T基因多态性与广西汉族人群IgA肾病(IgAN)患者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中医将IgAN病例辨证分为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风湿热毒证4型。采用PCR-RFLP检测86例IgAN组和59名正常组Megsin基因C2093T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IgAN病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分布规律。结果:①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Megsin基因C2093T存在3种突变基因型,即CC型、CT型、TT型及C、T两种等位基因,IgAN组和正常对照组Megsin基因C2093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具有群体代表性;②IgAN组和正常组3种突变基因型之间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C、T两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IgAN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风湿热毒证;④IgAN脾肾气虚证组基因型中CC型占比例最大,脾肾气虚证组Megsin基因C2093T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IgAN各中医证型之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IgAN患者中医证型以虚证为多,脾肾气虚证及气阴两虚证为其主要证型。Megsin基因C2093T位点基因型CC型可能是IgA肾病脾肾气虚证发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57例IgA肾病患者中医虚证证候进行了辨证分型的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调查IgA肾病患者57例,对症状、临床指标及病理改变进行评分,统计其出现的频率和积分,采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虚证证型分布以气阴两虚最为多见;血尿多见于阴虚及气阴两虚型;低蛋白血症的发生及24h尿蛋白定量偏多与脾肾气虚型密切相关;高血压发生率肝肾阴虚组明显高于脾肾气虚组及气阴两虚组;病理损害程度肝肾阴虚组最轻,明显低于脾肾气虚组及气阴两虚组(P<0.05)。结论:IgA肾病中医虚证的3种主要证型其临床指标和病理改变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贾冬梅 《世界中医药》2012,7(4):284-286
本文主要阐述了热毒的定义及成因,以及热毒在IgA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热毒是IgA肾病急性发作的重要致病因素,与IgA肾病进展过程中的反复发作密切相关。因此,临床治疗时,应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重视对热毒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