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突然,疼痛剧烈,及时准确地诊断临床意义重大。本文介绍1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B超检查诊断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输尿管结石患者150例,男118例、女32例;年龄18~65岁,平均36岁。患者均表现为尿频、尿急、腰痛、腹痛,且疼痛向会阴部放射,伴有肉眼及镜下血尿。采用纳米10超声诊断仪及频率为3·0~6·0MHz的变频凸探头。患者俯卧位,取肾长轴切面。注意观察肾集合系统有无分离,必要时行双侧对比,沿扩张的肾盂在肾门处寻找输尿管,并向下追踪,直到发现强回声光斑反射为止。对俯卧位很难探及的扩张输尿管或…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1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资料进行了分析,目的是评价B超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取石,体外震波碎石和综合疗法排石证实。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男78例,女32例,年龄20-58岁,根据病程不同,其临床症状及体症亦各有不同,除常规B超检查外,110例患者中87例行X线腹平片检查,3例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1.2 检查方法 采用东芝240B型超声诊断仪,使用探头频率3.5MHz。患者俯卧,必要时侧卧及仰卧位。首先作双肾扫查,取肾脏长轴切面观察肾集合系统内有无结石和积水,输尿管有无扩张等。当  相似文献   

3.
<正> 我院自1994~1996年,经超声显像及X线检查拟诊为输尿管结石150例,均经药物排石治疗及体外震波碎石证实诊断.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150例,男123例,女27例,年龄16~17岁,平均39岁.患者治疗前均常规B超,X线腹部平片或肾盂造影.病史:有肾绞痛史者131例,无典型临床症状但有镜下血尿史者19例.材料与方法 使用仪器为日立EUB-4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线阵探头.超声探测法可采取分段探测法.(1)俯卧位背部肾区纵向扫查:经肾找到积水的肾盂后往下追踪寻  相似文献   

4.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性患者 34例 ,女性患者 10例。年龄在 19岁~ 5 6岁 ,平均年龄 38岁。大多数伴有肾区疼痛、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等。其中肾结石 18例 ,输尿管结石 2 6例 ,均经X射线、手术或保守治疗证实。1.2 方法我院采用的仪器为西门子omnia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5 - 2MHZ。患者先呈俯卧位测量双肾的长、宽、厚 ,然后采用侧卧位探查患侧肾、肾盂、输尿管的纵切图像。选择最佳图像取样测量结石的大小、扩张的肾盂及扩张的输尿管内径。并对以上检查做详细记录。2 结果在肾结石中 ,结石位于肾上部的 7例、位于肾中部的…  相似文献   

5.
1994年 10月~ 1999年 12月 ,作者对输尿管膀胱段结石 12 6例进行超声检查 ,确诊 12 0例。本文就诊断方法及如何提高诊断率进行探讨。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本组 12 6例输尿管膀胱段结石均经逆行肾盂造影及膀胱镜检查证实 ,男 75例 ,女 5 1例 ,年龄 19~6 9岁 ,平均 39岁。患者以腰痛、腰酸、下腹部疼痛及血尿而就诊。2 .检查方法 :使用仪器为阿洛卡SSD— 6 2 0型、东芝 2 40型、惠普 10 0 0型超声诊断仪 ,3.5MHz线阵或凸阵探头。患者先俯卧位取肾脏长轴切面 ,发现扩张肾盂后 ,向下追踪 ,在扩张的输尿管内发现有强光斑反射后方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描述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脏及形态改变。方法:36例均经腹部X线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观察输尿管结石继发肾脏改变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表现,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25岁-55岁。结果:①肾盂肾盏形态及功能基本正常5例;②肾盂肾盏轻度扩张积水,输悄管扩张19例;③同时合并肾结石5例;④肾盂肾盏积水明显,同侧输尿管全程未显影3例;⑤同侧肾、输尿管均未显影3例。结论:静脉肾盂造影对诊断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脏形态及功能改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输尿管癌的价值与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癌2例,均行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B超、CT、MRI检查。结果:输尿管癌2例在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显示输尿管内充盈缺损和管腔变窄,梗阻近端输尿管及肾盂轻度积水扩张;B超显示肾盂轻度积水扩张;CT扫描显示软组织密度肿瘤影,梗阻处以上输尿管及肾盂积水扩张;MRI检查显示肿瘤在Tl加权为等信号,12加权为略高信号或等信号。结论: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B超、CT、MRI检查在显示输尿管癌病变各有特点,CT和MRI对诊断输尿管癌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并能对其准确分期,B超可行初步筛查,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为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院1986~1987年3月,应用实时超声显象仪诊断5例输尿管结石,体会如下.本文5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临床表现均有阵发性腰痛伴肉眼血尿。痛疼剧烈时向后下及会阴部放射,肾功能都有程度不同的受损。所用仪器为 AlokA SSD—280型超声显象仪,线阵式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膀胱充盈,检查部位常规涂耦合剂,首先取仰卧位在耻骨联合上方作横切,排除膀胱及输尿管末端结石,然后在右肋缘 F 作斜纵切及侧卧位作冠状切,观察肾区有无异常回声。若发现有肾盂积水,最后取俯卧位在背部脊椎横突旁沿肾盂积水下方输尿管的走向行纵切,当观察到输尿管扩张时缓慢移动探头,就在扩张的输尿管末端寻找结石,反复证实结石存在时,固定检查部位,停帧显示,仔细观察结石的回声特征并测其范围同时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张静脉肾盂造影改良术对肾盂输尿管积水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7例临床和B超均提示单侧或双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的患者肌注黄体酮20 min后,于肘静脉注入造影剂后行低张静脉肾盂造影改良术.结果 27例肾积水患者中,轻度肾积水 5例,中度肾积水15例,重度肾积水7 例.轻、中度肾积水患者肾盂输尿管显影均良好;重度肾积水患者肾盂输尿管显影多数良好,诊断明确,少部分重度肾积水患者未见显影.结论 利用低张药物并结合体位行低张静脉肾盂造影改良术时肾盂输尿管显影良好,诊断明确.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输尿管结石超声诊断方法、技巧。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俯卧位及侧卧位对输尿管进行多切面多角度扫查,观察结石部位,大小。结果:超本组21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其中上段54例,中段24例,下段135例,超声检查患者肾盂不同程度分离、肾脏被膜下积液并输尿管扩张者145例,并肾结石45例,有明显临床症状者202例,无明显临床症状者11例。结论:应用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时间短、经济、简便、无损伤、无痛苦、可反复检查。另B超可确定输尿管结石的大小、数目及部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是输尿管结石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岩冰  胡伟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3):1712-1712
输尿管结石的传统诊断方法是尿路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或逆行肾盂造影,但由于结石成分和大小不同,及受患者肠道准备和摄片技术等因素影响,常难显示结石。1992年至2003年我院对50例临床疑诊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CT检查,均获确诊。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9岁~65岁。50例均有一侧或两侧腰部酸胀疼痛,其中伴血尿45例,下腹会阴放射疼44例。尿频、尿急46例,恶心、呕吐18例。病程1a~5a,11例有反复发作史。48例行B超检查,其中41例示一侧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49例行腹部X线检查,其中6例可疑结石;27例行静…  相似文献   

12.
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腔静脉后输尿管是较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我院1988年~1998年收治7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1岁~52岁,平均36.7岁。病史2个月~7年。7例均有右腰痛,3例有全程血尿,2例伴肾或输尿管结石。肾功1例轻度受损,余者正常。本组均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检查。B超显示肾盂积液,输尿管上段扩张,其中2例伴右肾或输尿管结石。IVP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显示右肾积液及输尿管上段扩张,右侧输尿管向中线移位,迂曲成折,呈“S”形。1例行右输尿管插管和腔静脉联合造影,确诊为腔静脉后输尿…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尿路成像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6例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而确诊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MRU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MRU诊断腔静脉后输尿管均可显示其梗阻部位及扩张的形态,以及输尿管和腔静脉的关系,其定位准确率为10 0 %。结论 MRU是目前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的像学检查方法,比临床上常用的B超、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卧位、电视监视压迫点片与追踪等对非典型征象输尿管下段结石IV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6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经手术或临床证实,并作常规KUB IVP及相应俯卧位、电视监视压迫点片。结果:常规KUB IVP片显示输尿管结石阻塞的尿路征象,包括肾盂积极水85例,肾盂显影延迟或不满意34例,梗阻近侧输尿管扩张81例,输尿管全程显影伴肾盂无或轻度扩张9例。俯卧位片的8例即可显示输尿管梗阻的部位和形态,35例热电厂尿后在盆腔片上见患侧输尿管末端有小结石显示,并伴有该侧输管末端有少量造影剂存留。结论:常规KUB IVP后俯卧位摄片,电视监视压迫点片与复查对非典型征象输尿管结石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输尿管肿瘤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输尿管肿瘤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例输尿管肿瘤早期临床表现,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膀胱镜、逆行性肾盂输尿管造影、静脉尿路造影(IVU)及超声波检查阳性发现。结果9例均有肉眼或镜下血尿,膀胱刺激征。6例病变上方输尿管及肾盂扩张、积水。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诊断8例,膀胱镜检 活检确诊1例,逆行性肾盂输尿管造影诊断6例,静脉肾盂造影诊断3例,超声波检查发现5例不同程度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其中3例探及输尿管肿物。结论输尿管肿瘤早期诊断较困难,持续性镜下或肉眼血尿、腰痛并有原因不明的肾盂、输尿管积水者,应及早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MSCTU可作为诊断早期输尿管肿瘤的一种无创伤性、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静脉尿路造影和超声检查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静脉尿路造影和超声检查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尿路梗阻性病变患者都进行了数字化成像静脉尿路造影和超声检查。另有4例行逆行尿路造影,并与临床诊断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42例患者经超声诊断均有不同程度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扩张,又经静脉尿路造影,其中3例正常,39例也诊断不同程度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扩张;42例患者的病因包括:输尿管结石17例,先天性异常11例,输尿管结核3例,输尿管癌3例,输尿管良性狭窄2例,外压性改变2例,神经源性膀胱1例。结论:静脉尿路造影和超声检查对尿路梗阻性病变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相结合,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 10 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 ,在双侧对比、多体位扫查、饮水及利尿情况下进行 B超检查 ,以探讨 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0 8例 ,男性 81例 ,女性 2 7例 ,年龄 19~ 6 8岁 ,以 35~ 4 5岁最多为 92例 ,发病时间为 3小时至 1周。临床表现均有腰痛及下腹痛 ,肉眼血尿 30例 ,镜下血尿 77例。1.2 方法 使用仪器为 ALOKa- SSD110 0超声诊断仪 ,3.5 MHz凸阵探头。 B超检查条件为膀胱中度以上充盈 ,患者先仰卧 ,在侧腰部先检查肾脏。首先找到肾盂 ,正常输尿管 B超下不显示 ,输尿管扩张后 B超下才可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单侧输尿管积水的临床价值、病因分析及其探查时的注意点。方法:对24例单侧输尿管积水的患者按仰卧位或侧卧位侧腰部作冠状切面,俯卧位脊柱肾区纵向扫查,仰卧位下腹部探测,嘱患者适度充盈膀胱,空腹及排便后检查,探头频率3.5MHz,检查时先找到积水的肾盂,沿肾盂找到输尿管并向下追踪观察至膀胱。结果:42例单侧输尿管积水的患者,输尿管结石30例,其中输尿管第一狭窄部结石11例,第二狭窄部结石10例,第三狭窄部结石9例。输尿管单纯不同程度积水的12例,其中输尿管狭窄的3例,输尿管肿瘤的2例,输尿管囊肿的1例,输尿管上段不同程度积水,未探到结石及其他异常回声的6例。结论:B超检查单侧输尿管积水阳性率高,并能针对引起积水的原因作出病因诊断,在肾绞痛时急诊检查,确诊率更高,而且可动态观察病情,可重复性强,对患者无损伤,无痛苦,操作简便,明显优于X射线检查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应用速尿黄体酮后行静脉尿路造影在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延水  赵国兴  杨淑艳  闫玉山 《西部医学》2011,23(11):2180-2181
目的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并缩短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时间。方法对250例患者给予速尿、黄体酮后10min后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于5、10和15min采集肾区图像及透视下跟踪采集输尿管图像。结果 246例输尿管结石明确诊断,4例尿路未显影。结论静脉肾盂造影中,速尿、黄体酮联合应用可缩短静脉肾盂造影时间,并明显提高输尿管结石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20.
多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在输尿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越尿系成像(spiralCTurography,SCTU)对榆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输尿管病变患者,其中结石18例,肿瘤3例、息肉1例、畸形4例、炎症4例、输尿管瘘2例、腹腔内肿瘤手术后遗症3例。均作螺旋CT泌尿系检查,先作平扫,然后注射对比剂后10~15min行螺旋CT吝积扫描,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其中22例行静脉泌尿系造影。结果在SCTU图像上,18例,21枚结石(其中2枚阴性结石)可清晰发现结石及扩张的输尿管和肾盂;3例肿瘤可见输尿管腔突然中断及肿块;4例双肾盂并双榆尿管畸形均见两个肾盂和两条输尿管;2例输尿管瘘显示瘘口的位置及走行。结论与普通CT及静脉尿路造影(IVU)相比,螺旋CT及其SCTU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能提高输尿管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