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内源性纤溶系统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0例AMI和UAP患者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和对照组。采用发光底物显色方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14、21天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的活性。结果治疗前血浆tPA活性呈现正常人>UAP>AMI患者,PAI活性则相反,而且AMI与UAP,UAP和正常人同项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卡托普利组血浆PAI活性降低,tPA活性增强,与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卡托普利增强冠心病患者内源性纤溶系统活性。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急性心肌梗死 (AMI)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差 ,病死率高达 70 % 〔1〕。为了降低病死率 ,近年来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I ABP)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本文总结了 2 0 0 1年 3~ 7月北京朝阳医院CCU行IABP治疗的AMI心源性休克患者 2 0例。对其疗效作回顾性分析 ,以进一步提高用器械辅助循环抢救AMI危重症的水平。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连续选择AMI心源性休克患者 2 0例 ,男 1 1例 ,女 9例 ,年龄 45~ 76( 65± 1 5 )岁 ,距AMI起病4h~ 7d。AMI根据 1 979年ISFC/WHO临床命名标准…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间接固相酶免疫法 (EIA)检测 76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 (CP)特异性抗体IgG ,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TNF)、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浓度及同期血脂水平 ,以探讨CP感染与老年人ACS的关系。并从感染机制方面分析CPIgG与TNF、sICAM 1和血脂之间的关系。  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1年 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ACS患者 76例 ,男 45例 ,女 31例 ,年龄 6 0~ 77岁 ,平均 (6 2 8± 2 4 )岁。急性心肌梗…  相似文献   

4.
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ITP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包括急性型ITP和慢性型ITP并血小板危象(即血小板计数<2 0× 1 0 9/L) ,随时有可能发生颅内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大剂量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 (Highdose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 ,HDIVIG)是其重要的抢救措施之一。我们应用HDIVIG治疗ITP患者1 8例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本组 1 8例 ,男 4例 ,女 1 4例 ,年龄 1 3~ 72岁。均符合ITP的诊断及疗效标准〔1〕,病程 4d~ 2 0年 ,其中重症ITP患者 1 5例 (…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纤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90%是由冠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引起[1]。而血栓形成与纤溶系统的活性改变密切相关,其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1)对调节纤溶活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为此,本研究对18例AMI患者的纤溶活性做了初步观察。 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发病24小时内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的AMI患者18例,为我院住院患者,年龄(56.2 ±10.5)岁,男14例,女4例,正常对照组18例,均经体检。ECG等证实无心肺肝等疾病者,男15例,女3例…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近 ,有文献把血浆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PⅢNP)作为心肌纤维化的指标 ,用来评估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高血压时心肌纤维化的情况 ,并对其作为预后的评估。本文对我院 2年来AMI患者连续作血浆PⅢNP测定 ,以探讨其与AMI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1 999年 6月~ 2 0 0 1年 5月共收治AMI患者48例 ,平均年龄 (72 .0± 9.7)岁 ,其中男 2 9例 ,女1 9例 ,均有典型的AMI症状 ,心电图 ,心肌酶谱升高 ,均为近 2d内发作。梗死部位 :前壁或广泛前壁 2 5例 ,下壁或下后壁 1 5例 ,前壁加下壁 4例 ,下壁加右室 1例 ,陈旧加…  相似文献   

7.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是观察糖尿病患者听力减退的重要检测手段之一。我们于 1998年 7月至 2 0 0 1年 5月通过观察糖耐量减低 (IGT)患者BAEP的主要客观指标Ⅰ~Ⅲ峰间潜伏期 (IPL)和Ⅰ~Ⅴ峰间IPL两耳差值的变化 ,探讨IGT对患者听力的影响。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IGT组 34例来自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 ,男 2 0例 ,女 14例 ,年龄 6 1~ 78岁 ,平均 (6 5 6± 3 5 )岁 ,均符合WHO 1985年制定的IGT诊断标准 ,无耳部和神经系统疾病。对照组 38例 ,男 2 0例 ,女 18例 ,年龄 6 0~ 74岁 ,平均(6 3 6± 2 …  相似文献   

8.
[英 ]/Lloyd JonesDM…∥AmJCardiol 1 998,81 1 1 82~ 1 1 86 作者试图在心电图 (ECG)和临床资料中找出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病人患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一些预测因素。研究对象 从 1 991年 1 0月至 1 992年 9月间就诊的 2 80例原发性UAP病人纳入研究。结果  2 80例的年龄中位数为 66( 3 0~ 93 )岁 ,1 / 3者为女性。 2 80例中 ,67例 ( 2 4% )为ST段升高的AMI,而 2 1 3例 ( 76% )无AMI,为单纯性UAP。两组病人入院前的用药情况无明显差别 ,但入院前UAP病人组使用 β阻滞剂的人数是A…  相似文献   

9.
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AMI)或猝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成为治疗这一顽症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我院从 1999年 5月~2 0 0 1年 5月住院的 31例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UAP患者施行PCI的结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31例UAP患者除外AMI,男 2 3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5 8.6± 9.7)岁。其中包括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11例 ,恶化劳累型心绞痛 16例 ,劳累加静息型心绞痛 4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WHO心绞痛分型标准。入院后经药物治疗 1周以上 ,使病…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肾硬化患者TGF-β1t-PA PAI-1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研究认为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纤溶活性的异常在肾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测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GF β1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1) ,以探讨其在高血压肾硬化过程中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择 2 0 0 0 - 0 5~ 2 0 0 1- 0 8于我院住院及门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92例为实验组 ,均符合 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 (排除糖尿病、肾脏病等 )。其中男性 118例 ,女性 74例 ,平均年龄 ( 5 2 4± 11 8)岁 ,病程( 9 7± 8 4)年。按照原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1.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纤溶活性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来的研究表明 ,胰岛素抵抗 (IR)可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 ,即所谓CHAOS〔1〕。本文以组织型血浆酶原激活剂 (t PA)、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 1 (PAI 1 )的活性及抗原、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为主要的检测指标 ,观察老年冠心病 (CHD)患者中纤溶功能的变化 ,对血清胰岛素水平与t PA、PAI 1活性的关系 ,并分析了相关的临床意义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从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5月上海瑞金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中 ,选择老年患者 (≥ 60岁 )共 1 44例。以下病例不入选 :①糖尿病 (DM )应…  相似文献   

12.
血浆α2纤溶酶抑制物和蛋白C活性与NIDDM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50例NIDDM患者血浆α2纤溶酶抑制物(α2PI)和蛋白C(PC)活性,同时测定结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抗原和活性、PAI活性及vonWillerbrand因子(vWF)含量。NIDD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tPA活性降低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增高。伴与不伴血管病变者比较,前者α2PI、PC、PAI活性及vWF含量均高于后者,tPA活性低于后者,tPA抗原无明显差异,α2PI、PAI活性与tPA活性呈负相关,PC活性与tPA抗原和vWF含量呈正相关。提示NIDDM患者血浆中上述指标异常与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在糖尿病 (DM)微血管并发症的血栓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 ,P选择素 (CD6 2P)随着血小板的活化而被释放 ,并整合在活化血小板表面 ,成为体内血小板活化或血栓形成的特异性标志之一。我们于 1999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0月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测定了血糖控制良好的 86例 2型DM患者血小板CD6 2P含量 ,探讨其在 2型糖尿病肾病 (DN)中的临床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按 1985年WHODM诊断标准确诊 ,从本院内分泌科和老年病科病房及门诊选择血糖控制良好、糖基化血红蛋白 (HbA1C)≤ 6 5 %的 2型DM患者 86…  相似文献   

14.
心电图 (ECG)V7~ 9导联对判别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PAMI)有重要意义 ,而标准 12导联对PAMI的诊断价值看法不一[1] 。本文通过对 3 2例确诊为PAMI患者ECGV1~ 3导联分析 ,并与正常人作对照 ,以探讨V1~ 3导联ECG改变对PAMI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3 2例住院患者 (A组 ) ,男 2 6例 ,女 6例 ,年龄 48~ 75 (平均 5 6 8)岁。诊断除依据临床表现、ECG (标准 12导联与V7~ 9导联 )外 ,均有心肌酶学改变。 3 2例中后下壁心肌梗死 10例 ,后侧壁 14例 ,正后壁 8例。对照 (B)组均系经临床除外心肺疾患的健康者 ,共…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通常是大面积心肌梗死的表现 ,常常伴有泵衰竭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和高死亡率 ,是影响AMI近期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1] 。为此 ,笔者自 1997年开始前瞻性观察AMI并发RBBB住院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 (CK MB)水平 ,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观察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8月本院住院的AMI患者 16 0例 ,AMI诊断按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2 ] 。 16 0例AMI患者 ,其中经心电…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后并发症的发生与炎性反应增强和炎性细胞因子的激活有关。为此 ,我们通过检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术前、后血浆白介素 8(IL 8)、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 (vWF)、单核细胞膜黏附分子Mac 1 (CD1 1b CD1 8)及血小板GPⅡb Ⅲa(CD41 )受体表达 ,探讨PCI术前后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变。资料与方法  选择 1 0 8例冠心病行PCI术的连续观察患者 ,其中稳定性心绞痛 (SAP)患者 5 0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患者 5 8例。入选PCI术指征 :梗死后一个月内心绞痛…  相似文献   

17.
观察2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早期溶栓治疗期间纤溶活性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以22例常规治疗病人为对照。结果显示静注尿激酶(UK)完毕后即刻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直线上升(P〈0.00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直线下降(P〈0.001),但不到24h血浆PAI活性反跳超过静注UK前水平。血小板功能,因入院后即给阿司匹林治疗而受抑制,但静注UK完毕后,血小板最大聚集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 (AF)可使左心房血流淤滞 ,导致血栓形成和栓塞性卒中。尽管AF可使卒中发生增加 6倍 ,但大多数AF患者从未发生卒中 ,因而 ,提示除心脏节律紊乱外 ,还有多种因素导致心房附壁血栓形成。其中 ,患者的凝血状态促成的血栓形成可能是AF伴发卒中的重要发病机制。为了探讨AF的凝血状态与AF卒中的相关性 ,作者对心房颤动性卒中预防 (SPAF)Ⅲ期研究的受试者进行了凝血酶原片段 1 2 (F1 2 )、β 血小板球蛋白 (BTG)、纤维蛋白原 (Fg)和Leiden因子Ⅴ测定。SPAFⅢ研究于 1993~ 1997年间在美国和加拿大的 2 0个…  相似文献   

19.
骨关节炎 (OA)为最常见的关节炎 ,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和破坏及骨赘形成。OA患者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失衡是造成软骨变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可能起决定性作用。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影响软骨代谢的机制与促进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表达有关。有研究表明 ,TGF β是促进OA软骨修复的机制之一。我们对临床诊断为骨关节炎的患者进行血清MMP 9和TGF β的测定 ,并与正常人对照 ,探讨MMP 9和TGF β的临床意义。对象与方法1.对象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 1月我院…  相似文献   

20.
我们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SPECT)及心脏超声技术 ,观察 3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行延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前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变化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选择我院 1 997年 1 0月~ 2 0 0 1年 2月资料完整、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初次AMI患者 5 6例 ,均在发病后 0~ 30d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分为治疗组 (n =30 )和对照组 (n =2 6)。两组临床一般资料见表 1。治疗组在AMI后 1 5~ 30d行延迟PTCA及内支架置入治疗。共扩张 38支血管 ,其中左前降支 (L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