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椎间盘退变(IDD)的生物学机制极其复杂,是一系列脊柱退变性疾病的病理基础.随着髓核细胞衰老,IDD过程中伴有细胞数量减少及细胞生物学表型改变,复制性衰老和应激诱导性衰老均为髓核细胞衰老的可能机制,但具体信号转导通路尚未明确.研究已证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在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控制、抵抗氧化应激和延长细胞寿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能通过调节热量限制、抑制凋亡和氧化应激等机制发挥生物学活性作用.SIRT1对IDD过程的潜在作用受到关注.该文就细胞衰老在IDD中的作用、细胞衰老发生机制、SIRT1对细胞衰老的调控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GF-β3基因修饰后退变髓核细胞生物学效应以及植入兔退变椎间盘后对退变椎间盘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腺病毒载体Ad-TGF-β3与第2代退变髓核细胞按10∶1比例混合培养转染(Ad-TGF-β3组),待细胞融合后传代,MTT检测转染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检测TGF-β3蛋白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对数生长期转染细胞Ⅱ型胶原染色阳性率;采用病毒空载体转染髓核细胞(Adv组)和未经转染髓核细胞(空白组)作为对照。取30只新西兰兔,体重3.2~3.5 kg,雌雄不限,通过针刺L3、4、L4、5和L5、6椎间盘制备椎间盘退变模型。将实验动物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转染细胞组(A组,n=12)、退变细胞组(B组,n=12)和空白对照组(C组,n=6)。A、B组将100μL浓度为1×105个/mL对应细胞悬液注射入退变椎间盘,C组同法注入等量PBS。注射后6、10、14周取A、B组各4只、C组2只实验动物处死,取L3、4、L4、5和L5、6椎间盘行组织学观察,RT-PCR检测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mRNA表达。结果 Ad-TGF-β3转染后髓核细胞活性明显改善;转染后3、7、14 d,TGF-β3在髓核细胞内表达逐渐升高;Ad-TGF-β3组髓核细胞细胞质内见棕黄色Ⅱ型胶原阳性染色,阳性率显著高于Adv组及空白组(P<0.05)。组织学观察示,A组椎间盘退变程度较B、C组明显减轻。6、10、14周A组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mRNA表达显著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3基因修饰退变髓核细胞后可明显改善细胞生物活性,转染后髓核细胞植入兔体内可明显增加退变椎间盘的基质分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针刺对UV照射引起的皮肤光老化大鼠皮肤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和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的变化,探讨针刺对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模拟日光中UV(UVA+UVB)照射,造成皮肤光老化模型,每次造模前,针刺组给予电针刺激,阳性对照组采用VE涂抹造模部位,15周后对比各组生化指标结果。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皮肤组织中CAT、GSH-Px活性明显降低,H2O2含量明显增加(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CAT、GSH-Px活性增加,H2O2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VE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延缓UV引起的大鼠皮肤光老化,能增强皮肤组织中CAT、GSH-Px活性,降低H2O2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腺相关病毒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adeo-associated virus mediated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AAV-hBMP-2)基因体内转染兔退变椎间盘后对髓核细胞Fas与Caspase-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针刺兔椎间盘的方法制作L2/3、L3/4、L4/5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4周后,在MRI影像学中,髄核的信号比正常减弱,证明造模成功,再随机分为注射20μlAAV-hBMP-2组(6×106pfu,A组)、AAV组(6×106pfu,B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分别于注射2周、4周及8周后对椎间盘进行MRI检查,然后取材,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和TUNEL法分别观察Fas与Caspase-3蛋白表达及髓核细胞凋亡情况,IPP6.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各指标的平均光密度。结果:注射后2周、4周及8周时A组MRI髓核信号结果与B组、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Fas,Caspase-3及TUNEL染色结果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强,A组Fas、Caspase-3及TUNEL的平均光密度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1),B组与C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内转染AAV-hBMP-2能抑制兔腰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与探讨葛根对小鼠自然衰老的延缓作用。方法:健康4月龄雌性昆明种小鼠15只,作为青年对照组(A);健康18月龄雌性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6组:老年空白对照组(B)、老年阳性对照组(C)、老年葛根中剂量组(D)、老年葛根高剂量组(E)、老年葛根素中剂量组(F)、老年葛根素高剂量组(G)。以灌胃方式给药,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影响。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其余六个老年组CAT的活力下降,H2O2含量显著增高;与老年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五个老年用药组均可提高CAT活性,降低H2O2含量。结论:葛根及葛根素具有延缓小鼠自然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兔椎间盘髓核组织中BNIP3表达量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方法:健康1月龄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在每只动物的L4/5、L5/6和L6/7椎间盘进行纤维环穿刺术,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作为实验椎间盘;穿刺椎间盘近端3个椎间盘(L1/2、L2/3、L3/4)作为正常对照椎间盘。分别于术后即刻、2、4、8周对椎间盘进行MRI及组织学评分,应用Real-time PCR定量检测髓核组织BNIP3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髓核组织BNIP3表达,同时分析同一椎间盘BNIP3表达与MRI评分、组织学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与正常椎间盘进行对照。结果:正常及手术后即刻实验椎间盘在MRI T2加权像上呈高密度,评分为1.0±0.0;手术后2周实验椎间盘信号呈不均一的高密度,评分为2.9±0.4;手术后4周实验椎间盘信号呈不均一中低密度,评分4.2±0.3;手术后8周实验椎间盘信号呈低密度,评分4.9±0.1,各时间点MR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染色显示正常及手术后即刻椎间盘结构整齐,髓核与纤维环交界清晰,组织学评分4.0±0.0;手术后2周实验椎间盘纤维环出现小裂隙,髓核与纤维环交界轻度不清,组织学评分7.5±0.2;手术后4周实验椎间盘纤维环出现较大裂隙,髓核与纤维环交界中度不清,组织学评分10.0±1.0;手术后8周实验椎间盘正常结构丧失,髓核组织纤维化,组织学评分11.8±0.2,各时间点间组织学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即刻、2周、4周及8周实验椎间盘BNIP3 mRNA表达是正常组的1.0±0.3倍、2.0±0.1倍、2.8±0.3倍和4.2±0.2倍,与椎间盘MRI退变评分呈显著性正相关(r=0.92,P<0.01)。正常及手术后即刻实验椎间盘髓核组织BNIP3灰度值分别为55.3±6.2和60.7±4.4;而手术后2周、4周及8周实验椎间盘分别为150.4±13.4、176.0±35.1和173.6±7.9,其灰度值与椎间盘组织学评分呈显著性正相关(r=0.92,P<0.01)。结论:兔椎间盘髓核组织中BNIP3 mRNA表达量与椎间盘退变相关,BNIP3表达上调可能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兔髓核与纤维环细胞生物学特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同时建立兔髓核细胞与纤维环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比较两者生物学特性差异。方法:新西兰大白兔5只(2~3kg,雌雄不限),无菌条件下分离髓核及纤维环,酶消化法联合组织块法含15%FBS的DMEM/F12(1∶1)培养液培养,当细胞90%融合后进行传代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测细胞形态,台盼蓝染色测定细胞活力,甲苯胺蓝和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分析比较髓核细胞与纤维环细胞形态、活力、增殖的差异。结果:原代及第1代髓核细胞和纤维环细胞形态上无明显差异,第2代髓核细胞开始有空泡出现。髓核细胞较纤维环细胞贴壁时间晚、细胞活力低;原代髓核细胞从第9天开始增殖速度较纤维环细胞慢(P<0.05)。结论:纤维环细胞的细胞活性明显高于髓核细胞。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可能是由髓核发生衰退引起,从而局部生物力学改变,导致纤维环破裂等组织结构的改变及功能的丢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离体培养的兔椎间盘器官及脊柱运动节段两种模型椎间盘髓核组织的变化.方法:将21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器官组8只,节段组13只,处死后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取出椎间盘器官和脊柱运动节段各50个,在高渗培养基中进行整体培养(410 mOsm/kg),于培养前及培养后第3、7、14、21天,两组各取10个椎间盘分别进行HE染色、II型胶原免疫组化、蛋白多糖含量和髓核细胞活力测定.结果:培养21 d器官组与培养14 d节段组HE染色示椎间盘组织结构基本保持完整,21 d节段组椎间盘组织形态学破坏;21 d器官组与14 d节段组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 d节段组染色变浅,与之前各时间点及器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多糖PAS/AB染色7 d内两组强度无降低,14 d两组强度均有所减弱,21 d节段组染色强度进一步减弱,改变比器官组更为明显;髓核细胞荧光检测两组7 d时强度较培养前变化不明显(P>0.05),21 d器官组与14 d节段组强度略有降低,但与之前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 d节段组髓核细胞荧光强度减弱,细胞活性降低,与之前各时间点及器官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14d内脊柱运动节段可作为研究生物力学对椎间盘影响的离体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凝固髓核的轴向抗压缩能力,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12只杂种犬的16个椎间盘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4个,明矾溶液1组(注入明矾溶液3d)4个,明矾溶液2组(注入明矾溶液2周)4个,明矾溶液3组(注入明矾溶液1个月)4个。外接压力泵,并维持160kPa压力5min,将0.15ml10%明矾溶液缓慢注入椎间盘髓核,使椎间盘髓核凝固以实验椎间盘为中心,取一个脊柱功能单位作为生物力学检测的标本。检测标本的轴向载荷位移曲线及使标本髓核突出的轴向载荷。结果轴向载荷500N时,明矾溶液凝固的髓核(3个时间组)与正常椎间盘被压缩的位移无统计学差异;轴向载荷2058N(210kg)时,正常椎间盘髓核可被挤出;轴向载荷2538N(259kg)时,明矾溶液凝固的髓核(1个月)被挤出。结论明矾溶液可使椎间盘髓核产生凝固,凝固髓核的轴向抗压能力略有增强,可达到强化髓核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研究单节段L4/L5椎间盘突出引起单纯单侧感觉或运动异常时突出髓核在MRI上的分布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2例单节段L4/L5椎间盘突出并单侧单纯感觉或运动异常的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分为运动异常组(A组)和感觉异常组(B组),分别将2组突出髓核的的外侧缘、内侧缘、突出最顶点在横向位上赋值,将突出最顶点在矢状位上赋值,比较2组间赋值的差异。结果 B组突出髓核的外侧缘及突出最顶点,突出髓核的最内侧缘较A组更偏向有症状侧,2组之间有明显差异,B组突出最顶点的矢状位赋值较A组的大。结论感觉异常患者较运动异常患者的突出髓核更偏向受压迫的神经根,且突出髓核在矢状位上更大。  相似文献   

11.
不同Pfirrmann分级椎间盘内髓核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Pfirrmann分级椎间盘内髓核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验证腰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能否反应髓核组织在细胞水平的退变程度。方法取术中获得的患者的髓核组织,按腰椎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标准进行分组。组织切片甲苯胺蓝观察比较各组髓核内细胞的密度。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髓核细胞。台盼蓝染色计算各组细胞活性比率,光镜观察细胞形态,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MTT法绘制各组2代细胞的生长曲线。阿利辛蓝法检测各组细胞的蛋白聚糖含量,比较各组差异。结果随退变级别升高,标本内胶冻样物质含量减少,透明度降低,纤维化组织增多,Ⅴ级标本完全纤维化,并伴有钙化,无法区分髓核组织。Ⅰ级和Ⅱ级髓核内细胞密度明显高于Ⅲ级,Ⅳ级又明显高于Ⅳ级。Ⅰ级组髓核细胞的活性比率为(93.5±3.7)%;Ⅱ级组细胞活性比率为(91.6±4.3)%;Ⅲ级组细胞活性比率为(83.5±6.7)%;Ⅳ级组细胞活性比率为(74.8±5.9)%。除Ⅰ级与Ⅱ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Ⅰ级和Ⅱ级组细胞呈短梭形或多角形轮廓清晰饱满,折光性强。Ⅲ级组胞突较长,Ⅳ级组胞突更长,细胞轮廓模糊。电镜下Ⅰ级和Ⅱ级组细胞相似,胞浆内含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Ⅲ级组细胞内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减少,出现小的空泡,可见溶酶体出现。Ⅳ级组细胞溶酶体大量聚集,可见巨大的空泡样结构。Ⅰ级组和Ⅱ级组细胞生长速率快于Ⅲ级组(P〈0.01))。Ⅲ级组细胞生长速率快于Ⅳ级组(P〈0.05)。Ⅰ、Ⅱ、Ⅲ、Ⅳ组细胞GAG含量分别为(423.19±41.21)mg/L,(408.23±29.25)mg/L、(273.05±52.44)mg/L、(91.73±38.06)mg/L,Ⅰ级组和Ⅱ级组细胞高于于III级组(P〈0.05))。Ⅲ级组细胞高于Ⅳ级组(P〈0.05)。结论椎间盘退变的Pfirrmann分级,能很好的反映髓核组织在细胞水平的退变程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退变分级系统。  相似文献   

12.
长时间异常应力负荷下兔颈椎间盘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立  詹红生  应航  井夫杰 《中国骨伤》2003,16(6):374-375
颈椎间盘退变是颈椎病的发病基础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颈椎病的发生与长时间低头屈曲位造成的异常应力负荷有关[1] 。在体生物力学和病理形态学研究证实 ,长时间模拟人颈椎低头屈曲姿势 ,可增加家兔颈椎节段局部应力负荷 ,促使颈椎关节突关节及椎旁软组织的退变[2 ] 。本实验模拟该方法 ,动态观察了异常应力负荷条件下家兔颈椎间盘各部的病理形态改变 ,以期建立一个初步的颈椎间盘退变模型 ,为颈椎病的防治研究提供动物模型。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与分组 选用 35只清洁级成年日本大耳白家兔 ,按体重编号 ,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 (…  相似文献   

13.
明矾溶液对椎间盘髓核凝固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明矾溶液对椎间盘髓核的凝固作用。[方法] 将犬离体椎间盘20个随机分为4组,分别置于2、5%、5%、10%明矾溶液及生理盐水实验溶液中浸泡,另取16个离体椎间盘,将上述4种实验溶液分别注入其中,观察椎间盘髓核的凝固效果及组织学变化,初步筛选合适浓度的明矾溶液;另外从17只犬体中,选择68个活体椎间盘,分成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注入组、10%明矾溶液一点穿刺组、10%明矾溶液2点穿刺组等4组,于术后3d、2周、1、3个月分别取材,对椎间盘髓核进行大体观察、光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离体及在体实验中,生理盐水对椎间盘髓核无凝固作用,明矾溶液浸泡可以使离体椎间盘的髓核凝固,且随着明矾溶液的浓度增加,凝固的髓核体积逐渐变小。离体椎间盘内注入明矾溶液后,髓核未产生凝固。在体椎间盘内注入10%明矾溶液后,椎间盘髓核发生凝固,术后1个月达到最强的凝固效果,表现为以穿刺点为中心的凝集反应,2个穿刺点时可出现2个凝固的团块。凝固髓核的间质成分增多,组织化学和扫描电镜检查证实间质中为大量增生的胶原纤维。[结论] 明矾溶液可促使髓核产生以注射点为中心的凝固作用,其可能与明矾溶液刺激髓核继发产生的胶原增多及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等离子刀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等离子刀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与等离子刀髓核消融术治疗单节段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单节段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其中33例采用等离子刀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A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20~60岁,平均(40.4±8.8)岁;病程12~38个月,平均(19.9±5.8)个月. 31例采用等离子刀髓核消融术治疗(B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0~60岁,平均(39.8±7.3)岁;病程12~48个月,平均(19.2±8.1)个月. 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估术后疼痛的分级及JOA评分评价术后功能改善率. 结果: 术后无神经根、马尾神经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两组VAS评分术后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等离子刀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A组)痛疼减轻优于等离子刀髓核消融术(B组).术后12个月,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功能改善率评定疗效:A组,优9例,良21例,可3例,差0例;B组,优6例,良18例,可7例,差0例. 等离子刀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优良率优于等离子刀髓核消融术(P<0.05).结论: 在短期内治疗单节段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等离子刀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的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RNA-210(miRNA-210)对退行性变髓核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参与椎间盘退行性变(IDD)进程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4例IDD患者(IDD组)和6例腰椎骨折患者(对照组)椎间盘组织进行分离,培养髓核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髓核细胞中miRNA-210的表达,通过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自噬水平。通过FQ-PCR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过表达或抑制miRNA-210对细胞自噬和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寻找miRNA-210与自噬相关的靶基因及miRNA-210的结合位点,并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DD组髓核细胞中miRNA-210表达量增加,细胞自噬水平降低。过表达miRNA-210会抑制髓核细胞自噬,同时降低Ⅱ型胶原(ColⅡ)及蛋白多糖表达量,升高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MMP-13表达量。自噬抑制剂3-MA减弱miRNA-210对ColⅡ、蛋白多糖、MMP-3和MMP-13的调节作用。miRNA-210与自噬相关蛋白7(ATG7)存在结合位点,过表达miRNA-210通过沉默ATG7抑制细胞自噬,激活MMP-3和MMP-13,促进细胞外基质(ColⅡ和蛋白多糖)降解。结论在发生退行性变的椎间盘组织中miRNA-210表达量增加。过表达的miRNA-210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靶基因ATG7抑制细胞自噬,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推动IDD进程。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人工髓核植入对软骨终板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u DB  Zhao L  Jin DD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5):354-356
目的 测量腰椎间盘人工髓核植入后软骨终板应力分布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用新鲜成人尸体腰椎标本6具,Medic分级均为正常.采用MTS材料测量系统进行轴向垂直加载试验,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在正常状态、摘除髓核状态和人工髓核植入状态下L4-5椎间盘下终板各测量点的应力分布.结果 正常椎间盘状态下,软骨终板应力分布在中心区域最高,沿两侧逐渐均匀减低.摘除髓核后终板应力分布变化显著,中心区域测量点的终板应力降低(P<0.05),而纤维环部应力增高(P<0.05).人工髓核植入后,中心区域测量点应力分布明显增高,较正常状态增高15.1%(P<0.05),且邻近区域亦出现高测量值.结论 腰椎间盘人工髓核植入后,假体区域终板出现应力集中.目前假体设计尚不能在植入后完全达到正常的生物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代次成人正常髓核细胞体外培养的形态及生长动力学差异。方法从成人正常髓核组织分离培养髓核细胞,传代后对细胞形态、生长曲线、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摄取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体外培养条件下,传3代之前的细胞形态正常,胞浆丰富;传4代起,部分细胞的形态逐渐向长梭形演化。生长曲线提示传3代之前的髓核细胞持续增殖能力强。MTT测定吸光度值,传1、3代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5、7代与传1代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培养条件下,前3代成人正常髓核细胞形态良好,活性高,增殖能力强,适合作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细胞在微载体培养与单层培养中细胞表达蛋白多糖含量的差别。方法椎间盘疾病手术病例的术中切除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分别进行微载体三维细胞培养和单层细胞培养;取胎儿椎间盘组织,显微镜下区分髓核细胞和纤维环细胞,分别进行培养,同成入组对照。利用^35S放射标记渗入放免定量测定的方法进行蛋白多糖含量的检测。结果①椎间盘细胞胞内的蛋白多糖含量(cpm),细胞单层培养组为101.909±11.439,微载体立体培养组为136.607±10.792,P〈0.05;②椎间盘细胞表达的蛋白多糖含量(cpm),细胞单层培养组为105.119±13.040,微载体立体培养组为174.231±17.676,P〈0.05;③各组椎间盘细胞表达的蛋白多糖含量均高于细胞内的含量;④胎儿腰椎间盘细胞蛋白多糖的含量及表达量均高于成人退变椎间盘细胞,胎儿髓核细胞蛋白多糖的表达量高于纤维环细胞的表达量。结论椎间盘细胞的微载体三维立体培养相对单层培养具有较高细胞蛋白多糖的表达量,是一种较好的细胞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