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33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建华  万勇 《四川医学》2005,26(8):845-846
目的观察经皮中心静脉插管术后感染发生率及病原学。方法对860例手术病人按导管留置时间分为A、B、C3组,对疑为中心静脉相关感染的患者进行诊断,同时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A组感染率0.45%,B组感染率3.9%,C组感染率67%。各组之间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感染细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杆菌及不动杆菌。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与导管留置时间密切相关,应尽量缩短留置时间,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2.
李丽华  杨筱敏 《西部医学》2011,23(1):164-165
目的探讨不同留置途径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采用不同途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经不同途径留置中心静脉置管而发生感染的差异。结果股静脉发生感染率最高(31.2%),锁骨下和颈内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率次之(13.7%、15.4%),经外周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率最低(3.8%),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且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结论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与留置途径有明显的相关性,采用外周静脉置管途径可以明显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是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血管通路则是造成血透患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48%~73%血透患者的菌血症是因血管通路感染诱发.1,其中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率最高。为减少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发生,我科对2003年1~12月收治的86例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进行预防感染及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订预防对策。方法选择该院肝胆外科颈内静脉留置CVC患者564例,采用杏林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提取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颈内静脉留置CVC患者感染率为4.07%。革兰阴性菌感染占43.5%,革兰阳性菌感染占34.8%,真菌占21.7%,感染患者中多重耐药菌感染占52.1%。导管留置14d以上感染率为8.5%,14d以下感染率为2.1%,感染患者多为晚期肿瘤和重症胰腺炎患者。不同导管接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留置CVC感染不容忽视,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病情、置管时间、接头装置等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行中心静脉留置术行血液透析患者13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发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感染率为20.1%;糖尿病肾病、股静脉穿刺、留置时间较长、血流速度较慢是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颈内静脉穿刺、尽可能缩短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增加血流速度,可显著降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经皮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及病原学,寻找引起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960例肺癌病人按导管留置时间分为A、B、C 3组,对疑为中心静脉相关感染的患者进行血液培养,同时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 A组感染率0.5%.B组感染率2.9%,C组感染率17%.各组之间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感染细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杆菌及不动杆菌.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与导管留置时间,置管技术和导管维护技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雍颜菡 《大家健康》2014,(9):324-325
目的: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010年8月-2013年3月,以大竹县人民医院发生的31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置管感染中,所有病例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且均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病史;股静脉、颈内静脉置管感染率高于锁骨下静脉;留置时间大于或等于7天的置管感染率明显升高(与留置时间小于7天相比(p<0.05)感染与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部位、医护人员操作、病人的自身情况等相关。结论:留置导管时间过长、忽略插管部位的护理、无菌操作不严格、医务人员操作护理等是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有利于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63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和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MHD患者各个变量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363例MHD患者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者59例,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为16.25%;病原菌检出42株,革兰阴性菌25株,革兰阳性菌9株,真菌8株。年龄大、经股静脉穿刺、穿刺次数多、导管留置时间长及有糖尿病史均为MHD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穿刺次数多、导管留置时间长及存在糖尿病史均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因素(均<0.05)。结论年龄大、经股静脉穿刺、穿刺次数多、导管留置时间长以及糖尿病为MHD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普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普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分析602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对可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者行留置导管细菌学监测。结果:602例患者中,76例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微生物学培养阳性(76/602,12.6%)。锁骨下静脉和贵要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低于股静脉、锁骨上静脉和颈内静脉(P≤0.05),置管时间≤13 d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低于≥14d(P≤0.05),复杂外伤和消化道肿瘤根治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明显高于胃肠道良性疾病、上消化道大出血(P≤0.05)。结论:尽量选择锁骨下静脉和贵要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规范穿刺技术、严格置管护理、缩短留置时间和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可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干预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行中心静脉置管术360例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导管感染患者78例,对他们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干预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①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总的感染率为:21.67%,其中股静脉、颈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插管的感染率分别为33.33%、21.18%和18.60%,其中股静脉置管最高,锁骨下静脉最低(P<0.05)。②置管术后第1、2、3、4周末期时的感染率分别为13.33%、18.46%、24.76%和30.77%,结果显示导管留置的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越高(P<0.05)。③单腔导管留置感染率为16.67%,显著低于双腔导管留置的33.33%。④导管留置后78次的感染中有38次为革兰阳性菌感染,感染率为48.71%,有27次为革兰阴性菌感染,感染率为34.61%,有13次为真菌感染,感染率为16.67%。结论严格中心静脉置管各阶段的管理,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缩短置管时间,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和穿刺部位消毒,对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不同途径置管的感染率,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为临床预防和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的198例心脏直视术后采取经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外周静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经锁骨下静脉途径的感染率为7.84%,经股静脉途径的感染率为23.61%,周围静脉感染率为6.89%,中心静脉管道的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有12例,占57.1%;革兰氏阴性菌有8例,占38.1%;真菌1例,占4.8%。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与不同留置途径具有不同程度差异,但股静脉穿刺途径和锁骨下静脉及周围静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致病菌及有效治疗。方法分别进行临时性颈内静脉置管390例次,与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40例次,股静脉置管150例次,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共出现68例次导管感染。每例次导管感染均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结果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总感染率为11.7%,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主要致病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表皮葡萄球菌。股静脉置管导管感染发生率高于颈内静脉置管。结论抗生素全身应用或封管局部应用及拔出中心静脉导管是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血液净化期间不同方式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病原学以及预后。方法: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API细菌鉴定试验条及配套软件对129例次不同方式中心静脉留置管共29例次导管相关性感染进行病原学诊断,并分析其预后。结果:确诊为29例次导管相关性感染,确定29株病原菌,菌种绝大多数为表皮葡萄球菌(51.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0.8%),其中以临时性股静脉留置管发生率最高(13.8/1000d导管留置日),其次为临时性颈内静脉留置管(1.5/1000d导管留置日)。而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管最低(1.1/1000d导管留置日)。结论:导管相关性感染是中心静脉留置管常见的并发症,合理选择不同部位、不同方式的留置导管、抗生素.抗凝剂封管技术等是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得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宋逸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169-317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性感染在ICU的发生率、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ICU所有送检的中心静脉导管的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9例样本中培养阳性50例,总体相关性感染率为22.8%,且不同穿刺部位的感染率有所不同,但颈内静脉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股静脉置管的感染发生率较颈内静脉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有显著性差异。中心静脉导管培养阳性的病原菌中阳性球菌占40%,阴性杆菌占42%,真菌占16%,阳性杆菌占2%。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皮肤表面的正常菌群,导管留置时间、留置位置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后并发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方法对129例术前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拔管时经导管抽血、剪取导管头同时采集两处外周血标本,分别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观察并记录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内血培养、导管头培养及外周血培养结果。结果血培养阳性率为6.97%,导管头培养阳性率为35.65%,导管感染率为2.32%。结论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低,一般发生在72h之后。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操作,中心静脉导管的放置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马瑛  陶煜  赵庆雨 《中外医疗》2014,(36):63-64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感染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透析患者23例。其中,原发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4例,23例患者除1例为左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外,其余均为右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结果23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有7例发生导管感染,其中两例为出口感染合并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其他5例均为导管相关性菌血症。不同原发病血透时出现留置导管感染的几率不同,其中高血压性肾病的感染率最高,为50.0%;其次为糖尿病肾病36.3%;最后为慢性肾炎25.0%。经统计分析发现P=0.002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率与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 3。结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老年人全身器官机能下降、营养状况差、免疫功能降低、多伴有其他系统的并发症,在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危险因素,都属于发生危险的感染因素。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评价莫匹罗星预防血透患者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效果,探讨导管感染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 使用临时中心静脉导管行血透治疗患者共228例纳入观察组,每次血透治疗后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外涂于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的出管口;在同一中心使用临时中心静脉导管行血透治疗366例患者作为历史对照组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总的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为15.92次/1000导管日,观察组总的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显著性降低至7.52次/1000导管日,两组患者总的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临时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口外涂莫匹罗星软膏,能有效预防血透患者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精细化护理,观察血透导管感染率发生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导管感染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士系统培训、规范操作,加强在健康教育、减少打开导管的次数等方面的精细化的护理,能够极大地提高对于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的治疗质量,更能有效防止血透患者发生留置导管的感染,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心脏外科术后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laeter,CVC)相关感染(catheter ralated infection,CRI)、相关性菌血症(catheter ralated blood-steam infection,CRB)的发生率与导管留置时间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对200例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留置的CVC尖端进行细菌培养,同时进行血培养.结果 200例导管检出CRI 31例,发生率15.5%;CRB 4例,发生率2.0%.中心静脉留置时间超过6 d感染率明显增加.结论 心脏外术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与留置时间呈正相关,留置时间应尽量<6 d,可以减少CRI、CRB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预防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42例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患儿资料,评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情况;与211例运用PDCA方法制定持续质量改进病例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由34%下降为3.7%,效果显著(P〈0.01)。结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干预方案,是降低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