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探讨乳腺叶状肿瘤临床治疗体会。方法:笔者收集了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患者辅助检查,并结合检查结果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结果:20例患者诊断为良性乳腺叶状肿瘤,2例患者为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8例患者为恶性乳腺叶状肿瘤,4例患者经粗针穿刺确诊为乳腺叶状肿瘤,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复发率显著高于良性乳腺叶状肿瘤、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结论:钼靶乳腺仪检查无特异指标,不建议使用;超声检查能在良性与恶性诊断上提供帮助,粗针穿刺方式准确率高、简便易行。对于良性肿瘤与交界肿瘤,适合选择肿瘤扩大切除治疗,对于恶性肿瘤适合选择乳房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评估各种的手术术式的疗效,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合理手术切除术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蚌医附院收治的4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了解不同的外科手术术式及肿瘤病理类型对乳腺叶状肿瘤的疗效的影响.结果 4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接受手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7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3个月.在所有患者中,共3例发生术后肿瘤的局部复发,总复发率为7.5%,无转移及死亡病例.结论 熟悉及掌握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提高乳腺叶状肿瘤术前诊断正确率,能为术前选择合理手术术式提供重要参考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黎炎  王柯萍  陈椿林  顾新军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0):1097-1097,1102,F000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7例乳腺叶状肿瘤作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17例均为女性,年龄26~59岁。所有病例均表现为乳腺肿块,以单侧单发性为主,肿块直径2.5~18.5 cm。良性叶状肿瘤8例,交界性6例,恶性3例。镜下见肿瘤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丰富的间质细胞组成,大部分形成叶状结构。4例患者发生局部复发。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好发于40~50岁女性,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可血行转移,易复发。组织学上需与巨大纤维腺瘤、乳腺肉瘤等鉴别。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叶状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乳腺叶状肿瘤是呈分叶状结构、由乳腺纤维结缔组织和上皮成分组成的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约占所有乳腺肿瘤的0.3-0.5%,临床易误诊为乳腺其他肿瘤,耽误患者治疗,近10 年我院遇到6 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形态特点及有关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讨论本科近期收治的1例乳腺恶性叶状肿瘤伴骨化生的临床报告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叶状肿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皮一间质性肿瘤,约占乳腺肿瘤的1%。乳腺的恶性叶状肿瘤在临床极为罕见,主要是在有丝分裂的基础上,间质细胞过度增生所致。而恶性异源性成分的存在是预后较差的一种指征。准确了解其临床特点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分析现有病例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总结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诊断治疗。结果乳腺分叶状肿瘤术前可采取空芯针穿刺活检或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来确定其良恶性;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主要手段。结论通过对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资料的认真分析,采取正确的治疗方式,可提高确诊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析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 of breast,PTB)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超声在乳腺叶状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1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B患者66例,分析肿瘤的临床病理及超声资料.根据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相似文献   

8.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由良性的腺上皮成分和间叶成分共同组成的双相性肿瘤,其在临床上少见,仅占所有乳腺肿瘤的0.3%~1%[1].乳腺叶状肿瘤常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生长时间较长,因突然迅速增大而就诊.由于乳腺叶状肿瘤的发病率低,临床报道罕见.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甲乳疝外科收治1例乳腺巨大恶性叶状肿瘤伴破溃术后复发的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资料,包括患者体征、临床症状、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25例患者手术后病理报告分叶状纤维瘤15例,叶状囊肉瘤10例,其中低度恶性叶状囊肉瘤4例,高度恶性叶状囊肉瘤3例,中度叶状囊肉瘤3例,经随访有4例局部复发,二次手术后一直未出现复发。结论:通过手术治疗能使大多数乳腺分叶状肿瘤预后较好,故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手术是理想的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28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平均年龄34岁,但发病年龄两极分布较明显。其中19例为良性,9例为交界性。全部患者均手术治疗,其中乳腺区段切除术12例,扩大区段切除术15例,乳房单纯切除术1例。全部病例均术后随访,时间为6~48个月,2例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发病率较低,发病年龄较广,青春期及围绝经期发病较为集中,需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及穿刺/冰冻病理等因素明确诊断。规范手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1.
42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成  包家林 《上海医学》2006,29(2):120-121
乳腺分叶状肿瘤在临床少见,其形态多样,至今其命名、分类尚未完全统一。乳腺分叶状肿瘤是双相分化的肿瘤,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富于细胞的间叶成分组成,以往因其切面具有囊状、分叶状特殊外观而得名叶状囊肉瘤。目前根据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乳腺疾病分类标准,将叶状囊肉瘤更名为乳腺分叶状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1]。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42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以下就其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42例均为女性,年龄26~67岁,平均47岁;病程为2个月至15年,平均20个月。42例早期表现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7例乳腺叶状肿瘤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17例叶状肿瘤良性居多(9/17),多发于中年以上女性,叶状生长模式,组织学为良性腺上皮和不同异型性的间质成分混合组成。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与鉴别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观察。  相似文献   

13.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10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0例均为女性,年龄9例41~51岁,1例15岁,平均年龄43岁,临床均表现为乳腺无痛性肿块,临床及穿刺细胞学大部分均误诊,病理切片诊断良性6例(其中1例良性叶状肿瘤第一次病理切片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交界性3例,恶性1例,其中1例复发,1例死于肺转移。镜下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丰富的间质细胞组成。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好发于40~50岁女性,组织学上需与纤维腺瘤、癌肉瘤、间质肉瘤、化生性癌等鉴别。该肿瘤易复发,对良性叶状肿瘤行扩大切除术,交界性及恶性者宜作乳腺切除。  相似文献   

14.
幸小均 《吉林医学》2013,(29):6109-6110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例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组织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诊断均为乳腺纤维腺瘤,所有病例均仅做包块单纯切除术。随访结果表明,3例出现局部复发。结论:良性乳腺叶状肿瘤(PTs)的治疗,一般认为术后局部复发与切除范围密切相关,由于PTs多呈分叶状外观,单纯包块切除难以保证切缘阴性,所以一般认为手术时应有2 cm以上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46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结果患者共计46例,其中良性35例(76.09%),交界性8例(17.39%),恶性3例(6.52%)。临床治疗25例为单纯肿块切除,17例扩大肿块切除,2例为单纯乳腺切除,2例为改良根治乳腺切除。所有患者随访至今,除3例局部复发及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其余患者预后良好。结论乳腺叶状肿瘤是乳腺疾病中少见的一种纤维上皮性肿瘤,属于潜在恶性肿瘤,明确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以及最佳手术方案的选择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唐海燕  齐惠华  张昶 《疑难病杂志》2010,9(3):230-231,F0003
<正>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肿瘤,过去称为叶状囊肉瘤,WHO乳腺肿瘤分类中将其命名为叶状肿瘤。临床和病理表现多样,生物学行为多变难测,临床上常被当作纤维腺瘤处理而导致肿瘤复发。因此诊断和处理常较困难,为此笔者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8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中良性16例,交界性2例。肿瘤大小不等,均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肿块,切面呈分叶状,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上皮成分和过度生长的间质成分的混合。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确诊主要依据病理诊断,交界性易复发,临床治疗首选手术扩大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52例中良性42例,交界性8例,恶性2例,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40.8岁。病理特征: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呈分叶状。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腺上皮和不同异型性的间质成分混合组成。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需与分叶状纤维腺瘤、巨纤维腺瘤、乳腺癌肉瘤和乳腺肉瘤等鉴别,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易复发和转移,临床目前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临床治疗与病理学特点.方法选择1997年至2007年我科存档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19例,就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进行局部扩大切除及进一步治疗,未复发;5例进行单纯肿物切除后复发.结论无论叶状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类如何,仍把它看作是低度恶性或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20.
严金兰  谢珉   《中国医学工程》2012,(10):11-11,13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24例乳腺叶状肿瘤中,23例(95.8%)单结节,1例多结节,10(41.7%)例内部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20例(83.3%)边界清楚,16(66.7%)例呈明显分叶状,1例内部见微小钙化,13(54.1%)例内可见高回声分隔。彩色多普勒检查大部分肿块内部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肿块直径范围1.5cm-10.0cm[平均(5.0±4.5)cm]。结论分析乳腺叶状肿瘤超声声像图特征,结合病史和临床特点,能提高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