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核性腹膜炎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弥漫性腹膜炎.由于抗结核病的发展,不仅结核性腹膜炎的发病数减少,且病情严重程度也趋于减轻,临床表现也越来越不典型,容易漏诊和误诊.我院自1997年1月至今共收治结核性腹膜炎35例,其中误诊8例,误诊率为22.9%.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27例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27例结核性腹膜炎临床特点、诊治进行分析,以提高对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12年4月27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腹痛、腹胀、腹水、发热、乏力是结核性腹膜炎的主要临床特征,辅助检查腹水为渗出液,PPD多呈强阳性,血沉、C反应蛋白及CA125明显升高,27例中有18例行实验性抗痨治疗有效,结合随访确诊,一例行腹腔镜检查结合病理确诊,有5例因合并肺结核通过正规抗痨治疗随访确诊,3例手术病理确诊,其中1例误诊急性阑尾炎并伴有肺结核,另2例为青少年患者因盆腔占位行手术治疗病理确诊。结论结核性腹膜炎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实验性抗痨治疗有效而确诊,少数患者通过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完善辅助检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3.
结核性腹膜炎在临床上并非少见。我院自1980年以来共收治结核性腹膜炎119例,现就其诊治问题总结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19例中,男32例,女87例;年龄16—76岁,平均32.13岁。既往有明确的结核病史者52例,有结核接触史者13例,女性病人合并原发性不孕症者7例。病程1天—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结核性腹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64例结核性腹膜炎的超声图像。结果本组64例患者,表现为腹水、腹腔脓肿、淋巴结肿大、抗炎治疗后肝、脾肿大等。结论超声在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治疗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结核性骨膜炎的病症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结核性腹膜炎患者2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总结结核性腹膜炎病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以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的24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中有21例患者彻底治愈,治愈率高达88%,有2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的好转,有效率为8%,另外还有1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没有明显好转,治疗无效率为4%。结论在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诊断,结合长期用药和手术治疗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结核性腹膜炎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漳州市医院2005~2009年30例确诊为腹腔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和腹部压痛,伴发肺结核占37%(11/30),腹部B超检查均阳性(100%),腹水细菌学检查阳性占10%(3/30),结肠镜检查阳性占37.5%(3/8),腹腔镜检查阳性100%(5/5),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确诊占30%(9/30)。结论腹部B超和腹水细菌学的检查应作为常规检查项目。腹腔镜检查诊断阳性率最高。对于诊断不明确,且患者拒绝行腹腔镜和剖腹探查者,亦可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了解结核性腹膜炎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杜绝发生误诊误治。方法对结核性腹膜炎与腹水疾病、发热疾病、腹痛疾病、腹部肿块疾病进行鉴别。结果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疗用药应以早期、规律、联合、适量、全程为原则。结论结核性腹膜炎应以预防为主,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8.
徐薇 《医药世界》2004,(1):103-103
我院从1998年5月至2002年1月所收冶的52例结核性腹膜炎,占我院内、外、妇、儿科同期住院病人总数的0.2%。诊断依据:本组52例中2/3病例具有结核中毒症状,并有腹膜外结核。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者7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价值,总结其声像图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超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为44例,诊断符合率为91.7%;误诊3例,误诊率为6.3%;漏诊1例,漏诊率为2.1%。结论超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辅助诊断与临床治疗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54例结核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德义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2):977-977
现将我院1996~1999年收治的54例结核性腹膜炎作临床分析 ,了解其临床特点和确诊经过。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54例 ,其中男18例 (33 % ) ,女36例(66 % )。男女之比为1 :2。年龄13~78岁 (平均36 3岁 )。20~40岁28例 (51 8 % )。1 2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腹胀88 8 % ,其次为腹痛62 9 % ,患者伴发热59 2 % ,盗汗10 %。部分病例伴消瘦18 %、贫血11 1 %及肠功能紊乱18 5 %。腹部体征以转移性浊音较多88 8 % ,其次为腹部触痛66 6 %、柔韧感40 7 %、反跳痛14 8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16例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年龄高发于60~64岁,咳嗽占60.3%,PPD强阳性率为45.7%,痰涂片阳性率为51.7%,痰培养阴性率为56.7%,1个肺野病灶的痰菌阳性与阴性患者为11例、16例,2个,以上肺野病灶的痰菌阳性与阴性患者为49例、40例,肺部出现空洞在痰菌阳性与阴性患者为22例、20例,肺部无空洞在痰菌阳性与阴性患者为38例、36例,完成治疗及治愈者达77.6%。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灶分布与空洞的形成率在菌阳与菌阴的患者中无明显差异性,PPD强阳性率低,不重视痰培养,治愈加完成率低。结论重视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诊治,耐心的宣教,提高老年患者依从性,可提高疗效,控制传染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肾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膀胱刺激征、血尿和腰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尿AFB和Tb-PCR检查阳性率分别为42.2%和71.1%。B超、IVU和CT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23.1%、71.1%和84.8%,本组中37例患者行药物治疗(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三联治疗,疗程9~12月),其中32例痊愈,65例行患肾及输尿管切除术。结论:尿AFB和Tb-PCR检查可使临床不典型肾结核诊断阳性率得到很大程度提高,IVU是肾结核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CT对可疑病例的诊断具有辅助价值。无功能结核肾行肾切除术时应尽可能切除患侧的输尿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84年1月至2004年2月本院收治的30例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院时确诊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者12例,确诊率为40%,其余误诊,延误时间10d至6个月。好转出院21例;恶化、放弃治疗7例(经随访出院后均死亡);死亡2例。结论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误诊率高,症状不典型,合并症多,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提高对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警惕性,是降低其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林跃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147-1149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结核临床症状特点,为女性生殖道结核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119例女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4例患者诊断为结核(12.9%),不孕患者(74/479,15.4%)及腹水盆腔包块腹痛待查患者(57/450,12.7%).结核诊断率显著高于闭经及月经紊乱症状患者(11/163,6.7%)及乏力、发热患者(2/27,7.4%);原发性不孕患者结核诊断率(59/264,22.3%)高于继发性不孕患者(15/215,7.0%).62例腹水患者33例诊断为结核,占53.2%.显著高于盆腔包块(19/236,8.1%)和腹痛待查患者(5/152,3.3%).非生理性闭经患者结核诊断率(8.85,9.4%)与痛经(12/325,3.7%)及月经紊乱患者(3/78,3.8%)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女性不孕及腹水盆腔包块腹痛,特别是原发性不孕及腹水高度提示结核感染.  相似文献   

15.
不同检查方法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检查方法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高度怀疑肠结核的患者34例进行结肠镜、胸腹部X线、病理组织学和结核菌聚合酶链反应(PCR)试验检查,并比较其结果的阳性率。结果病理组织学阳性率82.6%、结核菌PCR阳性率73.9%、结肠镜阳性率52.2%、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阳性率52.2%、腹部X线阳性率47.8%、假阳性率分别为9.1%、27.3%、18.2%、27.3%和9.1%。34例病理确诊19例(82.6%)明显高于内镜诊断12例(52.2%)(χ^2=4.98,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诊断肠结核的阳性率不高,病理组织学和结核菌PCR检测可显著提高肠结核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试验,为PDAP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7例PDAP患者的腹膜透析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采用API系统鉴定菌株,并采用K-B琼脂法行药敏试验。结果 60例培养阳性,阳性率为89.55%,单一感染48例,混合感染12例;共检出72株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6株,占63.89%,以葡萄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23株,占31.94%,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3株,占4.17%。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0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00%。治疗后67例患者治愈率71.64%,转血液透析率11.94%,拔管率13.43%,死亡率2.99%。结论 PDAP病原菌分布复杂,且病原菌分布存在性别、季节差异,临床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高敏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治疗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患者16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抗生素联合治疗)81例,对照组(单一抗生素治疗)81例进行对比治疗,分别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63例,显效率为77.8%;有效11例,有效率为13.6%;无效5例,无效率为6.2%;死亡2例,病死率为2.4%;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34例,显效率为41.9%;有效29例,有效率为35.8%;无效13例,无效率为16.1%;死亡5例,病死率为6.2%;总有效率为77.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8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停药或减少剂量后症状减轻或消失;7例(治疗组2例,对照组5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死亡。结论:抗生素联合治疗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可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延缓和避免耐药性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手部腱鞘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方法以近十年来(1999~2009)笔者所在科收治的20例手部腱鞘结核患者为对象,围绕该病的发病年龄、性别和部位、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经过、疗效及预后等相关资料,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多发年龄为35~45岁,占78%,男性占多数(70%),发病部位以右手为主(75%),腕部多见(65%)。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痛伴活动受限,误诊率60%。20例患者均手术切除病灶,其中14例术后坚持抗结核治疗,完全治愈,术后随访无复发;4例因术后没有进行持续抗结核治疗,病情复发;2例失随访。结论由于手部腱鞘结核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典型,早期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指标,导致诊断上容易误诊。及时通过手术彻底切除病灶,以及术后系统的抗结核治疗,是保证病情治愈、不复发的根本措施,也是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腹水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54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54例肝肝硬化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革兰阴性菌占82,其中大肠埃希菌最高(46.2)。结论肝硬化患者并发SB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早期诊断、及时足量地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是改善晚期肝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