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县自lop年以来,连续开展了五次十五轮全县性强化免疫活动,使我县lop年以后,未发现由脊灰野毒株引起的AFP病例。现对我县五次强化免疫活动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对第五次强化免疫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价。l材料和方法l.l资料来源各乡镇强化免疫报表和县督导组现场抽查的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lop-lop年惠来县统计局每年人口出生统计数。12评价方法用县统计局报告的出生儿童数对我县五次强化免疫的报告接种率进行评价。用队列法对我县五次强化免疫活动进行评价。用现场抽查结果对第五次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进行评价。2结果2.l五次…  相似文献   

2.
全州县于1993~2000年连续开展了7次14轮口服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 ,现将免疫效果评价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与方法1.1范围与对象凡强化免疫活动日及在我县辖区内的所有0~47个月龄儿童均为服苗对象 ,无论其免疫史如何 ,均需间隔1个月服两次脊灰疫苗。1.2实施方法按照卫生部《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实施方案》及自治区卫生厅有关要求进行。1.3强化免疫时间按全国规定时间 ,即每年12月5~6日和次年1月5~6日统一进行。1.4资料来源全县各乡(镇)防保所上报的1993~2000年强化…  相似文献   

3.
我市在抓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从1993年起相继开展六次十二轮全市范围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为我市巩固消灭脊灰成果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现将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情况及其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来自六次强化免疫活动中各县(市、区)上报的统计表及省、市卫生防疫站抽查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阳江市统计局。1994~1997年阳江市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报告数据。1.2评价方法用市统计局公布出生儿童数对我市六次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进行评价。用队列法对我市六次强化免疫活动进行评价。2结果2.1…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评价辽宁省7次强化免疫活动的实施效果,对历次强化免疫数据进行了分析,方法: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我省7次强化免疫活动的报各接种率均在96%以上,目前我省零剂次免疫儿童迅速减少,其分布趋向<1岁儿童,根据出生队伍分析,各出生 列的脱漏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同一出生队列的脱漏率随经历强化免疫次数的增加而下降,结论:持续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有效地控制了零剂次免疫儿童的持续累积,极大地提高了人群的免疫水平,及时阻断了脊髓灰质为野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现状及对策宋和鑫,杨敏姬,倪文培流动人口管理是计划免疫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解我县目前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实际状况,采取相应对策,我们于1994年11月结合强化免疫日活动对全县1991~1994年出生的儿童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市在抓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从1993年起相继开展六次十二轮全市范围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为我市巩固消灭脊灰成果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现将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情况及其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强化免疫是常规免疫的补充,是消灭脊髓灰质炎技术措施之一。通过三次全国性的强化免疫,收到明显的效果,现将茂名市第四次强化免疫活动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有效阻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 ,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 ,根据卫生部和广东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 ,东莞市在 1 993~ 1 998年冬春连续开展了 5次 1 0轮全市范围所有 4岁以下儿童的强化免疫活动 ,并在 1 998~ 2 0 0 0年成功实施了 2次 4轮以流动儿童为主的强化免疫活动。为了解我市流动儿童强化免疫活动质量 ,制定及完善流动儿童强化免疫对策 ,本文对 7次 1 4轮流动儿童强化免疫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1 资料与方法1 1 强化免疫活动的实施方法前 5次强化免疫活动均严格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  相似文献   

9.
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分析了5次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零剂次”免疫儿童,以及第5次强化免疫活动中适龄流动儿童人数、构成变化及免疫接种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强化免疫活动使“零剂次”免疫儿童大幅度下降,发现及免疫了相当数量的适龄流动儿童,显著缩小了免疫空白。另一方面,强化免疫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以下问题:①“零剂次”免疫儿童下降幅度减缓;②部分“零剂次”免疫儿童和流动儿童在强化免疫活动中未被发现或免疫;③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可能会影响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建议今后强化免疫活动必须采取更有效的免疫措施,以充分发挥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宁海县1993年两轮脊灰糖丸强化免疫的调查分析浙江省宁海县卫生防疫站(315600)曹品元,赵丽丽根据卫生部、省市统一部署,1993年我县在全县范围内,对0~3岁组儿童组织了两轮脊灰糖丸强化免疫。第一轮强化免疫时间在1993年1月14日至20日,第二...  相似文献   

11.
强化免疫是常规免疫的补充,是消灭脊髓灰质炎技术措施之一。通过三次全国性的强化免疫,收到明显的效果,现将茂名市第四次强化免疫活动进行评价分析。l材料与方法本市于1996年12月5-6日和1997年1月5-6日进行第四次两轮强化免疫。于每轮服食脊灰疫苗后10天对各县(市、区)随机抽查两个镇,核对lops年和1996年出生的儿童常规接种册(常规册)与强化免疫登记表(下称登记表),登记的儿童及强化免疫摸底调查统计表(下称调查表)统计的儿童数。每个镇现场调查一个接种点20-24名适龄儿童的服食丰及温服原因。2结果本次两轮强化服苗后,共…  相似文献   

12.
拉毛才让  李荣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173-3173,3175
[目的]为了有效提高人群免疫水平,2000-2004年海南州对适龄儿童开展了4次8轮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方法]按照卫生部《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实施方法》进行。[结果]每轮报告接种率在96.54%-99.45%之间,抽查接种率在97%-100%之间;零剂次儿童主要集中在﹤1岁组,其他年龄组的零剂次儿童主要是流动人口;通过有效的监测,我州连续10年未发生脊灰病例。[结论]在牧业区做好常规免疫的同时,适时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特别要加强流动人口的接种,这是巩固无脊灰区的根本措施,且强化免疫是对常规免疫的补充,政府领导重视、人员到位、经费落实和增设合理有效的接种点,是开展强化免疫活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1993年以来,广东省连续开展消灭脊灰全省强化免疫活动,每轮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均超过95%;经过四次强化免疫活动,零剂次免疫儿童数减少了34.7万,其分布逐渐集中于0岁组:按出生队列比较.第一、二、三次强化免疫0岁组儿童漏种率分别为28.9%、11.2%、6.0%,呈逐渐下降趋势:第四次强化免疫活动,现场抽查836名适龄儿童,第一、二轮强化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9.6%和98.0%。1994年以来广东尚未发现野毒株引起的脊灰炎。今后强化免疫的重点对象是0岁组和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14.
麻疹疫情防控体系的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县1965年开始麻疹疫苗接种,1984年开展强化计划免疫工作之后,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但2003--2004年发生5起麻疹暴发,散发病例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我中心从强化免疫规划、疫情监测、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努力构建疫情防控体系,成效显著,2005年至今我县没有发生一起暴发疫情,且散发病例也控制在较低水平(2.06/10万),现就我县麻疹疫情防控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旬阳县1993—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我县1993-2000年8次15轮强化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县防疫站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计划免疫资料,县脊灰监测专报资料及省站脊灰实验室监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县4岁以下儿童累计服苗403093人次,服苗率达99.65%,有效地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出生队列分析,每次强化免疫均有一定比例的常规漏服儿童得到补服,漏服率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同一年龄组漏服率随强化免疫次数的增加而下降,1岁以上零剂次在第四次强化免疫之后逐步消失,显示免疫及时性有所提高。(结论)据脊灰监测结果,连续18a无脊灰病例,AFP病例监测示检出脊灰野病率,提示强化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四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接种率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3年以来,我国在冬春季连续开展了4次8轮的全国强化免疫活动,据可供分析数据统计,全国4岁以下儿童累积接种52亿人次,有效地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我国第4次局部范围的强化免疫活动(SNIDs)分别有2682(第1轮)和2659(第2轮)个县(区、市、旗,下同)开展了强化免疫活动,分别占全国县数的945%和937%。据部分开展全省范围强化免疫省份的免疫儿童队列分析,每年强化免疫均有一定比例的漏种儿童,各出生队列的漏种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同一出生队列脱漏率随经历强化免疫次数的增加而下降。因此,持续开展强化免疫活动可不断提高漏种儿童的免疫机会,降低脱漏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1~2006年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方法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为保持无脊灰状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2001~2006年连续开展了6次12轮OPV强化免疫活动,共投入OPV 1 505.4万人份,服苗10 754 932人次,每个年龄组每轮报告服苗率均>98%;为355 019名零剂次免疫儿童进行了接种,对建立免疫屏障起到了积极作用。结论通过OPV强化免疫活动,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维持了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实现国家普及儿童免疫和消灭脊灰目标,充分利用“4.25宣传周”和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了普及计划免疫为主的健康教育。为评价其效果,1993年对我县计划免疫达标后农村群众对计划免疫实施过程中认识水平和工作配合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93年以来.广东省连续开展消灭脊灰全省强化免疫活动。每轮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均超过95%;经过四次强化免疫活动,零剂次免疫儿童数减少了34.7万,其分布逐渐集中于0岁组;按出生队列比较。第一、二、三次强化免疫0岁组儿童漏种率分别为28.9%、11.2%、6.0%。呈逐渐下降趋势;第四次强化免疫活动,现场抽查836名适龄儿童。第一、二轮强化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9.6%和98.0%。1994年以来广东尚未发现野毒株引起的脊灰炎。今后强化免疫的重点对象是0岁组和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1995年消灭“脊灰”的目标,我盟与全国同步完成了1993/1994、1994/1995、1995/1996年度“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3次强化免疫活动共投入总成本593090元(指直接成本不含间接成本等),共接种儿童256527人次,每次强化免疫接种率均在98%以上。现从成本角度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按卫生部制定的《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方案》及实施细则,我们在对适龄儿童摸底登记的基础上统一进行眼苗,统计报表按要求逐级上报。强化免疫对象:为0~47月龄儿童,无论以往免疫史如何,不管其居住地与出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