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颖  岳瑞华 《重庆医学》2004,33(4):601-60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纳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WHO对UPA的诊断标准,将135例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分子肝素纳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加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克赛40mg皮下注射每天2次). 疗程7~10d.观察两组UAP的总有效率、出血副作用及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治疗UAP总有效率分别为97.05%.74.62%(P<0.01).观察12周治疗组无一例发生AMI,对照组4例发生AMI.低分子肝素纳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结论在常规下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将住院的5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UAP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oris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 9例 ,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 3 9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和心电图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 92 3 1和 84 62 % ,对照组分别为 69 2 3 %和 5 8 97% ,两组间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UAP疗效好 ,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0.01ml/kg,每日2次,皮下注射,连用5~7天。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57.14%)显著高于对照组(30.95%),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1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组有6例出现皮下瘀斑,3例进展为AMI;而对照组有6例进展为AMI,均行冠脉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U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67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及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用组 (治疗组 ) ,疗程为 1周。结果  1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7.0 6% ,对照组为 66.67% (χ2 =10 .5 2 1,P <0 .0 1) ;治疗组无一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死亡 ,对照组治疗中发生 1例非致死性AMI(3 .0 3 % )、1例猝死 (3 .0 3 % ) ,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UAP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减少AMI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许墨艳 《吉林医学》2014,(12):2558-255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仅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2.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7.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桂梅  宋暗香 《中外医疗》2009,28(16):82-8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心绞痛常规治疗为基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脐周皮下注射,每日2次,疗程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这91.6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达68.75%,无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随机分成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30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每日20万U静滴,对照组30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连用7天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0%,总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率20%,总有效率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心绞痛(U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以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剂量为0.1 ml/10 kg,通常疗程为10天。两组同时应用常规治疗:卧床休息、供氧、鲁南欣康2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日1次,共用7天等,观察疗效及出血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无严重出血并发症,临床总有效率90.1%,而对照组总有效率68.6%(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联合三种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在常规抗缺血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及辛伐他汀三种药物临床疗效.方法 50例UAP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在抗缺血治疗基础上未联合应用上述三种药物,治疗组在抗缺血基础上联合应用上述三种药物,随访半年,评价心绞痛改善情况及统计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1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且其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及辛伐他汀联合治疗UAP,可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国产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9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国产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 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治疗组各 90例 ,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 ,硝酸甘油含服量 ,心绞痛分级改善 ,药物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心绞痛发作 ,硝酸甘油含服量 ,心血管疾病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心绞痛分级比较 :治疗组 ~ 级明显减少 ,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钙 ,能有效地控制 UAP发作 ,减少心肌梗死、猝死、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和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观察低分子肝素 (LMWH)和尿激酶 (UK)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92例UAP患者随机分成LMWH组、UK组和常规治疗 (RT)组 ,疗程 1周 ,观察 12周。结果 :1周后总有效率 ,LMWH组91.18%、UK组 92 .85 %、RT组 70 % ,均与RT组对比P <0 .0 5 ;观察 12周LMWH组无 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AMI)、UK组发生 4例AMI,2例猝死 ,两组对比P <0 .0 5 ,RT组发生 1例AMI。无 1例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MWH和UK治疗UAP均能有效控制UAP发作 ,但是UK组AMI发生率上升 ,且不良反应多 ,故前者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常规疗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6例老年 UAP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 2 8例和观察组 2 8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 ,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 ,疗程均为 1周。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1 2导联常规心电图 ST段压低数值总和 (Σ ST)及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 ,Σ ST明显改善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观察组治疗期间无急性心肌梗死 (AMI)及死亡发生 ,对照组发生 AMI 2例 ,严重心律失常 6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观察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且无出血并发症。结论 :常规疗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 U AP效果好 ,可避免 AMI发生 ,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以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及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两组均以2w为1个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变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3年10月来新郑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2例给予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如静脉注射硝酸酯类药物,口服类阿司匹林、硝酸盐制剂、钙拮抗剂、受体阻滞剂、ACE转换酶抑制剂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次加用低分子肝素钙0.4 ml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硝酸甘油含化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68.7%(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好,具有发展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显锋  付丽丽 《当代医学》2011,17(3):132-132
目的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 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入选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单位,日两次,腹部皮下注射,连续7天,无需监测APTT和调整用量。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7天后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疗效。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降脂、口服阿司匹林及持续静滴硝酸甘油,剧烈疼痛给予止痛。结果治疗组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4%,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对照组有效率64.3%,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使疗效更加确切、有效、并且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低分子肝素钙+奥扎格雷钠+阿司匹林)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疗程7 d,随诊14 d,治疗前后监测心电图改变及血液流变学、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心血管事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81.2%,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扎格雷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可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UA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评估两者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0.00%(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两组均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每12h1次,连用7d。刚入院时予辛伐他汀60mg嚼服,然后20mg每晚1次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73.2%,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和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苦碟子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26例)作为对象.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倍他乐克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以上药物加用苦碟子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 组71%,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优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