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浅刺针法在临床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刺针法是指在毫针刺法中 ,将针体刺入穴位内组织较浅部位的一类针刺方法。它是针刺手法的基本要素 ,正如《素问·刺要论》中说 :“病有浮沉 ,刺有浅深 ,各至其理 ,无过其道。”就是说不同部位、组织的疾病对针刺的深度而需要不同的浅深刺法。旱在《灵枢·官针》篇中就有关于“浅内而疾发针 ,无针良肉 ,如拔毛状 ,以取皮气”的半刺法 :“刺浮痹于皮肤”的毛刺法 ;“傍入而浮之”的浮刺法 ;“刺小络之血脉也”的络刺法 ;“引皮乃刺之”的直针刺法 ;“正内一 ,傍内四而浮之”的扬刺法等浅刺法的详细记载 ,为后世医家在临床中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煅法始源甚早。《五十二病方》中载有用燔法处理矿物药、动物药和少量植物药。唐时,承袭前人方法,根据当时情况,提出了“煅法”。历经宋、元、明、清沿用至今。传统文献所采用的“燔”、“烧”、“炼”均包含于以后的煅法之中,即程度不同之各种煅法(包括煅淬法)^[1]。煅法有明煅法、密闭煅法和煅淬法。适用于质地坚实的矿物、贝壳、易燃的植物药^[2]。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学指导思想的改变,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大的革新和变化,目前有报道的教学方法不下百种,但宣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发现法”。本简要介绍了“发现法”并运用“发现法”,原理开展了部分儿科学临床课教学,认为“发现法”对于调动学生主动去获取和探究知识效果是明显的,但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费用较多、对于较浅或较深的教学内容都难以采用,发现法不太适合于大班教学。  相似文献   

4.
报告切开法重睑术360例,其中,“三点一线法”设计与常规手术210例;“七点一线法”设计及显微美容术150例。术后3月~3年随访308例(85.6%)。本组并发症5例,均为“三点一线法”设计及常规手术。采用“七点一线法”设计及显微美容术未发现并发症,且具有手术疤痕小、重睑恢复自然、快等优点。强调准确的术前设计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是确保切开法重睑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流动献血车采用“五常法”进行物品管理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应用“五常法”对流动献血车上的物品进行管理,包括仪器、设备、物料、血液储存及运输等。结果:通过应用“五常法”对流动献血车上的物品进行管理,减少了取用物品时间,保证了物品在有效期内应用,减少了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应用“五常法”加强对流动献血车物品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确保了血液和献血者、用血者安全,促进了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温病凉营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病凉营法与凉血法的区别与联系、凉营法与透热转气的关系、凉营法运用时机的把握以及凉营法组方选药的规律等进行了探讨。认为凉营法着重凉营泄热、滋养营阴,用药凉中有透,滋而不腻;凉血法重在凉血热、散血瘀,而无须配伍清透之品。“凉营”是具体治法,“透热转气”是治疗的指导思想,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当气分热毒有内陷营分倾向时,尽早使用凉营法将有效地中断病程,避免营血分证的出现。凉营法宜选择甘苦寒或苦成寒的药物清解热毒,以“滋而不腻、滋而能通”之品滋养营阴,以具有“凉”和“散”双重作用的药物为主凉营散瘀。  相似文献   

7.
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提出的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 ,具有概括性 ,被视为中医治疗大法。但临床实践表明 ,八法仍难以包容所有治法 ,如涩、开、降、升法等。本文试就此四法作一阐述。1 涩法涩法 ,是通过收敛固脱作用 ,以缓解气血精津之耗散滑脱证的治疗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散者收之”,即是其立法依据。属于“十剂”中“涩可固脱”的涩剂。刘完素、李时珍分别论述了脱证运用涩法的道理 :“滑则气脱 ,如肠开洞泄 ,便溺遗失之类 ,必涩剂以收涩之”;“脱者 ,气脱也 ,血脱也 ,精脱也 ,神脱也 ,脱者散而不收 ,故用酸涩温…  相似文献   

8.
温针傍刺法治疗肩周炎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针傍刺法治疗肩周炎52例毕伟莲(第二临床学院中医针灸科)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多发于中老年,以女性多见。其特点是肩部逐渐产生疼痛,疼痛以夜间为重,病情日益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属于祖国医学的“漏肩风”、“冻结肩”等。本人近年采用温针傍刺法治疗...  相似文献   

9.
对在生物化学教学中采用的“五步”法教学模式进行探讨,证明“五步”法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活血化瘀法,属中医学中“八法”中的消法。此法适用于一切瘀血阻滞之证。其临床应用包括补肾活血法,益气活血发,化痰活血法,理气活血法,解毒活血法等。  相似文献   

11.
“读书指导法”在儿科临床见习带教过程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读书指导法”运用于儿科临床见习带教过程中,其科学性、实用性等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引起重视和关注。简述了“读书指导法”的运用过程。  相似文献   

12.
补法是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之不足,或补益某一脏之虚损,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不同,补法也分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并宜结合五脏之虚补益五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虚者补之”,“损者益之”。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是补法立论的依据。但其实际运用,早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已有较为详尽的论述,现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单补为主法《金匮要略》针对具体病因运用补法之处较多,据病因不同,分别采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法。1.1补气法《痉湿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逆行法”胆囊切除术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3年i月123例行进腹“逆行法”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3例采用“逆行法”胆囊切除术病例中,行“胆囊全切术”118例,“胆囊次全切术”5例;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1例,残余胆囊管结石1例。结论:在基层医院中,采用“逆行法”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关于支原体检验问题 支原体的检查方法很多,有免疫荧光法、间接血凝法、DNA探针法、PCR法、培养法等,国家规定的“金标准”方法是培养法。  相似文献   

15.
综合应用风险生成理论和公共安全三角形理论的相关知识,针对两用生物技术特征,对两用生物技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模型进行了探索。首先构建了由风险生成、风险触发、风险表现、风险管控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下的24个二级指标构成的两用生物技术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的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估指标权重;最后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两用生物技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以基因编辑技术等10项两用生物技术开展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该评估模型在两用生物技术安全评估中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一指禅推法"教学方法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手法教学要求,结合学生个体生理特点,采用“因人施教”与“示范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一指禅推法手法教学。该教学方法能解决目前存在的学生多、师资缺乏的突出矛盾,并使各类生理条件的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准确掌握“一指禅推法”。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问题,教学方法的探讨也是一个没有穷尽的领域。现有讲授法、演示法、小组教学法、经验学习法、个别辅导法、开放式教学法、咨询等教学方法不胜枚举。现代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学手段与方法多种多样,教学手段日趋先进,多媒体、录像等现代化设备已应用于实验教学。不少的教师还在进行“引进”或“自创”。但是。各种教学方法部有其独到和不足之处,必须结合教学内容予以调整应用。  相似文献   

18.
虫类通络法,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叶桂针对“久病入络”而运用的治法,《临证指南医案》中运用虫蚁类药物80余例,对临床辨证施治确实有其指导意义。叶桂认为疾病初期,邪气表浅,多见于气分而在经;久则邪气深入,多伤及血分而在络,即“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络病之病机,主要是“积伤入络,气血皆瘀”,络脉痹窒。叶桂采用通络法,分别有辛润通络、辛凉通络、辛温通络以及虫类通络等法则。其中虫类通络法适用干络中血瘀久滞而邪正相搏者,其应用虫蚁之理,是‘海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直通。”“…  相似文献   

19.
1方法与步骤 评选一个学科领域的学科带头人通常是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通过该领域科研人员的论文数量和被引次数这两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的。综合评价的方法又有很多,如灰色关联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笔者拟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我国“非典”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进行测评。  相似文献   

20.
肝脏具有“体阴用阳”的生理特性,脏腑失调、正气虚弱是原发性肝癌的基本病理机制,而肿瘤为邪毒之物,具助火化热之变,伤气耗阴之损,在经手术、放化疗等二次打击后,更易耗气伤阴,导致正气不支、元气大伤,因此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应以养阴益气扶正法为原则,采用补气健脾、柔肝养阴、滋阴补肾等治本之法以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达到“正胜邪却”的目的。文献引用:何玲玲,赵亚林,杜林林,等.益气养阴扶正法治疗原发性肝癌[J].中医学报,2015,30(7):931-9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