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定CSA大兔模型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Vm)和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探讨项七针与颈夹脊穴对CSA大兔模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7只正常新西兰白兔局部注射血液制成CSA大兔模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对照组不予针刺治疗,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分别针刺项七针和颈夹脊穴,经颅多普勒检查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结果: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针刺治疗后Vm、PI、RI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项七针组优于颈夹脊组(P<0.05).结论:针刺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项七针优于颈夹脊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项七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大兔模型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7只正常新西兰白兔局部注射异体血液制成椎动脉型颈椎病大兔模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对照组不予针刺治疗,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分别针刺项七针和颈夹脊穴,并测定NO、ET、TXB2的含量.结果: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针刺治疗后NO、ET、TXB2的改变优于对照组(P<0.05);项七针组优于颈夹脊穴组(P<0.05).结论:针刺可引起血液内ET、NO、TXB2含量的变化,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项七针优于颈夹脊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项七针与颈夹脊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项七针组38例和颈夹脊组34例,进行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 项七针组有效率为89.47%,颈夹脊组为76.4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项七针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V)、血流量(Q)、椎动脉内径(D)、椎-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改变与颈夹脊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改善脑供血方面项七针组优于颈夹脊组。  相似文献   

4.
针刺颈夹脊穴配合"供血针"治疗颈性眩晕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 《福建中医药》2005,36(3):51-51
为了探讨针刺颈夹脊穴配合“供血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随机抽取100例颈性眩晕患者,取穴以颈夹脊穴和“供血针”(风池、完骨、天柱等)为主治疗。结果:100例中治愈52例,占52%,好转35例,占35%,无效13例,占13%。结论:针刺颈夹脊穴配合“供血针”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肩三针配合颈夹脊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肩三针配合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肩三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简式Mcgil疼痛量表(MPQ)感觉痛量表和MPQ情感类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2.0%,对照组为7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PQ感觉痛量表及MPQ情感类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三针配合颈夹脊穴是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手三针及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手三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PQ分数低于对照组,JOA、WHOQOL-BR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CRP、IL-6、IL-8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针刺手三针及颈夹脊穴治疗CSR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颈性头痛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颈性头痛是颈椎病患者最常见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颈项僵硬,上肢麻木、疼痛、活动受限等。笔者应用针灸治疗颈性头痛7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78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35~68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6年;全部病例均经X线摄片提示有不同程度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体前后缘唇样增生,椎间隙变窄、项韧带钙化。2 治疗方法  取病变对应部位颈椎夹脊穴1~2对、大椎风池、太阳、后溪透合谷。令患者取坐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颈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1~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颈三针、颈夹脊穴及电动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4例,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颈三针、颈夹脊穴及电动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取穴结合电动牵引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ESCV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椎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提高,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颈三针、颈夹脊穴及电动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颈三针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0例疗效观察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15006)吴琛笔者从1990年1月至1998年1月,运用颈三针(大椎、双侧百劳)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0例,并设立颈椎夹脊组48例为对照,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肩三针穴及夹脊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4例、对照组40例。2组均取肩三针穴(肩髃、肩髎、天宗)针刺治疗,观察组同时针刺颈4~7夹脊穴,1次/d,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72.3%,对照组为32.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9%,对照组为87.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关节活动度(RO)M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肩三针穴及夹脊穴针刺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以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眩晕,以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眩晕与常规针推治疗比较,以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眩晕与药物治疗做对照,以天眩清治疗眩晕,但以天眩清穴注颈夹脊穴治疗眩晕尚未见报道,由此道明了课题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2.
笔者于1988年1月~1996年9月,采用针灸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88例,收到满意疗效,兹述于下。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一书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男48例,女40例;年龄30~39岁6例,40~49岁21例,50~59岁36例,60岁以上25例;病程最短者3周,最长者30余年。5 治疗方法主穴为颈3~7夹脊穴,配穴为风池、肩、外关、合谷、后溪。针刺颈夹脊穴时用26号2寸毫针,针尖向脊柱方向与脊柱呈25~30℃夹角进针,进针深度为1.5~1.8寸左右,手法为平补平泻法,待有酸、麻、胀、沉的针感后停止运针。伴手臂麻木者要求针感至…  相似文献   

13.
脊柱源性疾病为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临床上采用正骨、神经根阻滞方法有一定的疗效,针刺夹脊穴具有独特的疗效。笔者在三十年的针灸临床研究中认识到,夹脊穴的定位应在第2颈椎~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2cm为宜,这与上海中医学院主编《针灸学》定位相近似,但针法应改直刺为向脊柱中点呈15°角斜刺,针刺深度颈、胸部夹脊穴为1寸,腰部夹脊穴为2~3寸则针感更强烈,疗效较好。以腰3~5棘下旁开2cm的夹脊穴电针为主,辅以脏腑点穴,髓核松解术的“赵氏保守新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其选穴定位、针刺角度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疗法的不同取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颈四针组与颈夹脊组,颈四针组局部取天柱、颈百劳、大杼、肩井。颈夹脊组取颈第2、4、7夹脊穴。针刺得气后接通G6805-D型电疗仪,以对应两侧为一组接正负极,选用连续波,频率为5Hz,每次治疗30min,每日治疗一次, 7次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疼痛综合评分,并将两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颈四针组在临床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颈夹脊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颈四针穴在病症改善与各项疼痛控制方面都优于针刺颈夹脊穴。  相似文献   

15.
观察温针颈外夹脊穴配合牵引治疗50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痊愈47例(94%),好转2例(4%),无效1例(2%),有效率为98%,说明温针颈外夹脊穴配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华佗夹脊穴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霞  赵冉 《中国针灸》1994,14(1):50-53
本文就夹脊穴的来源、发展、定位、刺法、选穴。临床运用及机理研究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①夹脊穴的定位当在脊中线旁开0.3~1.0寸;②于脊中线分开0.3~0.5寸进针,可直刺深抵椎板,此法安全有效;③夹脊穴的命名当规范统一,适以各椎体英文的首写字母及椎体序数,冠以夹脊来命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夹脊穴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9例给予夹脊穴针刺,研究组61例联合给予头针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愈率72.13%、有效率96.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07%、8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联合夹脊穴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推拿加挑治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黄少惠广州医学院附属一院针灸科(广州510120)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笔者采用推拿加挑治颈夹脊穴的治疗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治疗方法1.1推拿法①用滚、按、揉法放松颈肩部、上背...  相似文献   

19.
Liao YY  Sun DM  Zhong CP  Lai XS 《中国针灸》2011,31(6):499-502
目的:分析方法、选穴、留针时间3因素对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即时效应影响的差异,优选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观察临床病例32例,随机区组分为8组,每组4例,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采用方法(电针、补泻手法)、选穴[C4-C7夹脊穴、颈三针(天柱、颈百劳、大杼)]、留针时间(5 min、15 min)3因素2水平,以L8(27)正交表安排试验,观察针刺前后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结果:采用电针连续波、C4-C7夹脊穴针刺后5 min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即时变化影响最显著,且方法及选穴两因素对结果影响大(均P<0.05).结论: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优化即时效应为电针+C4-C7夹脊穴+5 min.不同因素对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痛的即时效应影响,从大到小排列为:选穴>方法>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夹脊穴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22例颈性眩晕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采取推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头针联合夹脊穴针刺治疗,15天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001390.01);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联合夹脊穴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更能有效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症状,且利于降低临床复发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