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脑梗死组织水肿的关系.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组(n=44)和假手术组(n=40).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2 h后再灌注模型,分别在再灌注后6 h、24 h、3 d、7 d通过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法确定梗死灶大小,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水含量评价脑水肿程度,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缺血脑组织TNF-α含量.结果 缺血脑组织TNF-α含量在再灌注6 h即升高,为(445.8±91.7)pg/ml,3 d达高峰,为(715.5±121.3)pg/ml,与假手术组和其他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01),此后逐渐下降,7 d时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478.1±145.5)pg/ml对(148.5±101.7)pg/ml,P<0.005];脑组织水含量的起始变化滞后于TNF-α含量的增高,脑缺血再灌注24 h才显著增高(P<0.001),3 d达高峰(P<0.001),7 d时仍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体积演变与TNF-α水平变化一致.结论 TNF-α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和梗死体积变化有关,对脑组织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17β-雌二醇(E2)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HUVEC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TNFα(40 μg/L)组、TNFα(40 μg/L)加E2(1 μmol/L)和E2(10 μmol/L)组,各组细胞经维持液培养48 h使细胞生长同步,加入相应药物培养24 h后收获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bcl-2蛋白表达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发生百分率.结果 TNFα诱导的细胞凋亡发生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01),bcl-2蛋白表达少,DNA直方图上可见高大的凋亡峰,而雌激素干预后凋亡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1),bcl-2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E2可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TNFα诱导的人内皮细胞细胞凋亡的发生率,维持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可能为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在缺血等病理状态下被诱导,并介导脑缺血后的神经元凋亡.了解TRAIL在缺血脑组织中的上调机制,有望开发出新的卒中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5.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在半乳糖胺(GaIN)或放线菌素D(ActD)致敏情况下,加入TNF-α,通过光镜、电镜及DNA电泳等方法,观察TNF-α对体外培养肝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在大鼠注射GalN后分离肝细胞加入TNF-α,ALT上升,电镜下可见细胞坏死及凋亡;给正常鼠肝细胞ActD加入TNF-α,光镜下出现典型凋亡细胞,DNA电泳出现凋亡的 相似文献
6.
7.
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机制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7
1肿瘤坏死因子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TNF的研究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早在19世纪末,人们发现有些恶性肿瘤患者在伴细菌感染时,可导致肿瘤的自发消退,提示细菌感染和肿瘤消退之间存在一定关系.1893年美国学者Coley et al尝试在肿瘤患者体内诱发细菌感染以及注射死亡细菌的混合物来治疗肿瘤.这就是有关TNF的最早记录[1].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对TNF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除对免疫细胞有活化、促增殖和分化等作用外,对某些非肿瘤细胞和大多数肿瘤细胞具有诱导凋亡(Apoptosis)的作用[2].当机体处于炎症如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或创伤等病理状态时,这些作用对清除受损细胞、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卡维地洛与阿替洛尔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人肺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观察卡维地洛与阿替洛尔对肿瘤坏死因子(TNF α)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一、资料与方法1.传4~6代生长良好的人肺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消化,离心,用10 %的16 4 0培养液配成1×10 6/ml浓度的细胞悬液;6孔培养板每孔加入1×10 6/ml的细胞悬液1ml,再分别加入1mmol/L浓度卡维地洛(山东齐鲁制药厂) 0、2 5、5、10、15 μl(此时培养液中的卡维地洛浓度分别为0、2 5、5、10、15 μmol/L) ,然后加入10mg/LTNF α10 μl,每种处理5个复孔,置于37℃含5 %CO2 的饱和水汽培养箱中培养。阿替洛尔(Sigma公司)… 相似文献
9.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诱导人胃癌耐药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是最近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 (TNF)家族新成员 ,因其独特结构和作用特点 ,有可能成为临床上重要的抗肿瘤因子[1] 。许多研究证实 ,TRAIL可诱导许多恶性肿瘤细胞凋亡 ,包括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乳腺癌等[2 ,3 ] 。我们在另一实验中已证实TRAIL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现进一步研究TRAIL体外诱导胃癌耐药细胞的凋亡作用 ,为临床上解决胃癌多药耐药这一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SGC790 1 VCR胃癌耐药细胞引自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病研究所 ,为SGC 790 1胃癌细胞经长… 相似文献
10.
11.
The effects of cytotoxic substances such as ammonia, bile acids and endotoxin, all of which increase in the circulating blood during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FHF), on the blood-brain barrier (BBB) perme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brain edema were examined in the rats. Direct intracarotid injection of various bile acids resulted in the staining of the cerebral hemisphere with Evans blue as well as the increase of brain water contents. Elevation of ammonia was also observed in the cerebral hemisphere where the reversible opening of the BBB was induced by deoxycholate under hyperammonemic conditions. To see the synergistic significance of cytotoxic substances (ammonia, bile acid and endotoxin) under the more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as FHF, they were simultaneously injected into a peripheral vein. Brain uptake index of 14C-inulin and brain water content increased, and electron micrographs showed the swollen astrocytic foot processes surrounded brain capillary, but not opening of tight junction, the same as an animal model of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mmonia, bile acids and endotoxin might have a possible synergistic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brain edema, mainly cytotoxic, and vasogenic due to acceleration of vesicular transport, in FHF.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预处理组、30 min组、4 h组,每组6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MRI弥散加权成像、T_2WI扫描、T_1WI增强扫描检测各组大鼠平均信号强度及相对扩散系数;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大脑皮质组织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假手术组、预处理组、30 min组相对平均扩散系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预处理组、30 min组、4 h组T_1WI增强扫描、T_2WI扫描信号强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E染色显示生理盐水组神经元、周围间质水肿明显,预处理组、30 min组、4 h组神经元及间质水肿明显减轻。结论米诺环素能缓解脑缺血后脑水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38)对大鼠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以观察其减轻脑水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9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8只)、模型组(90只)和PACAP38组(90只),采用koizumi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干湿重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分别检测脑组织含水量、AQP4及AQP4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PACAP38组脑组织含水量、梗死灶周围AQP4、AQP4 mRNA表达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PACAP38组能显著减少脑组织含水量,减轻梗死灶周围AQP4、AQP4 mRNA表达。结论PACAP38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具有减轻脑水肿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AQP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亚低温联合升压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脑组织水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升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取64只大鼠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升压组、亚低温组及升压联合亚低温治疗组(联合组)。对照组不予处理,后三组分别予升压治疗、亚低温治疗及升压加亚低温联合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血脑屏障破坏情况和脑组织水含量。结果升压组、亚低温组及联合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Even's蓝染色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0.05、<0.01);联合组Even's蓝染色体积小于升压组和亚低温组(P均<0.05),升压组、亚低温组和联合组脑组织水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升压和亚低温能明显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脑屏障破坏和脑水肿,联合应用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丁基苯酞(NBP)对慢性脑缺血老龄大鼠海马学习记忆及p-CREB和脑源性神经细胞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单纯缺血组(B组)、缺血低剂量治疗组(C组)、缺血高剂量治疗组(D组)。每组2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2VO)。各组大鼠于2VO前、2VO后2、3个月行Morris水迷宫试验进行学习记忆能力的评价,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2VO后3个月NBP对大鼠海马中p-CREB及BDNF表达的影响。结果与A组比较,2VO后2个月B、C、D组大鼠逃避潜伏时间明显延长,跨过平台次数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2VO后3个月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C组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与A组比较,B组海马p-CREB及BDNF表达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C组、D组p-CREB和BDNF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P能改善缺血,增加p-CREB及BDN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血管单元的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血管单元的病理改变及水通道蛋白4(AQP4)、内皮细胞屏障抗原(EBA)、成熟神经细胞核抗原(Neun)、层黏连蛋白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和实验组(42只),实验组根据缺血2 h再灌注时间分为30 min,3、6、12、24、48、72 h,每个时间点6只,HE染色观察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病理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胶质细胞酸性蛋白、Neun、EBA、AQP4、laminin的变化。结果早期神经元皱缩、肿胀,后期嗜酸性变和坏死;星形胶质细胞早期肿胀、断裂、坏死,后期增生;血管早期水肿、管壁破坏,后期血管结构重建和增生。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组Neun在6 h明显减少,之后进行性减少;laminin在6 h减少,72 h重新增加;AQP4在30 min减少,12 h最低,24 h重新增加;EBA在3 h减少,48 h最少,72 h后恢复。结论Neun、AQP4、laminin、EBA在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桂哌齐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腺苷含量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缺血后脑腺苷含量、肿瘤坏死因子 α的变化及对桂哌齐特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 79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桂哌齐特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脑腺苷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 α的表达。结果 缺血后 2 0min脑腺苷含量急骤升高 ,缺血后 1h及再灌注后回落 ;桂哌齐特组较模型组显著升高。脑再灌注后肿瘤坏死因子 α的表达明显升高 ,桂哌齐特组明显低于模型组 ,且脑组织损伤减轻。结论 桂哌齐特有保护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其增加内源性腺苷含量从而加强腺苷抑制炎症反应的脑保护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内的病理特征、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脑缺血在AD病程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经Morris水迷宫筛选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AD组、AD+脑缺血组、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海马注射凝聚态淀粉β样蛋白_(1-10)成功建立AD模型后.海马注射内皮素-1建立脑缺血条件,观察脑缺血后AD大鼠海马内淀粉β样蛋白(Aβ)的沉积及神经元丢失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RT-PCR检测脑缺血后AD大鼠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组和AD+脑缺血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数量、IL-1β和TNF-α表达均显著增多(P<0.01)。结论脑缺血促进了AD大鼠海马内Aβ的沉积和神经元的丢失,提示脑缺血可促进AD的病程进展,星形胶质细胞、IL-1β和TNF-α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管源性脑水肿大鼠脑组织中血管周围间隙(VRS)扩张情况,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造模成功的20只SD雄性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盐酸去氧肾上腺素6.0mg/kg,8 h注射1次,共注射3次。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大鼠在48 h后,取脑行冷冻切片,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VRS扩张情况,并行VRS计数。结果模型组大鼠注射药物后出现小便失禁,呼吸急促,竖毛肌收缩,眼球突出,肢体抽搐等。光学显微镜下显示,对照组大鼠未出现明显扩张的VRS;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扩张的VRS。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扩张的VRS数目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管源性脑水肿可能是VRS扩张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脑缺血再灌注后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是造成血管源性脑水肿和炎症反应等病理学变化的主要环节。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有多种介质参与了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和破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