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学勤  吴学存 《河北中医》1999,21(5):283-284
1990~1998年,我们采用自拟独威木瓜汤加减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61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61例中,男34例,女27例;年龄20~30岁20例,31~40岁23例,41~50岁12例,>51岁6例;病程5日~2年;61例中,梨状肌损伤者31例,臀中小肌损伤者16例,臀大肌损伤者19例,其中26例X线腰椎片有轻度骨质增生。1.2 诊断依据 均以文献[1]中坐骨神经痛诊断标准为依据。2 治疗方法自拟独威木瓜汤内服为主,个别患者配合手法按摩、针灸、药物止痛。2.1 独威木瓜汤组成 独活10g,威灵仙15g,木瓜12g,羌活10g,当归12g,三七6g(冲服),防…  相似文献   

2.
王劲松 《四川中医》1997,15(6):24-24
近年笔者目拟“癃闭汤”治疗本病50例,效果满意,简要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0例均经检查确诊为本病的门诊病人,年龄最小者50岁,最大者82岁,以55岁以上发病率最高,其中50岁~60岁者18例;70岁~79岁者26例,80岁以上者6例;兼有尿路感染者5例,兼慢性支气管炎者18例,兼有高血压、冠心病者12例。病程最长者20年,最短者4个月,治疗时间为1-10个疗程,平均2-3个疗程。〔治疗方法〕基本方药:蜈蚣2条(研粉吞服),丹参15g,穿山甲、三棱、莪术、川牛膝、半夏、茯苓、泽泻、车前子、汉防已、柴胡、当归各10g,山茱萸20g,黄芪20~50g…  相似文献   

3.
齐刺治疗梨状肌损伤4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状肌损伤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笔者自 1 997年以来采用齐刺为主要治疗手段治疗梨状肌损伤 44例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44例患者均来自我科及骨科门诊 ,其中男性2 7例 ,女性 1 7例 ;年龄最大者 5 6岁 ,最小者 2 7岁 ;急性损伤者 1 2例 ,慢性损伤者 32例 ;病程 :急性者 1~ 3天 ,慢性者 1月~ 1年。急性损伤者多有外伤史 ,臀部剧烈疼痛不能用患侧臀部着力 ,坐下、下蹲时疼痛加剧 ,疼痛可向下放射至窝、踝部或达足底 ;慢性损伤者无明显外伤史 ,常见腰痛及小腿牵拉性痉挛痛或痛点。查体 :直腿抬高试验在 60角度…  相似文献   

4.
坐骨神经痛临床常见且易复发 ,不易在短时间内治愈。1995— 2 0 0 0年笔者针对病因综合治疗 5 6例坐骨神经痛患者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将方法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患者中 ,男 35例 ,女 2 1例 ;年龄 2 2~ 75岁 ,平均 4 8岁。其中属椎间盘脱出引起 18例 ,梨状肌损伤 6例 ,臀上皮神经损伤后引起 8例 ,腰椎骨质增生压迫坐骨神经痛 7例 ,足趾麻木伴腓神经痛 6例 ,髋关节损伤引起 5例 ,其余 6例为干性坐骨神经痛。X线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患者中双侧坐骨神经痛 10例 ,余为单侧发病者。1 2 治疗方法 采用针灸、…  相似文献   

5.
活络效灵丹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主治气血凝滞、痃癖症瘕、心腹疼痛和腿臂疼痛。笔者运用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9例中,男性43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49岁;主要症状为臀部和下肢沿坐骨神经分布区放射痛,梨状肌部位明显压痛、放射痛,局部可触及条索状隆起改变,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2 治疗方法方药组成:当归、丹参各30g,制乳香、制没药各10g。加减:兼风湿者加桂枝、木瓜、独活各10g;梨状肌粘连严重者加三七10g,地龙15g,蜈蚣2条;臀、腿部肌肉萎缩明显者加白芍20g,女…  相似文献   

6.
梨状肌损伤是以下腰部、臀部疼痛为特征,严重者压迫坐骨神经,引起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刺痛,、甚至不能行走。笔者自1993年9月至1995年7月采用手法配合局部封闭共治疗3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亚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7例病例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2a6例,1~2a7例,<1a11例,急性损伤13例(急性损伤是指伤后二周内就医者)。1.2梨状肌损伤的病因37例病例中全部有明显的外伤史。弯腰时,当髓关节做屈曲并外展才h旋运动。梨状肌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发生损伤。1.3临床表现37例病例中,18…  相似文献   

7.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是因臀部深层肌肉一梨状肌损伤或其周围组织水肿、疤痕所致的坐骨神经痛,笔者应用综合内外并治法治疗本症127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7例中男性81例,女性46例;年龄21~58岁;病程3个月~8年;有外伤史者73例,感受寒湿者38例,慢性劳损9例,其余原因不明。左侧56例,右侧71例。诊断依据:(1)有外伤病史;(2)臀部及大腿后侧或臀部深处胀痛,疼痛常放射至下肢小腿外侧,严重者呈刀割烧灼样疼痛,致行走困难或跛行;(3)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治疗方法先针刺耳跳、秩边、委中、阳交穴待…  相似文献   

8.
梨状肌损伤综合症是指由于梨状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的臀腿痛。发病时患者疼痛较剧 ,行走不便 ,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困难。近二年来我在门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 3 4例 ,疗效很好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 3 4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 4例 ;年龄最大 58岁 ,最小 3 6岁 ;3 6~ 46岁者 1 4例 ,47~ 54岁者 1 7例 ,55~ 58岁者 3例 ;职业 :工人 1 9例 ,职员 1 1例 ,干部 4例 ;病程 :1~ 2天 2 9例 ,3~ 5天 5例 ,以上病例症状体征明显 ,诊断明确。2 治疗方法2 .1 封闭疗法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 1 %利多卡因 4ml加强…  相似文献   

9.
自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7月 ,笔者对 5 2例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患者行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5 2例均为门诊病人 ,全部符合梨状肌损伤综合征诊断标准[1] 。其中男 32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小者18岁 ,最大者 4 9岁 ;病程最长者 6个月 ,最短者 1周。2 治疗方法2 .1 电针刺激(1)压痛明显或可触及结节者 ,选压痛点或结节为主穴 ,用 2 8号 3寸毫针快速进针 ,以针尖刺中压痛点或结节为宜。再取两侧旁开约 1寸定为配穴。(2 )压痛点不明显或不能扪及结节者 ,则据梨状肌体表投影确定肌腹中点 ,并定为主穴 ,其旁开 1…  相似文献   

10.
自 1998年以来 ,笔者使用小针刀辅助注射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2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8例 ,男 2 0例 ,女 8例 ,年龄 4 0~ 5 5岁 ,病程 3个月~ 3年。梨状肌综合征为臀部软组织损伤致臀部深层肌肉梨状肌损伤而出现局部疼痛症状为主的症候群。临床表现为患侧臀部酸、胀、痛并沿一侧向下肢大腿后侧、小腿外后侧放射痛 ,病情严重者剧痛难忍 ,走路跛行呈间歇性。体征 :患侧梨状肌体表投影处有深部压痛 ,可触及条索状物 ,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 ,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据时间长短有不同程度的肌萎缩表现及神经分布区感觉…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全部为男性患者 ,其中年龄 1 8-3 0岁 1 5例 ,3 1~ 40岁 8例 ,41~ 5 0岁7例。病程最短两月 ,最长 4年 ,均单侧发病 ,外伤引起 1 5例 ,慢性劳损及风寒湿邪引起者 1 0例。1 .2 诊断要点 参照《临床综合症学》诊断 :臀部疼痛伴大腿后侧和小腿外侧放射痛。可因受凉劳累加重 ,查体可见 :臀部压痛明显 ,按压投影部位能扪及梨状包块并有压痛。慢性损伤者梨状肌条索状变硬 ,直腿抬高在 60度以内疼痛明显 ,超过60度疼痛减轻。本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区别 :后者有棘突压痛伴放射痛。2 治疗方法取穴 :梨状肌…  相似文献   

12.
急性梨状肌损伤是腰臀部软组织损伤中因臀部深层肌肉梨状肌损伤而招致急性坐骨神经疼痛者在门诊临床上较多见。笔者运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8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82例中男50例,女32例;最大45岁,最小23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1个半月。  临床主要表现多因在腿内旋髋蹲位突然外旋起立时引起肌肉拉伤。伤后即臀部疼痛。部位深在,患者常不能明确指出痛点部位。其疼痛呈锐痛,似刀割状并向下肢放射,步行时疼痛加重。常迫于直腰,侧屈,屈髋,屈膝足尖触地的体位。单纯性的梨状肌损伤的诊断并无困难。但是由于梨状肌损伤累及…  相似文献   

13.
电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1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 1 992年~ 1 995年采用电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1 6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6例中男性 1 1例 ,女性 5例 ;年龄 2 9~ 67岁 ;病程 5天~ 2 7年 ;左侧 6例 ,右侧 1 0例。均有外伤或受凉史 ,臀部肌肉萎缩、疼痛 ,伴下肢放射痛 ,梨状肌部位能扪及包块并有压痛 ;慢性损伤者 ,梨状肌呈条索状硬变 ,弹性减低 ,有深压痛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髋关节外展、外旋试验阳性 ;下肢活动时疼痛加重 ,休息后疼痛缓解。治疗方法取穴 :秩边、环跳 ;配穴 :阿是穴 ,即秩边与环跳之间的两个压痛点。患者取俯卧位 ,穴位常规消毒后进针 ,…  相似文献   

14.
齐刺配合弹拨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6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正勇 《吉林中医药》2003,23(12):40-41
梨状肌综合征是针灸科常见病 ,以一侧臀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痛为主症。 1991年以来笔者采用齐针法配合弹拨手法治疗 6 6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6 6例患者中 ,男性 4 2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17~ 72岁 ,平均 4 4岁 ;病程最长者 5年 ,最短者 3d。全部病人均有典型的臀部疼痛和下肢放射痛。严重者臀部及下肢呈“刀割样”疼痛 ,行走极为困难。2 治疗方法2 1 针刺疗法 梨状肌的体表投影 ,为尾骨尖至髂后上棘作连线 ,此线中点向股骨大转子顶点作连线 ,此线为梨状肌下缘。所有病人均可摸到痉挛呈条索状肿大的梨状肌。…  相似文献   

15.
早搏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笔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目拟三参生脉饮治疗65例各种早搏,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5例均为门诊治疗,其中男性37例,女性2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3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12年,其中1月以内者7例,1月~1年者32例,1~2年者13例,2~5年者8例,5年以上者5例。心电图分类:室性早搏38例,房性早搏21例,房室交界性早搏6例。原发病因为心肌炎者23例、冠心病16例、高血压心脏病8例、肺心病5例、风心病7例、原因不明6例。接受治疗前有28例使用过抗心律失常药,如乙胺碘肤酮、异搏定、心得安和心…  相似文献   

16.
药线灸治疗头痛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北燕 《四川中医》1997,15(6):50-50
头痛是临床上颇为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无论外感或内伤,凡邪气上逆,均可产生头痛。我科采用药线灸治疗外伤风寒湿邪所致头痛50例,灸到痛除,方法简便,疗效较好,兹介绍如下。[临床资料]50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5例;年龄在20~45岁38例,46~60岁10例,60岁以上2例;首次发作者5例,反复发作者45例;一侧头痛者23例,全头痛者11例,头顶痛者6例,前额痛者10例;风邪袭络型40例,风寒阻络型6例,寒湿型4例。[治疗方法]药线制作:选择较细麻绳线,用硫风散寒、祛湿通络、调和营卫、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类中药浸泡一周,再将…  相似文献   

17.
沈华 《河北中医》2002,24(10):780-780
梨状肌损伤多由于运动不慎导致肌肉损伤 ,而引起臀部疼痛 ,尤其在跑、跳等肌肉收缩时疼痛明显 ,局部压痛明显 ,痛点较固定。属中医学伤筋范畴。 1 998~ 2 0 0 1年 ,笔者采用齐刺法加电针治疗梨状肌损伤 2 1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均为男性 ,均有运动外伤史 ,年龄 1 6~ 37岁 ;左臀梨状肌损伤 7例 ,右臀梨状肌损伤 1 4例 ;病程最短 1日 ,最长 2 0日 ;骨盆X线片均无明显异常。1 .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 ,用 2 8或 30号毫针 ,以臀部压痛最明显处为中心 ,针刺 1针 ,在其左右或上下各旁…  相似文献   

18.
肝内胆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顽固慢性病之一。笔者采用自拟疏肝解毒排石场治疗22例获得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一胜资料】本组22例中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8岁,17-34岁6例,35-55岁13例,55~78岁3例;肝右叶内胆管结石兼慢性胃炎者5例、肝右叶肝内胆管结石兼胆囊炎者10例,肝右叶肝内胆管结石兼乙肝病毒者4例,肝左叶肝内胆管结石者3例。【治疗方法】基本方:丹参、白芍、白花蛇舌草、赤小豆、败酱草、滑石(包煎)各sog,乌药、植曲、五灵脂、柴胡、木通、黄羊、九香虫、直胡各15g,积壳、榔片、)I!樟、蒲黄(包前…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运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坐骨神经痛53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报导如下。一般资料:53例中,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龄15~25岁13例,26岁~55岁34例,55岁以上者6例。病程1周~1月者18例,2~6月者31例。6月以上者4例。53例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右侧29例,左侧24例。  相似文献   

20.
生精益智散治疗脑萎缩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4年11月至1996年10月,笔者用自拟方生精益智散口服液、胶囊治疗脑萎缩120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120例,其中男86例,女34例;50~60岁46例,61~70岁53例,71~80岁21例;病程2~5年者55例,6~10年者38例,11~15年者2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