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型血吸虫病磁共振成像诊断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脑型血吸虫病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特点,探讨MRI在本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脑型血吸虫病MRI表现及8例磁显葡胺(Gd-DTPA)强化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对T1WI和T2WI信号强度与正常脑灰质进行比较。结果8例表现为与脑灰质信号一致的等T1、等T2信号;2例呈等长T1、等长T2信号,提示为灶性软化;1例呈长T1、短T2信号,提示病灶钙化。9例灶周水肿影将病灶包绕成“岛”状。4例水肿累及脑室旁白质时,水肿影呈“佛手状”。8例增强扫描,7例表现为数个小结节呈簇状聚集且融合成团块样强化。8例抗病原治疗后,7例MRI复查异常信号范围缩小或数目减少、消失。结论平扫T1WI和T2WI均与脑灰质等信号,增强扫描数个小结呈簇状聚集且融合成团块样强化是脑型血吸虫病的主要MRI表现。MRI可用于发现病变,帮助确诊,并在评价疗效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男,42岁,因"突发左肩疼痛,左上肢无力伴麻木1个月余"于2015年11月10日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就诊。患者入院前1个月突发左侧肩部剧烈疼痛并向左上肢放射,随即出现左上肢无力伴麻木。入院时体格检查示:左上肢C6~C7节段,右侧T3~T11感觉减退,右上肢肌力Ⅴ级,左上肢肌力Ⅴ-级、肌张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Ⅴ级,病理征未引出。入院颈段MRI检查提示,C3~C7水平椎管内脊髓腹侧血管明显迂曲扩张呈流空影,伴髓内不均匀信号影,其上下方向均可见髓周迂曲流空影及脊髓水肿信号  相似文献   

3.
赵翠萍  刘震 《山东医药》2003,43(25):58-59
病历摘要患者男 ,35岁。因发作性头后仰 ,四肢抽搐 18个月 ,伴反应迟钝、言语减少 8个月 ,于 2 0 0 1年 10月 11日收入院。患者于 2 0 0 0年 4月 7日无明显原因突发性头后仰 ,双眼上视 ,四肢强直 ,继之左、右侧肢体抽搐 ,伴小便失禁、口吐白沫、呼之不应 ,3~ 5秒钟症状消失。在某市级中医院给予甘露醇及苯妥英钠等治疗病情好转 ,平均每日发作 2次 ,发作同前。4月 8日行颅脑 CT,显示右额叶、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可见大片长T1 、T2 信号灶 ,边界不清 ,右侧脑室受压消失 ,中线结构明显左移 ,左侧大脑半球可见脑回变窄 ,脑沟变深。 10日在某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脑室外神经细胞瘤MRI表现.方法 选择经病理证实为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每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检查结果.结果 15例患者中4例肿瘤位于额叶,4例肿瘤位于顶叶,4例肿瘤位于松果体,2例肿瘤位于中脑,1例肿瘤位于颈髓.肿瘤直径为1.3~9.5cm,MRI表现T1WI、T2WI及FLAIR均示肿瘤呈不均匀低信号或等信号,可见多发囊变,造影强化程度不一致,8例患者伴有梗阻性脑积水.结论 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发生部位和MRI的表现不尽相同,MRI的检查有助于诊断,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9岁.近半年来出现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活动笨拙,伴胸背束带感,无大小便障碍.体格检查:左下肢肌力4级,右肢体肌力5-级,C4平面以下浅深感觉减退,腱反射活跃,双侧Babinski征(+).颈椎磁共振(MRI)平扫见枕骨大孔~ T1平面椎管内后纵韧带表面见不规则小斑片状、结节状软组织影突起,呈等T1等T2信号改变,相应平面椎管狭窄、脊髓受压,部分层面病灶与脊髓分界欠清,C6~ C7平面脊髓弥漫性略肿胀.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 ,13岁 ,学生 ,江西鄱阳人。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 ,左上肢不自主抽搐 ,持续 2min ,几天后又出现同样症状 ,并晕倒 ,2~ 3min后恢复正常。病人无家族史 ,无血吸虫病治疗史 ,但有疫水接触史。体检 :体温及血压正常。肝、脾及神经系统无异常。血吸虫病免疫学检查 :IHA和ELISA呈强阳性。头部MR平扫 :T1WI示右额叶见大量长T1信号 ,水肿影内有数个结节状等T1信号区并被水肿影包绕呈“岛状” ,其右侧脑室及局部脑沟受压(图 1、2 )。T2 WI示同侧病变范围内见等T2 的结节占位 ,周围为大量长T2 信号区 ,其内缘呈一弧形 ,外缘呈“爪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白血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临床并发症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已经确诊的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并发症,12例均行MRI检查患者,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例。结果颅内病变9例:(1)颅内肿块3例,MRI显示鞍区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2)脑出血3例,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或等高信号伴环状低信号环。(3)脑膜病变1例,MRI示脑膜广泛增厚伴明显强化。(4)梗阻性脑积水2例,MRI表现为中脑导水管以上脑室扩大,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椎管内病变有3例,其中椎管旁肿块1例,椎管内肿块1例,表现为T56椎管后方梭形T1WI等高信号,T2WI等低信号灶,增强未见明显强。检查异常1例,为白血病直接的侵犯神经系统,MRI检查为条状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像高信号影。结论 MRI检查可以辅助老年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临床并发症的诊断,对于提早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7例患者均为我院内科2001~2003年间收治,全部为女性,年龄64~77岁.本组表现慢性头痛、头晕病史,病程约3个月至20年.2例视力障碍,包括黑朦、双影、视野缺损.2例血压时高时低,1例有短暂性右肢体麻木.2例阵发性大汗淋漓.2例轻度多饮多尿.7例无谵妄,烦躁、虚构、欣快、定向障碍、幻觉,但有反应稍迟钝,近记忆力下降.长谷川智力量表(HBS)评分:5例总分范围正常,2例22~30.5分为临界线.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 5例分界值在24分以上属正常,2例在分界值以下20~23分有轻度认知功能缺陷(7例均为中学以上文化程度).入院时体查未发现神经系统体征(均没有视神经受压症状).实验室检查:6例空腹血糖正常,1例7.2 mmol/L;4例血脂紊乱;7例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垂体催乳素、雌二醇、孕酮均于正常范围;2例睾酮较正常降低为0.2 nmol/L,7例T3、T4均属正常范围.EEG:7例结果正常.腰穿结果:7例脑压正常,常规、生化、细胞学检查均正常,CSF培养无菌生长.ECG:5例正常,2例示心肌缺血.胸部X线:心肺的正常.MRI检查:7例均经MRI检查,均存在脑深部白质多发性缺血灶及空蝶鞍,6例为双侧基底节区及侧脑室旁多个、散在或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其中1例还包括双侧半卵圆中心低密度影,1例为右侧额叶及左侧侧脑室周围见点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的影像学表现 ,提高脑白质疏松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 32 4例 60~ 90岁的老年人进行 CT与 MRI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表现为双侧脑室旁脑白质呈对称性低密度灶 ,MRI表现为双侧脑室旁脑白质呈长 T1 WI、长 T2 WI信号。结论 脑白质疏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脑血流量减少所致 ,CT、MRI均能诊断 ,但 MRI更具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是Hachinski等于1987年提出的一个影像学诊断术语,用来描述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区脑白质的斑点状或片状改变。CT显示为低密度影,MRI T2加权像显示为高信号,T1为等信号或低信号。LA是一种非特异性大脑白质改变,见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Reye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脑干肿瘤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2008年1月,我们采用显微手术治疗脑下肿瘤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1例、女5例,年龄20~60岁。就诊原因分别为头痛伴左手、左胸腹部麻木1例,头痛、站立不稳1例,头痛、头晕伴行走踏空感1例,头痛、头晕伴恶心1例,头痛、头晕伴左侧肢体麻木1例,进行性右侧肢体麻木1例。查体发现均有咽反射减退及不同程度的共济运动障碍。MRI检查示延颈髓交界区占位(约2.0cm×1.5cm×1.2cm,部分囊性变,边界清楚并有强化)1例,延髓背侧外生型肿瘤(突入第四脑室,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0岁。2a前因“右上肢麻木半年”入院。首次入院查体:右上肢及右胸背触压觉、痛觉减退,深反射正常,四肢肌力V级,双侧巴氏征(-)。MRI:颈髓内条带状长T1长他信号影,小脑扁桃体下疝。临床诊断:Arnold—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于全麻下行枕下减压术,术后麻木症状减轻。半年前患者出现右下肢麻木伴力弱,查体:神清语利,  相似文献   

13.
贾全胜  高兵 《山东医药》2005,45(19):78-78
患者女,45岁。因持续性眩晕、头胀,伴视物模糊、睡眠障碍1月余,以椎动脉型颈椎病入院。眩晕症状以头颈向左侧转动时为著。T36.8℃,P78次/min,R18次/min,BP(12/75)mmHg。血生化各项指标正常。心电图正常。颅脑MRI扫描示小脑蚓部有短T1信号区域,面积1.3cm×1.1cm×1cm,对比增强后信号无异常,T2信号正常,考虑可能与个体发育异常有关,其余各脑叶、脑沟、脑室、脑池、脑干等结构信号无异常发现,建议动态影像学随访。颈髓MRI检查显示C4~C7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生理弯曲消失。入院后按椎动脉型颈椎病给予静滴尼莫地平、杏丁、能量合剂等,…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低血糖对脑损伤的危害及低血糖性偏瘫的特征及预后。对象与方法:全部偏瘫患者急查血糖≤2.8mmol/L并经给与葡萄糖输注后偏瘫迅速或较短时间缓解的患者为观察对象;21例偏瘫患者入院后急查头部CT显示18例正常,2例轻度脑萎缩1,例陈旧性基底节梗塞;入院后24~48小时内对18例头部CT正常的患者,其中8例复查头部MRI,2例可见脑皮层双侧顶叶、颞叶T1WI正常、T2WI高信号影。1例可见双侧枕叶、海马、黑质T1WI斑点状低信号、T2WI高信号影。结果:全部病例经积极治疗,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偏瘫迅速或较快时间缓解。其中3例头部MRI于T1及T2信号异常的患者,经住院5~7天后复查MRI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4岁.因面部红斑、多关节肿痛12年,行走及排尿困难2d入院.12年前日晒后出现面部蝶形红斑、多关节肿痛、双手雷诺现象,查免疫学指标等后被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给予泼尼松规律治疗.1个月前日晒后再发面部蝶形红斑,伴脱发,C30.036 g/L,C4 0.002 g/L,抗核抗体1∶1000,予泼尼松及羟氯喹治疗.2d前患者突发双下肢肌无力,进行性加重伴行走困难,排尿困难,左臀部及会阴部麻木感,伴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头晕、嗜睡,胸廓及胸背部疼痛等不适人院.查体:神清,面部可见蝶形红斑,颈胸段棘突压痛明显,颅神经正常,双上肢肌力V级,左下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Ⅲ级,双下肢肌张力减低,骶尾区及右下肢痛觉消失,双下肢深感觉存在,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脊髓磁共振成像(MRI)水成像普通扫描(见图1a,1b):C2~T3脊髓内见长条状长T1长T2信号影,骶管囊肿.头部MRI水抑制增强扫描:轻度白质脱髓鞘改变.腹部及泌尿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膀胱潴留.上腹部增强CT、胸部CT、骨盆X线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76× 109/L;尿常规:尿蛋白(+);尿蛋白定量(24 h)0.16 g.免疫学指标:抗核抗体(++)1∶1000斑点型,抗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Rib抗体(++),类风湿因子(RF)21.00 U/m,抗心磷脂抗体(ACL) 1.00 U/ml,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IgG 17.40 g/L,IgA 3850.00 mg/L,IgE 196.74 U/ml,C3 0.3670 g/L,C4<0.0167 g/L.C反应蛋白(CRP) 20.4 mg/L.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34岁,农民.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1天入院.患者于1天前清晨感双手无力,伴颈肩部疼痛,双手指尖麻木,并逐渐向双臂发展,即卧床休息,症状无缓解,3 h后家属将其送往医院时发现双下肢活动差,当地医院给予输液治疗1天(用药不详),患者未解小便,行导尿术后有清亮尿液流出.患者感四肢无力加重,次日我院以肢体瘫痪待查收入院.既往有亚急性甲状腺炎病史,近半年来双眼视力下降,未做治疗.体格检查:BP 120/80 mm Hg,神清,双眼底(-),颅神经(-),左下肢肌力Ⅰ级,左上肢Ⅱ级,右上肢Ⅲ级,右下肢Ⅳ级,四肢肌张力低,胸椎2以下平面痛、温觉消失,深感觉正常,四肢腱反射减弱,腹壁反射未引出,病理反射(-).入院后查脑脊液(CSF):葡萄糖3.7 mmol/L,蛋白0.55 g/L,氯化物118.0 mmol/L,白细胞计数6×106/L, 中性0.38,淋巴0.48,单核0.14,未见异常细胞,寡克隆IgG区带阳性.颈椎MRI显示颈4~7后对应颈髓前侧见一条形长T1长T2信号.视觉诱发电位显示潜伏期延长.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用激素治疗2周后左下肢肌力Ⅱ级,左上肢Ⅲ级,右上下肢Ⅳ级.带药出院,半年后患者四肢肌力Ⅴ-级.  相似文献   

17.
王凯  杨莎莎  杨连松 《山东医药》2009,49(14):16-16
患者女,71岁,因头晕渐重伴左侧肢体乏力20d于2008年11月入院。6a前曾行卵巢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术后恢复较好。查体:患者神志清,眼底水肿.左侧肢体肌力Ⅳ级,余神经系统查体阴性。MRI示右侧额叶见形态不规则异常信号影,T1WI及他WT呈等信号,T1WI见斑片状高信号影;周同脑组织受压,并见水肿信号,中线左侧偏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G4相关性眼病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IgG4相关眼病的老年患者的临床及CT、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14例为泪腺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泪腺弥漫性增大,均伴有单条或多条眼肌弥漫性增粗,其中8例累及眶上、眶下神经增粗; 6例表现为炎性假瘤型,表现为软组织肿块,累及眶下裂、翼腭窝,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MRI表现为等长或稍长T1信号、等长或稍长T2信号,增强呈明显强化,可出现血管流空影。结论 IgG4相关眼病的CT、MRI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其定位、定性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86岁。因腰骶及大腿部束带感伴双下肢无力及大小便功能障碍6年,于2008年2月22日收入贵州遵义医院。3年前,患者行脊髓MRI检查显示:胸腰段脊髓周围迂曲增粗的血管呈流空信号影及脊髓髓内T2像高信号影(图1)。行脊髓血管造影显示:左T12肋间动脉的硬脊膜支向硬脊膜动静脉瘘(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亚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的亚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MRI表现.结果 28例中12例位于颈段,5例位于胸段,11位于腰段.血肿累及1个~11个椎体高度,平均3.5个椎体高度.血肿呈短T1、短T2或短长混杂T2信号者8例,呈等T1、短T2或短长混杂T2信号者16例,呈等短混杂T1、短T2或短长混杂T2信号者4例.血肿在T1WI上均与脊髓间有低信号线相隔,T2WI上与蛛网膜下隙间有低信号线相隔者12例,不明显者16例.结论 MRI对亚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显示、明确范围及对脊髓受压损伤程度等有明显优势,是目前评价亚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