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流行性出血热(EHF)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的进展,除明确啮齿目中的某些鼠种可作为本病宿主动物外,目前又证明食肉目中的家猫及食虫目中的鼩亦可自然感染并已分别从其体内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我们自1984~1985年对湖北疫区野兔进行了带毒调查,检查到了特异性抗体及抗原,并从5只EHF抗原阳性的野兔脏器中分离出一株能在乳小白鼠体内增殖传代的病毒(Q_(25)),经系统鉴定证实:①Q_(25)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诊断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方法仍然仪凭临床资料。如能同时检测特异性抗体,无疑对EHE的确诊更为有利。国内外均报告可用感染出血热病毒的A_(549)细胞涂片检测特异性抗体。宋氏报告过用非疫区黑线姬鼠感染EHF病毒的传代鼠肺抗原检测特异性抗体的方法。但是将疫区野生鼠肺进行组织切片,用作血清学诊断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用此法检测30例经临床确诊的EHF病人血清结果,初步证明该方法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应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用不同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的三种鼠肺抗原对安徽EHF患者血清抗体进行检验,其结果如下: 1、用江西省EHF疫区的黑线姬鼠鼠肺抗原检查了25例安徽EHF病人的双清,急性期(1~7天)血清的阴性率为20%(滴度≥1:80);恢复期(19~4天)血清的阳性率为88%(滴度≥1:80),并且两期的抗体滴度有明显的动态化。一般为4倍增高。其中15例达16倍以上。可见两者具有特异的血清学关系。 2、用四川省EHF疫区褐家鼠鼠肺抗原重复检查上述双份血清,得到非常致的结果。 3、通过对另外11份恢复期血清的检查,还确定了辽宁EHF疫区棕背鼠平鼠肺抗顾与上述黑线姬鼠鼠肺抗原的血清学关系。从而证实了辽宁、四川,江西和徽四省EHF的病毒病原的抗原性相同。  相似文献   

4.
<正> 1976年李镐旺等关于朝鲜出血热(KHF)抗原-抗体系统的发现,使得历时40余年。一直未获成功的流行性出血热(EHF)病原学研究发生了一个新的转折。他们首先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朝鲜出血热(KHF)疫区黑线姬鼠肺、肾等组织中找到了一种抗原,能与KHF病人恢复期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其后又报导从黑线姬鼠肺和EHF病人急性期血清中分离出朝鲜出血热病毒。除将病毒适应于非疫区黑线姬鼠以外,KHF病毒还被适应于Wistar大白鼠和A-549细胞。朝鲜出血热与苏联、  相似文献   

5.
在用非疫区黑线姬鼠分离EHF病毒的传代中,发现感染鼠鼠肺中存在一种可传代的EHF相关因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特异性作了检查:101份EHF患者血清96%阳性,175份正常人及其他疾病患者血清全部阴性;20例EHF患者双份血清,18例的恢复期有4倍以上抗体滴度升高;12例EHF患者血清对KHF抗原及EHF相关因子的阴、阳性反应基本一致;抗呼肠孤病毒血清和抗类呼肠孤病毒血清等全部阴性;血清编码双盲法检查和预期结果一致;抗KHF血清对EHF患者血清的免疫荧光反应有显著阻断作用,抗呼肠孤病毒Ⅰ~Ⅲ型多价血清无此作用。上述结果可初步确定,此相关因子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为了解EHF患者病后免疫的持续时间,对EHF重流行区的129名EHF病后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进行了检测。 (一)材料与方法 1.血清来源:血清来自我市EHF重疫区嵊县、新昌两县。经临床确诊,病后1~12年的EHF病例,共129份。 2.R_3株黑线姬鼠肺抗原片:由浙江省防疫站出血热研究室提供。  相似文献   

7.
应用兔抗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血清及EHF病人血清对野、家鼠型EHF病毒多肽抗原进行免疫识别,发现两型病毒多肽抗原间稍有差异。不同流行地区EHF病人血清大多数可与两型病毒49.6ku(50kd)多肽反应,提示该多肽可能是EHF病毒引起机体抗体应答反应的主要抗原成分。并对EHF病人血清中针对两型病毒多肽抗原的抗体检出率与临床病程及病型的关系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8.
<正> 1984年我们从疫区家猫体内检测到流行性出血热(EHF)特异性抗体,并从其肺组织中分离出EHF病毒。1985年以来,我们用EHF病毒人工感染家猫,探讨其排毒途径并通过流行病学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家猫不仅是EHF的宿主动物,而且发现人工感染后的家猫,从尿、粪、唾液中均能排出病毒。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家猫在EHF的发生和流行中起到传染源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进一步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传染源与发病的关系,摸清流行规律。我们在对疫区不同月份鼠类种群分布、EHF抗原及健康人群抗体水平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地理流行病学调查及监测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学者均已证明,EHF 特异性抗体在病后的体内可长期存在。Llee 等报道,EHF抗体在病后可持续存在17年之久,Jiang 等报告1例EHF 病人,于病后16年仍可检出荧光抗体,李氏等人报道,EHF 病后20年血清抗体仍为1:320。本文以疫区黑线姬鼠EHF 病毒阳性的鼠肺切片为抗原,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235例病后恢复期健康人血清。结果发现,特异性抗体检出率为83.83%,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EHF疫区经初步筛选所获自然携带EHF病毒的6种鼠肺抗原,用IFAT、EHF 病人双份血清、免疫荧光阻断试验、单份EHF恢复期血清、非EHF病人及正常人血清鉴定其特异性,结果证明它们都是 EHF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解我省流行性出血热(EHF)特异性抗体分布的特点及患者抗体动态变化规律,我们对部分人群血清进行了以下研究。 (1)对我省临床报病的市县进行血清学考核;(2)对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进行观察;(3)对不同疫区患者血清中特异抗体水平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了调查流行性出血热(简称EHF)在人群中的隐性感染,我们于1982年7月至1985年6月对全省43个市县(占全省50%以上)进行了健康人群血清中EHF特异性抗体IgG的检测,共检血清5341份,其中发现阳性193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43个市县健康人群中,经无菌操作静脉采血2ml,分离血清待检。 2.细胞抗原片:由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提供:A_1株、A_(96)株、陈株感染的A-_(549)及Vero~E_6细胞制备的抗原片。 3.荧光抗体:羊抗人IgG、IgM系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4.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法。 5.判断标准:EHF·V·IgG抗体测定血清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以非疫区黑线姬鼠为实验动物,自疫区黑线姬鼠肺组织分离出三株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并使之在绿猴肾传代细胞(Vero,E6纯化系)及人肺癌细胞(A549) 中进行传代,均于第2~3代开始查见对EHF恢复期患者血清的免疫荧光反应,至第5代基本稳定适应。实验结果表明,E6细胞及 A549细胞对 EHF病毒的传代适应均比较敏感。E6适应株的病毒滴度均在10~5(TCID_(50)/ml)以上。用感染E6细胞及A549细胞病毒抗原检查EHF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亦是由几种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据报道在我区的桂林、柳州等地均从病人及健康人血清和疫区鼠肺中查出流行性出血热抗体和病毒抗原,初步证实了我区存在流行性出血热.为了弄清百色市鼠类EHF传染源携带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 笔者用酶联葡萄球菌A 蛋白(HRP-SPA)对120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清IgG进行了检测,总阳性率为118/120(98.3%);60例双血血清的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均升高4倍或4倍以上;用已知EHF 抗血清对四种病毒抗原进行了检查,结果EHF 抗血清除与EHFV 抗原呈强阳性反应外,与其他三株病毒抗原均呈阴性反应。本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进行了比较,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7.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为其主要传染源。我市1973年发现该病,至1989年陆续有病例报告,自1990年以来本市EHF发病率直线上升,疫区迅速扩大。为阐明本市EHF的流行规律,了解宿主动物的种类组成,确定主要传染源,分析感染场所和疫区类型及人群隐性感染状况和确定EHF疫苗接种类型等问题,使EHF的防治工作具有科学依据,本站于1998年3月份在红光镇进行鼠类种群分布,密度及病毒(抗原)携带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葫芦岛市2009-2010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指艳  郭晓巍  王晓博 《医学动物防制》2011,(11):1062-1062,1064
目的了解葫芦岛市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特征、变化趋势以及疫区分型,以制订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方法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监测手段,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汉坦病毒抗原并计算鼠带毒率,和对EHF恢复期病人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HI)分型。结果有较明显的春季发病高峰,3~6月份发病数占全部发病的49.77%;高发人群为青壮年的男性农民;恢复期病人血清检测推断为家鼠型。结论疫区型别为家鼠型,未向混合型疫区转变。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进一步研究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在病程中血清特异性抗体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及发病机理中的意义,1982年11月~1983年1月在我省EHF重疫区凤台县采集了28例患者118份血清,进行流性性出血热病毒(EHFV)IgG、IgM抗体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_3的测定,现将此项研究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从病人血清中分离的一株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从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急性期血清中,分离出一株能传代的相关病原因子.可通过除菌滤膜,在A—549细胞中不产生病变,以感染细胞作抗原,用朝鲜出血热(KHF)抗原检查为阳性的EHF患者血清,以间接免疫荧光法作效价滴定,两种抗原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12例EHF患者双份血清测定的结果,1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