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行未闭动脉导管(PDA)内口缝闭术已广泛开展.我科自1988年至1999年12月在体外循环、低温低流量,经肺动脉行未闭动脉导管内口缝合术17例,均获得满意结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直视缝闭术使用浅低温低流量并行体外循环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23例不同类型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选择经体外循环下切开肺动脉缝闭术;体外循环最低鼻咽温度30.5~33.2℃,最低流量5~12ml/(kg.min),低流量时间0.5~2.8min,体外循环时间20~52min。结果:术后苏醒正常,无相关并发症。结论:在熟练的手术操作下,短时间浅低温、低流量并行体外循环可安全使用于动脉导管未闭直视缝闭术。  相似文献   

3.
心脏跳动中动脉导管未闭缝闭术5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动脉导管未闭缝闭术的临床经验。方法:手术在浅低温体循环心脏跳动中进行,切开肺动脉、用Foley导管插入降主动脉堵闭PDA;37例直接缝闭,15例绦纶补片修补。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4~96个月,恢复良好。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动脉导管闭缝闭术效果肯定,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自1938年Gross首创用结扎法治疗动脉导管未闭以来,其手术方法颇多,有结扎、切断缝合、动脉导管缝合器闭合术及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缝合术。我院自1975年至1989年共施行动脉导管未闭手术8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肺动脉高压、粗大导管、成人导管血管壁弹性差者用导管结扎或切断缝合术,可造成导管破裂大出血,PDA合并其它心内畸形者,经正中切口一期完成手术有一定困难,出血危险性也很大.我院自1988年以来收治的41例PDA病人中合并上述情况者占12例,我们用深入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技术经肺动脉切口直接缝合动脉导管,取得较好效果,现将一些粗浅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330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30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情况。305例经左后外侧切口第4肋间进胸,用10号丝线结扎导管,15例在低温体外循环(CPB)下结扎导管,14例在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缝闭导管。结果:随访3个月 ̄14a,除6例有气急、心悸外,均恢复正常。结论:(1)不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单纯PDA,可在学龄前择期手术;(2)抗心衰治疗无效的早产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3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手术治疗,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左后外侧开胸,单纯结扎77例,加垫结扎8例,单纯胸膜外结扎12例,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动脉导管33例。结果:本组无死亡。动脉导管结扎后再通3例,1例再手术,另2例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水平有微量的左向右分流,无需再手术,喉返神经损伤1例。结论:我们认为有心脏复合畸形,严重肺动脉高压需在体外循环下手术,鹕膜外处理导管最适用于小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30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情况。305例经左后外侧切口第4肋间进胸,用10号丝线结扎导管,15例在低温体外循环(CPB)下结扎导管,14例在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缝闭导管。结果:随访3个月~14a,除6例有气急、心悸外,均恢复正常。结论:(1)不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单纯PDA,可在学龄前择期手术;(2)抗心衰治疗无效的早产儿应急诊手术;(3)特殊类型的PDA应在体外循环下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改良经肺动脉动脉导管闭合术治疗重症、复杂动脉导管未闭的方法。方法:本组采用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经肺动脉行动脉导管未闭(PDA)缝合或补片修补术。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无灌注肺综合征,1例出现轻微精神症状,1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此种方法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成人巨大动脉导管以及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较为安全,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在体外循环下治疗13例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资料。本组6例经肺动脉干切开直视下缝闭动脉导管;5例经心包游离结扎或切断缝合导管;2例经迷走神经后切断缝合导管。术后病人全部成活,3例病人在心尖区残存Ⅱ/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214例先天性心脏病一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探讨不同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方法:经左胸内PDA结扎术138例,经胸膜外PDA结扎术29例,自体氧合温血持续灌注心脏跳动中导管闭合术23例,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导管闭合术21例,PDA切断缝合术3例.结果:左胸内PDA结扎术后再通4例,胸膜外PDA结扎术后无再通病例,自体氧合温血持续灌注心脏跳动中导管闭合术后死亡2例,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导管闭合术后死亡1例,PDA切断缝合术后死亡1例.结论:15岁以下的病人可采用胸膜外导管结扎法,此法不进入胸膜腔,对肺干扰少,肺部并发症少;不置引流管,减轻病人痛苦.自体氧合沮血持续灌注心脏跳动中导管闭合术较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导管闭合术有操作简单,避免了低温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且能在术中明确房室瓣成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下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8月CPB下治疗36例PDA手术方式、术中注意事项、体外循环管理及其顶后.结果:所有病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一期动脉导管未闭封闭术,手术死亡4例,死亡原因主要为右心功能衰竭,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早期出...  相似文献   

13.
合并心内畸形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合并心内畸形的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外科治疗,并就其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 63例患者,分别采用正中劈胸骨经心包内分离双重结扎PDA,或体外循环辅助下切开肺动脉直视下缝闭PDA,同期行心内畸形矫治。结果 早期死亡3例(4.76%)。发生呼吸衰竭7例,肾功能衰竭1例,严重室性心律紊乱1例。60例痊愈出院,随访2个月至8年,恢复良好。结论 心内畸形合并PDA应早行同期矫治,浅低温心脏跳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合并心内畸形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一期外科治疗及预防术中灌注肺的方法。方法26例患者,5例采用正中劈胸骨经心包外分离双重结扎PDA,5例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切开肺动脉直视缝闭PDA,16例深低温体外循环辅助心脏停跳下切开肺动脉直视缝闭PDA,同期行心内畸形矫治。结果1例出现围手术期肺灌注,无早期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随访2个月至4年,恢复良好,无晚期死亡。结论心内畸形合并PDA应早行同期矫治,体外循环前或阻断主动脉前结扎或缝闭PDA能明显降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应用外科手术与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一2006年4月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动脉导管未闭患者200例,所有病例根据临床判断已经自然愈合的可能,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外科手术组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未闭闭合术;介入封堵术治疗组采用常规右心导管从肺动脉经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进行介入封堵术。术后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及心电图检查,观察有无分流,心脏功能的改变和心律失常。检测左、右心室Tei指数、A峰等指标。结果外科手术组和介入封堵术治疗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99.2%(P〉0.05),两组动脉导管未闭完全封堵率分别为100.O%和99.0%(P〉0.05)。但是介入封堵术治疗组并发症9例(18.3%),外科手术组并发症仅2例(1.7%),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封堵术治疗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高于外科手术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动脉和主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术、平均脉均显著不同于外科手术治疗组,两组治疗后三组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手术组治疗后心室Tei指数和Vp、R—R均显著优于介入治疗组,治疗后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动导管未闭具有安全、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MVR)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3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行MVR手术,15例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不停跳组),15例在中低温冷血停搏液灌注心脏停跳下进行(停跳组)。两组均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时点抽取外周血,进行免疫系统功能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不停跳组在术后3d,C3、C4、IgA已恢复正常,术后7d,所有指标均恢复正常,而停跳组直到术后7d,C3、IgG、IgA仍低于术前水平;两组比较可见,术后1d、3d不停跳组所有指标差值明显低于停跳组(P〈0.05或P〈0.01),术后7d,C3和IgG仍低于停跳组(P〈0.05)。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对患者术后免疫系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对患者术后的顺利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应用Foley气囊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技术。方法:常规建立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切开肺动脉后暂时降低流量,用1根16号Foley导管插入PDA并充盐水膨胀球囊。用4~0proline滑线沿PDA口周边荷包缝扎。结果:无手术死亡,所有10例病人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应用Foley导管治疗PDA是简便及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动脉导管未闭1013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 013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过程与转归.结果:单纯动脉导管未闭组无死亡;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其他心内畸形组易早期产生重度肺动脉高压和心功能不全,手术死亡3例.结论:经左腋下小切口治疗动脉导管未闭优点多,可为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治疗的常规方法.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其他心内畸形者,可根据病情分期或一期手术.  相似文献   

19.
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2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报告234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替换术经验,完善手术技术。方法 浅低温体外循环(30-32℃),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搏液,保持心脏缓慢空跳进行二尖瓣替换术,结果 全组234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早期死亡2例,手术死亡率0.85%。结论 心脏不停跳二类瓣置换术是一6种安全可行的术式,可有效减轻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值得进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8例病人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7例为主动脉瓣下隔膜切除,1例合并左室流出道狭窄,同时行肥厚肌肉切除。4例动脉导管未闭经肺动脉缝闭导管。2例室间隔缺损经右心房直接缝合。结果手术顺利。术后心前区杂音基本消失,症状明显改善出院。随访4~24月,疗效满意。结论主动脉瓣下狭窄的病理解剖变异性大,应按不同类型的病理解剖特征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