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咽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鼻咽喉非霍奇金淋巴瘤64例的临床资料,评价影响淋巴瘤的预后因素。结果:本组64例中,T细胞淋巴瘤29例,NK/T细胞淋巴瘤16例,B细胞淋巴瘤16例,3例未分型。Ann Arbor分期:Ⅰ期31例,Ⅱ期21例,Ⅲ期11例,Ⅳ期1例。25例行化疗,27例行化疗加放疗,5例行放疗。3年总生存率为67.24%,单纯化疗的3年生存率和化疗加放疗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单因素分析表明,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一般状况和乳酸脱氢酶(LDH)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表明,仅IPI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鼻咽喉非霍奇金淋巴瘤以鼻和鼻窦T细胞淋巴瘤多见,化疗加放疗并未改善疗效,IPI是判断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nasal type ENKL,NKTCL)的临床特征、免疫组化特征、预后评估方式、干预措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我中心、经病理确诊为NKTCL的85例患者的随访资料(平均年龄46.25岁,男女性别比例约2∶1).依据Ann Arbor分期评估结果分别接受单纯放疗、单纯化疗、放化疗联合等3种不同方案的治疗,纳入临床特征、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ECOG(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评分、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病理免疫组化、治疗方案等指标,运用Kaplan-Meier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等统计学法分析上述指标对NKTCL生存的影响.结果 85例患者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sponse rate,CR)为41.1%,部分缓解率(partial response rate,PR)为21.1%,中位生存时间为37个月.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68.2%、48.4%、32.7%,疾病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 rate,EFS)分别为56.0%、45.3%、3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nn Arbor分期、IPI、ECOG评分、LDH、淋巴瘤B症状、白细胞数、血红蛋白、灶性CD20、EBV等对NKTCL的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nn Arbor分期、IPI评分、ECOG评分是NKTCL的独立预后因素.单纯放疗、单纯化疗、联合放化疗对生存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淋巴瘤B症状、高LDH、异常白细胞、低血红蛋白、灶性CD20(-)、EBV(+)与NKTCL预后相关;AnnArbor分期、ECOG、IPI评分可作为其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族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2009年收治的134例新疆维吾尔族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34例新疆维吾尔族DLBCL患者中男85例,女49例;确诊时中位年龄38岁(13~73岁).按Ann Arbor分期,93例(69.4%)为Ⅲ/Ⅳ期;按国际预后指数(IPI)分组,50例(37.3%)属于中高、高危组.治疗前按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制定的体力状态(PS)评分,0~1分的患者为92例(68.7%);伴有贫血、B症状及合并大肿块的患者分别为42例(31.3%)、50例(37.3%)、47例(35.1%).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7个月[95% CI(24.9,49.1)个月],3年与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1%与3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Ann Arbor分期、结外病变数、PS评分、乳酸脱氢酶(LDH)水平、IPI、骨髓受侵与新疆维吾尔族DLBCL患者的预后相关(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PS评分及LDH水平是新疆维吾尔族DLBC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DLBCL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较低,Ann Arbor分期、LDH水平及PS评分可作为判断新疆维吾尔族DLBCL患者预后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1):1-4+8
目的探讨初诊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对T细胞淋巴瘤疗效、预后的影响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62例各型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NLR分为低NLR组(NLR3)和高NLR组(NLR≥3),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血清LDH和Ann Arbor分期标准、IPI评分、ECOG评分和总体生存期(OS)、临床疗效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分析低NLR组28例,高NLR组34例。与低NLR组相比,高NLR组患者血清β2-MG、LDH偏高,Ann Arbor分期偏晚、IPI评分、ECOG评分偏高、总体生存期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NLR组初始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为33.3%,高于高NLR组的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低NLR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9个月,长于高NLR组的2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单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IPI评分、LDH和NLR对患者的总生存均有影响。结论 T细胞淋巴瘤患者初诊时的NLR可以用来评估患者总体生存期及疗效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MYC和BCL-2蛋白表达状况,探讨MYC/BCL-2共表达在DLBCL中的临床意义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确诊并采用利妥昔单抗初治的非特指型DLBCL病例的Ann Arbor分期、标准国际预后指数评分(IPI)、免疫组化Hans分型和临床疗效等临床病理参数,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MYC和BCL-2蛋白表达状态,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76例DLBCL组织中,MYC阳性表达55例(72.4%),BCL-2阳性表达41例(53.9%),MYC与BCL-2共表达者33例(43.4%)。MYC/BCL-2共表达者Ann Arbor分期中高分期者比例显著增高,且临床治疗未缓解者明显增多(P<0.05)。但与Hans分型和原发部位等因素均无相关性。标准IPI评分与DLBCL所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联系。结论MYC/BCL-2共表达可能是DLBCL的特殊免疫组化表型,作为标准IPI预后评分的补充,对利妥昔单抗初治DLBCL患者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腔、鼻咽部不同细胞(B细胞、T细胞、NK/T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生存率的相关性,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本院确诊的33例鼻腔、鼻咽部NHL的临床资料并随访生存率,比较不同细胞来源、部位、治疗方案、临床分期等的生存率差异.结果 本组资料中男性17例,女性16例,以40~60岁为主(51.5%),以NK/T细胞最多见(16例,48.5%),伴B症状者13例(39.4%),被误诊者9例(27.3%),两次及以上活检明确诊断者9例(27.3%).原发部位为鼻咽部7例(21.2%),鼻腔26例(78.8%).根据Ann Arbor分期,Ⅰ/ⅡE期24例(72.7%),Ⅲ/ⅣE期9例(27.3%).全组估计中位生存时间4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原发部位(P=0.007)、患者年龄(P=0.031)与生存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是鼻腔、鼻咽部NHL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8).不同细胞来源、治疗方案、B症状有无、Ann Arbor分期、误诊活检等分组比较,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3例行放化疗加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综合治疗患者,截止到末次随访时间均存活.结论 NHL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好发于40~60岁,以NK/T细胞来源为主,预后较差;原发部位为鼻咽部者生存预后较原发于鼻腔者可能更差;患者年龄越大,预后越差.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可能值得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P27^kip1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病程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二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对42例NHL患者的Skp2和P27^kip1蛋白进行检测,分析二者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全身症状、Ann—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ps评分、Skp2与P27^kip1对NHL患者的总生存率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27^kip1、IPI、Ann—Arbor分期是NHL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Skp2和P27^kip1蛋白在NHL患者病程中的表达呈负性相关(r=-0.381,P=0.013)。结论P27^kip1、IPI、Ann—Arbor分期对评估NHL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预测NHL临床疗效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及其与不同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13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病例组)及132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浆中TNF-α的水平,分析TNF-α表达水平与IPI评分、有无全身症状和Ann Arbor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1)病例组TNF-α在霍奇金淋巴瘤(H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小细胞淋巴瘤(SLL)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浆细胞瘤(PCN)和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中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在LBL中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L和NHL血浆中TNF-α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BL与PCN、DLBCL、S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危组淋巴瘤患者血浆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全身症状组淋巴瘤患者血浆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全身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 ArborⅣ期淋巴瘤患者血浆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Ⅰ~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的表达水平与IPI评分、有无全身症状和Ann Arbor分期有关,可作为淋巴瘤患者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30例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 30例患者发病年龄介于17~81岁,中位年龄57岁,发病高峰年龄段为50~65岁,男女比例1.5:1。其中Ann Arbor分期Ⅰ~Ⅱ期者占70.0%(21/30)、有B症状者23.3%(7/30)、淋巴结肿大者20.0%(6/30);IPI评分<2分者93.3%(28/30)、Ki-67值<20%者72.7%(16/22)。受累器官包括:骨髓、脾脏、韦氏环、腮腺、甲状腺、肺部、胃部、肠道、眼部、鼻咽部和肺。化疗组、手术联合化疗组和手术治疗组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率分别为81.8%、87.5%和77.8%,P>0.05),分期Ⅲ~Ⅳ期、IPI评分 ≥ 2分、骨髓受累、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因素能降低患者的疗效(P<0.05)。3年及5年OS分别为96.7%和90.6%、PFS分别为86.5%和79.9%,单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Ⅲ~Ⅳ期、IPI评分 ≥ 2分、浅表淋巴结受累、骨髓受累及羟丁酸脱氢酶(HBDH)升高、CD5阳性是患者生存预后的不良因素(P<0.05)。经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未发现对生存及预后有明显影响的因素。 结论 MALT淋巴瘤多为中老年起病,男性多于女性,常伴器官受累,手术联合化疗能获得较高的有效率;该病总体生存及预后好。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30例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发病年龄介于17~81岁,中位年龄57岁,发病高峰年龄段为50~65岁,男女比例1.5∶1。其中Ann Arbor分期Ⅰ~Ⅱ期者占70.0%(21/30)、有B症状者23.3%(7/30)、淋巴结肿大者20.0%(6/30);IPI评分<2分者93.3%(28/30)、Ki-67值<20%者72.7%(16/22)。受累器官包括:骨髓、脾脏、韦氏环、腮腺、甲状腺、肺部、胃部、肠道、眼部、鼻咽部和肺。化疗组、手术联合化疗组和手术治疗组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率分别为81.8%、87.5%和77.8%,P>0.05),分期Ⅲ~Ⅳ期、IPI评分≥2分、骨髓受累、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因素能降低患者的疗效(P<0.05)。3年及5年OS分别为96.7%和90.6%、PFS分别为86.5%和79.9%,单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Ⅲ~Ⅳ期、IPI评分≥2分、浅表淋巴结受累、骨髓受累及羟丁酸脱氢酶(HBDH)升高、CD5阳性是患者生存预后的不良因素(P<0.05)。经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未发现对生存及预后有明显影响的因素。结论 MALT淋巴瘤多为中老年起病,男性多于女性,常伴器官受累,手术联合化疗能获得较高的有效率;该病总体生存及预后好。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stratification of aggressive B cell lymphoma using the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and clinical factors. Methods A total of 127 patients with aggressive B cell lymphoma between 2014 and 2015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CD4, Foxp3, CD8, CD68, CD163, PD-1, and PD-L1 expression levels were evaluated in paraffin-embedded lymphoma tissues to identify their roles in the risk stratification. Eleven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for further evaluation using analysis of variance, chi-square, and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11 factors(age, Ann Arbor stage, B symptom, ECOG performance status, infiltrating CD8+ T cells, PD-L1 expression, absolute blood monocyte count, serum lactate dehydrogenase, serum iron, serum albumin, and serum β2-microglobulin) were observed among patient groups stratified by at least two risk stratification methods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 revised IPI, and NCCN-IPI models](P 0.05). Concordance rates were high(81.4%-100.0%) when these factors were used for the risk stratification. No difference in the risk stratification results was observed with or without the Ann Arbor stage data. Conclusion We developed a convenient and inexpensive tool for use in risk stratification of aggressive B cell lymphomas, although further studies on the role of immune micro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need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CHOP方案是目前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标准方案?CD20单抗美罗华(rituximab,R)与CHOP方案联合后,R-CHOP方案的治疗效果进一步的提高?本研究着重分析治疗过程中药物的每疗程剂量?时间剂量强度等与治疗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经(R)-CHOP方案治疗的DLBCL初诊患者52例?分析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CHOP方案中的强的松?环磷酰胺和阿霉素的平均每疗程剂量强度(DIPC)和平均每周剂量强度(DIPW)与疗效的关系?结果:病例的中位随诊时间为34个月(6~95个月),在经Pearson Chi-Square统计后发现,患者起病时的强的松DIPW<166.7 mg/m2?IPI评分?Ann Arbor分期(A或B)可以影响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均P < 0.05)?在将上述与CR有关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强的松DIPW<166.7 mg/m2和IPI积分为与CR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 < 0.05)?对患者总生存(OS)资料进行Kaplan-Meier分析发现,经Log-rank检验后,IPI积分?阿霉素<16.7 mg/(m2?周)?环磷酰胺<250 mg/(m2?周)与DLBCL患者的OS有关?在将上述与OS有关的因素进行Cox regression分析后,发现阿霉素<16.7 mg/(m2?周)?IPI积分为与OS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 < 0.05)?结论:对于用(R)-CHOP方案的初诊DLBCL患者,不但起病时的IPI积分?Ann Arbor分期(A或B)等与治疗结果相关,而且治疗因素如环磷酰胺和阿霉素的平均每周剂量强度也影响预后?在治疗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按预定治疗方案给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β2微球蛋白对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人共102例,记录病人初诊年龄、性别、Ann Arbor分期、乳酸脱氢酶和β2微球蛋白血清水平、有无B组症状和ECOG评分,按照国际预后指数(IPI)、国家综合癌症网络预后指数(NCCN-IPI)评分标准分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随着预后危险等级升高,β2微球蛋白水平逐渐升高,且高危组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和低中危组(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是IPI和NCCN-IPI预后分组的危险因素(P < 0.01)。β2微球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无相关性,与是否结外受累无明显相关性(r=-0.115,P>0.05),与年龄、肿瘤分期、ECOG评分呈相关关系(r=0.249、0.464、-0.357,P < 0.05)。结论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可能是影响弥漫大B淋巴瘤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其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治疗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1995年1月-2003年7月收治的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57例,按照AnnArbor分期标准,ⅠE期30例,ⅡE期21例,Ⅲ期4例,Ⅳ期2例。单纯放疗27例,放化疗30例。结果全组中位生存62个月,5年总生存率单纯放疗组、放化疗联合治疗组分别为64.0%、56.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4个月、6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硬腭和/或鼻中隔穿孔、PS评分、发热等B症状与预后关系密切,AnnArbor分期仍然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早期治疗是关键,放疗联合化疗未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2年7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老年DLBCL患者的年龄、Ann-Arbor分期、B症状、体能状态ECOG评分、骨髓浸润、最大肿块直径、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国际预后评分指数(IPI)、细胞来源、Ki-67指数、治疗方案等临床资料,研究上述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56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5.2个月,2年总生存(OS)率为49.7%,总完全缓解(CR)率为50.0%;CHOP方案组CR 13例(40.6%),利妥昔单抗(Rituximab)联合CHOP(R-CHOP)方案组CR 15例(62.5%),R-CHOP组的总有效率及CR率均优于CHOP组(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80岁、Ann Arbor分期、骨髓受累、ECOG评分、最大肿块直径≥10cm、IPI、治疗前LDH值、免疫分型、治疗方案均与预后有关(P〈0.05或P〈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IPI、骨髓浸润、免疫分型、化疗方案是影响老年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老年DLBCL具有肿瘤分期晚、合并疾病多、疗效差、生存期短等特点;IPI、骨髓浸润、免疫分型、化疗方案是老年DLBCL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CHOP方案能提高疗效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我院近8年的首诊初治T细胞NHL患者78例,记录每位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ECOG评分、最大肿瘤直径、结外受累部位数、有无B症状、LDH水平、β2MG水平、国际预后指数(IPI)、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7及Survivin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年龄、临床分期、ECOG评分、最大肿瘤直径、LDH水平、IPI、疗效、Ki-67及Survivin的表达是影响PFS的单个因素。年龄、临床分期、ECOG评分、最大肿瘤直径、IPI、疗效、Ki-67及Survivin的表达是影响OS的单个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Ki-67及Survivin的表达均为影响PFS及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Ⅺ-67及Survivin的表达水平是T细胞NHL重要的预后因素.是对IPI的重要补充,将两者与IPI相结合对估计患者的病情发展、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6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口腔颌面部NH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随访结果,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369例患者中,男性180例,女性189例;中位年龄56岁(3个月至92岁),中位病期3个月。283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肿块,38例为组织溃疡坏死,48例呈软组织弥漫性肿胀。病变位于面颈部软组织者90例(颈部75例,占20.3%),大唾液腺99例(腮腺77例,占20.9%),口腔软组织103例,颌面部骨组织50例,咽部软组织20例,颞下窝7例。247例伴发颈部淋巴结肿大,仅40例伴有B症状。298例为B细胞NHL,70例为T细胞NH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滤泡淋巴瘤、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鼻型最常见。Ann ArborⅠ期87例、Ⅱ期138例、Ⅲ期106例、Ⅳ期38例。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164例患者死亡,1年、2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1%、82.4%和59...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D-dimer及CA125在卵巢癌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检测血清CA125及血浆D-dimer水平在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以评价二者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同时对二者表达水平与卵巢癌临床特征、疗效和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CA125在卵巢癌组、卵巢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6.7%、20.0%和16.7%,D-dimer在卵巢癌组、卵巢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3.3%、10.0%和3.30%;CA125及D-dimer与卵巢癌FIGO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CA125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和60%,与D-dimer平行联合后,灵敏度明显增加而特异度下降,系列联合后灵敏度下降而特异度明显增加。D-dimer和CA125均阳性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仅为38.1%,D-dimer和CA125均阴性患者有效率优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dime(r+)CA125(+)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2.1月,D-dime(r+)CA125(-)中位生存时间26.4月,D-dime(r-)CA125(+)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8.3月,D-dime(r-)CA125(-)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未达到,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CA125及D-dimer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且二者均与卵巢癌FIGO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将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CA125及D-dimer水平与卵巢癌化疗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microRNA-125a-5p(miR-125a-5p)在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 达情况,探讨其对肿瘤耐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DLBCL 石蜡标本及其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采用实时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组织中miR-125a-5p 的mRNA 相对表达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 测肿瘤组织中P 糖蛋白(P-gp)、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miR-125a-5p 与耐药蛋白Pgp 表达的关系,以及该表达对DLBCL 肿瘤细胞增殖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MiR-125a-5p 在 DLBCL 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表达量与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免疫表 型相关(P <0.05),与年龄、性别、原发部位、临床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均无相关(P >0.05);miR- 125a-5p 高表达组P-gp 蛋白阳性率高于低表达组;Kaplan-Meier 及Log-rank 生存分析显示低表达miR- 125a-5p 患者的总生存期(OS)及无复发生存期(RFS)均高于高表达组,COX 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Ann Arbor 分期Ⅲ、Ⅳ期及miR-125a-5p 高表达均可作为DLBCL 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结论 miR-125a-5p 与 DLBCL 耐药蛋白P-gp 表达相关,miR-125a-5p 高表达及Ann Arbor 分期Ⅲ、Ⅳ提示DLBCL 患者预后较差, 可作为潜在的DLBCL 预后预测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