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应用CEA单克隆抗体,借助BA及IGSS染色技术,对20例大肠正常粘膜、87例息肉及34例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多数大肠正常粘膜CEA为阴性,少数为弱阳性,其CEA的分布呈极向性。多数大肠癌组织CEA呈较强阳性,CEA的分布失去极向性,癌组织CEA的分布类型与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大肠息肉尤其是腺瘤的CEA表达介于前两者之间,腺瘤组织异型程度越重,其CEA表达越近似于大肠癌,表明CEA免疫组化染色可辅助病理形态学来判断腺瘤癌变的危险性,对大肠癌二级防治具有一定意义。本文IGSS染色的结果与BA法相近似,IGSS法具有较多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是否存在大肠原发癌与相应淋巴结转移灶胸苷酸合成酶(TS)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收集石蜡包埋的大肠癌组织51例,淋巴结转移组织21例,正常大肠组织15例,大肠腺瘤组织8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TS在正常大肠粘膜、大肠腺瘤,原发大肠癌和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规律.结果:(1)正常大肠粘膜组织及腺瘤组织均不表达TS,51例大肠癌组织中30例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58.8%.大肠癌组织TS表达水平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及腺瘤组织相比有显著升高(P<0.01);(2)淋巴结转移灶TS的表达在表达水平、染色范围和染色深度三个方面均高于原发灶,二者TS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肠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之间的TS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原发灶TS蛋白表达水平不能预测转移灶对以5-FU为基础的化疗的反应,应根据转移灶本身的TS表达水平选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癌胚抗原(CE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相关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大肠腺瘤、癌近旁粘膜及正常粘膜中CEA、TGF-β1表达情况.结果CEA、TGF-β1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19%和69.35%,明显高于两者在大肠腺瘤、正常粘膜中的表达(P<0.05, P<0.01),同时癌近旁粘膜中两者的表达高于正常粘膜(P<0.05);CEA和TGF-β1在大肠癌各组间表达无统计学差异;Dukes A+B期中两者的表达低于Dukes C+D期(P<0.05);两者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有相关性(P<0.01).结论大肠癌能同时分泌CEA、TGF-β1,两者的过度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Dukes分期、癌组织浸润、转移范围有关;CEA、TGF-β1在大肠癌各组间表达无明显差异;少部分大肠癌近旁粘膜已偏离正常细胞生长状态,具有肿瘤细胞生长代谢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4.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大肠癌及癌周不同部位粘膜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取正常大肠10例,大肠癌远旁、近旁和癌粘膜各30例。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PCNA染色阳性物质主要定位于细胞核。PCNA阳性细胞在大肠癌组织中的分布呈不同程度的异质性。正常大肠和大肠癌粘膜细胞中PC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  相似文献   

5.
余月华  王琴  郑红英  冯珊珊  翟惠虹 《宁夏医学杂志》2013,(11):1022-1024,I0003
目的 检测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B(CDC25B)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增生性息肉、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技术检测50例大肠癌组织、30例大肠腺瘤组织、10例大肠增生性息肉组织、1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CDC25B的表达.结果 CDC25B在在正常大肠、大肠增生性息肉、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0、53.33%和76.00%,与大肠癌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25B的表达与血清CEA有相关性(P<0.05),而与大肠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民族、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血清CA-199及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 CDC25B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高表达,其可能参与了大肠腺瘤到大肠癌的转变过程;CDC25B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血清CEA有关,表明CDC25B表达可能参与了大肠癌发生发展,在大肠癌的进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P53基因产物的形态定量分析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15例正常肠粘膜、45例癌旁粘膜、39例大肠腺瘤及66例大肠癌进行了P53基因产物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及七项核参数的测定,并对二者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正常粘膜、癌旁粘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P53基因产物表达阳性率及免疫反应分值(IRS)分别为0、4.44%、10.26%、57.58%;0、0.35、0.76、10.26。相关分析表明:P53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及阳性物含量与其相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21在正常大肠粘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大肠粘膜、22例大肠腺瘤和69例大肠癌中P2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P21蛋白在正常大肠粘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0%、18.00%、44.93%.大肠癌中P21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和正常大肠粘膜(P<0.05).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P21阳性表达率为70.83%,高于无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P21(31.11%)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21阳性表达与临床其他病理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P21的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发生密切关系,阳性表达时对预测大肠癌已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27Kip1在正常大肠粘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分别检测20例正常大肠粘膜、22例大肠腺瘤和69例大肠癌中P27Ki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P27Kip1蛋白在正常大肠粘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0%、86.00%和50.72%.大肠癌中P27Kip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大肠腺瘤和正常大肠粘膜(P<0.05).P27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临床其他病理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P27蛋白检测可作为评价大肠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 MC_s 抗人大肠癌单克隆抗体,通过 ABC 免疫组化方法,对51例大肠癌、60例大肠息肉、16例慢性炎症性大肠粘膜及20例正常大肠粘膜标本进行 MC_5抗原表达研究,显示大肠癌中 MC_5抗原表达的阳性率为100%;大肠腺瘤中的阳性率为70.73%,且阳性率随腺瘤异型程度的增加而上升;而在炎性及正常粘膜中,MC_s 抗原均未见阳性表达。结果表明 MC_s抗原在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和癌肿中有着呈递增趋势阳性表达,支持在肠粘膜正常-异型增生-癌变序列变化理论,证实 MC_s 抗原是一个具有很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大肠癌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余月华  董志敏  翟惠虹  赵进  杨晓梅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1):1082-1084,1068
目的检测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V-raf)致癌同源体B1(BRAF)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增生性息肉、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50例大肠癌组织、30例大肠腺瘤组织、10例大肠增生性息肉组织、1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BRAF的表达。结果 BRAF在正常大肠、大肠增生性息肉、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40.00%、56.67%和78.00%,与大肠癌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F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大肠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民族、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血清CEA、血清CA-199、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论 BRAF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提示其与大肠癌的恶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癌胚抗原(CEA)对判断大肠息肉癌变危险性的价值,应用CEA、McAb借助免疫胶体金银染色法(IGSS)对大肠正常粘膜、息肉及癌组织中CE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多数大肠正常粘膜、炎性息肉及幼年性息肉CEA呈现阴性,仅少数CEA呈弱阳性,染色见于腺体细胞腔面,与上述各组比较,大肠增生性息肉和腺瘤组织CEA阳性率和染色程度均增高,随着腺瘤组织异型程度加重,其免疫组化改变及CEA分布更类似于大肠癌,结果提示CEA可作为监测大肠息肉癌变的标志物。IGSS染色法操作简便、敏感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结肠癌、腺瘤和正常肠粘膜组织中p53和cyclinD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85例结肠癌、18例结肠腺瘤和9例癌旁正常结肠粘膜组织分别制成72点和104点两块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芯片中p53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p53、cyclinD1在结肠癌、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03,P=0.000),p53、cycllnD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高于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的结肠癌中p53的表达差异显著(P=0.005)。cyclinD1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分期有关(P=0.038),与其他临床病理资料无关。结论p53畸变可能是结肠癌发生的较晚期事件,cyclinD1高表达可与大肠癌发生有关.cvclinD1高表达的肿瘤更易浸润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黏结蛋白聚糖2(syndecan 2)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与结直肠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5例结直肠腺癌中的syndecan 2和E-Cadherin的表达,45例腺瘤性息肉、30例正常结直肠做对照组,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  Syndecan 2在结直肠腺癌、腺瘤性息肉、正常结直肠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3%、80%及100%,与腺癌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呈正相关。E-Cadherin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85%和100%,与腺癌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呈负相关。结论  Ayndecan 2和E-Cadherin在结直肠腺癌中表达减少,syndecan 2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提示结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结肠癌、腺瘤和相应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PTEN、p-Akt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85例结肠癌、18例结肠腺瘤和9例癌旁结肠黏膜组织分别制成72点和104点两块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芯片中PTEN、p-Akt1的表达.结果 PTEN、p-Akt1在结肠癌、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大肠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资料无关;p-Akt1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分别P<0.001和<0.05),与其他临床病理资料无关.结论 PTEN、p-Akt1畸变可能未参与正常大肠细胞早期恶性转化的过程,但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CD44和CD44v6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探讨CD44和CD44v6在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中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CD44和CD44v6蛋白在102例大肠正常黏膜、14例腺瘤和102例CRC中的表达。 结果CD44和CD44v6蛋白在正常黏膜的低表达和癌组织的高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Dukes分期的增加,其表达逐渐增高;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 移组中的表达均高于未转移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D44和CD44v6可以作为预测CRC侵袭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结肠癌组织中PKCβ1、COX-2及nm23-H1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结肠癌、结肠腺瘤和癌旁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蛋白激酶C(PKCβ1)、环氧化酶-2(COX-2)及转移抑制基因nm23-H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5例结肠癌、16例结肠腺瘤和8例癌旁结肠粘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KCβ1、COX-2及nm23-H1的表达。结果:PKCβ1表达在结肠癌与腺瘤和正常黏膜差异显著(P<0.01),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依次递减。COX-2在结肠癌、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结肠癌组织中C0X-2的表达与结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以及Dukes分期有关,与年龄和性别无关。nm23-H1的表达在结肠癌、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肠癌组织中nm23-H1的表达与分化程度、远处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但与其它临床病理资料无关。结论:PKCβ1可能与结肠黏膜上皮增生有关,可能参与了结肠的癌变过程,并可能在癌变早期发生改变。COX-2异常表达可能是结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且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nm23-H1的表达下调,可促使结肠癌细胞获得进一步恶性分化及远处转移的潜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肠癌、大肠腺瘤中Caspase-3基因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分别检测28例大肠癌、10例大肠腺瘤及5例正常大肠黏膜中Caspase-3基因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结果Caspase-3基因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和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分别为46.4%(13/28)、60.0%(6/10)、80.0%(4/5),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肠癌、大肠腺瘤中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1),凋亡指数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与病理类型、Dukes分期无关。大肠癌、大肠腺瘤中Caspase-3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密切相关,阳性表达的细胞平均凋亡指数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的平均凋亡指数(P〈0.01),而正常黏膜组织中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早期阶段的细胞凋亡异常和过度增生,可能是大肠癌的发病原因之一,作为细胞凋亡的调控因子,Caspase-3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DNA含量,同时用PAP免疫组化法检测了组织CEA原位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大肠腺瘤及腺癌DN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肠粘膜及非肿瘤性息肉,分别有33.33%(10/30)和69.70%(23/33)的异倍体发现率,正常肠粘膜CEA多为弱阳性或阴性,均为AB型(Apical bordcr),而腺癌CEA多表达为阳性或强阳性,阳性率为85.11%(40/47),除AB型外,40%(16/40)为CM型(Cytoplasm and membrane)。DNA含量、CEA表达还与癌的大体生长类型,Dukes分期、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结肠腺瘤与腺癌p53,c—erbB2蛋白及CEA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正常结肠粘膜,40例结肠瘤及40例结肠癌组织的p53,c-erbB2和CEA的表达。结果发现:结肠癌患者p53,c-erbB2及CEA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腺瘤(P〈0.01)。p53阳性表达在不典型增生腺瘤患者中,重度显著高于轻度病例(P〈0.01);在结肠腺癌患者中低分化显著高于高分化病例(P〈0.05);CEA的新型单克隆抗体col-1对结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结肠癌、结肠腺瘤和癌旁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蛋白激酶C(PKCβ1)、环氧化酶-2(COX-2)及转移抑制基因nm23-H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5例结肠癌、16例结肠腺瘤和8例癌旁结肠粘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KCβ1、COX-2及nm23-H1的表达。结果:PKCβ1表达在结肠癌与腺瘤和正常黏膜差异显著(P〈0.01),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依次递减。COX-2在结肠癌、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结肠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与结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以及Dukes分期有关,与年龄和性别无关。nm23-H1的表达在结肠癌、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肠癌组织中nm23-H1的表达与分化程度、远处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但与其它临床病理资料无关。结论:PKCβ1可能与结肠黏膜上皮增生有关,可能参与了结肠的癌变过程,并可能在癌变早期发生改变。COX-2异常表达可能是结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且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nm23-H1的表达下调,可促使结肠癌细胞获得进一步恶性分化及远处转移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