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癌伴腔静脉癌栓的双途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肾动脉和下腔静脉双途径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与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在28例肾癌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材料中,分成以介入治疗为主组16例,和以介入性术前化疗栓塞为辅组12例两组,重点对以介入治疗为主的16例中6例提示伴腔静脉癌栓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肾动脉途径对肾癌伴腔静脉癌栓的显示率在28例中仅检出1例,占4%,腔静脉造影对其癌栓的显示则明显提高。16例介入治疗组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1%与31%。结论经肾动脉和腔静脉双途径血管造影对肾癌特别是伴腔静脉癌栓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腔静脉内的溶栓化疗是此类病例重要的姑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肾癌合并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肾癌合并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5例肾癌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病人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25例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符合率:B超64.0%(16/25),CT88.2%(15/17),MRI100%(14/14)。结论:肾癌合并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应综合应用B超、CT及MRI等检查,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3.
汪维阳  梁社富  林国成   《放射学实践》2011,26(6):690-690
肾癌容易发生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内癌栓。近年来认为如未发现局部或远处扩散,行肾癌根治切除术同时取出下腔静脉内癌栓,预后仍然良好。我科最近通过球囊阻断法辅助泌尿外科切除右侧肾癌并取出下腔静脉瘤栓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国人肾下段下腔静脉测量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正常国人肾下段下腔静脉(IVC)CT测量值,为国产下腔静脉滤器的设计及放置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对100例正常国人用CT机分别测量平静呼吸及Valsalva动作后肾下段下腔静脉长轴、短轴两组数据。结果:平静呼吸时IVC修正后直径的几何均数为19.37mm(14.30~24.40mm),呈偏态分布,与体表面积无直线相关关系。性别和各年龄组间IVC修正直径值无显著差异(P>0.05)。Valsalva动作后IVC修正直径的几何均数为21.23mm(15.60~28.70mm)。经t检验,Valsalva动作后IVC修正直径显著大于平静呼吸时IVC的修正直径(P<0.05)。结论:CT可以直接测量生理状态下IVC大小和变化,具有简便和准确的特点。为避免对IVC大小估计不足,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时应以Valsalva动作时的修正直径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癌尤其是伴有腔静脉癌栓的肾癌患经肾动脉栓塞及经下腔静脉溶栓化疗的意义。方法16例肾癌患全部行肾动脉造影,16例中4例为术前栓塞,12例为治疗性栓塞,其中5例伴下腔静脉癌栓的患除肾动脉栓塞外同时行腔静脉内溶栓化疗。结果下腔静脉造影清晰显示腔静脉内癌栓形成,7例单纯肾动脉姑息性化疗栓塞患术后主要症状均得以改善,生存1年以上占71.4%。5例患行经肾动脉化疗栓塞术及经下腔静脉溶栓化疗。术后1月复查症状无复发。5例中生存6个月以内2例(40.0%),7~13个月3例(60.0%)。结论下腔静脉造影对肾癌腔静脉内癌栓患诊断敏感,肾动脉化疗栓塞并腔静脉溶栓化疗是此类患重要的姑息治疗手段。其长期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评价下腔静脉DSA造影检查在肾癌伴发下腔静脉癌栓切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下腔静脉造影检查的连续97例患者,最终纳入共37例肾癌伴发下腔静脉癌栓手术治疗患者。2名具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分别对下腔静脉造影图像及术前影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标准,下腔静脉完全阻塞且主要侧支循环通路完善、主要侧支循环直径≥10 mm为侧支循环完善组,否则为侧支循环不完善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方案选择。两组临床资料作差异性分析,计量指标根据正态分布与否用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计数指标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采用Kappa系数分析2名观察者间评价一致性。 结果 CT、MR显示肾癌伴发下腔静脉瘤栓阻塞程度、侧支循环均有一定限度,下腔静脉造影能清晰显示下腔静脉瘤栓阻塞程度和侧支循环开放情况。37例患者中侧支循环完善组26例,其中14例(53.8%)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下腔静脉瘤栓离断术,12例(46.2%)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下腔静脉取栓术;侧支循环不完善组11例,全部(100%)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下腔静脉取栓术。2名观察者间评价具高度一致性(Kappa=0.871)。两组间患者性别、Mayo分级、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腔静脉造影能准确判定肾癌伴发下腔静脉癌栓患者下腔静脉癌栓阻塞程度和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对下腔静脉离断术或取栓术术式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肾细胞癌可侵及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形成瘤栓,肾静脉瘤栓的发生率为21%~25%,下腔静脉瘤栓的发生率为4%~15%[1,2],目前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办法,即采取患肾连同静脉瘤栓一并切除[3].1996 年10 月~2008 年4月我们共收治11例肾癌合并腔静脉瘤栓的患者,其中10人行肾癌根治性切除加瘤栓取出术,这种手术切口大,手术并发症多且严重,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现将10例肾癌伴腔静脉瘤栓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术中超声在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3例行超声造影检查,3例行术中超声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所有下腔静脉栓子均为癌栓,癌栓分型为Ⅱ型4例,Ⅲ型2例,Ⅳ型1例.结论:超声技术对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且能够脉对癌栓进行准确分型,对临床手术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洪恺  娄瑶  彭艳萍  李开艳  崔贤  管维   《放射学实践》2012,27(4):463-465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术中超声在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3例行超声造影检查,3例行术中超声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所有下腔静脉栓子均为癌栓,癌栓分型为Ⅱ型4例,Ⅲ型2例,Ⅳ型1例。结论:超声技术对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且能够脉对癌栓进行准确分型,对临床手术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肾癌发生腔静脉转移者约占7%~10%,以往人们认为合并腔静脉瘤栓的肾癌预后极差,近年的资料表明,腔静脉瘤栓对预后无重要意义。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肾细胞癌并腔静脉瘤栓的唯一方法。随着外科和麻醉技术的进步以及体外循环的广泛应用,肾癌患者的治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癌尤其是伴有腔静脉癌栓的肾癌患者经肾动脉栓塞及经下腔静脉溶栓化疗的意义。方法 16例肾癌患者全部行肾动脉造影,16例中4例为术前栓塞,12例为治疗性栓塞,其中5例伴下腔静脉癌栓的患者除肾动脉栓塞外同时行腔静脉内溶栓化疗。结果 下腔静脉造影清晰显示腔静脉内癌栓形成,7例单纯肾动脉姑息性化疗栓塞患者术后主要症状均得以改善,生存1年以上者占71.4%。5例患者行经肾动脉化疗栓塞术及经下腔静脉溶栓化疗。术后1月复查症状无复发。5例中生存6个月以内者2例(40.0%),7~13个月者3例(60.0%)。结论下腔静脉造影对肾癌腔静脉内癌栓患者诊断敏感,肾动脉化疗栓塞并腔静脉溶栓化疗是此类患者重要的姑息治疗手段。其长期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MR对肾癌Ⅰ期瘤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MR对肾癌1期瘤栓的诊断价值。方法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均于术前行MR检查,观察肾静脉内和下腔静脉内有无瘤栓及瘤栓的范围,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评价MR对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的显示情况及对肾癌I期瘤栓的诊断准确性。结果22例患者,均为单侧肾癌。手术病理共发现8处肾静脉瘤栓,无下腔静脉内瘤栓。MR对肾癌的检出率为100%。MR对21支肾静脉显示清楚,1支肾静脉显示不清。在显示清楚的21支肾静脉中,MR诊断8支肾静脉内有瘤栓,13支肾静脉内无瘤栓,均与手术病理符合。1支显示不清的肾静脉内,手术未见瘤栓。MR对22支下腔静脉均显示清楚,未见瘤栓。22例肾癌中,9例行增强CT检查,对瘤栓的诊断正确7例,漏诊1例,误诊1例。16例行超声检查,对瘤栓的诊断正确13例,误诊2例,漏诊1例。4例行DSA检查,诊断正确4例。结论MR对肾癌Ⅰ期瘤栓的诊断准确性高,当术前MR对肾静脉显示清楚时,MR可作为术前I期瘤栓评价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3.
肾肿瘤中以恶性多见,其中肾癌占90%以上。本文收集术前均作IVP和B超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50例肾恶性肿瘤,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男31例,女19例。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腰痛、腹部包块,并有头昏,乏力和贫血。有2例B超体检时发现。临床及病理结果,发现病变位于左肾20例,右肾2.7例,病变涉及双肾3例。病理结果肾腺癌33例,其中2例并发同侧输尿管结石,1例并发双肾结石,肾胚胎瘤8例,肾盂癌7例,肾转移癌2例。结果1.KUB表现 本组50例中有30例显示患侧肾…  相似文献   

14.
正常成人下腔静脉的CT测量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连续测量100例正常成人下腔静脉(IVC),其紧贴右心房水平的最大宽径及最小宽径(以下分别简称长径、短径)分别为32.74±3.94mm及22.70±2.75mm。IVC长径及短径与同一层面降主动脉(DA)长径及短径的比值分别是1.37±0.23及0.98±0.13。IVC短径及其与同一层面DA短径的比值是判断IVC增粗与否的简单、敏感的指标。其正常成人值分别为<30mm及≤1.30。  相似文献   

15.
肾癌的螺旋CT双期扫描及CT分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肾癌的螺旋CT双期扫描表现及CT分期的价值。方法:对3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CT双期扫描图像进行分析。结果:CT平扫等密度者17例,低密度者15例,高密度者4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呈均质强化者7例,不均质强化者29例;高强化者27例,弱强化者9例;实质期肾静脉癌栓者10例(占28%),下腔静脉癌栓者3例,淋巴结转移者6例。结论:螺旋CT双期扫描可对肾癌做出明确诊断,CT分期对指导治疗方案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6.
报告42例Budd-Chiari综合征.其中膜性梗阻7例,膜性狭窄5例,节段性梗阻12例,节段性狭窄14例,下腔静脉正常肝静脉狭窄4例。42例中9例(21.4%)合并肾后段下腔静脉瘤。本文着重通过对本组病例超声与下腔静脉造影资料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评价超声与下腔静脉造影对本征的诊断价值。本文同时对影响下腔静脉瘤形成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下腔静脉瘤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门静脉系统癌栓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静脉系统癌栓的CT诊断王滨,周康荣,孙建德,程新芳,李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晚期常侵犯门静脉并在其内形成癌栓。有关门静脉内栓子的影像学表现已有报道[1~4],但对HCC引起的门静脉癌栓报道较少,本文总结...  相似文献   

18.
42例Budd—Chiari综合征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42例Budd-Chiari综合征,其中膜性梗阻7例,膜性狭窄5例,节段性梗阻12例,节段性狭窄14例,下腔静脉正常肝静脉狭窄4例。42例中9例(21.4%)合并肾后段下腔静脉瘤。本文着重通过对本组病例超声与下腔静脉造影资料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评价超声与下腔静脉造影对本征的诊断价值。本文同时对影响下腔静脉瘤形成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下腔静脉瘤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化疗栓塞治疗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6  
128例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病人经2次以上插管治疗,A组肝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B组药物灌注加碘油栓塞,C组化疗加碘油及明胶海绵粒栓塞。三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25.00%,28.52%,41.76%,平均生存7.2个月、8.4个月及10.3个月。C组疗效最好,1例病人存活达7年,说明、门脉癌栓不应是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禁忌证,对没有严重肝硬化及肝功能损害的门脉癌栓病人均应进行化疗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20.
门静脉高压症脾脏循环影像学检查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及前列腺素E_1(PGE_1)间接门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是检查脾脏循环影像学改变较理想的检查手段。前者对胃左静脉(LGV)、胃短静脉(SGV)侧支的显示率分别为78.3%及39.1%,脾静脉栓塞率为4.3%,脾静脉逆肝血流率为17.4%。后者对LGV侧支及自发脾肾静脉分流侧支的显示率分别为87%及83%。脾静脉的血流时间平均速度(TAV)为10.91±2.99cm/s,当LGV及SGV侧支曲张严重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及胃左腔静脉分流术是较合理的治疗方法;当行涉及脾静脉的分流术时,应首先了解脾静脉内有否栓塞;门静脉系统出现逆肝血流时,应有分流术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