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和治疗后心律失常病症的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4.0%,对照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60.0%,观察组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的安全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瞿银菊 《吉林医学》2013,34(23):4857-4858
目的:探讨微泵注射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4例患者采用微泵注射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配合常规护理和专科护理,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4例患者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治疗,配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差异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19%,对照组有效率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泵注射单硝酸异山梨酯,护理操作方便,药量易于调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疗效,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路径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知识知晓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71.1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全程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精心的全程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2.50%,组间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应用围术期全程护理,取得了显著治疗护理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得以提高,有效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预见性护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82%比71.42%、36.73%比61.22%和4.08%比2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对照组SAS和SDS评分、护理满意度、总有效率均优于观察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患者负性情绪且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急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综合性急诊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SDS、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SDS、SAS评分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有较为突出的护理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比较两组救治效果、救治成功率、复发率、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急诊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6%,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7.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8.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果,可有效促进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改善,提高救治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罗丽萍  陈瑞琴 《吉林医学》2013,(35):7512-7513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注入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将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微量泵注入硝酸甘油,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均根据血压调速,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使用微量泵注入硝酸甘油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137-140
目的 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急诊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为8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治疗的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采纳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进-出急诊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为17.7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7,(5):677-67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急性脑内血肿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模式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心肌梗死患者参与研究,120例心肌梗死患者均为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将120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平均60例患者.对照组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心肌梗死患者则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出院后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中出现1例压疮、1例静脉血栓、2例低血压、1例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者的21.67%(3例压疮、3例静脉血栓、4例低血压、1例脑出血、2例心律失常),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低76.67%,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改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护理工作借鉴学习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6):138-140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并根据护理干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干预,观察组用个性化护理院前急救,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和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出诊准备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情况、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诊准备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优良率(91.11%)高于对照组(8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各项症状得到改善,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为患者的治疗赢得时间,临床急救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为93.75%较对照组的71.88%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较对照组的78.13%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循证护理,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并发症、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手术后3 d,观察组的血糖、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桂翔 《河南医学研究》2014,(12):113-115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硝酸甘油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观察组采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硝酸甘油,对照组采用常规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心脏彩超,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和替罗非班,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方便,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变化以评估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卧床时间及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间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