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羊膜腔内灌注术在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膜腔灌注术有经阴道与经腹两种方式,多数情况下,其可以显著地改善胎粪污染或羊水过少等的母儿预后,减少胎儿胎粪吸入,减轻酸中毒,缓解胎心变异减速,延长胎膜早破胎儿的孕龄。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期发病率及死亡率。对提高羊膜腔置换术的认识,对其应用指征及机理,运用方法及羊发症等临床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产程中持续内监护下行羊膜腔输液及羊水置换治疗胎儿窘迫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产程中持续内监护下行羊膜腔输及羊水置换,对治疗胎儿窘迫的意义。方法 对产程中出现频发可变减速合并羊水胎粪污染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在持续内监护下行羊膜腔输液或羊水置换。对照组给予吸氧、改变体位、静脉输液等治疗。结果观察组经羊膜腔输液500 ̄1000ml,VD波消失或明显改善者占91.2%,同时对观察组中48例羊水Ⅱ度以上粪染者行羊水置换,其中39例羊水国 清亮  相似文献   

3.
羊水中葡萄糖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1 羊水的生成  羊水的形成比较复杂 ,不同的妊娠时期 ,羊水的量和成分都不同。在妊娠早期 ,羊水是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进入中期妊娠后 ,胎儿尿液经膀胱排入羊膜腔 ,使羊水渗透压逐渐降低 ,尿酸和肌酐却逐渐升高 ;但另一方面 ,胎儿又通过吞咽羊水以取得羊水量的平衡。步入晚期妊娠以后 ,羊水的主要来源为尿液和肺液 ,后者为前者的一半。羊水的交换、运转主要通过胎尿的排出和胎儿吞咽羊水达动态平衡。胎盘胎儿面的羊膜及其他羊膜面和脐带虽经实验证明也有水和小分子物质的交换 ,但量甚微[1] 。2 羊水量2 .1 羊水量随妊娠…  相似文献   

4.
羊膜腔内输液在羊水过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羊膜腔内输液在羊水过少的诊断应用、操作方法及并发症。羊水过少应用羊膜腔内输液有助于胎儿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不典型胎膜早破所致羊水过少的诊断,并有预防性治疗胎儿窘迫,改善围产儿后果及防治胎肺发育不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羊膜腔内灌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膜腔内灌注是用于产前产时改善胎儿状况的一种方法.通过宫内压导管灌注生理盐水来纠正胎心可变减速,稀释粘稠胎粪,改善宫内环境及脐动静脉血气的状态,降低剖宫产率及阴道手术产率,也可将抗生素注入感染或胎膜早破的宫腔及经腹羊膜腔内灌注用于提高羊水过少时超声波的分辨率.羊膜腔内灌注的并发症偶有脐带脱垂,子宫张力过高,胎儿心动过缓,羊水栓塞等.  相似文献   

6.
Zhao SC  Li F  Ai LY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6):391-394
目的探讨羊膜腔输液、羊水置换及羊膜腔输注碱性药物治疗胎儿窘迫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羊水过少、产程中胎心监护出现胎心律异常波形、Ⅱ度以上羊水胎粪污染产妇,在持续内监护下行羊膜腔输液、羊水置换治疗,其中20例分娩前行羊膜腔输入5%NaHCO3150ml(研究组),20例分娩前行静脉注射5%NaHCO3150ml(对照组),分娩后立即抽取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对两组新生儿行Apgar评分比较。结果(1)羊膜腔输液治疗:两组40例产妇中胎心律异常波形消失27例(27/40,68%),胎心律异常波形明显减少8例(8/40,20%),治疗有效率为88%(35/40);无变化或加重5例(5/40,13%)。(2)羊水置换治疗:两组40例产妇平均每例羊水置换Ⅱ~Ⅲ度胎类污染羊水900ml,最少700ml,最多1200ml。经羊水置换后抽出羊水清亮者21例(21/40,53%),羊水Ⅰ度污染者13例(13/40,33%),有效率为85%(34/40);仍有羊水Ⅱ度污染6例(6/40,15%)。(3)研究组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碳酸氢盐(HCO3-)、剩余碱(ABE)、标准碱(SBE)等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平均为(9·2±1·1)分,对照组平均为(8·7±1·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腔输液及羊水置换是治疗因胎儿窘迫及预防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有效方法,羊膜腔输注碱性药物能有效纠正胎儿酸中毒。  相似文献   

7.
胎粪吸入综合征(简称 MAS)是由于胎粪吸入胎儿气管和肺导致机械性梗阻和化学性炎症引起。死亡率大约25%,占整个围产儿死亡的2%。不但羊水过少导致胎粪粘稠,而且脐带受压刺激迷走神经均可能与 MAS 有关。Miyazaki 和 Nevarez已证明产时羊膜腔内输注生理盐水对纠正羊水过少和减轻由于脐带受压引起的可变减速有益。为了努力改善产时伴粘稠胎粪病人的母婴后果,作者1987年元月~1988年4月随机抽取了80例产时伴稠胎粪的足月孕妇(羊水碉、粘、混浊并含明显的颗粒物质认为是“稠胎粪”),其中不包括有绒毛膜羊膜炎体征及任何胎儿窘迫迹象的病人。随机选择44例接受常规处理,36例接受羊膜腔由输液。给接受羊膜腔内输液的病人放入宫腔内压力导管,开始经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羊膜腔输液 (amnioinfusion,AI)治疗产时羊水过少、胎膜早破和胎粪性羊水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产程中发生胎心异常合并羊水过少、胎膜早破和羊水胎粪污染的孕产妇 1 0 1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51例 ,对照组 50例。治疗组在胎心监护下行羊膜腔输液或羊水置换 ;对照组给予吸氧 ,改变体位 ,静滴 5% Na HCO3等治疗。结果 :治疗组经羊膜腔输液 50 0~ 1 0 0 0 ml,胎心可变减速 (variable deceleration,VD)和长时减速 (period long deceleration,PL D)消失或明显改善 44例 ,有效率占 86 .3% ,明显高于对照组 (2 2 %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治疗组 1 9例胎粪性羊水行羊水置换 ,有 1 7例羊水转为清亮或 度混浊。治疗组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缩短 ,治疗组和对照组剖宫产率分别为 1 3.7%和 34.0 % ,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 3.9%和 42 .0 % ;对照组胎粪吸入性肺炎 9例 ,新生儿死亡 3例 ,治疗组仅一例发生胎粪吸入性肺炎 ,无新生儿死亡。产褥病率两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羊膜腔输液是治疗产时羊水过少、胎膜早破、胎粪性羊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羊水胎粪污染与胎儿窘迫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羊水胎粪污染与胎儿窘迫刘维超,蒋殷宗,顾美礼,邓丽波长期以来,临床上多以羊水中有无粪染及粪染程度判断胎儿预后。但Yeomans等 ̄[1,2]则持不同看法。为了解羊水粪染及其程度对胎儿的影响究竟如何,对我院5年来在产程中出现羊水粪染并行胎心监护的产妇进...  相似文献   

10.
羊膜腔内输液及羊水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羊水过少及胎粪污染 ,无论其发生机制如何 ,都直接威胁胎儿生长发育及生命安危。 1983年Miyazaki[1] 首次报道羊膜腔内输液 (amnioinfusion ,AI) ,1987年国内首次应用[2 ] 于产间治疗羊水过少 ,相继临床应用逐渐增多 ,基本认为是一简单、有效且较安全的疗法。1 方法1 1 装置 基本装置为一宫腔内导管、静脉输液器及宫内压测定仪。如采用单腔宫内导管 ,则三者可以三通管相连 ,缺点是输液时会影响测压的准确性 ,只能在停止输液时间歇性测压。如采用双腔导管 ,则测压与AI可同时进行。1 2 补充液 最常用的为生理盐…  相似文献   

11.
羊水粪染:现代争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羊水粪染发生率约9%-20%。胎粪排入羊水可在产前或产时。胎粪吸入发生于前前、产时或第一次呼吸时,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新生儿预后与产前低氧血对肺的损害有关。本文综述胎粪排出和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预报胎粪吸入的治疗选择,以及胎儿监护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羊水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羊膜腔内羊水的量及成分与胎儿及母亲有密切关系。羊水成分复杂 ,通过监测羊水中的某些物质可以了解胎儿发育、成熟情况及有无胎儿畸形 ,在临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羊水监测的生理基础羊水生成机制复杂 ,至今不十分明确。羊水量及成分随孕龄增长不断变化而且定期交换 ,是动态平衡的循环水。不同孕期羊水来源不同 ,过去认为妊娠前半期羊水可能是母体血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渗透液。近几年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 ,对胎儿、胎盘、羊水进行生物化学研究及电子显微镜观察 ,有人否定了羊水是母血渗透液的说法。目前认为 ,孕前期羊膜上皮或平滑绒毛…  相似文献   

13.
胎粪污染羊水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胎粪污染羊水并不一定代表胎儿缺氧的存在,只有极小一部分会发展为胎粪吸入综合征。所以,探讨污染的羊水是否干预产科临床处理时,医生应综合考虑胎儿监护、头皮血pH值及病人的意愿等,从而决定进一步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胎儿胸腔-羊膜腔分流术对原发性重度胸腔积液胎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收治的3例经胸腔-羊膜腔分流术治疗胎儿重度胸腔积液合并或不合并胎儿水肿病例的产前诊断、宫内治疗及临床转归,总结并复习文献资料。结果:3例经胸腔-羊膜腔分流术治疗的原发性重度胸腔积液胎儿,2例预后良好,1例选择性终止妊娠。存活胎儿于出生后经对症支持等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胎儿胸腔-羊膜腔分流术对原发性重度胸腔积液胎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羊水Ⅲ度胎粪污染与新生儿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水Ⅲ度胎粪污染与新生儿结局林文琴王楸郑彩薇(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羊水粪染(meconium-stainedamnioticfluid)是产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现象,对其临床意义有不同的看法〔1〕。为了解其对胎儿的确切影响,我们对182例羊水Ⅲ度污染...  相似文献   

16.
<正> 羊水中是否混有胎粪以前只能在破膜时观察,近年通过羊膜镜检查,在破膜前甚至妊娠末期即可了解。1979年Dehan等在吸入胎粪污染羊水的新生儿尿中检出了胎粪样物质,从而建立了尿胎粪指数(Urinany Meconical Lndex.UMI)测定法。1983年寺尾等证明在分娩前后母尿中也可检出胎粪样物质。测定结果表明UMI阳性例大多数羊水内混有胎粪,且与分娩方式及胎儿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经阴道羊膜腔灌注治疗临产后羊水过少的单胎初产妇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2015年4月—2018年3月临产后诊断为羊水过少的358例单胎初孕妇,分为行经阴道羊膜腔灌注的治疗组(166例)和未行羊膜腔灌注的对照组(192例),比较2组的分娩结局(顺产率、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和产褥感染率)和新生儿结局[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脐动脉血乳酸值、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发生率、入住新生儿科率]。结果:治疗组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产后出血率和产褥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新生儿脐动脉血p H值、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而治疗组新生儿脐动脉血乳酸值、MAS发生率和入住新生儿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羊膜腔灌注治疗单胎初产妇临产后羊水过少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显著改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产时羊膜腔灌注是否能降低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发生率,自1999年4月至2003年8月在全球13个国家的56个中心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妊娠≥36周、宫口开大2~7cm的单胎头位临产产妇,纳入研究的病例共1998例,随机分为羊膜腔灌注组和对照组。羊膜腔灌注方法为以20ml/min的速度经宫颈插入导管输入室温生理盐水,共800ml,之后以2ml/min的速度维持继续输入生理盐水,最大量为1500ml。  相似文献   

19.
羊水过少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羊水减少时,羊水量越少则胎心率可变减速越频繁,而胎儿越不良。羊水指数是一种半定量、4个象限测量羊水的新技术,方法简单,是预示胎儿结局的重要参数。羊水过少常为过期妊娠、IUGR、胎儿畸形及某些药物所致。预防性羊膜腔输注生理盐水显著解除胎心率可变减速的频率及严重性,降低因胎儿窘迫而行的剖宫产主率,提高脐动、静脉血的pH,是一种对足月或过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妇女临产时应用的价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羊水的生成、吸收、转运由母体、胎儿、胎盘及胎膜共同协调地完成.很多学者认为,早期妊娠时羊水主要为母体血清经胎盘、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一小部分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未角化的胎儿皮肤进入羊水,但中期以后则以胎儿尿液作为羊水的主要来源.因此,羊水渗透压逐渐降低.胎儿肺液也可以进入羊水.每天胎儿肺液以200 ml/kg进入羊膜腔,胎儿呼吸运动时每天有500~800ml羊水潮流量[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