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66例原发性大肠癌肿瘤组织及相应癌旁大肠黏膜组织ALCAM的表达量。ALCAM蛋白表达量以阳性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表示。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CD34、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根据CD34的染色情况计算大肠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根据PCNA染色情况计算肿瘤细胞PCNA标记指数。结果大肠癌肿瘤组织ALCAM阳性率48.20±20.68,明显高于癌旁黏膜组织10.58±2.03。肿瘤组织MFI10.05±4.47,明显高于癌旁黏膜4.56±2.10(t=9.832,P〈0.001)。ALCAM的表达增强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随着ALCAM表达增强,细胞增殖指数也随之升高(P〈0.05)。大肠腺癌ALCAM蛋白MFI与MVD呈正相关(r=0.267,P〈0.05)。而ALCAM蛋白肿瘤细胞阳性表达率与MVD未见明显相关(r=0.234,P=0.059)。结论ALCAM在大肠腺癌中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并与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提示ALCAM可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组织SPARC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最近的研究发现半胱氨酸的酸性蛋白(SPARC)与肿瘤的发生、进展以及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关系密切,SPARC在黑色索瘤、胶质瘤、脑膜瘤、膀胱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等多数肿瘤中均有高表达,而且与某些肿瘤的临床分期和预后相关。本研究观察SPARC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62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HCC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3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SPARC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SPARC在HCC、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表达。结果:SPARC mRNA在HCC组织呈高表达(14.0±3.6),癌旁组织次之(6.8±1.8),正常肝组织低表达(2.7±0.9),3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0)。SPARC免疫组化显示62例HCC组织中54例SPARC表达阳性,正常肝组织中仅4例SPARC表达阳性,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0);SPARC的免疫组化评分在肝癌组为21.5±4.8;癌旁组为11.3±3.6;正常肝组织为5.7±1.8,3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00)。SPARC的表达水平随着Enmondson病理分级明显增加;在Ⅰ级和Ⅱ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29);Ⅱ级和Ⅲ/Ⅳ级间具有显著性(P=0.008)。SPARC表达在出现淋巴结转移的HCC中占26/27(96.3%),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3/35(65.7%)。结论:SPARC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能力相关,通过检测SPARC表达将对肝癌临床评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演变中新生血管表达状况,旨在选择乳腺癌发生发展中新生血管的特异性标记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以CD105、FⅧ、CD31、CD34为标记,对100例乳腺不同病变组织,包括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ADH)、导管内癌(DCIS)、微浸润导管癌(MDC)各20例,40例非特殊类型浸润型导管癌(IDC,NOS),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DH、DCIS、MDC和IDC(NOS)中,CD105标记的MVD分别为8.25±5.78、10.05±4.23、25.35±7.62和37.33±5.86,FⅧ标记的MVD分别为10.60±8.99、16.60±3.47、16.90±5.62和17.90±5.62,CD31标记的MVD分别为16.80±3.90、19.40±4.58、20.74±6.67和22.74±6.67,CD34标记的MVD分别为14.40±12.82、25.20±5.39、26.32±4.89和40.32±4.89,仅CD105标记的MVD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05标记MVD用来评估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新生血管表达,可能更具价值,这将为今后抗血管生成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协同顺铂(cisplatin,又称DDP)抗小鼠Lewis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建立C57BL/6小鼠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rmh-TNF(150万U/kg)组、DDP(6.15mg/kg)组、联合用药组(DDP+rmh—TNF)。接种肿瘤细胞后12d开始瘤内注射药物3d,RT-PCR法测定瘤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激酶结构域受体(kinase domain region receptor,KDR)、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 receptor,MVD)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mteinase-2,MMP-2)的表达。结果:对照组、rmh-TNF组、DDP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的MVD数分别为(24.76±1.28)、(18.95±1.22)、(19.53±1.15)、(10.43±1.05),两单药组的MVD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低于两单药组(P〈0.05)。HIF-1α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171±0.004)、(0.138±0.006)、(0.134±0.006)、(0.095±0.006),两单药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两单药组(P〈0.05)。肿瘤组织中MMP-2蛋白的荧光指数FI值依次为(1.000±0.000)、(0.875±0.020)、(0.848±0.127)、(0.545±0.107),单药组的MMP-2蛋白的(FI)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两单药组(P〈0.05)。单药组VEGF、KDR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的表达均低于各单药组(P〈0.05)。结论:rmh—TNF能够增强DDP抗小鼠Lewis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肿瘤血管生成在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中占有重要地位,内分泌治疗是否影响乳腺癌的肿瘤血管生成是临床关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探讨雌激素及其拈抗剂对人乳腺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转录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雌二醇(E2)对MCF-7乳腺癌细胞VEGF mRNA表达影响,并检测他莫昔芬(三苯氧胺,TAM)和ICI182780是否可抑制雌激素对VEGF转录的影响。结果:剂量依赖性实验显示E2浓度为1~10nmol/L时,VEGFmRNA表达水平最高,为0.125±0.006-0.112±0.014;时间依赖性实验中E2培养2h内VEGF转录水平明显升高(0.105±0.009),6h达到最大值(0.140±0.024),较未治疗组高1.5倍(P〈0.05)。TAM在浓度为1nmol/L时可轻微促进VEGFmRNA表达(0.061±0.010),但该浓度下与E2共同培养时可抑制E2诱导VEGF产生(0.070±0.001);ICI182780同样可抑制E2诱导VEGF产生(0.068±0.001)。结论:雌激素可促进VEGFmRNA生成,其生成量依赖于雌激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TAM和ICI182780对雌激素诱导VEGFmRNA生成具有抑制作用,提示雌激素及其拮抗剂在转录水平调节VEOF表达,TAM通过阻遏雌激素诱导VEGF表达抑制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6.
KDR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肿瘤(OSC)与正常卵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38例OSC、14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瘤、11例卵巢良性浆液性瘤以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KDR蛋白进行检测。结果:OSC组织中KDR蛋白表达的阳性率(89.5%)高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瘤组织(64.3%)(P〈0.05)。OSC组织中KDR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141.10±87.31)明显高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瘤(65.60±11.61)组织(P〈0.005)。KDR蛋白在OSC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和相对含量均高于卵巢良性浆液性瘤(18.2%,42.62±12.66)及正常卵巢(10.0%,37.72±12.96)组织(P〈0.05)。手术病理分期Ⅲ期+Ⅳ期OSC组织KDR蛋白表达的阳性率(96.2%)和相对含量(181.96±96.37)高于Ⅰ期+Ⅱ期(75.0%,112.37±59.28)OSC组织(P〈0.05)。组织学Ⅲ级OSC组织KDR蛋白表达的阳性率(95.5%)和相对含量(171.76±91.66)高于Ⅰ级(4/6,87.96±35.59),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OSC组织中KDR蛋白表达的阳性率(96.2%)和相对含量(219.25±92.4)与无淋巴结转移的OSC组织(75.0%,108.43±30.45)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腹水的OSC组织中KDR蛋白表达的阳性率(83.3%)及相对含量(139.94±83.94)与无腹水的OSC组织(85.7%,167.07±93.66)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浆液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KDR蛋白的过高表达密切相关。KDR蛋白表达与卵巢浆液性癌生物学行为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固生蛋白(tenascin,T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取食管鳞癌组织91例及正常食管组织10例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N和CD34(用微血管密度值表示,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表达。结果(1)T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Z=4.874,P〈0.01);(2)TN表达与肿瘤长度(P〈0.01)、浸润程度(P=0.001)、淋巴转移(P=0.011)和病理分期(P〈0.01)有相关性,但与分化程度(P=0.355)无相关性;(3)TN阳性表达的食管癌MVD数(18.19±8.38)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的食管癌MVD数(11.21±2.18)(t=5.83,P〈0.01)。结论T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及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MMP-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Li JR  Qi FY  Li L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2):96-98
目的观察食管癌组织、癌旁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和切缘正常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探讨。MMP-2对食管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SP法对48例食管癌组织、17例癌旁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和12例切缘正常组织进行MMP-2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MMP-2的表达和MVD,并分析MMP-2的表达与:MVD之间,以及它们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癌旁组织MMP-2的表达亦明显高于切缘正常组织。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MMP-2的表达,与肿瘤内及癌旁组织内的平均MVD呈正相关;。MMP-2表达和肿瘤中MVD计数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MMP-2可能在食管癌的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食管癌的重要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Ⅲ型突变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 Ⅲ,EGFRv Ⅲ)在一系列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EGFR、EGFRvⅢ与食管癌的关系目前尚未明确。本研究探讨EGFR及EGFRvⅢ与食管癌组织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66例人食管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EGFR及EGFRvⅢ表达,评价EGFR及EGFRvⅢ在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TNM分期及病理分级等临床参数组的表达分布。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EGFR及EGFRvⅢ表达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显示EGFR、EGFRvⅢ在肿瘤组织表达的平均灰度净值分别为25.4±3.2、22.5±4.2,在癌旁正常食管组织平均灰度净值分别为5.0±3.5、5.5±3.0,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0)。Western Blot显示EGFR、EGFRvⅢ在肿瘤组织表达的平均灰度净值分别为1.37±0.41、0.83±0.15,在瘤旁正常食管组织平均灰度净值分别为0.21±0.09、0.08±0.05,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生长方式方面EGFR、EGFRvⅢ的表达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在TNM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方面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检测两蛋白表达净灰度值相关系数r为0.701(P〈0.0001),Western Blot检测两种蛋白表达相关系数r为0.556(P=0.031)。两种研究方法均提示EGFR与EGFRvⅢ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成较好线性正相关性。结论:EGFRvⅢ在食管癌特异性表达,EGFR与EGFRvⅢ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呈线性正相关,提示EGFR与EGFRvⅢ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c-met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肿瘤微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其中41例癌旁正常黏膜)大肠癌组织中c-met、VEGF表达以及MVD参数。[结果]c-met、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8%和53.6%;在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2.2%和14.6%(P〈0.001)。c-met、VEGF的阳性标本MVD值与其阴性标本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年龄、性别无关(P〉0.05)。c-met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c-met表达与VEGF表达趋于一致。[结论]c-met、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黏膜组织。c-met与VEGF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1975年6月~1990年7月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0例,占同期食管肿瘤总数的0.192%(10/1092)。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5例,下段3例。X线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行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9例,食管部分切除1例,效果良好。本文就其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 结果: 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Chronic experiments on CBA and C57B1 mice and acute experiments on CBA mice established: (a) carcinogenic effect of sodium nitrite given continuously with drinking water (0.1; 1.0 and 10.0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morpholine fed with bread, and (b) endogenous synthesis of nitrosomorpholine as a result of simultaneous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same doses of sodium nitrite and morpholine. Also, nitrosomorpholine and N-nitrosodimethylamine synthesis was observed in vitro following addition of low-dose sodium nitrite, morpholine and amidopyrine to human gastric juice. Carcinogenic hazard associated with low-dose nitrite consumption in huma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材料与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晚期贲门癌148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贲门癌手术治疗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提供今后工作参考。方法 对 14 8例经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绝对生存率的X2 检验。结果 本组切除率为 94.5 9% ,近半胃切除占 72 .14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7.9%、45 %和 2 4.3 %。病期、外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 5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1)。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及肺癌并发症为多见 ,其发生率为 3 .6% ,手术死亡率 1.4%。结论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根治手术和术后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胆囊癌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前诊断明确者21例,剖腹探查发现已属晚期,9例为Ⅳ期行根治术,12例为Ⅴ期未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术前怀疑胆囊癌者5例,剖腹探查冰冻切片证实为Ⅴ期及Ⅳ期者各1例,Ⅴ期未行根治术,Ⅳ期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Ⅲ期者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10月、13月、17月死亡。2例术中冰冻切片发现的Ⅱ期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23月、26月死亡。1例意外胆囊癌属Ⅰ期胆囊癌,术后5年半死亡。结论要减少胆囊癌危害,重在及时治疗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通过总结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象学检查结果来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方法总结32例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CT、磁共振(MRI)检查结果,判断肿瘤是否已发生邻近浸润或远处转移,以此来评价其手术切除的可能性。结果在22例作CT检查的病例中,判断正确的为17例,准确率为77.3%。作MR检查9例,全部判断正确,准确率为100%。结论某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和CT、MR检查对判断肿瘤是否发生邻近浸润或转移有较大价值,为术前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