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入该院进行治疗糖尿病患者180例,将其按照有无出现视网膜病变分为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其中DR组人数为100例,NDR组人数为80例。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数据,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DR组与NDR组患者基本资料与血压可以获知DR组患者的LDL-C以及尿微量白蛋白与NDR组患者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L-C升高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勃起功能障碍(ED)的关系。方法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组(DR组)22例、T2DM无视网膜病变组(非DR组)92例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评分,比较两组间的评分情况。结果DR组的评分明显低于非DR组(P〈0.05),DR组的ED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R组(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E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约9 300万,其中增殖性DR(PDR)患者1 700万,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2 100万,威胁视力的DR患者2 800万〔1〕。DR属于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是一种涉及多种细胞、分子的非常复杂的视网膜疾病。  相似文献   

4.
侯阳  刘学政  张克剑 《山东医药》2010,50(42):115-11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以往对DR的研究主要关注其血管病变,而近年来研究表明,在DR的视网膜血管病变发生之前,已有视网膜神经变性,包括视网膜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变性及丢失。Müller细胞作为视网膜最主要的神经胶质细胞,分布于整个视网膜,包绕视网膜上各级神经元的胞体、突起及视网膜血管。Müller细胞不但可以影响视网膜血管的病变,还能影响视网膜神经细胞的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白脂素(asprosin)水平的变化,探讨asprosin在DR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75例,其中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患者21例(NDR组),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34例(NPDR组),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患者20例...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例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镜观察视网膜变化,并检测HbAlc,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测量收缩压,舒张压.结果 202例患者中有84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为41.6%.在DR组中,尿白蛋白总量>30 mg/24 h的2型糖尿病病例有42例,占DR组总数的67.86%;非DR组中,尿白蛋白总量>30 mg/24 h的2型糖尿病病例有20例,占非DR组总数的16.95%.通过对两组数据的数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DR组和非DR组中,收缩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等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对两组的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的24小时尿白蛋白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将上述可疑危险因素纳入Spearman相关分析,其中收缩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及24小时尿白蛋白量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压有关,其中病程长短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影响最大,是决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24小时尿白蛋白总量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兴基  阎胜利 《山东医药》2008,48(10):105-10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眼部是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DR发病率随年龄和DM病和延长而增加,病史超过10a者半数上有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8.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高度特异性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在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中,大约有20%~40%出现视网膜病变,8%有严重视力丧失。目前对晚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减少糖尿病性盲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无症状的DR,使患者在失明前得到治疗。因此,了解DR的发病状况及危险因素并作出必要的干预,对降低其发病率和致盲率有着重要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以视力下降和眼底出现微循环改变为特征的特异性眼底病变。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率逐年上升,据统计,糖尿病人群中30%~50%合并DR,其致盲率为8%~12%。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形成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它们能与AGEs受体(RAGE)相互作用,并通过一系列分子机制导致视网膜周细胞缺失,诱发炎性反应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因此,抑制AGEs形成或阻断AGEs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可能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本文就AGEs形成、AGE-RAGE系统在DR中的作用和DR的药物治疗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重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慢性微血管病变在眼部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DR的预防与治疗应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当前人类致盲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眼病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非视网膜眼部并发症。在1型和2型糖尿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特异性很高的血管并发症,病程长是重要的危险因素,患糖尿病20年后几乎所有的1型糖尿病和60%的2型糖尿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DR是21~74岁人群中严重视力减退的重要原因。非视网膜眼部并发症包括白内障、青光眼和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下面就糖尿病眼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在视网膜血管的表现,目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工作年龄人口中导致新增盲的首要病因。迄今为止糖尿病导致视网膜病变的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已有一些理论被用于解释这一病理过程。病程与患病率糖尿病的病程是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主要的危险因素。5年以上病程的1型糖尿病患者约有25%出现DR,病程15年以上者约为80%,同时,增殖性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过程中的免疫机制,观察环孢素A(CsA)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 以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为模型,分别于造模前或成模后给予低、中、高剂量CsA皮下注射,并设立正常、单纯糖尿病和胰岛素治疗组为对照,通过HE染色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视网膜免疫球蛋白的沉积.结果 8周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已经出现DR的病理学表现,且有大量IgG、IgA、IgM沉积.胰岛素治疗组免疫球蛋白沉积情况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A干预各组的视网膜免疫球蛋白沉积情况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以高剂量组为著(P<0.01).结论 免疫机制参与DR的发生,免疫抑制治疗能有效地减少视网膜免疫球蛋白沉积,延缓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有研究认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2型糖尿病(DM)患病率高达11.34%,其中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男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DM患者的主要致盲原因,失明的DM患者中85%左右由DR引起。而DR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关于老年女性DM患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886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根据眼底照相结果,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552例)和视网膜病变组(DR组,334例),比较两组间的一般资料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差异,Spearman法分析纤维蛋白原与DR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法对其危险因素建立方程.结果 DR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NDR组(t=-5.758,P<0.001).并且,DR与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r=0.177,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OR=1.097,95% CI:1.072~1.123)、血浆纤维蛋白原(OR=1.238,95% CI:1.036~1.480)和糖尿病肾病(OR=3.534,95% CI: 2.589~4.822)纳入回归方程(P均<0.05),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将DR组分为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结果显示随着DR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不断升高(F=19.963,P<0.001).结论 DR患者体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随着病变程度不断升高,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医辩证分型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该院门诊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DR和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中医证型情况,并探讨性别、年龄、病程、血脂、血糖等相关指标与DR变关系。结果 DR和NDR患者中气阴两虚证型所占比例最多,其次为湿热中阻和瘀血阻滞证型。其中瘀血阻滞和肝肾阴虚证型在两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血脂及血糖水平与DR发生有明显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分型中气阴两虚、湿热中阻、瘀血阻滞证型较为多见,积极控制年龄、病程、血脂及血糖等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病变发生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及其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且行眼底照相的2型糖尿病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80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95例,分别比较年龄、病程、身高、体重、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24 h尿蛋白等生化指标两组间比较,DR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 175例DM患者中,DR组80例(45.7%),DR中增值性糖尿病患者5例(6.25%),NDR组95例(54.3%)。两组病例之间性别、BMI、FPG、HbAlc、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舒张压、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病程、甘油三酯、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年龄、收缩压与NDR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2、0.028、0.016、0.03、0.013、0.023,P0.05)。所得结果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证实:糖尿病病程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5,P0.005)。结论 DR的发生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病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R可能是一种小胶质细胞参与的慢性低度炎性疾病。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是视网膜的免疫细胞,参与DR神经变性和血视网膜屏障破坏。了解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功能、活化、调节及其参与DR发病及治疗机制,可更好地为DR的预防和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测定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分别比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无DR与对照组sICAM-1和sVCAM-1的水平.结果DR和无DR血清sICAM-1和sV-CAM-1的水平高于对照者(P<0.01,P<0.05),有DR高于无DR(P<0.001),增殖型DR又高于单纯型DR(P<0.01).结论表明sICAM-1和sVCAM-1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作为病情监测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