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王秀宇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4,(3):24-24
一、临床资料 1.两年来,我院共收治儿童肺炎住院病人200例(男女无明显性别差异),年龄最小者两个月,最大者14岁,其中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病人36例,占儿童肺炎住院病人的18%。肺炎支原体(MP)感染者的临床特征为:发热,体温37℃=~41℃,大多数为高热,咳嗽;偶有表现头痛者。胸部X线检查与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年5月~2007年7月该院儿科收住的19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5例患者中,婴幼儿82例(42.1%);肺外器官受累68例(34.53%)。均经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好转。结论:支原体感染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临床症状复杂多样,肺外表现不容忽视,与年龄、季节有密切关系,肺外并发症较多。可通过MP-IgM检测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阿奇霉素疗效可靠,疗程短,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住院治疗的136例MPP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以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为主。临床表现为发热,持续性咳嗽,喘息,肺部体征不明显,X线胸片变化较多。多数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肺外并发症可见多系统损害。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均阳性。所有病例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3~5w均治愈,部分严重病例应综合个体化治疗。结论儿童MPP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症状体征多变,无特征性,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系统,红霉素、阿奇霉素是有效的治疗药物,严重病例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4月平舆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确诊为支原体肺炎211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支原体肺炎患儿年龄、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特征。结果支原体肺炎男性患儿104例,女性患儿107例;5岁以下儿童占71.1%;咳嗽率98.6%,发热率75.4%,喘息率51.2%,婴幼儿喘息率明显高于年长儿(62.4%vs 39.2%,P0.01),呕吐腹泻率明显高于年长儿(35.8%vs 14.7%,P0.01),皮疹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长儿(14.7%vs 5.9%,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呈低龄化趋势,以咳嗽、发热、喘息为主要表现,婴幼儿较年长儿更易出现喘息,呕吐、腹泻及皮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支原体 ( MP)肺炎在婴幼儿中患病率较高 ,且病情严重 〔1~ 2〕。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1997年 7月~ 1998年 3月共收治儿童肺炎 2 78例 ,并用酶联吸附试验对 MP Ig G和Ig M作了检测 ,现就有关 MP与儿童肺炎的关系 ,MP感染与患儿年龄、性别的关系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住院肺炎患儿 2 78例 ,其中男童 16 9例 ,女童 10 9例 ;1岁以内 87例 ,占 30 % ;新生儿 2 1例 ,占 8% ;1~3岁 74例 ,占 2 7% ;3~ 6岁 6 8例 ,占 2 4% ;6~ 11岁 49例 ,占 18%。于入院后抽静脉血分离血清 ,置 - 2 0℃冰箱待检。1.2 MP…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肺炎支原体 (MP)肺炎的发病季节、临床特征及住院天数的情况及规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测定MP -IgM、IgG。血冷凝集法测定血冷凝集 ,痰或咽试子分泌物培养MP。结果 婴幼儿组夏季发病率较学龄前组、学龄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性 (P均 <0 .0 1 )。体温正常组婴幼儿与学龄前、学龄儿比较 ,有显著差异 (P均 <0 .0 5 )。节段或大叶型MP肺炎、小斑片或扇形浸润型MP肺炎中 ,婴幼儿组与学龄前组、学龄组比较 ,均有极显著差异 (P均 <0 .0 0 5 )。血常规、肝功、尿常规、病毒抗体 (Vab)测定、心电图等检查 ,三个观察组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婴幼儿组与学龄组住院天数比较有显著差异 (t=2 .74 1 ,P <0 .0 5 )。节段或大叶型MP肺炎与间质浸润型MP肺炎、小斑片或扇形浸润型MP肺炎住院天数比较 ,均有显著差异 (t≥ 3.33,P <0 .0 5 )。结论 季节因素对婴幼儿MP肺炎发病至关重要 ,MP肺炎有低年龄的趋势。各年龄组临床特征同机体反应程度、免疫力发育水平相关。MP对人体肝、肾、心脏等脏器造成的影响 ,多为一过性损伤。不同年龄组、不同类型MP肺炎的住院天数差异 ,对预测疗程及医疗费用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治方法。月-2009年1月收治的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心肌炎等其他损害,但预后转归好,未发现后遗症。结论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1结果支原体不仅损害呼吸系统,还可引起脑炎、关节炎、儿童支原体的诊治要把握其l临床表现,采用阿奇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肺外并发症的表现,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2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为对照1组,选取10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2组。同时空腹抽取各组受试者静脉血3ml,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中IL-6、IL-17、TNF-α水平。观察组进行药敏试验。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6岁发病最多,占44.00%,中度咳嗽占61.00%。患儿平均体温为(39.4±3.4)℃,发热时间平均(8.3±1.6)d。X线摄片可发现左侧肺部出现阴影者42.00%,右侧肺部出现阴影者31.00%,双侧肺部出现阴影者27.00%。观察组患儿血清中IL-6、IL-17、TNF-α水平[(81.21±16.35)、(28.21±7.24)、(32.96±1.74)μmol/L]显著高于对照1组[(52.62±12.87)、(8.23±2.69)、(10.35±3.65)μmol/L]及对照2组[(33.26±14.21)、(6.58±1.63)、(2.32±1.42)μmol/L],两两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共分离出肺炎支原体致病菌270株,肺炎支原体对阿奇霉素较敏感,而对卡那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四环素、新霉素、复方磺胺、青霉素G、氨苄霉素耐药性较高。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性器官损害。IL-6、IL-17、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的上升可能是导致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重要因素,通过测定患儿炎症因子水平能有效对患儿病情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并发肺不张患儿1年后胸部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肺功能的随访,分析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特点,寻找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易患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5月-2007年5月1 166例住院治疗的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恢复期肺不张的患儿109例,在出院后1.0~1.4年,取得家长同意,通过电话预约为患儿复查胸部HRCT及肺功能,接受随访的病人共36例。 【结果】 1)不同年龄之间MPP并发肺不张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6例肺不张患儿胸部HRCT检测仍存在肺部异常情况有23人,占63.9%;3)依据MPP并发肺不张患儿胸部HRCT表现正常与否,分为异常HRCT组和正常HRCT组,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特点比较,起病年龄、发热及咳嗽持续时间、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早晚四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27例患儿肺功能,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6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以阻塞为主1例。 【结论】 MPP患儿发热、咳嗽时间长,年龄较小易发生肺部并发症,需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定期随访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九江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及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MP-IgM≥1:80,确诊36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223例入院时发热,304例有咳嗽,238例可闻及干罗音。X线检查均有不同程度改变,89例斑点状阴影,96例呈大片状阴影,117例呈间质性肺炎改变。115例出现肺外并发症(31.4%)。以阿奇霉素为主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增多,临床表现不一,较多出现肺外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在梧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胸片改变、治疗及转归。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均以咳嗽、发热为首诊症状,常合并食欲下降、腹泻、乏力、心音低钝、心悸、烦躁、高热惊厥、贫血及皮疹等消化、心血管、神经、血液系统症状。肺部体征阳性率(37.5%)较胸片异常率(100.0%)低。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效价大于1∶80为阳性。血沉、C-反应蛋白大部分升高,且随病情好转而恢复。所有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均使用阿奇霉素,疗效良好。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病有小龄化趋势,患病率则有上升趋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控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同时需注意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2.
13.
杨文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5,(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总结经验。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5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病例,对其临床表现、查体、辅助检查、治疗与转归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发病季节为冬春季,部分患儿可合并细菌感染,大部分患儿有集体生活史。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和喘憋;部分患儿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肌肉酸痛及皮疹等。查体阳性体征主要为肺部啰音,少数患儿可有皮疹、脾大、肾区叩痛等肺外阳性体征。辅助检查以胸部X线检查和外周血支原体抗体阳性为主,部分患儿可有血常规、尿常规、血沉、心肌酶、肝功能等变化。入院后主要予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敏感抗生素;全部患儿接受治疗后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14~21 d,平均17.4 d。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往往具有病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及病程较长的特点,临床医师在收治此类病例时,应该在进行充分辅助检查的基础上,给予系统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支气管镜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其中的应用和预后.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共诊断支原体肺炎256例,其中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共60例.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及纤维支气管镜表现、肺外并发症和激素的治疗作用及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在有效治疗前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表现为稽留热,重症组均以持续发热伴咳嗽为临床主诉,在获得有效治疗前平均发热天数为11.80±4.66天,比普通组5.12±1.83天明显延长(t=16.41,P<0.01).胸部CT提示肺内病变大多累及单侧肺,易合并中到大量胸腔积液及肺不张,以右肺上叶最多见.纤维支气管镜提示病变支气管开口黏膜肿胀充血,大量白色稠厚的纤维条索样分泌物阻塞开口.肺外损害的发生率达80.0%.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炎症指标血清铁蛋白、C反应蛋白、血沉和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所有病例均早期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所有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严重且较迁延.早期识别、早期积极加用激素治疗、早期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的关键.大多患者预后良好,无肺部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9,(6):863-864
目的分析梅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梅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410例住院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和年长儿组,分别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肺外损伤发生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10例MP肺炎中婴幼儿(<3岁)组252例,占61.5%,年长儿组(≥3岁) 158例,占38.5%。临床表现上婴幼儿组喘息、呼吸急促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年长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肺外损伤发生率、 WBC异常率、 CRP上升率及合并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的MP肺炎临床表现上各有特点,需结合患儿病情发展程度和具体症状表现,选择合适治疗方案,以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疾病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3年1-12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点。结果 569例患儿中,男358例,女211例,性别比1.7∶1;年龄1个月至10.5岁,其中0-1岁组269例(47.3%),1-2岁组171例(30.1%),3-4岁组71例(12.5%),≥5岁组58例(10.1%);随着患儿年龄增长,咳嗽、气喘、肺部啰音和肺部合并症(肺不张、肺气肿、脓胸)的比例有减少趋势,高热(体温〉39℃)比例则有升高趋势;C反应蛋白(CRP)以3-4岁组组患儿最高;各年龄组白细胞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在不同年龄组临床特征有所不同,需结合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并积极做好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0月住院治疗的16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资料,统计并比较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肺外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 16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以6~14岁所占比例最高,占59.38%,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刺激性干咳、双肺呼吸音粗糙的临床发生率为91.25%、88.75%、58.75%,明显高于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例患儿并发消化系统损害,发生率为24.37%,消化系统受累率明显高于其他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发生率为53.75%,明显高于其他检查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6例患儿表现为一侧片状阴影,明显高于其他影像学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主要以>5岁的患儿发病为主,发热、刺激性干咳为主要症状,体征双肺呼吸音增粗为多,常累及消化系统,实验室超敏C-反应蛋白多数人会升高;影像学表现以一侧片状阴影多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特点,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2例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支原体肺炎35例(67%)以刺激性干咳为表现,8例(15%)阵发性咳嗽伴少量痰,8例(15%)顽固剧咳,5例(10%)喘息,5例并发肺不张,3例伴少量胸腔积液,32例(61%)发热。心肌损害4例,所有病人咳嗽2周以上。结论支原体肺炎病程长,临床表现多样,易被误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它不仅能引起支原体肺炎,还可引起多种肺外并发症。现将我院近年经血清冷凝集抗体测定确诊100例(MP)感染报告如下。 本院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为非特异性冷凝集试验法,即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标准为单份血清凝集抗体>1:32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特点,提高该病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MP-IgM抗体,同时做血沉、心肌酶谱测定,拍胸片.结果本组3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均以持续发热、刺激性咳嗽为主症,用除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疗效不佳,其中有4例出现肺不张、心肌炎等肺外症状.结论支原体肺炎除常表现持续发热、刺激性咳嗽外,易出现肺外症状,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