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门部不同病变致胆管梗阻的MS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的临床、MSCT表现,所有病例都进行了MS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40例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中,15例肝门部胆管癌,2例肝门部原发性肝细胞癌,10例肝门部转移癌,8例胆管结石,2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胆总管炎。27例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者MSCT表现为肝内胆管呈软藤状重度扩张,肝外胆管中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伴或不伴肿块的截断型或突然狭窄型,肝外胆管壁局限不规则增厚;13例肝门部胆管良性梗阻者MSCT表现为肝内胆管呈枯枝状轻中度扩张,肝内外胆管不一致扩张(内轻外重),肝外胆管远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削尖状狭窄,肝外胆管壁呈弥漫环形增厚。结论:引起肝门部胆管梗阻的疾病多种多样,MSCT对肝门部胆管梗阻性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门部不同病变致胆管梗阻的MSCT 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的临床、MSCT 表现,所有病例都进行了MSCT 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40 例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中,15 例肝门部胆管癌,2 例肝门部原发性肝细胞癌,10 例肝门部转移癌,8 例胆管结石,2 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2 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 例胆总管炎.27 例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者MSCT 表现为肝内胆管呈软藤状重度扩张,肝外胆管中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伴或不伴肿块的截断型或突然狭窄型,肝外胆管壁局限不规则增厚;13 例肝门部胆管良性梗阻者MSCT 表现为肝内胆管呈枯枝状轻中度扩张,肝内外胆管不一致扩张(内轻外重),肝外胆管远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削尖状狭窄,肝外胆管壁呈弥漫环形增厚.结论:引起肝门部胆管梗阻的疾病多种多样,MSCT对肝门部胆管梗阻性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管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36例临床疑有胰胆管疾病,已行三维磁共振胆管成像和/或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MRCP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追踪观察,其中肝内外胆管结石16例,胆管癌7例,胆管炎性狭窄5例,先天性囊肿2例,胰头癌4例,慢性胰腺炎2例。结果:36例MRCP检查的结果有32例与手术病理或追踪观察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88.9%。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可明确胆管梗阻的部位和病因,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MRCP与ERCP对低位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低位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6例梗阻部位位于胆总管十二指肠后段至十二指肠壁段的低位胆管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MRCP及ERCP诊断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RCP与ERCP对低位梗阻性黄疸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6%和93.2%,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RCP与ERCP合并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6.1%,与单项MRCP及ERCP检查的准确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MRCP能清晰全面地显示胆胰系统的正常结构及占位性病变;在低位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MRCP结合MR图像分析可以取代有创性的ERCP。  相似文献   

5.
MRI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RI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MRI的影像特点。结果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直接征象均可清晰显示,对胆管的梗阻及异常扩张的范围和程度,MRCP显示直观、清晰。结论MRI对肝内胆管细胞癌有较好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但在应用中需考虑患者情况,以获得较好的影像图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对恶性胆管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胆管癌、胰头癌、壶腹癌及转移癌患者进行MRCP成像回顾性分析。结果扩张胆管呈枯树枝状、软藤状,胆管扩张程度多为中重度,以重度为主,胆管梗阻端截断征、鼠尾征。结论低场强MRCP能够反映胰胆管梗阻的部位与扩张程度,对诊断疾病的性质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低位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56例低位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梗阻:US定位诊断准确性90.24%,MRCP定位诊断准确性100%,两者比较(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恶性梗阻US定位诊断准确性58.33%,MRCP定位诊断准确性100%,两者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US与MRCP在诊断胆总管结石等良性梗阻性病变方面无明显差别,故对良性病变首选US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与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在肝外胆结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许昌医院进行检查的64例疑似肝外胆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MRCP与腹部CT检查,以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为标准,比较MRCP与腹部CT检查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以及不同大小结石的检出率和原发部位诊断结果。结果:MRCP检查灵敏度、准确度均较腹部CT检查高,漏诊率较腹部CT检查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CP对直径> 9 mm结石、直径≤9 mm结石检出率均高于腹部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CP诊断原发性胆管结石检出率92.31%,较腹部CT检查74.3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腹部CT比较,MRCP应用在肝外胆结石中,可提升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减少漏诊情况的发生,还能准确判断结石直径,并区分原发性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B超、CT、胆胰管磁共振成像(M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管微小结石的诊治价值。方法 361例胆管梗阻患者完成B超、CT、MRCP中的1种或2种检查,最后以ERCP确诊,分析4种方法对胆管微小结石的诊断价值。结果 B超、CT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检出率与MRCP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超和CT对胆管微小结石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MRCP的检出率更高,3种方法结合ERCP的检出率均为100%,且具有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管征"在诊断胰腺良恶性病变方面的价值.方法:对37例病人进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并显示"双管征".测量胆胰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肠腔至胆胰管梗阻端的距离,胆胰管末端间距离,胆总管直径,胰管直径,观察胆总管末端形态,肝内胆管扩张程度,胰管形态,比较不同胰胆管疾病时"双管征"的差异.结果:"四节征"和狭窄段侧支胰管扩张多见于胰头癌.胰管粗细不均匀,边界不光滑,串珠状改变多见于慢性胰腺炎,3例慢性胰腺炎伴有假囊肿,5例伴有胰管结石.与胰头癌组比较,慢性胰腺炎组的肝内胆管扩张较轻,胆总管末端以鼠尾状狭窄多见.结论:在MRCP图像识别"双管征"的不同表现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胰腺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