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拇指缺损对手功能的影响很大,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可导致伤手功能性发育不良、畸形,引发患儿心理、精神等诸多问题,为此临床医生应尽快完成拇指再造,恢复伤手功能。本文报道学龄前儿童拇指再造3例(最小10个月,平均24.6个月),2例拇指Ⅱ~Ⅲ度缺损,1例拇指Ⅱ度缺损并残掌,分别采取第2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再造拇指全部成活,经过术后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
我国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与修复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是劳动器官,也是感觉器官,是人们生产劳动、日常生活、文化娱乐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拇指是手唯一能和其他四指作对捏的手指,拇指占手功能的40%。因此,拇指的缺失,将丧失手的近二分之一功能;同样若拇指完好其他四指缺失,也将丧失手功能的60%;若拇手指同时缺失,必将丧失该手大部或全部功能。因此,拇手指缺失实施再造是摆在手外科医师面前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随着医学的发展,1898年,Nieoladoni曾用蹿趾带蒂移植分期实施再造拇指,功能不理想。随后采用拇指残端提升、虎口加深拇指延长、示指或其他残指转位拇化、皮管植骨、掌骨拇化、拇指植骨交臂皮瓣及手部各种带血管神经蒂皮瓣转位等方法实施再造,恢复了拇指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3.
探讨足耻游离移植手拇指再造术的方法和疗效评价.方法:手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手拇指再造20例.结果:再造手拇指和皮瓣成活.成活率:100%.术后随访1年,按中华手外科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8指,良2指.优良率达90%以上.结论:采用足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手拇指再造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足趾移植手指再造这一术式有较悠久的历史:最早由Nicoladons于1898年提出,通过足趾带蒂移植来再造拇指,但手术需分期进行,患者痛苦较大,功能和外形较差;而到了20世纪40年代,Free-man应用第2足趾带蒂移植再造拇指,术后形态及外形尚好。我国则由杨东岳,汤钊猷在1966年首先在国际上应用第2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获得成功。由于足趾移植再造手指形态和功能均优于其他再造方法,此术式逐渐成为手指再造中优先选用的术式。外伤致多个手指缺损,造成手畸形和手功能部分丧失,一般都需要行手指再造修复治疗。但再造手指与供趾的选择、血管吻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趾.手移植再造拇指时携带邻趾皮瓣整形再造的拇指,减小供区损失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7年至2009年,趾.手移植再造拇指12例,拇指缺损Ⅲ。度2例,Ⅲ2度5例,Ⅳ度5例。其中取蹰趾甲瓣带第二趾胫侧皮瓣5例;取第二趾7例,带躅趾腓侧皮瓣3例,带双侧邻趾皮瓣4例。利用携带皮瓣整形再造拇指8例,覆盖创面+整形再造拇指4例。皮瓣最小2cm&#215;1cm,最大4cm&#215;3cm。供区直接缝合4例,足趾植皮8例。结果12例拇指再造及携带的16块皮瓣全部成活,再造拇指、皮瓣及供区外观满意,8例植皮者足趾瘢痕隐蔽,足背无片状瘢痕。结论趾一手移植再造拇指时,皮肤组织的需求量常大于足趾供区,携带邻趾的皮瓣可有效解决Ⅲ-Ⅳ度拇指缺损再造的需求,其切取方便,转位灵活。供区较隐蔽,主要在趾侧方,较易闭合,尽量保留足跖侧的皮肤,术后外观功能影响小。在趾一手移植再造拇指中是一个实用方便的增加携带皮肤组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拇指再造     
1986年~1989年底,应用带血管蒂的挠骨片,逆行岛状前臂皮瓣一期为2例拇指近节指骨完全性离断,1例掌骨头部完全离断的患者行拇指再造.术后再造拇指成活,功能良好.拇指再造@宋基学$辽宁省四平市中心医院手、显微外科 @左锐军$辽宁省四平市中心医院手、显微外科 @王荣春$辽宁  相似文献   

7.
拇指功能约占手功能40%[1],损伤、缺失后将严重影响手的捏、握、抓等功能,修复再造拇指有着特殊的意义.1980年Morrison首先报道了拇甲瓣移植再造拇指.笔者应用带足背动脉拇甲瓣游离移植修复全拇指脱套伤8例8指,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趾皮甲瓣和第二、三足趾联合移植再造拇、手指的疗效。方法 采用趾皮甲瓣和第二、三足趾联合移植 ,为全手指缺失及包括拇指在内的多指缺失 ,再造拇指和示指或者拇指、示指和中指共 5 8例 6 4只手。结果 手术成功 5 9只手 ,失败 5只手 ,成功率 92 2 %。随访发现 ,患者均能用再造的拇、手指从事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手工操作 ,对再造拇、手指的外形也比较满意。结论 单足供趾术能用一只足为一只手再造拇指和示指 ,或者拇指、示指和中指 ,还能使双手缺失的患者有再造双手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提高足趾再造手指功能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各种原因所致的手指缺损极大地影响了手功能 ,用足趾再造手指是一种较好的恢复手功能的方法 ,但如何提高再造手指功能仍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足趾再造手指与其他手外伤一样 ,也具有肌腱粘连、僵直及关节活动度小的问题 ,我们自 1999年 7月~ 2 0 0 1年 3月采用我们的方法进行足趾再造手指术 39例 ,对于关节活动度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取第 2足趾、第 2、3足趾联合再造 5 6指共31例。其中男 38指 ,女 18指。拇指 度缺损 13指 , 度缺损 3指 ;食指 度缺损 7指 , 度缺损 8指 , 度缺损 4指 ;中指 度…  相似文献   

10.
拇指能作外展、对掌、持、捏等动作,约占手功能的40%,一旦缺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拇指伤残后,如何再造以恢复功能,一直以来是手外科的重要课题. 1980年Morrison[1]与美国Buncke和英国Cobbett在(足母)趾移植手术技术的基础上,首先报道用游离(足母)趾甲皮瓣包裹髂骨块移植再造拇指,由于(足母)趾趾腹特殊的皮肤质地和组织结构,使其能恢复与正常拇指相似的外形与良好功能,且供足不减少足趾数.自此,用(足母)趾甲皮瓣再造拇指的方法就成为拇指皮肤撕脱伤或部分缺损修复的固定术式.为了使之能更适应各种类型拇指缺损的形态和大小,再造出功能和外观均令人满意的拇指,国内外同行不断创新与改进,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急诊第2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治疗无条件再植的拇指创伤性缺损 ,尽快恢复手功能及外形。方法 :应用第 2趾游离移植急诊行拇指再造术。结果 :1 6例全部成活 ,随诊 6月~ 3年 ,外形良好 ,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应用第 2趾游离移植急诊再造拇指 ,适应于Ⅲ°~Ⅵ°拇指缺损伴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者 ,可选用带足背皮瓣的第 2趾移植再造拇指 ,其功能和外形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拇指再造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4例拇指缺损进行第2足趾游离移植或足拇甲皮瓣再造拇指。结果 24例拇指再造全部成活,指骨愈合时间平均6.8周。结论应用第2足趾移植或足拇甲皮瓣再造拇指,可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的手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手指缺失急诊再造的术式及效果。方法 2001年1月-2017年1月,切取患手对侧第2趾与同侧第2,3趾移植再造拇指及示、中指11例,同时切取带趾侧方皮瓣及趾蹼皮瓣修复重建虎口。结果 11例再造拇指11指,再造手指22指,再造指及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手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本术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肢的残留功能并Ⅰ期开大虎口,再造拇手指对指稳定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拇指是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造成严重的损伤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影响手的功能。我院自1968年~1998年10月,对34例拇指严重损伤的患者采用5种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早期修复与再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功能康复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35例第二足趾移植再造36个拇指术后通过物理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康复治疗以达到恢复手功能的目的。结果 根据Michon等拇指再造功能评价:优28个,良6个,差2个。结论 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早期进行功能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手功能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6.
拇指缺损将严重影响手的功能,理想的再造拇指应具有足够的长度,良好的血运与感~~  相似文献   

17.
拇指功能占手功能的50%,拇指残缺不仅严重影响手的功能,而且影响美观。随着手外科医学的不断发展,甲瓣移植再造拇指已成为修复拇指缺损的最佳手术方法。因为吻合血管移植指甲,始终有充足的血液供应,愈合后,外形好,功能佳,患者感觉正常。我院2002年3月~2007年10月共行甲瓣移植再造拇指36例,经过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应用腹部双峰皮瓣修复手指脱套伤、离断伤,再造拇指与食指,恢复手的功能比传统的单纯胸、腹皮瓣修复具有一次消灭创面,不须植皮的明显优点。我院1988年共做3例,修复手背创面1例,再造拇指与食指各1例。初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拇指的功能占了手部功能的一半,丧失拇指将使手失去主要功能。我科自1962年以来对54例外伤性拇指缺损患者进行了再造手术,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拇指缺失严重影响手的功能,我们于1987年~2002年,急诊采用移植[足母]趾再造拇指术37例,全部成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