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睾丸恶性淋巴瘤 ( Malignant lymphoma of theTestis,MLT)临床上甚为少见 ,大多数无特异症状 ,多为术后病理确诊 ,且预后不佳。笔者就本院 2例并结合国内 81例共 83例 MLT作一综述 ,以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因素。1 一般资料1983~ 1995年本院所遇 2例和同期国内文献报道81例共 83例 MLT,年龄 11~ 91岁 ,中位年龄 53.2岁。均由临床、手术和病理确诊 ,其中 17例行免疫组化检查。2 发病情况以往一般认为正常睾丸内无淋巴组织 ,并且大多数MLT确诊时已有全身淋巴瘤表现 ,因此并非原发。但近来发现 MLT切除后确有较多病例长期生…  相似文献   

2.
采用冰冻切片、常规石蜡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标本观察方法确诊1例双侧乳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探讨双侧乳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微小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TMC患者资料。结果31例TMC临床无特殊症状,常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桥本病等伴发。B超22例发现低回声结节28枚,9例无阳性发现;16例结节伴有点状钙化。31例TMC共发现病灶39枚,3例为双侧癌,共计6枚,4例为单侧多发癌,计9枚,24例为单侧单发癌。31例TMC病理诊断均为乳头状癌。结论TMC无特殊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现主要依赖超声检查,确诊需靠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4.
癌痛散治疗癌性疼痛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于癌症尤其癌症晚期疼痛病人进行有效的止痛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综合规划中四项重点之一.全世界每年新发的癌症病人约700万人之多,约51.1%的人遭受着疼痛的折磨.现代医学治疗癌痛主要用WHO推荐的"三阶梯"疗法,但长期使用镇痛剂毒副作用大,成瘾依赖性强,并受患者耐受性限制,致使部分病人止痛效果欠佳.近年来,中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针灸等方法,开展对癌性疼痛的治疗研究,取得了满意的进展.在临床上,根据病人个体差异,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面颊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病理形态,进一步探讨其组织起源、流行病学、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面颊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患儿,男,3岁6个月。(2)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病理形态主要表现为不同分化阶段的横纹肌母细胞呈疏密不均的排列。(3)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与其他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多切片、免疫组化、特染可以鉴别。结论:(1)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起源于胚胎间叶组织。(2)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罕见,容易发生误诊,多切片,特染,免疫组化可帮助诊断。(3)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恶性度高,预后差,临床宜早发现,早治疗,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穴位封闭治疗癌性腹痛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霞  申淑景 《中医杂志》1999,40(12):719-719
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最大痛苦是疼痛,目前所采用的止痛药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疗效。如何使晚期癌症患者在生存过程中无疼痛,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在临床中用穴位封闭的方法治疗晚期癌症病人的腹痛,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最小者35岁,最大者70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中食管癌肝转移2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4例,胃癌肝转移6例,腹腔转移4例,乳腺癌肝转移2例,原发性肝癌6例,胰腺癌2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腮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例腮腺腺泡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腮腺腺泡细胞癌好发于中年人,好发部位为腮腺,生长缓慢,无明显症状,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呈圆形,胞质嗜碱性。细胞核较小圆深染,无明显异型。排列呈腺泡状,实性排列。结论腮腺腺泡细胞癌术前诊断困难,易造成误诊,手术医师应提高对腮腺腺泡细胞癌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原发于胆囊的类癌进行光镜观察,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文献。结果组织学特点:瘤细胞多排列为不规则巢状,条索状,瘤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弱嗜酸,颗粒状,边界不清,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免疫组化特点:肿瘤细胞表达Syn、CgA、NSE。结论胆囊原发性类癌罕见,诊断必须结合病史、全身检查及随访资料,并要排除转移性类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癌痛酊防治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癌痛酊联合盐酸曲马多片,对照组单用盐酸曲马多片,观察记录疼痛的缓解程度、缓解时间,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疼痛缓解程度及疼痛缓解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癌痛酊可以有效、快速缓解癌性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简称HCC)的病因和预后因素.为防治HCC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0例Hcc的临床和病理资料.31例作了随访.40例进行了AFP、CEA、PCNA、P53、HBsAg、MDR-1、C-erbB-2免疫组化标记.对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CC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患者.分化型和纤维板层型HCC术后生存期较长.预后较好:而低分化型、未分化型HCC和肝母细胞瘤则预后较差.病人多在半年内死亡.后三型免疫组化PCNA、MDR-1表达强阳性.提示癌细胞增殖快.恶性程度大.且对化疗效果盖.结论tHcc的病因主要与肝炎、肝硬化有关.提出防治肝炎、肝硬化.戒酒等.可预防HCC的发生.降低HCC的发病率IHCC的预后与患者是否治疗、它的组织类型、有无伴发肝炎或肝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卵巢癌属于女性生殖道一种常见恶性肿瘤,治愈率较低,究其原因,是由于卵巢癌在早期阶段临床表现不显著,且没有可靠性生物学标记物,通常在确诊时已到了中晚期。由于其对化疗具有耐药性,而且预后相对较差。随着对病理学以及分子遗传学进行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卵巢癌病理机制的理解以及认识不断加深,这就为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措施提供了证据。鉴于此,对卵巢浆液性癌的病理发病机制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12.
腹水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单纯治疗腹水疗效不佳。自1998年7月-2001年7月。我们共收治癌性腹水47例。对其临床表现,病因及诊断,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笔者采用止痛膏外敷治疗癌性疼痛80例,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58例,女性22例,其中肺癌31例,(胸膜转移15例,骨转移12例,肝转移4例),结肠癌6例(腹腔内转移4例,骨转移2例),胰腺癌5例,胃癌9例(肝转移3例)、腹腔内转移4例,骨转移2例),乳腺癌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8例腮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腮腺黏液表皮样癌好发于中年人,好发病变部位为腮腺、腭腺和磨牙,不同发生部位的临床表现也不同,组织学形态以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为特征。结论腮腺黏液表皮样癌术前诊断困难,易造成误诊,手术医师应提高对腮腺黏液表皮样癌的警惕性,有条件者应对可疑病变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定手术范围是减少术后复发率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辨证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善文 《光明中医》2008,23(9):1328-1329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23例给予强痛定肌肉注射治疗。结果:中医辨证治疗的有效率71.4%,对照组有效率69.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癌性疼痛可明显缓解疼痛,与西药功效相当。  相似文献   

16.
元麝止痛液治疗癌性疼痛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元麝止痛液外用缓解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以元麝止痛液外涂于癌痛相应的体表部位,对照组选用l%扶他林乳胶剂外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元麝止痛液制备方便,疗效确切,且无成瘾性,是治疗癌性疼痛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癌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的意义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技术对33例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癌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本组33例中典型类癌11例,不典型类癌9例,小细胞癌13例,部分病例做NSE、Syn、CK、EMA、CgA免疫组化染色且绝大多数为阳性。讨论: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癌起源于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系统的APUD细胞,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癌预后与类型相关,类癌预后最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治疗癌性发热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选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癌性发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小柴胡汤治疗,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TNF-α和IL-2变化,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生活质量增加稳定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治疗癌性发热疗效肯定,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药癌热宁栓剂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54例癌性发热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予中药癌热宁栓剂纳肛,对照组以消炎痛栓剂纳肛,7天为1个疗程。停药7天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检查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温、临床主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降热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P< 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7.477、t=3.492,P<0.01),并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t=4.71,P<0.05),提高患者生活质量(χ2=7.38,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外周血象无明显影响,并未见明显心、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中药癌热宁治疗癌性发热,退热作用持久而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青蒿鳖甲汤加减在癌性发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56例患者均为用抗菌素治疗一周无效,初步认定为癌性发热。用青蒿鳖甲汤加减口服,每天一剂,连服7天,观察用药前后患者发热情况。全部56例患者中有效52例,有效率为92.86%。结论: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晚期癌性发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