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茂名市地处粤西亚热带,属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高发区,历史上散发流行从未间断,爆发流行时有发生。实行计划免疫局,“脊灰”发病率逐年下降,为摸·清实行计划免疫七年后人群中脊灰病毒携带状况,为进一步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3年进行了健康人群脊灰病毒携带状况调查。材料与方法1粪便检村11对象在茂名市所辖的电白、化州、高州三县(市)各选2-3个点,在一个月内未取食脊灰糖丸疫苗的条件下,分别于春夏秋冬四季随机抽7岁以下健康儿童粪便分离脊灰病毒。1.2取样方法让儿童将粪便直接排入市售新塑料袋,随即以无菌技…  相似文献   

2.
<正> 虽然我国使用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炎)活疫苗的历史已有二十余年,但脊灰炎病毒仍在人群中广为循环,为查清近两年来脊灰炎病毒在我省流行型别的变化,评审计划免疫工作在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本室共收集全省疑似脊灰炎患儿的血、便标本223  相似文献   

3.
自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炎下同)疫苗问世以来,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已有效地控制了脊灰炎的发生和流行。但Mclselaar提出:随着卫生生活条件的改善,脊灰炎病毒毒力可选择地提高;Wyatt也提出免疫裂隙(immunization gap)之说,是实行计划免疫国家发生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我市8年来防治脊灰工作的实践,认为加强基础免疫,提高儿童TOPV的及时接种率,同时每年开展两轮强化免疫活动,可迅速提高并维持人群脊灰抗体水平,阻断脊灰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强化免疫策略的落实,使我市脊灰病毒的流行株由1989年爆发时的Ⅰ型野毒株为主转向Ⅱ型疫苗株为主,三型共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贵港市2006年7月报告的1例疫苗重组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下发的《高危和聚集性AFP病例调查指南》进行。结果AFP病例粪便标本分离出脊灰Ⅲ型病毒,国家脊灰实验室型内鉴定为“VP1区4个核苷酸变异”,属疫苗重组脊灰病毒(VRPV),患儿发病60天后残留麻痹,“零剂次”免疫,患儿所在村屯0~11岁儿童免疫水平较低,5名密切接触儿童的粪便标本未分离出脊灰病毒。结论本例为VRPV引起的脊灰临床符合病例,未引起地区流行或循环。虽VRPV差异<1%,但毒力有所增强,仍可在“零剂次”免疫儿童中引起AFP,出现脊灰症状。提高OPV接种率是保护儿童免受脊灰野病毒、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RPV的侵袭,阻止其流行或循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哈尔滨市脊髓灰质炎病毒输入和传播的风险进行评估,针对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收集全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人群免疫状况、人群脊灰抗体水平、应急及快速反应能力、影响我市脊髓灰质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因素等情况,评估哈尔滨市脊髓灰质炎疫情输入与传播的风险。结果哈尔滨市AFP病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国家标准;脊灰疫苗(OPV)报告接种率、调查接种率均大于98%以上;5岁以下儿童脊灰抗体阳性率大于98%,抗体滴度在较高水平;我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健全,具备处理脊灰病毒输入、防范脊灰疫情传播的能力。但是,以乡为单位,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个别地区未达95%以上,个别地区脊灰疫苗估算接种率较低;个别县近三年无AFP病例报告;我市人口流动性大,国际国内交通便利,毗邻俄罗斯等近期有脊灰流行的国家。结论我市发生本地脊灰病毒传播流行的可能性较小,不排除有脊灰病毒输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江西省AFP病例监测脊灰疫苗相关株的状况,分析江西省近年人群中脊灰病毒变化趋势.[方法]对江西省2004~2007年分离出脊灰疫苗相关株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结果] (1)Ⅲ型分离率和构成比从2006年开始显著上升,而且,Ⅲ型发生变异最多,变异核甘酸数也最多.(2)疫苗相关株的58例AFP病例中未免疫或未全程免疫的儿童占51.7%.(3)脊灰病毒分离率与采集标本时的服苗时间有关.[结论]对脊灰病毒在人群中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以预测VDPVs的发生和流行,可为提前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消灭脊灰进程中,尽早实现使用脊灰灭活疫苗、直至停止使用脊灰疫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确认消来脊髓灰质炎(脊灰)免疫策略的重要性。方法 对易感人群不同免疫状况,高危人群、环境(水)中脊灰病毒动态和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人监测。结果 幼儿首次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后1 ̄Ⅲ型中和抗体GMRT分别为322.52、198.66、176.48,与全程基础免疫后的88.36、92.82、86.78相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t=3.03,P〈0.01)。1994年 ̄1998年对高危人群、环境(  相似文献   

9.
扩大免疫计划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报告梁军钢译徐兆炜校1988年,第四十一届世界卫生大会确定了2000年在全球范围内消灭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的宏伟目标。此后的七年里,许多脊灰流行的国家都制订了明确的消灭脊灰策略,并且正在实施中。与此同时.许多脊灰流行...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2000年脊髓灰质炎免疫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省自 1 991年开展脊髓灰质炎 (以下简称“脊灰”)强化免疫工作以来 ,已连续多年未发现脊灰野毒株流行。为了解疫苗免疫的效果和人群免疫水平 ,自 1 995年开始 ,每年在全省抽取两个脊灰监测点分别进行人群免疫成功率和抗体水平监测 ,现将2 0 0 0年度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消灭脊灰工作进展情况和不同人群中脊灰野病毒和消亡状态,为制定有效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1996-1999年所有AFP病例和AFP病例密切接触,重点地区5岁以下健康儿童中,采集粪便标本776份检测脊灰病毒,应用2种以上敏感传代细胞培养,用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判断病毒型别。结果:共检测脊灰病毒24株,非脊灰肠道病毒81株,分离率分别为3.09%与13.53%,经国家脊灰实验室和美国CDC最终鉴定:脊灰野病毒Ⅰ型2株,与印度1998年Ⅰ型野病毒符合率>98%,判定由印度传入野病毒,其它脊灰病毒均为疫苗病毒。结论:1994年以来全省无本土脊灰野病毒流行,各项监测指标达到和接近国家要求,主实我省已阻断本土脊灰野病毒传播,达到无脊灰标准。传入野病毒的及时发现,反映出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和及时性较高,但该病例的发生提示局部地区存在着脊灰疫苗免疫空白或低接种率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昆明市大规模服用脊灰疫苗25年后人群的抗体水平,我们采集了昆明市区和郊区851名0~51岁健康人群血清和234份脐带血进行抗体水平调查。结果表明在健康人群中,I、II、III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4.9%,73.0%,65.0%;几何平均滴度为14.3,11.3,7.8。各型抗体阴性率为25%以上,大于12%的人群二个型或三个型抗体阴性,其中主要是≤1岁儿童。脊灰易感人群如此之高,实为值得注意的问题。今后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加强督促计划免疫的实行,才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脊灰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常州市部分农村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传染病之一,特别是儿童患上乙型肝炎后,对其今后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自1992年以来,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我国儿童中的乙型肝炎HBsAg携带率有显的下降。为丁解常州市农村儿童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情况,评价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为此,我们于2006年4月在部分农村地区开展儿童乙型肝炎HBsAg携带状况调查,以期对农村儿童乙型肝炎HBsAg携带情况有了解,为我市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为了如期实现1995年全国消灭脊瞩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的宏伟目标,我市按照全国统一方案,自1990年冬季至1996春季在全市范围内为0~4岁儿童开展了13轮次的脊灰强化免疫活动,使脊灰疫情从1989年的41例降到1995年无病例发生。本文试就强化免疫活动和疫情控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作简要分析评价。一、疫情概况脊灰曾于70年代末在我市猖厥流行,其中1978年发病率高达1811/10万。自1982年实行计划免疫后,至1986年疫情明显有效地得到控制;然而1989年又出现暴发流行,疫情持续了6年,共发病80例,死亡毛例,病死率为5.0%(见表1)…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河南省脊灰流行时期的1991年分离的六株脊灰Ⅰ型病毒重组株的分子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与同期分离的六株脊灰Ⅰ型强毒和一株疫苗相关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做了分析。发现六株脊灰Ⅰ型重组病毒的感染对象的年龄、免疫状况、致残特点等方面与六株脊灰Ⅰ型强毒有一定差异,与疫苗相关株也不一样。基于对资料的分析,认为重组病毒的产生投服脊灰活疫苗有关,更有可能与投服单价脊灰Ⅰ型疫苗有关。同时指出,在脊灰流行时期,大量投服脊灰活疫苗,有可能引起一部分严生的麻痹患者。这种现象可能与重组病毒的出现有关,而与脊灰Ⅰ型野病毒自身的毒力增强无直接关系。从重组脊灰Ⅰ型病毒引起的患者发病时间推断,河南脊灰Ⅰ型病毒重组病毒出现时间是在1991年4月以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认国家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免疫策略的重要性。(方法)对易感人群不同免疫状况,高危人群、环境(水)脊灰病毒循环动态和AFP病人监测。(结果)幼儿第1次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后Ⅰ-Ⅲ型中和抗体GMRT分别为322.52、198.66、176.48,与全程基础免疫后的88.36、92.82、86.78;经t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994-1998年对高危人群、环境(水)和AFP病人监测,所分离到PV经RT-PCR基因分析和温度敏感试验均为疫苗相关株。(结论)消灭脊灰免疫策略的实施,能阻断脊髓灰质炎病毒野毒株循环。  相似文献   

17.
<正> 新泰在脊髓灰质炎(脊灰)疫情的历史上一直是高发地区。20世纪80年代,脊灰疫苗(OPV)实行计划免疫常规接种,脊灰疫情逐渐下降,但未打破每10年左右发生一次暴发流行的规律。自1991年起在计划免疫常规接种的基础上,每年冬季开展2轮OPV强化免疫。为科学证实消灭脊灰强化免疫以来取得的经济效益,现将新泰市1991年-2002年OPV强化免疫成本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实现我国普及儿童免疫和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目标,包头市利用“4.25宣传日”和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了普及计划免疫、消灭脊灰为主的健康教育。为评价其效果,2002年对所辖达茂旗农村儿童家长进行有关计划免疫知识与行为的调查。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河南省脊灰流行时期的1991年分离的六株脊灰1型病毒重组株的分子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与同期分离的六株脊灰1型强毒和一株疫苗相关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做了分析,发现六株脊灰1型重组病毒的感染对象的年龄,免疫状况,致残特点等方面与六株灰1型强毒有一定差异,与疫苗相关株与不一样。  相似文献   

20.
廉江市1990~1993年脊灰炎流行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刘水莲,吴明寿廉江市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达到两个85%的目标后,仍有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炎)流行,现就流行的原因及控制对策报告如下。1近年脊灰炎流行概况廉江市1990~1993年共发生脊灰炎27例(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