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病历简介患者 ,男 ,64岁。间歇性无痛全程肉眼血尿 8个月入院。发病来体重减轻。查体 :右肾区轻压痛。超声检查 :右肾中下极可见 12 4mm× 66mm× 86mm形态不规则 ,中低回声不均匀的肿物 ,其内可见斑片状不规则的无回声区。集合系统内可见无回声区 ,大小 47mm× 2 7mm。下腔静脉内可见 5 7mm× 3 3mm×2 9mm中等回声团块。腹腔可探及腹水暗区 ,最大液深 60mm。超声诊断 :右肾癌伴轻度肾盂积水。下腔静脉癌栓。腹水。CT检查 :平扫右肾下极可见软组织块影 ,最大直径 10cm× 7 5cm ,边缘不规则 ,密度不均匀 ,与周围组织界限欠清晰。右肾盂…  相似文献   

2.
肾癌合并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肾癌合并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5例肾癌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病人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25例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符合率:B超64.0%(16/25),CT88.2%(15/17),MRI100%(14/14)。结论:肾癌合并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应综合应用B超、CT及MRI等检查,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癌尤其是伴有腔静脉癌栓的肾癌患经肾动脉栓塞及经下腔静脉溶栓化疗的意义。方法16例肾癌患全部行肾动脉造影,16例中4例为术前栓塞,12例为治疗性栓塞,其中5例伴下腔静脉癌栓的患除肾动脉栓塞外同时行腔静脉内溶栓化疗。结果下腔静脉造影清晰显示腔静脉内癌栓形成,7例单纯肾动脉姑息性化疗栓塞患术后主要症状均得以改善,生存1年以上占71.4%。5例患行经肾动脉化疗栓塞术及经下腔静脉溶栓化疗。术后1月复查症状无复发。5例中生存6个月以内2例(40.0%),7~13个月3例(60.0%)。结论下腔静脉造影对肾癌腔静脉内癌栓患诊断敏感,肾动脉化疗栓塞并腔静脉溶栓化疗是此类患重要的姑息治疗手段。其长期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洪恺  娄瑶  彭艳萍  李开艳  崔贤  管维   《放射学实践》2012,27(4):463-465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术中超声在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3例行超声造影检查,3例行术中超声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所有下腔静脉栓子均为癌栓,癌栓分型为Ⅱ型4例,Ⅲ型2例,Ⅳ型1例。结论:超声技术对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且能够脉对癌栓进行准确分型,对临床手术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1 资料与方法3例均为女性病人 ,2例为肾恶性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 ,1例为肾上腺恶性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手术先在全麻下切除肾或肾上腺肿瘤 ,然后建立右房 下腔静脉旁路 ,在右房 下腔静脉自然转流术 (术中保持头低脚高位 )下 ,行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手术时间 6~ 10h ,总失血量 80 0~ 36 0 0ml;自体输血 5 0 0~2 95 0ml;库血球 (或血浆 ) 4 5 0~ 1480ml;总输液量 45 0 0~ 85 0 0ml。自然转流时间 7~ 2 2min。阻断转流前MAP为 6 0~6 6mmHg,转流期间最低MAP为 5 2~ 6 1mmHg ,阻断开放后MAP为 72~ 10 …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评价下腔静脉DSA造影检查在肾癌伴发下腔静脉癌栓切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下腔静脉造影检查的连续97例患者,最终纳入共37例肾癌伴发下腔静脉癌栓手术治疗患者。2名具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分别对下腔静脉造影图像及术前影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标准,下腔静脉完全阻塞且主要侧支循环通路完善、主要侧支循环直径≥10 mm为侧支循环完善组,否则为侧支循环不完善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方案选择。两组临床资料作差异性分析,计量指标根据正态分布与否用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计数指标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采用Kappa系数分析2名观察者间评价一致性。 结果 CT、MR显示肾癌伴发下腔静脉瘤栓阻塞程度、侧支循环均有一定限度,下腔静脉造影能清晰显示下腔静脉瘤栓阻塞程度和侧支循环开放情况。37例患者中侧支循环完善组26例,其中14例(53.8%)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下腔静脉瘤栓离断术,12例(46.2%)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下腔静脉取栓术;侧支循环不完善组11例,全部(100%)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下腔静脉取栓术。2名观察者间评价具高度一致性(Kappa=0.871)。两组间患者性别、Mayo分级、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腔静脉造影能准确判定肾癌伴发下腔静脉癌栓患者下腔静脉癌栓阻塞程度和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对下腔静脉离断术或取栓术术式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肾癌发生腔静脉转移者约占7%~10%,以往人们认为合并腔静脉瘤栓的肾癌预后极差,近年的资料表明,腔静脉瘤栓对预后无重要意义。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肾细胞癌并腔静脉瘤栓的唯一方法。随着外科和麻醉技术的进步以及体外循环的广泛应用,肾癌患者的治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肾癌伴腔静脉癌栓的双途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肾动脉和下腔静脉双途径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与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在28例肾癌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材料中,分成以介入治疗为主组16例,和以介入性术前化疗栓塞为辅组12例两组,重点对以介入治疗为主的16例中6例提示伴腔静脉癌栓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肾动脉途径对肾癌伴腔静脉癌栓的显示率在28例中仅检出1例,占4%,腔静脉造影对其癌栓的显示则明显提高。16例介入治疗组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1%与31%。结论经肾动脉和腔静脉双途径血管造影对肾癌特别是伴腔静脉癌栓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腔静脉内的溶栓化疗是此类病例重要的姑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10.
患者男,65岁。因肝细胞肝癌第6次TACE术后半年余,复查MRI发现肝右叶病灶增大伴下腔静脉癌栓形成而入院。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30余年,于2007年12月随访AFP升高,CT发现肝左右叶肿瘤,在我院行肝左叶切除术,病理示肝细胞肝癌,分化Ⅱ~Ⅲ级。术后于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共行6次TACE,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均可。2009年9月  相似文献   

11.
我院从1988~1994年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肝癌肝动脉-门静脉短路及门脉癌栓患者44例,并对其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44例,男性31例,女性3例,年龄27~68岁,平均50岁。肝癌的诊断均经临床、生化、B超、CT及DSA证实。肿块类型:巨块型16例,弥漫型28例。病变部位:右肝31例,左肝7例,左右肝均有者6例。1.2造影方法采用Selrdinger’s法,经股动脉插管,行肝总、肝固有及肠系膜上动脉DSA检查,以2~3ml/s的速率注入38%~76%泛影葡胺6~9ml,采像帧率为2帧人,共采像10~20s,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对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癌并下腔静脉癌栓的重复肝动脉造影和栓塞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意义。结果:10例均在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前后显示下腔静脉癌栓血管,8例在栓塞后1~3个月内造影显示下腔静脉癌栓的供应血管增多,癌栓增大,其中2例累及心房。2例下腔静脉癌栓血管不显影。栓塞后癌栓内均见碘油沉积,部分癌栓缩小。结论:原发性肝癌之下腔静脉癌栓由肝动脉主要供血,造影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栓塞对癌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不排除有促进癌栓生长的可能。治疗上宜采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
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肝癌、肝母细胞瘤和原发性肝脏肉瘤,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在临床上最为多见,癌组织在肝内坏死液化,癌栓经血液流入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系统,使局部扩张的管胜有实性强结构回声,本文32例原发性肝癌的癌栓主要在门静脉系统,其次为下腔静脉系统,直径最大3.9cm,最小0.5cm,B型超声对原发性肝癌并癌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32例病人,其中住院20例,门诊1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13~70岁,平均年龄37岁。常规检查肝脏的内部回声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盂癌的治疗方法,提高肾盂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均经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告移行细胞癌24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4例。Rubenstein分期:T1期11例,T2期8例,T3期6例,T4期3例。结论肾盂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CT检查是重要的定位诊断方法。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汪维阳  梁社富  林国成   《放射学实践》2011,26(6):690-690
肾癌容易发生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内癌栓。近年来认为如未发现局部或远处扩散,行肾癌根治切除术同时取出下腔静脉内癌栓,预后仍然良好。我科最近通过球囊阻断法辅助泌尿外科切除右侧肾癌并取出下腔静脉瘤栓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并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10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HCC合并肝右静脉、下腔静脉癌栓临床资料,术后2月行CT增强、肝功能、AFP检查.以后每2月复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无相关手术并发症出现.每位患者平均植入125I粒子10.2粒.术后2月,5例患者肝右静脉、下腔静脉内癌栓较前不同程度缩小,3例患者癌栓较前无明显变化,2例患者癌栓较前增大.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HCC合并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经导管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症.随访期内死亡3例,生存期最长的1例已达38个月.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合并IVC癌栓的患者实施经导管化疗栓塞治疗安全可行,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张嘉越  商雪林 《人民军医》2000,43(5):262-264
原发性肝癌侵犯门静脉形成癌栓较常见,但侵入胆管形成胆总管癌栓致梗阻性黄疸较少见。1990~1997年,我们共收治8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31~63岁,平均5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 4 d~14个月。有上腹胀痛5例.右上腹触及肿块3例。胆囊大卫例。以黄疸为主要症状7例,其中伴腹痛、发冷、发热2例;无症状1例,为肝癌切除术后1年,CT检查发现单纯胆总管占位性病变(癌栓)。1.2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300 μg/L3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7例,血清总胆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